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划算的奢侈品原單,是真的嗎?答案在這家神秘的羊肉館裡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方菲 方圓

2019年7月,山東省高密市姜莊派出所民警董春宇在日常消防檢查中,發現該轄區內某村裡的一家「羊肉館」有些不尋常。「孤零零一個羊肉館的門頭,既沒有經營羊肉館的跡象,也沒有食客出入」。他覺得事有蹊蹺:「一般羊肉館都會開在鎮上或者城區,村裡開羊肉館吸引不來客人,也不合常理啊。」並且,「羊肉館」周圍沒有一個商戶,「羊肉館」兀立在那裡,非常顯眼高調。(方圓公眾號:fangyuanmagazine)

董春宇將這一線索向高密市公安局匯報,高密市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經過1個多月縝密偵查,基本摸清了該犯罪團夥的組織脈絡和經營方式,並於2019年8月15日對該目標線索正式立案調查。一個通過網絡直播售假的犯罪團夥逐漸浮出水面!

手把手教主播賣貨

「羊肉館」設置在靠近村邊街道聳立著的一棟四層小樓的底商裡,這就是該團夥的窩點。團夥老闆張偉今年35歲,山東高密人,20多歲時他南下廣東打工,接觸了很多制假售假的商戶,後來他就帶著這些假貨供應商的聯繫方式回到了山東老家。

「基本想要的任何貨品,廣東東莞的制假工廠都能製造出外形上1:1的假貨。」高密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李玉增介紹,團夥進貨的渠道主要來自東莞的老闆,由張偉一人掌握。東莞作為「世界工廠」,該團夥的大部分假貨都來自那裡。2018年底,張偉通過物流從東莞購入大量高仿國際知名品牌服飾,開始進行直播售假的生意。

有了貨源之後,張偉計劃開始組織人員通過直播平臺賣貨。一開始,張偉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招聘銷售的信息,共招錄了20名主播及大學生,主播負責全職或者兼職賣貨,大學生負責給直播提供輔助工作。上崗之前,主播都會接受老闆的崗前培訓。直播時,張偉坐在主播旁邊,指導他們應該怎麼說,如何迴避客戶比較有針對性的問題,如何直播表達賣貨更快。業務能力較強的主播,月收入一般在數千元;賣不出貨的,老闆僅付給他們50元的時薪。(方圓公眾號:fangyuanmagazine)

為了吸引顧客觀看直播,張偉團夥會在微信、QQ群裡發布直播的通知和產品的內容,在不同平臺間互動漲粉是他們的一貫招數。這些網絡群組,每個群裡面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據李玉增分析:「粉絲主要關注的是該團夥的直播網店,團夥還是想在直播平臺上吸粉。這樣做一方面是降低風險,另一方面也是擴大客源。」

「奢侈品」都是白菜價

既然直播售賣的是高仿奢侈品,張偉團夥對外的直播售價自然不會高,銷售價格基本是市場價格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比如市場上一件LV襯衫定價在四五千元,直播間裡的賣價就在幾十或者幾百塊。直播間裡還經常做各種促銷活動:「今天老闆心情好,滿499送399的品牌帽子,前200名顧客,秒殺價299保證正品,原單貨,質量保證……」

實際上,直播中很多顧客都會質疑貨物的真實性,但是主播們非常機警,都會避而不答。「只會反覆強調,衣服質量好,買了絕不後悔。」一部分顧客知道是假貨,還有小部分顧客相信了主播的話,認為是原單貨,遇到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定要抓緊。

根據直播平臺的客流量登記,平峰時段,直播間的客流量也有一兩萬人,一個網絡直播間每晚銷量大約在100至300件不等;高峰時,觀看直播的有五六萬人,一晚上賣近1000件衣服。李玉增和其他同事在偵查此案的過程中,經常在晚上時間觀看該團夥的直播:「他們那語言我說不出口,黑的能說成白的,聽著都讓人心跳加速。」

