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映」起訴「Tempo」侵權!杭州公開審理首例涉短視頻模板著作權侵權糾紛案

2020-11-27 杭州網

杭州網訊 VLOG、短視頻分享已日益成為網際網路社交的一種方式,尤其是一些達人、大V分享的美景、美食、節日祝福等創意內容,往往成為網絡用戶「同款打卡」的對象,但不是人人都有AE、PS等技能,一些社交媒體為了便利大眾,會提供「同款」製作的功能,而且同的「款」是模板,主角內容是可以替換的,只要換的好,三連無煩惱。

真的無煩惱嗎?

用戶可以用,可以分享,但如果把這個模板放到別的地方,或者其他社交平臺提供相同或者差不多的模板,有沒有可能侵權呢?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近日開庭審理的臉萌公司、微播視界公司訴杭州某科技公司和杭州某影股份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就是涉及視頻模板是否是「同款」以及是否侵權的問題。

原告臉萌公司、微播視界公司(下文簡稱:「剪映」方)訴稱,2020年2月27日,阿寶在「剪映」平臺上發布了「女生節為愛充電」視頻模板,以手機充電頁面為靈感,在手機半透明的背景下,設計了充電滿格、愛心滿格的效果,同時對音樂、圖片、符號、圖標、特效、動畫等元素進行選擇和剪輯。

作品一經發布就受到了用戶的廣泛喜愛,截止起訴時該模板使用量已經達到354萬次,點讚量達到27萬次。用戶可通過替換模板中的可更換素材形成自己的視頻。

經「阿寶」合法授權,「剪映」方都依法對該視頻模板享有著作權和維權的權利。

套用短視頻「同款」卡點模板,侵權嗎?

二被告公司(下文簡稱:「Tempo」方)未經原告許可,在其共同運營「Tempo」APP上傳播並提供下載及分享服務,吸引了大量的網絡用戶在「Tempo」APP上使用該視頻模板製作短視頻,同時去除了該視頻模版上的「剪映」LOGO及用戶剪映號水印,侵害了「剪映」方對「為愛充電」視頻模板作品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複製權、改編權及彙編權等權利。

故「剪映」方請求判令「Tempo」方:1.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即立即停止提供被控侵權短視頻模板的在線播放及供用戶使用、下載服務,立即刪除TempoApp中抄襲原告的涉案短視頻模板;2.在本案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在TempoApp的首頁顯著位置、《中國智慧財產權報》頭版顯著位置連續十五日刊登聲明,消除影響;3.共同賠償「剪映」方經濟損失及為制止侵權的合理支出共計人民幣50萬元;4.承擔本案訴訟費。

「Tempo」方則認為:「剪映」方不具備起訴的主體資格。且涉案視頻使用的是公開元素,且時長僅有八秒,不具備作品的獨創性要求,不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作品。另外,涉案視頻中人物的不同,而人物,是類電作品的核心要素,故被控侵權的視頻與「剪映」方的涉案視頻不構成實質性近似。即使構成侵權,對視頻進行下載、修改的行為由用戶事實,「Tempo」方則只是讓在被控侵權視頻在Tempo APP上供用戶瀏覽。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包括:1.涉案視頻模板是否構成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2.如果構成作品,「剪映」方是否為本案適格主體;3.「Tempo」方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全國首例侵犯短視頻模板著作權糾紛案件

基於短視頻爆發式增長流行而產生的短視頻模板,屬於網際網路的新生物,為網際網路內容產業的價值共創、互動、共享過程提供了便利,加速了網際網路共生共融的商業生態的行程,最大化平臺生態圈價值。

但由於短視頻模板的法律屬性尚不明確,導致用戶、其他平臺對短視頻模板的使用方式、使用範圍等無據可循,後續易發生糾紛。

據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方面介紹,本案作為全國首例侵犯短視頻模板著作權糾紛案件,將在審理過程中對短視頻模板是否屬於著作權法意義上的具有獨創性的「作品」,以及屬於何種作品的問題進行研判,對短視頻模板獨創性認定標準和規則的確立進行探索,為類似案件的處理提供思路;並釐清權利人權利保護和網際網路內容共享的邊界,為規範短視頻模板使用方式和範圍提供司法參考,促進網際網路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相關焦點

