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爆點,中國應不應該過聖誕節,和傳統節日開啟互懟模式!

2020-12-14 漢上人家

提起聖誕節,當時恭親王奕欣主導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文化,從此便有人開始流行「過洋節」。中國第一次過「洋節」是在清朝。舉辦舞會、開party等形式盛行。但僅限於只有王公貴族和部分官員,且一定要請外國人到場。如李鴻章、慈禧等人都舉辦過洋人的舞會。這個時候,因為列強欺壓,過「洋節」或多或少有無奈之舉。

民國時期,比清朝要好很多,一些軍閥、商人、政府要員等會在家裡過「洋節」。當然,一次「過節」的花費普通人家完全承擔不起。我們知道的徐志摩、胡適等人都經常過。雖然是中西文化的一種交流形式。當時也有人認為是崇洋媚外。

解放後,還有沒有過「洋節」的說法?這段歷史真不好說,也說不出個真實情況。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曾經有段時間會一起慶祝上面老大哥的節日。因彼此為老鐵,過了也不扎心。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初現文化衝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接受「洋節」。現如今,很毫不誇張地說,只要你願意,大部分中國人都能過,還不只過一個,一連串的「洋節」都能過。比如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父親節、母親節。這可以說明,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起源於基督教,2018年的聖誕老人,似乎換了一副模樣 ,一樣的紅帽子、一樣的白鬍子,一個在你襪子裡放禮物的白鬍子老爺爺第一次有了個名字——鰲拜。英文名:All Buy。不禁想提一個問題:假設我們不過洋節會出問題嗎?我心裡想,不過洋節又能咋樣?老百姓的日子還不是一天天照樣過?過了洋節也不會長十斤肉,不過也不會暴瘦十斤嘛!可又深入一箱想,忽然意識到不對,抵制了洋節絕對會出大問題,而且後果會很嚴重。這嚴重的後果,我們每個人都承受不起。

聖誕節,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起源於基督教,2018年的聖誕老人,似乎換了一副模樣 ,一樣的紅帽子、一樣的白鬍子,一個在你襪子裡放禮物的白鬍子老爺爺第一次有了個名字——鰲拜。英文名:All Buy。

不禁想提一個問題:假設我們不過洋節會出問題嗎?我心裡想,不過洋節又能咋樣?老百姓的日子還不是一天天照樣過?過了洋節也不會長十斤肉,不過也不會暴瘦十斤嘛!可又深入一箱想,忽然意識到不對,抵制了洋節絕對會出大問題,而且後果會很嚴重。這嚴重的後果,我們每個人都承受不起。

不禁想提一個問題:假設我們不過洋節會出問題嗎?我心裡想,不過洋節又能咋樣?老百姓的日子還不是一天天照樣過?過了洋節也不會長十斤肉,不過也不會暴瘦十斤嘛!可又深入一箱想,忽然意識到不對,抵制了洋節絕對會出大問題,而且後果會很嚴重。這嚴重的後果,我們每個人都承受不起。

二:在抵制洋節之前,你首先需要知道一個問題,節日的意義是什麼?其實,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洋節日,大體上都是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儀式化、符號化表達,是約定俗成的,體現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國傳統節日很多,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中秋節和重陽節一大堆;洋節也不少,有聖誕節、感恩節、元旦、父親節和母親節等一大堆。這些日子,在老百姓眼裡其實都差不多,無非是找個由頭家人朋友吃吃聚聚。唯一的區別是傳統節日誕生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更講究團圓而已。

你捍衛民族文化當然沒啥問題,強調文化自信也不是啥大事,可你非要從中嚴格區分中西雙方、傳統節日與洋節日,就是你的不對了。一刀切的強行抵制,恰恰是你敏感得過了頭的文化不自信,只能說是文化的無知。

三:有朋友說,抵制洋節日除了拉低智商,讓商家少賺點錢外,好像也沒啥大不了嘛?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洋節日是建立在公曆基礎上的,你抵制了洋節日,要不要抵制元旦?那是新一年的開始啊,咱說不過就不過了?在進一步,你要不要抵制公曆?什麼,你說公曆沒問題,和西洋宗教無關?那可大錯特錯了,公曆是天主教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1582年頒布的,根正苗紅的宗教屬性啊!