一些主播還明確宣稱「不提供售後服務」「不能退換貨」等。某主播在她的主頁上明確寫著:「衣服都是全新的工廠的尾貨,衣服一經售出概不退換,沒有售後,看好下單,衣服有微瑕疵屬正常現象。」這種言簡意賅的表達跟她直播時候的激情和賣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團夥對主播的要求跟銷售一樣,只要能說會道,能把東西賣出去,就是成功了,入夥標準還是不高的。」民警介紹。就像直播流程有話術和套路一樣,直播時間也是固定的。開始時,直播時間一般固定在夜晚的黃金時間,從晚上8點到晚上12點,後來為了更快地圈錢,會24小時安排主播輪流直播。(方圓公眾號:fangyuanmagazine)

近年來,國內直播平臺一直在打擊售假。為了規避風險,在直播中,張偉的主播們絕不會說是假貨,而是用「海外代購」「海外專營店」等說辭回應顧客,虛構地點、虛構貨物來源。甚至有些時候,主播會把直播地址定位在國外。比如在直播銷售韓國某快消品牌時,把直播間地址定位為「韓國首爾」,並且反覆暗示觀眾,自己在韓國實地採買。實際上,這些定位信息都來自張偉團夥技術人員的處理,所有的直播都發生在高密當地的村子。當客戶在直播間下單後,團夥會將物流的發貨地點定位為山東省某保稅區,在物流信息上只填寫發貨地址,運輸途中,顧客查不到任何物流和清關信息。

「衣服收到的第二天,不是開線就是掉色」

2019年9月16日,高密市公安局專案組一舉打掉該售假窩點,抓獲張偉等5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扣押假冒國際知名品牌服飾2000餘件,涉案價值500餘萬元。

為了對這條制假售假產業鏈一網打盡,高密市公安局組織警力分赴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浙江等十餘個省市進行調查取證,橫向固定證據。

民警在全國各地尋找受害者、固定證據的時候,多名被騙顧客表示:「衣服收到的第二天,不是開線就是掉色,入水之後一盆水都黑了。」同時,高密市公安局縱向深挖餘罪,組織專人會同有關網絡信息平臺,將掌握的信息進行碰撞比對,成功確定了造假的上遊團夥位於廣東境內。

2019年11月份,專案組趕赴廣東東莞開展工作,在當地警方配合下,發現一家中等規模的製衣廠具備生產、銷售假冒商標服飾的條件,具有重大嫌疑。2019年11月7日,專案組民警經過連續多日跟蹤守候,在東莞一商場停車場內將涉案犯罪嫌疑人陳西抓獲,並根據陳西供述,抓獲另外7名犯罪嫌疑人,查獲假冒國際知名品牌服飾10萬餘件,同時打掉了一個坐標東莞的跨省制假售假窩點。2019年11月,本案全部15名嫌疑人抓捕完畢,高密市檢察院於2019年12月12日對該犯罪團夥成員批准逮捕,於今年4月30日審查起訴。(方圓公眾號:fangyuanmagazine)

2019年11月13日,辦案民警從廣東省東莞市押解犯罪嫌疑人回山東省高密市(受訪者供圖)

網絡並非法外之地

作為高密市公安局有史以來辦理的查扣物品最多、涉案價值最大的假冒註冊商標權案件,此案從正式立案到移送審查起訴花費了近8個月時間。辦案民警李玉增感嘆:「現在的直播售假團夥反偵查意識比以前強多了,比如每當他們看到某地出現打擊制假窩點的信息,就會在那段時間減少活躍度。團夥名下有很多網店,主播每隔兩三個小時,就會更換一個直播網店,避免被波及。團夥每隔一段時間,會不定期解散一個人數較多的粉絲群。」

