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為媒促進和諧共治 奉賢區旺苑社區裡的「小花園」

2020-12-22 中國發展網

最近,奉賢區金匯鎮的旺苑社區不少樓道門前,多了一片片小花園。這花園雖小,卻頗受歡迎,因為小區居民就是它的主人。小區以花為媒,不僅打開了社區綠化自治的大門,也成了改變居民陋習的好方法。

今年52歲的張萍,這幾天就在她認領的5號樓門前的小花園栽種。鋤草、澆水十分嫻熟,平時就喜歡侍弄花草,頗有一番種養心得。退休以後,她更是全身心地鑽進園藝世界,聽說小區招募養護綠化的志願者,她第一時間報名參與。「因為是自己的愛好,家裡陽臺上的前後都種了許多綠色植物,所以居委會有這麼一次機會,心裏面很高興,接下來我要呵護好它們,每天都關心一下,讓它們長得美美的。」

作為一個動遷小區,旺苑社區有著它的「煩惱」。老年人、外來人口較多,愛護綠化的意識較為薄弱,不少居民還喜歡成群結隊在樹下乘涼,破壞草皮不說,還形成了黃土裸露現象。針對這一情況,旺苑社區居委探索讓居民認領綠植,並在南行達苑小區發出招聘,公告一發出,就有32戶居民報名,根據一片小花園安排2-3名志願者的原則,11戶居民正式「上崗」了。

「以前麼都是野草還有垃圾,種了花霞贊!」作為一名居民組長,71歲的張阿姨雖對種花不內行,但也被這種形式吸引,最近研究起各式花草,還熱心地召集大家來打理小花園。「靠一兩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因為小區面積大,所以大家誰願意種就一起種,大家一起還能探討種植技術,促進鄰裡溝通。」

而這些綠植,由第三方綠化養護單位提供。5號樓前的小花園大約10平方左右,由於背光曬不到太陽,大家選擇了適陰的植物進行種植,如歐石竹、小葉梔子、鳶尾等,品種豐富。今後,志願者發現問題,也可以第一時間告知第三方綠化養護單位,由專業人員共同來呵護綠植成長。

「這是我們通過雙聯雙進探索出的一個方法,主旨就是讓居民真正樹立起愛護家園、愛護綠化的意識。」金匯鎮旺苑社區居民黨支部書記姚婕介紹,接下來我們也希望通過志願者來幫我們一起宣傳和引導,進一步美化我們的家園。(張莉莉 黃淑佳)