還有還有,你要不要過周六周日?那可是最地道的宗教日子啊!公曆你要用,元旦你要過,周六周日你也不想丟,那你的抵制洋節日究竟還剩了啥?

還有還有,你要不要過周六周日?那可是最地道的宗教日子啊!公曆你要用,元旦你要過,周六周日你也不想丟,那你的抵制洋節日究竟還剩了啥?

四你說,公曆索性也不要了,咱只過農曆行了吧?回到幹支紀年總可以了吧?遺憾的是,還是不行!你知道今天是啥日子?丁酉年壬子月丙戌日。看不懂吧,更看不懂的還有呢:中國的農曆本身就是奇葩的曆法,採取的是陰陽混合制——日子按太陰曆(陰曆),節氣按太陽曆(陽曆)。

四:你說,公曆索性也不要了,咱只過農曆行了吧?回到幹支紀年總可以了吧?遺憾的是,還是不行!你知道今天是啥日子?丁酉年壬子月丙戌日。看不懂吧,更看不懂的還有呢:中國的農曆本身就是奇葩的曆法,採取的是陰陽混合制——日子按太陰曆(陰曆),節氣按太陽曆(陽曆)。

比如,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大日子清明節吧,你能告訴我是農曆哪天嗎?你說不出,因為清明節不是用農曆計時,日子也不固定,而是每年公曆的4月4日或4月5日。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農曆也是舶來品:它是西洋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傳統曆法上改進的,史稱「時憲歷」。你瞧瞧,又和西洋宗教產生了聯繫,日子沒法過了。

五:你說,抵制洋節是強化傳統文化?這玩笑就更大了。傳統文化是怎麼消失的?是「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是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破四舊啊,是「我們善於打破舊世界」啊,和洋節日有毛線關係。 現在說保護傳統啦,你早幹啥去了?

六:真正的文化自信會害怕外來文明嗎?不會!比如,傳統節日裡的中元節。中元節本是道教祭祀地官大帝的日子(又是宗教啊),形成於南北朝的劉宋時期,可在那之前的西晉時期,佛教的《佛說盂蘭盆經》問世了。

中元節那天又是盂蘭盆節,可地官大帝赦罪解厄的神職,顯然是受佛教舶來文化的影響——「盂蘭」是梵語,是「倒懸」之意,「盆」是漢語,是盛供品的器皿,意味著供奉可以解除亡人的倒懸之苦。在既有事物上不斷地層積附著,才是文明與節日的本來模樣嘛!

