「海歸」大熊貓回家聽不懂中文怎麼辦?答案在這裡!

2020-12-16 央視網

  當地時間19日,出生在美國的旅美大熊貓「貝貝」正式踏上了回歸中國之旅!貝貝出生於2015年,今年8月22日滿4周歲,它的爸爸媽媽是2000年開始旅美的「添添」和「美香」。按照美國國家動物園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之間的大熊貓繁育協議,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將在4歲時回中國生活並參加大熊貓繁育等科學研究。

  聽到「貝貝」要回家,大家紛紛開始為「貝貝」的衣食住行問題擔心。其實不用擔心,在「貝貝」之前,已有17隻「海歸」大熊貓回到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雖然他們出生在他鄉,但是都有一顆火熱的中國心!

  為了讓粉絲與貝貝更好的告別,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從11日開始舉行了一系列送行活動,大大的專欄標示佔據了動物園官網頭條。截至16日,歡送活動已持續近一周,大熊貓館裡依然擠滿了美國各地前來向這位「大明星」告別的人。動物園發言人表示,園方預計每天有三五千人來送別,實際情況可能更多 。

  「從英語2.0考到四川話4.0,難不倒我」

  回家聽不懂中文怎麼辦?網友操碎了心。

  這些海歸大熊貓在四川的生活適應得如何?

  是不是能也聽懂「你要幹啥子」?

  針對這些「海歸」熊貓的語言問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飼養員們可是非常有經驗的。在照料「海歸」熊貓的過程中,外語和四川話齊上陣,四川話教學工作穩步推進!

  熊貓「福豹」剛從奧地利回到中國時,還不太能聽懂四川話,但是飼養員每天堅持用四川話和他進行溝通交流,雖然一開始飼養員和「福豹」完全是「雞同鴨講」的對話狀態,然而經過長時間的接觸,加上飼養員時不時給他捶腿捏肩,拉進彼此的距離,慢慢地,「福豹」也能聽懂四川話,與大家「打」成一片了。負責照料「留美」回來的熊貓「泰山」的飼養員在與它交流時,會用手撫摸著它的鼻子說「good」、「小乖乖」,四川話與英語夾雜在一起。

  「海歸」熊貓的語言關過了,

  回到四川當然一定要嘗嘗「川菜」啦

  「想抓住本熊貓的心,就要先抓住本熊貓的胃」

  今年5月,熊貓「小禮物」和媽媽「白雲」從美國回到四川「老家」時,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安排了經驗豐富的飼養師和獸醫專職照顧母子倆,考慮到母子倆可能面臨的水土不服等問題,專家們為它們準備了可口的食物。據飼養師鄒文勇介紹,「白雲」和「小禮物」在美國以粗纖維餅乾和當地竹子、竹筍為食。為了讓兩隻大熊貓儘快熟悉家鄉食物,鄒文勇採用了「循序漸進」、「此消彼長」的餵養方式,為它們量身定製了蘸蜂蜜的窩窩頭。「我們會同時餵養它們粗纖維餅乾和窩窩頭,把窩窩頭切細了蘸蜂蜜,蜂蜜量每一天逐漸減少,同時餅乾的數量也減少,窩窩頭數量逐漸增加。」

  熊貓廚房是專門給熊貓做窩窩頭以及儲存熊貓食物的地方。窩窩頭一般是由玉米、大豆等做成的。為保證大熊貓營養,廚師們會在窩窩頭裡加入很多微量元素,老年大熊貓的食物裡還會特別添加鈦,以提高它的免疫力。相信有這麼多美味的中華美食,熊貓寶寶們的中國胃一定能得到滿足!

   「設施完善的熊貓醫院,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身體啦」

  在基地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那就是熊貓醫院。熊貓醫院和人們平時見到的醫院沒有什麼區別,在熊貓醫院裡,手術臺、血壓檢測儀、氧氣瓶等醫療設備一應俱全。

  醫生們平時會根據根據每一個熊貓的身體狀況,給它們做日常檢查、治療,包括麻醉、抽血化驗、超聲波檢測等,滿足大熊貓醫療保健的需要。大熊貓「貝貝」將被送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進行約30天的檢疫隔離。

  熊貓「貝貝」,萬事俱備,等你回家!