解散前,當然也會在群裡提醒粉絲們分散去別的群,他們會把每個群的人數控制在百十來個人的樣子,也是害怕突然混進黑粉、同行商家或者探子潛入群內部,打探情況、投訴自己或者搗亂。遇到這種情況時,每個群管理員會將對方踢出群或者禁言,實在不行,會將該群解散。(方圓公眾號:fangyuanmagazine)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遠超認為本案不同於傳統案件的犯罪特徵在於:「其銷售假冒服飾的途徑更為隱蔽。本案犯罪嫌疑人不是通過傳統的線下店鋪模式銷售,也不是通過平臺固定的網店銷售,這兩種售假模式都更容易被發現、固定證據,本案犯罪嫌疑人是通過網上直播間的新型方式銷售假貨,並且不定期更換網絡直播間,十分狡猾,使得權利人和辦案機關很難追蹤到其銷售場所和銷售主體,對維權和抓捕及取證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於奢侈品品牌的假貨和正品之間存在高額價差,高仿奢侈品銷售市場成了諸多制假者、售假者鋌而走險實施侵權的重災區。儘管警方多年來抓捕了一批又一批侵犯商標權的犯罪分子,對他們予以嚴厲懲戒,但仍有不少犯罪分子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不斷以身試法。

根據《關於辦理侵犯智慧財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214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本案中,警方發現犯罪嫌疑人通過某直播平臺銷售Burberry、Louis Vuitton等國際知名品牌商標的服飾,虛構貨物來源,以正品市場價格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進行銷售,以及警方查獲東莞貨源老闆的制假售假產業鏈,共查獲假冒Burberry、Louis Vuitton、Gucci、Dior等20餘個國際知名品牌服飾10萬餘件,涉案金額達8億餘元。犯罪嫌疑人張偉承認自2018年10月份以來一直在網上售賣假冒國際知名品牌服飾、箱包。從上述信息判斷,犯罪嫌疑人已經符合了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的構成要件,如沒有其他減輕情節,很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方圓公眾號:fangyuanmagazine)

「網絡並非法外之地。本案得以立案偵查,藉助的是某網絡平臺服務方提供的信息,以及各地警方的通力合作、協同調查,在較短時間內將犯罪嫌疑人的進貨途徑,銷售內容、數量、金額、途徑等核心犯罪事實查清無誤並依法固定證據。事實上,犯罪嫌疑人在網絡環境的一舉一動都會有數據留存,因此終究難逃法網。」李玉增說,這一案件也警示其他制假、售假者不要心存僥倖。(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編輯丨肖玲燕 設計丨劉巖