七:最後,我還想說點題外話。中國的政治生態歷來講究上行下效,「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嘛!從細腰到餓死差了老遠,上面可能只是說了1,經過下面人層層加碼,最後的結果就成了10。關鍵是你還沒處去講道理,因為吃瓜群眾們太弱,弱到沒法講道理。沒辦法,哪怕日子過不下去,我們也只能看著,看他們繼續表演。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要求聖誕節互換禮物,家長質疑「西方節日」還要過?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近幾年來西方的文化也在不斷的傳入中國,針對於其他國家的節日中,很多商場或者是公共場所都會有一定的裝飾,為了應景節日的氣氛,甚至有些地方在弘揚外國節日的時候,比中國的傳統節日還要誇張。
  • 幼兒園聖誕節互換禮物,家長卻質疑,孩子竟過「西方節日」?
    文/胡胡育兒日記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近幾年來西方的文化也在不斷地傳入中國,針對於其他國家的節日中,很多商場或者是公共場所都會有一定的裝飾,為了應景節日的氣氛,甚至有些地方在弘揚外國節日的時候,比中國的傳統節日還要誇張
  • 中國人不應過萬聖節?理性分析如何對待傳統節日和洋節
    按理說蘊含著自己民族國家文化的傳統節日,應該是深受本國人民喜愛的,每當傳統節日都會有熱烈的慶祝活動,大到國家層面,小到個人家庭都會有一定的儀式或者活動。比如中國的元旦跨年活動、除夕全家歡聚,或者是中秋吃月餅賞月,端午的龍舟比賽。
  • 中國人應該過聖誕節嗎?聖誕節習俗是什麼中國人怎麼過聖誕節?
    中國人究竟該不該過聖誕節?讓我們一起分析。一、為什麼聖誕節在中國熱度如此高?中國的傳統節日繁多,聖誕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熱鬧節日。有孩子的家庭、戀愛中的情侶對聖誕節都無比的期待和喜愛。年輕人對聖誕節格外重視,他們喜愛熱鬧與自由,他們在聖誕節這天結伴出遊享受購物和用餐的喜悅。
  • 阿順莎啦啦互懟模式開啟,遊戲大神也有不知所措的時候
    阿順莎啦啦互懟模式開啟,遊戲大神也有不知所措的時候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11-13 分享到:近幾天阿順在虎牙直播《拯救莎啦啦》的節目中帶美女主播莎啦啦打遊戲,在大美女面前阿順的「大佬地位」似乎有所憾動,兩人開啟互懟模式,可以用相愛相殺來形容了。 如果說兩人第一天連麥打遊戲時,還畢恭畢敬給對方留了點「面子」,那麼在兩個人熟悉之後,這點「面子」就蕩然無存了。遊戲開始前,莎啦啦直接放話挑釁阿順:「來一局3V4,你覺得難嗎?」阿順更是毫不示弱,表示:「小意思」。
  • 這個聖誕節,咱中國人應不應該過?
    現在的年輕人都去過洋節了,棄中國傳統節日於不顧,國家的未來堪憂啊!」「不要再稀裡糊塗的過洋節了!你們大肆慶祝的聖誕節,是八國聯軍慶祝丹東屠城的紀念日!」出於種種考慮,全國各大高校、社區也紛紛發布通知,禁止舉辦以「洋節」為主題的活動。
  • 楊洋與諮詢站開啟互懟模式:拒絕正面照,充分暴露其傲嬌屬性
    今日,楊洋更博居然曬出帥氣側臉照,並配文稱:他們要拍我?雖然粉絲們對楊洋曬照表示非常地驚喜,但對楊洋的問題有點一頭霧水。隨後楊洋資訊站曬出一系列側臉照,背影照,並向網友們哭訴。原來楊洋資訊站想給粉絲們提供一波福利,然而愛豆楊洋就是拒絕正面照,所以最後拍到都是楊洋的側臉照和背影照。雖然拍不到的正面照,但帥氣的側臉也足夠舔屏了,且楊洋寬敞的肩旁讓人看起來特別有安全感,男友力滿滿。楊洋本人也表示不滿,回復了一個「再見」的表情,楊洋這是要跟資訊站開啟互懟的模式。看楊洋回頭時傲嬌的小眼神,「就是不給你拍」意思。
  • 劉勁父女做客《今日影評·我在暑假看電影》 「互懟」分享兩代人...
    暑假開啟,影院回歸,看電影這項消暑避夏的必備選項終於回到了大小朋友的身邊。接連上映的院線新片之外,CCTV-6電影頻道也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暑假片單,既有意義重大的反法西斯題材作品,又有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動畫及奇幻電影。
  • 聖誕節該不該過?外來節日真的需要我們批判和抵制嗎
    每年聖誕節臨近的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聖誕節該不該過」的爭議,把一個平常的節日硬生生地給推上了「拋棄中華傳統」、「崇洋媚外」的道德靶心上!好嘛,喜歡過聖誕的人是喜歡洋節、替別人過他們的節日、不發揚傳統文化、娛樂至死的人,國人就不應該這麼做,這種節日就不應該出現!
  • 重視中國傳統節日,洋節日知道就行!
    「聖誕節狂歡夜既然和八國聯軍侵華牽扯到了一起」,這是完全的謬論。「洋節日」聖誕節的真正的起源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西方傳統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 中國人不過洋節,我們只過中國傳統節日