相關焦點

  • 花園南裡社區:共治共享共建新「花園」
    近日,花園南裡社區召開了以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共治共享共建新「花園」為主題的座談會。座談會上,社區黨委書記王洋洋將「鼓足闖勁謀改革,提升膽氣勇創新」大討論活動成果向大家公布,圍繞梳理總結的突出問題展開討論,並對居民提出的社區衛生、服務、環境、黨員活動等熱點問題逐一分析、制定解決方案。隨後,大家總結自己過去一年的工作,並結合「共治共享共建」的主題暢所欲言,表達對建成新「花園」的熱情和嚮往。
  • 透點|社區共治的番禺探索
    兒子在祈福長大,從越秀西關搬過來的阿姨只要見到孩子經過,都會給他一顆糖;同街一家菲律賓人,外婆推著坐在童車裡的小肥仔,也經常笑著跟他們打招呼。董小姐覺得,她一家人在番禺的社區裡生活,舒適又溫馨。對中國人來說,「社區」是改革開放後才有的產物。
  • 永昌縣城關鎮寶山苑社區開展「反邪教·促和諧」宣傳教育活動
    永昌縣城關鎮寶山苑社區開展「反邪教·促和諧」宣傳教育活動 2019-07-30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黨建引領 一核多「yuan」,打造共治共建基層...
    近日,無錫市惠山區玉祁街道平湖社區居民陳阿姨,高興地拉著社區工作人員小餘的手說道:「多虧了你們幫忙聯繫供電部門上門做檢修,不然還真不知道家裡有那麼多隱患。我們老年人對電器線路都不懂,只曉得平時能用就行,卻不知道時間長了會出問題。」作為拆遷安置小區,平湖社區老年居民比較集中,而且獨居現象較為突出。
  • 這裡有書屋叫靜讀小苑 廈門禾山街道嶺下社區黨建引領促平衡發展
    孩子們在靜讀小苑裡認真地看書  安靜地坐在一個小角落裡,捧上一本好書,在油墨和紙的清香中,和小夥伴們一起分享書中的世界。  這裡,是由嶺下社區居民發起創辦的靜讀小苑公益圖書館。每到放學、周末時間,這裡就成了社區孩子們的小天地,平時亦是不少居民遨遊書海的都市淨土。  靜讀小苑的背後,有著一則則嶺下社區黨委打通小區建設「最後十米」的故事。故事的背後,是嶺下社區居民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和嚮往,是居民們幸福生活的「嶺下夢」,更是禾山街道以黨建引領促進居民的生活環境配套和思想文化水平平衡發展的努力和決心。
  • 「國際社區」讓外籍居民協同共治!順義邀請他們當物業經理
    這是裕京花園小區物業「洋經理」履新後辦的一件實事。「裕京花園小區1750位常住居民中1026人是外籍居民,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是個非常典型的國際社區。」新國展社區黨支部書記趙華介紹,多年來,物業公司提供服務,居民訴求基本不出社區。小區內的日常維修養護等問題,物業基本可以解決,但涉及到社區公共事務,就需要街道和社區來共同協商。
  • 王官莊街道誠品苑社區開展「掃黑除惡 構建和諧」宣傳活動
    王官莊街道誠品苑社區開展「掃黑除惡 構建和諧」宣傳活動 2020-12-14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打造共商共治新格局
    近兩年,體育部門為社區建設了690米健康步道,安裝了13套智能健身器材;自來水集團免費為社區更換跑冒滴漏的管道,還修補了部分綠化設施。「『回天有我』最初是由『回天地區』19個社區黨支部發起倡議、號召大家從我做起的活動,核心正是黨建引領下的全民共治。」
  • 打通「神經末梢」 聯出社區和諧
    「通過『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的工作機制,現在社區有了很大改變。社區有一位80歲獨居老人,由於子女在廣州工作,身邊沒有人照顧,社區會輪流派人去照看老人。目前我們社區已經形成了一家有事,家家幫的良好風氣。」11月24日,安順市「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社會治理工作現場推進會觀摩組走進安順經開區星光社區花園街,實地聆聽、感受文明街道的變化。
  • 共駐共建攢人氣 走進小學促交流 北林路街道辦事處國泰花園社區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廣現 實習生 張瓊 通訊員 唐仕舉為進一步加強社區與轄區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深化共駐共建構建和諧社區,促進學齡前兒童身心健康教育。5月21日,鄭州金水區北林路辦事處國泰花園社區聯合轄區共建單位楓灣小學及水元素幼兒園開展了「走進小學 快樂體驗」活動。一大早,在國泰花園社區平安志願者及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水元素幼兒園的孩子們懷著好奇和憧憬的心情來到了羅馬假日網格楓灣小學提前體驗了一把小學生的生活。在指引老師的帶領下,小朋友們參觀了舞蹈教室、美術教室、多媒體教室、創客教室等。
  • 鄰裡守望相助 共促和諧發展
    社區通過探索民主管理的事務自治、依法理性辦事的秩序法治、美德文明養成的文明德治,形成鄰裡守望相助、居民依法辦事、人際關係和諧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小區黨支部成服務新驛站 近日,虎尾溝社區馨澤苑小區黨建·馨家園成立,小區物業有了自己的黨支部。