記者丨方菲

本文有刪減,掃描二維碼,

購買《方圓》6月下期雜誌

原標題:《巨划算的奢侈品原單,是真的嗎?答案在這家神秘的羊肉館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網購所謂奢侈品「原單」 百分之九十九是假貨
    最近,杭州張女士向本臺投訴,她花了數千元在某電商網站一家名字叫「名品shop」的外貿原單店給老公買了幾款Prada的包和褲子,但她買回家後,懷疑是高仿。張女士告訴記者:「他賣的說是原單貨,結果我一個在專賣店工作的朋友說是假的,說是超A貨。」記者登陸這家五個皇冠的「名品shop」網店,見店內所售均為男裝,但標誌都被打上馬賽克,隱約可見一些奢侈品大牌標誌。
  • 網購奢侈品「原單」存貓膩 99%可能都是假貨
    如今,大家網購或打開朋友圈,「大牌原單」、尾單、尾貨這樣的字眼並不少見,不少消費者期望在裡面撿漏。但這裡面,假貨卻是濫竽充數,大行其道。本臺記者調查發現,許多網店或社交平臺,假借原單為名,大肆高價售賣高仿奢侈品。
  • 揭秘LV包GUCCI等奢侈品原單尾貨內幕
    相信大家在網上購物的時候都聽說過原單尾貨這個詞,特別是接觸過高仿奢品的人聽過很多。什麼原單,原版,一比一等等這些。不少人將原單尾貨說的神乎其神,與正版一樣。在前些年,奢品運營成本很高,人們只能通過實體店購買奢侈品,而近幾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幾乎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會有個人在賣奢品,網友們也相信原單也一定是與正版一樣的頂多不過是有些小小的瑕疵。而他們經常說的原單,尾單,跟單到底都是什麼意思?
  • 奢侈品「原單貨」:是餡餅還是陷阱?【圖】
    原單商品盛行   萬元奢侈品原單價僅千元   消費者王女士日前向報記者透露,自己的一位海外留學的朋友最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裡做起了奢侈品原單的生意,因為這位朋友家裡的親戚關係,可以從香港、澳門的奢侈品製造工廠拿到「原單貨」。
  • 「原單」是否等於假貨!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原單,主要是奢侈品行業原單居多,原單是什麼咱不多說,百度都有可以自己科普,咱今天就說一說原單到底有沒有,怎麼鑑別原單!其實這個話題真的太大了,真要說真的是長篇小說,咱今天主要說下到底有沒有真原單!
  • 揭高仿奢侈品 正品不存在「原單貨」
    原標題:揭高仿奢侈品熱銷背後秘密 正品不存在「原單貨」    記者近日在海口、長沙、北京等地走訪發現,許多商家都打著「原單貨」「一比一」「原版皮」等旗號來銷售國際奢侈品。不僅受到消費者追捧,生意紅火,且「回頭客」特別多,消費者需警惕陷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揭秘「高仿」奢侈品:原單貨A貨都是假貨
    一個上萬元的CHANEL包「原單貨」不到2000元就能買到,多年前就絕版的限量款,「原單」仍然有貨。記者近日在海口、長沙、北京等地走訪發現,許多商家都打著「原單貨」「一比一」「原版皮」等旗號來銷售國際奢侈品。不僅受到消費者追捧,生意紅火,且「回頭客」特別多,消費者需警惕陷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超A貨」還是「原單」?揭秘高仿奢侈品「全產業鏈」
    懂行的人往往會心照不宣:香奶奶/小香都是指代著名法國奢侈品品牌香奈兒的別稱。而流浪包是香奈兒2017年推出的Gabrielle包的圈內俗稱,該包在當季火遍半個娛樂圈。作為「網紅」,該款包的售價不菲:小紅書平臺某博主整理,根據尺寸大小不同,價格約為25000~30000人名幣。
  • 如何分辨奢侈品原單?怎麼驗證奢侈品包包鐳射標?
    目前市場上叫著原單的分以下兩種質量第一種,純原單,100%的工廠貨,舉個例子:總部給工廠下單生產2000個包包,會和工廠籤訂一個協議,即只可生產2050個包包或者2100的包包,以免有瑕疵,然後他從這個2050,2100個包包裡面選2000個運回總部
  • 網上「原單」「高仿」奢侈品猖獗 LV包批發價100元
    現狀  網上「原單」「高仿」奢侈品猖獗  因為職場需要,公司白領周女士這幾年一直是在奢侈品牌專櫃各種買,直到從同事那裡看到她們買的「原單」後,就嘗試買了一次。收到貨非常滿意,她還特地跑到專櫃去對比細節,「真的看不出區別」,她說,「關鍵是價格便宜了太多,那一次之後我就開啟了原單之旅。」