  監製丨唐怡 陸毅

  製片人丨房軼婷 武慧鋒

  編輯丨崔智琳 韓詠慧 邵希煒

  視頻編輯丨趙慧

相關焦點

  • 旅美大熊貓回家,聽不懂中文咋辦?大家操碎了心……
    出生在美國國家動物園的雄性大熊貓「貝貝」19日從華盛頓啟程,返回家鄉中國成都。2015年出生的「貝貝」,今年8月22日滿4周歲。根據中美有關大熊貓繁育協議,在美國國家動物園出生的大熊貓要在4歲時返回中國。「貝貝」在家中排行「老三」。
  • 旅美大熊貓回國聽不懂中文
    兩隻出生於美國的大熊貓已經回家來到了中國,年幼的大熊貓適應語言和食物有點困難。   但這對姐妹比起中文,更能理解英語,而且比起中國麵包更喜歡美國的餅乾。美奐在逐漸適應,但美輪不想碰不熟悉的麵包。儘管倆熊貓對自己名字會有所回應,也懂「過來」這樣的英文句子,但不理解四川方言。
  • 海歸大熊貓英語「八級」,只聽英語不吃中餐....wuli國寶真的好傲嬌!
    是的 這就是小傻所謂刷三觀的事兒So,當地時間2016年11月3日,3歲半的旅美雙胞胎大熊貓「美輪」和「美奐」結束了3年多在美國亞特蘭大動物園的生活,從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起飛,正式踏上了回國的行程。
  • 聽得懂英文卻不識鄉音 海歸熊貓抓緊時間補中文
    東方網2月6日消息:5日16時28分,經過14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兩隻大熊貓「泰山」和「美蘭」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安全著陸。  專家稱,兩隻熊貓目前身體狀況良好,但還需進一步的觀察,以確保「海歸熊貓」不會出現短期的水土不服。兩隻明星熊貓在接受一個月左右的隔離檢疫後,將與遊客正式見面。
  • 大熊貓貝貝回國,美國網友淚奔,中國網友操碎心:聽不懂中文咋辦
    這趟回家的航班上餐食充足——30公斤竹子、1公斤蘋果和梨、1公斤熟紅薯以及兩袋綠葉餅乾。帕莫拉說,「貝貝」還帶上了平常愛玩的玩具,保證旅行「不會無聊」。此次航班的機長約翰·亨特已是第5次執飛運送大熊貓的專機。他說,大熊貓的習性各不相同,因此每一次飛行都是獨一無二的體驗,「希望『貝貝』可以放鬆享受它的旅行」。
  • 首對雙胞胎海歸大熊貓回國 大熊貓回國必修課是什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網消息:大熊貓一般在國外生活10年或15年,它們和它們生下的孩子會陸續回到中國,很多「熊貓粉」把它們叫做「海歸大熊貓這些「海歸大熊貓」的生活習慣有哪些不一樣呢?回國後,能聽懂家鄉話嗎?這些海歸大熊貓要麼就是在國外生活了許多年,要麼就是在國外出生,一般長到兩、三歲再回到中國,所以它們的飲食習慣都非常「西化」。回國後要做的第一門功課,是學吃家鄉菜,需要一到兩個月的適應期。
  • 你的熊貓寶寶從美國快遞迴來了,它能聽得懂中文嗎?
    安源 攝旅美大熊貓「貝貝」的中國首秀21日凌晨,隨著運送「貝貝」的專車緩緩駛進熊貓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的大門,早已等候在此的工作人員發出了一陣歡呼聲。冬夜的雅安碧峰峽基地寒風刺骨,但絲毫不影響大家歡迎「貝貝」回家的熱情。旅美大熊貓「貝貝」。
  • 實拍大熊貓和飼養員激萌互動 四川話對答如流
    這不,奶爸抱不動讓它自己走兩步的時候,它就真的,只走了兩步……  然後,鬧情緒了,賴地上不動了……讓你縮我胖,我不走了!  其實,由於奶爸奶媽們都說四川話,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的滾滾們大多能聽懂簡單的四川話,這樣才能在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的時候迅速搶到食物嘛。
  • 德國留學,聽不懂課怎麼辦?
    初到德國的小可愛,或多或少都會擔心,聽不懂課怎麼辦?尤其是剛開學的時候,在課堂裡的每一秒都如坐針氈。如何去克服這種擔憂?首先要放下心理包袱,德國課堂和中國課堂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德國課堂更平等」。國內更注重老師的灌輸,而在德國的課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要平等的多,你可以隨意的發言、討論。
  • 美國出生、英語八級的大熊貓回國了,一定要飼養員喊這句英文才有...
    近日,剛剛回國的旅美大熊貓貝貝就上演了歸國首秀,回家第一次公開露面的它還有些害羞呢,一直躲在樹後啃食竹筍。剛回家還是個害羞的寶寶~害羞貝貝躲樹後啃竹筍 今天上午一眾網友開始火熱討論,這一定是一隻英語8級的大熊貓呀~但是大家最操心的還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貝貝聽不懂中文(四川話) 咋辦?