    我們還是要回歸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國的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也是最偉大的文明。一、聖誕節只是基督教徒紀念其創始人耶穌誕辰的一個節日。歐美國家信仰基督教,他們過聖誕節無可厚非,但在我們國家,有向幾個人信仰基督教呢,為什麼要過聖誕節。在中國我們大部分人並不信教,我們都是無神論者。
  • 大學生不過聖誕節,網友:為啥日本可以過聖誕節,中國卻不能過?
    但是小編近日在百度知道看到了這樣的一條提問「為什麼日本可以過聖誕節,中國卻不能過?」關這個問題讓小編陷入深思!談論這個話題,需要先能清楚何為聖誕節,聖誕節是為了慶祝什麼?很多節日之所以被大家一起來慶祝,其背後都是有一定的文化歷史的背景的。比如中國的中秋節就源於嫦娥奔月的美好傳說,其意義就在於家人就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樣團團圓圓。
  • 聖誕節起源於八國聯軍侵華?洋節日可以不過,但歷史不能瞎編!
    聖誕節前夕,小編的父親打來電話,非要問問我聖誕節的來歷。我很奇怪,因為我們一家人從來都不過聖誕節。忍住疑惑,我告訴父親:「聖誕節應該是基督教徒為了紀念耶穌誕辰而設立的節日!」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以軍事行動侵略中國清朝;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萬自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在廊坊受義和團圍攻(史稱廊坊大捷),兵敗後加大兵力一舉佔領廊坊,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至16日晚基本佔領北京全城。
  •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應該過 Merry Christmas有些人表示自己最喜歡聖誕節,認為聖誕節是世界優秀的傳統節日,應該在全世界得到發揚和繼承,相比傳統節日,更喜歡聖誕節自由熱鬧的氣氛。不應該過Merry Christmas有的人認為聖誕節,已然在中國走紅, 成了一個本土化的節日一般, 甚至有些傳統節日也難以望其項背,這是西方文化對中國的入侵,應該堅決抵制;況且中國也有自己的傳統節日,為什麼不好好地把自己的節日過好?有崇洋媚外之嫌。其實,對于洋節中最具代表性的聖誕節,我們不用刻意去抑制,也不應該過於宣揚,秉承著一顆包容的心。
  • 中國人為什麼過不動傳統節日了?我們當反思什麼?【洋節vs傳統節日】
    該家長認為,應該多給孩子普及愛國知識。萬聖節過的像「過年」引起很多人的反思。 似乎在很多人的心中,洋節和傳統節日之間的競爭和衝突一直都在,甚至每每談及必有一場激烈的辯論要為此展開。
  • 平安夜和聖誕節的由來是什麼?又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在聖誕節的前一天,外出的人都要回家和家人一起準備聖誕節的裝飾,吃團圓飯,就像我們傳統的除夕夜差不多。至於為什麼這一天被稱為「平安夜」,這和一首叫做《Stille Nacht, heilige Nacht》的聖誕歌曲有關,願意是「寂靜的夜,神聖的夜」,在譯成漢語的時候被翻譯成了「平安夜」,受這首歌的影響,平安夜逐漸成為聖誕前夜的命名。
  • 中國人為什麼應該過聖誕節?
    在搞笑的背後,是對傳統節慶日益被邊緣化的隱憂。美國是現代聖誕節、現代聖誕老人的起源地。連美國都有了聖誕的危機,還有哪個國家可以拯救聖誕節?大概只有中國。曾經有個中國和世界關係的段子:1949年,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1979年,只有資本主義才能救中國;1989年,只有中國才能救社會主義;2009年,只有中國才能救資本主義。
  • 中國人應多過自己的「聖誕節」,少追捧西方的「聖誕節」
    聖誕節,顧名思義,就是聖人的節日。西方的聖人主要是耶穌,為了紀念耶穌誕生,故有聖誕節。其實,「聖誕節」不應該叫「聖誕節」,叫「耶誕節」才合適。由於基督教在西方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西方人崇拜耶穌,把耶穌稱為「聖」,也很自然。
  • 棗園鎮初級中學舉辦 拒絕洋節,振興傳統節日 主題班會活動
    為此,針對過洋節問題,棗園鎮初級中學於12月23日開展了「拒絕洋節,振興傳統節日」主題班會。讓孩子們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使我校德育工作滲透到學生們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讓學生明辨洋節和中國傳統節日的區別。
  • 熱門大作開啟聖誕模式:《刺激戰場》、《王者榮耀》中的節日驚喜
    王者榮耀(國際服)每一年聖誕節,《王者榮耀》都會為玩家帶來驚喜,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的國際服,推出了一款貂蟬聖誕皮膚,粉色的短裙加毛絨邊,還有一對夢幻的粉色翅膀,裝點紅色的小球,看起來十分有聖誕氣息。仔細留意,貂蟬的技能之一,還很像小的聖誕樹,並且周圍帶著一片雪花,實在是很應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