  • 鹹嘉新村:黨建引領、多方共治,破解基層治理難題~
    社區積極創新「嘉務工作法」,不斷完善「雙五雙十」黨建+網格治理模式,通過黨建引領樹家風、網格提效惠嘉人、三社聯動聚嘉力、自治共治築嘉園,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影響力不斷增強,居民歸屬感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掛牌亮相,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員8小時在單位,16小時在小區。我這是『回家』報到了!」
  • 奉賢區奉浦街道:「一核雙帶三提升」實現黨建工作「最大公約數」
    奉賢區奉浦街道以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和深化區域化黨建工作為目標,創新推出「一核雙帶三提升」居民區黨建項目,即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帶動區域內黨組織和社區在職黨員力量,提升資源整合度、黨員社區參與度和群眾滿意度。
  • 共建、共融、共治、共享讓這裡從「最醜」變「最美」
    兩年前,這裡垃圾成堆、蚊蠅滋生,小、散、亂業態扎堆,違建擋路,居民都繞著走。兩年後,這裡老式的紅磚建築內外、院落空間裡裝飾著鋼板、石油管道、鑽探井等工業元素,既保留了時代記憶,又為居民的現代生活提供了舒適空間。
  • 【暖心關懷】奉賢區:冬日裡的甜蜜祝福
    【暖心關懷】奉賢區:冬日裡的甜蜜祝福 2020-12-09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居環境整治出新招:居民能「點單」,共建共...
    「樓房牆皮剝落,車輛停得很亂,路邊雜草叢生,河邊還有不少小作坊,看著煩心。」他說,從去年起社區啟動綜合整治,不僅環境美了,風貌也出來了,「口袋公園,古樹老井,老舊小區漸漸變成了景點!」惠山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建設無錫城市副中心的重要載體,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促進人居環境改善和城市品質提升。
  • 盈北社區:共築民族團結和諧大家庭
    盈北社區隸屬於賀蘭山西路街道辦事處,社區總人口9865人,含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錫伯族、土家族等民族6個,其中少數民族156戶,624人。作為自治區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模範集體,該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將民族工作納入創建和諧社區各環節,各民族群眾和諧相處,生活安寧,身心歡愉,譜寫出民族大家庭共同團結髮展的讚歌。
  • 黨建引領促和諧 老友同樂凝心聚 大衝社區迎新春趣味遊園活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12月22日下午,由粵海街道大衝社區黨委主辦的「黨建引領促和諧,老友同樂凝心聚」新春趣味遊園活動在大衝城市花園順利開展。本次活動以文藝宣傳表演 +黨建知識問答賽 +趣味遊戲互動 +專業健康諮詢服務等多種互聯互動的方式開展,充分展現城市花園小區黨支部特點,發揮小區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與居民共同製作大衝美食,傳承本土文化,黨建引領,打造「大衝舌尖上的幸福」的特色美食黨建品牌項目,以娛樂、健康、競賽、文藝共融的形式體現新老居民和諧共處、老友同樂的美好景象,推動社區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
  • 深圳推出首個社區共建花園
    社區居民參與打造社區花園城市綠地、社區綠地,能否讓社區居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攜手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呢?近日,首個深圳市社區共建花園在園嶺社區啟動,由5個家庭組成的園丁小組在園藝導師的指導下,在筍崗路北的綠化帶打造了深圳首個社區共建小花園。啟動儀式上,由園嶺社區5個家庭組成的園丁小組在園藝導師的帶領下親手種上了美麗的花。炎熱的天氣擋不住大家勞動的熱情,將花園從無到有建造起來的過程讓參與的小朋友們倍感興奮,大家興致勃勃地為昆蟲屋畫下五彩斑斕的圖案。
  • 月牙堡社區:共融「新家園」 打造民族團結和諧新社區
    月牙堡社區是會師鎮南部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一個社區,通過「嵌入式」社區建設,了解少數民族的居住需求,著力構建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區環境,促進了各民族群眾關係更加和諧,形成了互帶共建管理格局,支持和促進了社區工作的開展,增強了社區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