  • 海歸:此生願做一隻候鳥
    所幸小可既不曾躊躇滿志地海歸,也不曾心驚膽戰地海炒,又不曾一臉尷尬地海待。看來不N分之N的海歸而只是N分之一的海歸還是一種可取策略。N分之一的海歸能進能退,合則留不合則去。可以仍然象臨出國前一樣瀟灑,「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千萬不能做海龜,海龜上了岸碰到要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的時候就難辦了。既然是海龜屬海生動物,離開了大海難免要「海龜上岸土鱉欺」。
  • 窩頭蘸蜂蜜、學四川話…海歸大熊貓回川後生活如何
    大熊貓「白雲」。安源 攝  近日,小新探訪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現在有6隻海歸大熊貓在此生活:被精心呵護的大熊貓爺爺「高高」、愛在深夜出沒的「夜店小王子」、不愛運動的「胖姑娘」……  它們因呆萌可愛,常是鏡頭前的「大明星」,那麼歸國後的大熊貓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 旅美大熊貓貝貝回國,網友發愁了:人家說英文的啊
    小爺我要回家了雖說看到打小就是「美漂」的滾滾終於回歸故土非常興奮,但介於它的姐姐「寶寶」當時回國後有聽不懂中文的「前科」,不少網友操起了「語言包」的加載問題的心。按照美國國家動物園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之間的大熊貓繁育協議,在美國出生的大熊貓將在4歲時回中國。「貝貝」出生於2015年,今年8月22日滿4周歲了。19日中午12點整,搭載「貝貝」的專機從杜勒斯國際機場飛往中國。抵達目的地成都後,「貝貝」將被送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進行約一個月的檢疫隔離。
  • 老外中文配音《哈利波特》蜜汁口音整懵網友:咋說中文也聽不懂了
    這兩個例子一放出來,相信懂的寶寶們腦海裡應該已經迴響起這經典的譯製腔了吧,哈哈~~不過,因為當時的電影都帶有一些舞臺感,所以這種誇張的配音還是比較搭的。但是!!作為一個好奇心極強的人,君君小時候曾無數次幻想過,如果讓老外用中文來配音,他們會用怎樣的腔調和語氣來詮釋呢?
  • 印度女子在去哪兒網訂機票,因無法改籤要退:聽不懂中文客服講話
    印度女子在去哪兒網訂機票,因無法改籤要退:聽不懂中文客服講話引語如果外國人在中國網站上訂票,考慮到要避免溝通障礙,那麼向他提供服務的客服人員都要會講英文。印度女子想改籤機票卻遇到了困難小陳的同事是一位印度姑娘,中文名字叫小軒,小陳和小軒在公司的位置是挨著的,因為家裡有事,小軒在去哪兒網上訂了往返機票,準備回家待兩天,票價1690,加上稅費一共3343塊。由於小軒還有事情耽擱了,不能及回公司,需要改籤機票,但是她只懂英語和印度語。2.
  • 國外買聲控電飯鍋聽不懂中文 女子無奈學韓語
    網上一段「韓國聲控電飯煲聽不懂中文愁死大媽」的視頻被迅速轉發,昨天,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調查發現,很多瀋陽消費者從韓國搶購回來的高端電飯鍋,還存在其他使用問題,而國內權威機構的檢測結果顯示馬女士就花費5000多元人民幣,千裡迢迢地把這款電飯鍋背回了家,可是,沒想到,電飯鍋聽不懂中文。  馬女士說,她遭遇的情況和最近網上很流行的一段視頻內容很像,「有網友建議視頻裡的大媽再花5000多塊錢去報個韓語培訓班。唉,她應該和我一樣,得老後悔了。」  馬女士表示,直到現在,她還沒用過這個電飯鍋,目前在跟著網絡學一些簡單的韓語。
  • 孩子聽不懂英文,到底能不能翻譯?
    「有種說法,千萬不要給孩子翻譯,以免形成中文思維,是這樣嗎?」這個問題可以很簡單地回答「要」或「不要」,對啊,選個邊站個隊一點也不難,但現實諸多不同的複雜情況下,真有這麼簡單粗暴、萬事皆通的答案嗎?不要中文翻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翻譯就是破壞孩子英文思維的建立。」 這強化了我們中文在英語學習中負面作用的恐懼。理論聽起來似乎很美好,但實踐中,卻沒有那麼容易。
  • 孩子聽不懂英語 該如何磨耳朵?
    孩子聽不懂英語,平時磨磨耳朵很重要。兒歌、童謠、動畫、繪本音頻都屬於磨耳朵的素材。但磨耳朵並非像有些人理解的,就是隨便找來個資源心不在焉地聽。,該怎麼辦啊?
  • 緬甸海關說著中文要小費,中國小夥假裝聽不懂!
    但是在東南亞,每次因為有外匯剩餘,不花掉回國換匯也麻煩,索性在機場能花就花。離開緬甸這次也一樣,在曼德勒機場的大廳裡點了四個菜,兩個米飯兩人吃,總共花了80多塊錢,東南亞機場吃的東西好像都不貴。坐在餐廳裡,看著來往的遊客發現全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