  • 「剪映」起訴「Tempo」侵權!杭州公開審理首例涉短視頻模板著作權...
    用戶可以用,可以分享,但如果把這個模板放到別的地方,或者其他社交平臺提供相同或者差不多的模板,有沒有可能侵權呢?杭州網際網路法院近日開庭審理的臉萌公司、微播視界公司訴杭州某科技公司和杭州某影股份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一案,就是涉及視頻模板是否是「同款」以及是否侵權的問題。
  • 「剪映」起訴「Tempo」索賠50萬,未經作者許可套用「同款」視頻...
    為了方便大眾,一些社交媒體也會提供「同款製作」功能,即提供相同的視頻模板,但內容可以自由替換。對此,有網友稱:「只要換的好,三連無煩惱。」但真的是無煩惱嗎?近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就開庭審理了一起涉短視頻模版著作權侵權糾紛案。
  • 「小豬佩奇」跨國維權勝訴 江西首例「小豬佩奇」著作權侵權糾紛案...
    2019年12月31日,江西省吉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江西省首例「小豬佩奇」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判決認定被告李文勇銷售的商品侵犯了「小豬佩奇」系列美術作品著作權,判令被告李文勇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原告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娛樂壹公司)與艾斯利貝克戴維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斯利公司
  • 這件軟體著作權侵權糾紛案判賠額高達1505萬元!
    繼今年6月初就一起軟體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作出900萬元高額賠償的判決後,近日,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針對同一系列軟體的著作權侵權糾紛案再度作出1505萬元的高額賠償。  該案原告為法國達索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達索公司),其認為被告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捷公司)存在大量非法使用CATIA系列軟體的行為,故將其起訴至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
  • 全國首件小豬佩奇著作權糾紛案公開宣判!
    認為「小豬佩奇」形象被盜用,該動畫形象著作權所有人艾斯利貝克戴維斯有限公司、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將聚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嘉樂玩具實業有限公司訴至法院。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採用網上宣判形式,公開宣判了全國首例涉「小豬佩奇」著作權侵權糾紛判決案件,判決被告兩公司賠償共計15萬元。
  • 拍短視頻,如何避免著作權侵權糾紛?
    2020年8月19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短視頻著作權案件審判情況新聞通報會在線上播放,會上審判委員會委員以及法官就短視頻行業存在的一些著作權侵權案例進行了分享,網巨智慧財產權團隊觀看並整理後,與廣大視頻行業的從業者一同學習和分享。
  • 2020浦東知產獲獎案例,你pick哪一件、海澱法院宣判全國首例智能產品語音指令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因非法抓取抖音App短視頻,刷寶App被判賠500萬元因認為刷寶App採用技術手段或人工方式獲取抖音App短視頻及用戶評論並向公眾提供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播公司)將北京創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銳公司)訴至法院,要求消除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4000萬元。
  • 微信公眾號面面觀:著作權侵權認定
    案號:(2015)中中法知民終字第197號審理法院:廣東省中山市人民法院來源:2015年中國法院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2.微信公眾號頁面不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上海視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廣州歡網有限公司、重慶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本案要旨:微信公眾號平臺的開發需要遵循騰訊公司制定的基本規則,因此微信公眾號的頁面設計在要素的選擇、結構的安排、欄目的功能以及菜單的名稱上會受到限制
  • 宣城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侵害著作權糾紛系列案並積極做好庭後延伸功能
    日前,宣城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分別起訴我市9家KTV娛樂會所侵害著作權糾紛案  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訴稱,該9家KTV娛樂會所在未取得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及原著作權人合法授權的情況下,以營利為目的,擅自在其經營的場所以卡拉OK的方式向公眾放映包括案涉在內的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信託管理的MTV音樂電視作品,嚴重侵害了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和原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故訴請判令停止侵權,並分別賠償10餘萬元的經濟損失。
  • 尋找涉KTV侵權案件數量居高不下的癥結
    8月28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浙江高院)民三庭在杭州舉辦以「涉KTV著作權侵權案件審判實務」為主題的第三期浙知沙龍,針對KTV著作權侵權案件的原告主體資格、損害賠償數額以及訴源治理等內容,來自浙江、江蘇、上海三地法院的法官代表,以及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華東政法大學、廈門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律師和KTV經營者代表等20餘位嘉賓展開了線上線下的熱烈交流。