  • 誰是「超A貨」「原單」買家?揭秘高仿奢侈品「全產業鏈」
    懂行的人往往會心照不宣:香奶奶/小香都是指代著名法國奢侈品品牌香奈兒的別稱。而流浪包是香奈兒2017年推出的Gabrielle包的圈內俗稱,該包在當季火遍半個娛樂圈。作為「網紅」,該款包的售價不菲:小紅書平臺某博主整理,根據尺寸大小不同,價格約為25000~30000人名幣。
  • 高仿奢侈品熱銷背後的秘密 「原單貨」根本不存在
    一個上萬元的某品牌包「原單貨」不到2000元就能買到,多年前就絕版的限量款,「原單」仍然有貨。記者近日在海口、長沙、北京等地走訪發現,許多商家都打著「原單貨」「一比一」「原版皮」等旗號來銷售國際奢侈品。
  • 業內人士帶你零距離看清外貿原單尾貨的真面目!
    原單是一個成型的「小產業」,在鼓搗這些原單的人,也只是一個「小圈子」,現在淘寶和朋友圈那麼多原單貨裡沒多少是真的。 不奇怪現在很多人一提原單就完全不信,一批大貨上萬個包,可能也就弄出來幾十個原單,能拿到的能有幾個人呢?沒見過自然很難相信。
  • 朋友圈賣的那些原單貨都是真的嗎?會賺錢的人都不會這麼問
    「朋友圈賣的那些原單尾貨,都是真的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來分享一下,我是什麼知道「外貿原單」這個詞的。我一朋友,大學畢業之後,在一家私營企業當總經理助理。不但負責安排會議之類的工作,也會參與處理老闆穿衣方面的問題。
  • 你今天「剁手」了嗎?《徵途2手遊》雙十一巨划算
    一年一度的剁手時刻就要到來,你的購物車提前放滿了嗎?今天小師妹要為你介紹的是《徵途2手遊》雙十一精選活動:雙十一籤到-每日登錄免費領豐富豪禮;挖掘龍脈-獎池全服共享 獎勵可交易;綁金搖搖樂-超值綁金返利 贏絕美神坐騎;限購禮包-低至1折購海量升星石。
  • 鹿憶課堂|二手奢侈品包包的誤區,你真的都知道嗎?
    專櫃驗貨一般來說,奢侈品品牌的專櫃員工是不會進行專業的奢侈品鑑定培訓的(但是員工自己考了證就另說),專櫃員工主要業務是銷售,是不具備相應的權利和技術能力去判斷一個包包的真偽。原單、尾貨有很多人經常問,原單尾貨是什麼意思,聽說是真品但為什麼沒有標籤沒有「身份證」,要怎麼相信是真品?既然是真品為什麼叫原單、尾貨還賣得這麼便宜?
  • 什麼牌子的包有原單貨呢,到底買原單還是原廠皮,結果一目了然!
    以前總會看過網上有幾個人寫過類似的東西,網上原單很少,原單都是假的,或者間接的廣告,其實根本不是原單。總覺得過於片面,以偏概全,不懂裝懂,呵呵。所以抽空想說說這麼多年我對原單的認識。因為我覺得只在一個工廠上班或者只在哪一個外貿公司待過很難對這個行業有稍微全面的認識。
  • 所謂「正品原單」多半是假貨代名詞
    在網店裡,「原單」、「尾單」字樣很多見。原單貨和正品差不多嗎?常在網上購物的辛女士告訴記者,去年「雙11」促銷活動時,她在網上買了件風衣,號稱是「原單貨」,專櫃價近萬元,網上只賣2000多。本以為撿了個便宜,但穿上沒多久,領口的紅色格子內裡就開始掉色,顏色塗到皮膚上不說,衣服領子上也有暈染。
  • 原單等不等於假貨?
    正是因為生產產地、代工模式催生了中國原單行業。所有原單的渠道是灰色的,也是品牌方所不允許。到底有沒有原單,答案是肯定的。各行業的存在都有行業的理由,原單本身是實實在在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樣的品質,價格較之專櫃,天壤之別。如今談到「原單」兩字,很多人都會搖頭否定,持以懷疑的眼光, 或許有人曾經有過不愉快的購物經歷,或許一部分人和賣家把原單定義為仿品山寨貨,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厭惡「原單」這兩個字了。
  • 奢侈品直播,是怎麼套路你的?
    一個名為「男友會」的公眾號發文章稱,「奢侈品代工廠直播,188-399元就能買到萬元輕奢品質」,內文稱,奢侈品包包的代工廠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一家就在廣州,代工的國際大牌有MK、範思哲、小CK,從這家代工廠拿貨,沒有中間環節,幾百塊的價格就有上萬元的品質。因為是大牌尾單,均有微瑕疵,直播不能說品牌名,有的打了logo,有的沒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