  • 家樂福商場擅賣齊秦的歌 被判侵權
    其中,「LV」商標侵權糾紛案、家樂福銷售音像製品侵害著作權糾紛案等備受社會關注的案件在列。成都中院民三庭庭長鍾晞鯤介紹,近年來,市民維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越來越高,在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件中,涵蓋網絡文化、電子商務、企業生產經營等多個領域。據統計,成都各級法院受理各類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2031件,共審結1573件,結案率88.52%。
  • 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頻發 專家:明確賠償數額計算方式
    在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到來前夕,北京市石景山區法院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涉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上升速度最快,審理難度較大。從全國情況看,智慧財產權糾紛呈現明顯上升趨勢,新類型案件、熱點問題層出不窮。  「體育賽事轉播著作權第一案」:「推翻」慣性認識    先來看不久前這個可能會「載入史冊」的判決—— 2015年6月30日,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就新浪訴鳳凰網中超聯賽之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判決
  • 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頻發 法官以案釋法
    網際網路給公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侵權行為變得更加容易和多發。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公布,網絡著作權侵權維權問題也越發引起社會關注。  7月17日下午,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法官史兆歡在網絡著作權侵權維權問題立法建議研討會上介紹,自2018年9月9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建院至2020年6月30日,該院共受理案件64473件,其中著作權案件49855件,佔比77%,涉圖片類著作權案件在所有著作權案件中的佔比超過一半以上。
  • 發布 | 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涉短視頻著作權典型案例
    」新聞通報會,介紹短視頻侵權行為、責任認定、「合理使用」的界定等問題,並發布典型案例。該案主要涉及到上述所涉訪談節目的短視頻性質的認定問題。因此,被告公司對涉案APP中的內容有較強的管控力,雖然網絡用戶作為上傳者應承擔直接侵權責任,但杭州菲助公司Bigger字幕組管理人員的加工、編輯、審核等管理行為對外產生的法律後果應由杭州菲助公司承擔,杭州菲助公司理應對涉案視頻的傳播承擔間接侵權責任。
  • 海底撈音樂被告侵權,餐廳背景音樂該怎樣用?
    6 月11日,海底撈通過微博作出回應,大致意思是:海底撈嘗試聯繫林海但沒聯繫上;海底撈在2015年11月19日到2017年11月18日使用林海作品,是經過林海授權的,"林海先生這次起訴,是因對續約洽商未獲最終結果前的作品使用行為而提起的",之前沒及時回應是擔心影響法院公正審理,不迴避審判,期待再與林海合作。」
  • 經銷商在著作權侵權糾紛中的抗辯思路
    經調查發現,被告未經原告許可擅自適用原告的美術作品生產銷售一款布料並在店鋪中公開展覽、公開接受他人訂單生產布匹進行牟利,已經侵害其著作權。訴請被告停止生產銷售及銷毀侵權產品、侵權生產設備,判令在廣州日報上向原告公開賠禮道歉,判令賠償經濟損失與合理開支10萬元,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 鬥魚主播直播網易漫畫遭起訴 法院判鬥魚侵權賠8千元
    根據雙方出示的證據,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認定原告網易公司對案涉權利作品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並有權以自己名義對侵犯該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提起訴訟;被告鬥魚公司對於被訴侵權視頻並非僅僅提供了信息存儲空間服務等網絡技術服務,應當對於被訴侵權視頻中傳播案涉權利作品的行為承擔侵權責任。綜合多種因素,法院酌情確定被告鬥魚公司應向原告網易公司賠償經濟損失8000元(含合理開支)。
  • 國內首例涉5G雲遊戲侵權案宣判 騰訊5款遊戲獲賠258萬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 供圖案件審判現場。杭州網際網路法院 供圖中新網杭州8月12日電(記者 郭其鈺 實習生 蘇禮昊)杭州網際網路法院8月12日對國內首例涉5G雲遊戲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進行宣判,判決被告廣州某科技有限公司停止涉案侵權行為,賠償兩原告騰訊計算機公司、騰訊科技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258萬元,並刪除相關用戶數據。
  • 旅遊購物也侵權?廣東發布十大涉外智慧財產權案例
    據統計,2016年廣東省各級人民法院審結涉外(含涉港澳臺)智慧財產權一審案件980件,涉外案件同比增長37.1%,涉港澳臺案件同比增長269.9%。涉外智慧財產權案件的豐富性和複雜性,對案件的審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深入挖掘案例的學術研究價值,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借鑑示範作用提供了可能性。
  • 網站與受託製作人著作權侵權責任界定
    原標題:網站與受託製作人著作權侵權責任界定 網站所有人與網站實際製作方不一致時,前者往往被作為直接侵權人成為網絡著作權侵權案件的被告。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網站所有人也常抗辯稱實際製作人系第三方,責任應由實際製作方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