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三流詩人寫了一首詩,意境優美,開頭便是千古名句,無人超越

2020-12-13 騰訊網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繁華昌盛的王朝之一,當人們擺脫了溫飽帶來了壓力之後,便開始將目光聚焦在了精神享受領域。也正是因為如此,文化產業在唐朝時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湧現出了無數的文豪,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之作。

當然,有些時候,不是很著名的人,也可以寫出令人讚嘆的文章,比如張繼便是這樣的一個人,或許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他,而他也只能夠算得上是唐朝的一個三流詩人,但是正是這樣一個人,寫出了《楓橋夜泊》這般經典的著作,尤其是詩中的開頭兩句,因為意境優美而成為了千古絕唱。

張繼字懿孫,漢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陽)人,約公元753年前後在世,與劉長卿為同時代人。張繼是個才識過人之人,並於天寶十二年(約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張繼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對於這首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瀰漫著滿天的霜華,面對巖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夜半時分,蘇州城外的寒山寺悽冷的鐘聲,悠悠然飄蕩到了客船。

這是一首寫於安史之亂後的羈旅詩,而寫作的地點是寒山寺。此時的張繼來到外地,作為一個客船夜泊之人,他望著眼前的景色,發出了無限的感嘆。

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後世典範的藝術境界。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都帶著悲涼基調,從而引出作者的羈旅之思,家國之憂。

正是因為這樣的描寫太過動人,也太能夠引起遊子的共鳴,使得《楓橋夜泊》成為了經典,也讓世人記住了張繼這個人。

參考資料:《唐詩三百首》、《舊唐書》

相關焦點

  • 杜牧失意後寫下一首詩,成為千古經典,最後七字令人深思!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初冬夜飲》,便是杜牧失意後寫下的一首千古經典。《初冬夜飲》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杜牧在初冬寒夜中自斟自飲的情形,勾勒了一個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抒發了杜牧官場失意後的惆悵。全詩格調悽婉,深沉感人,短短二十八字,美到讓人心碎。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杜牧的這首《初冬夜飲》: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 這首描寫中秋的詩意境優美,還是匆忙之間的草稿,卻成為千古名篇
    ,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即使是到今天,我們依舊還是會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這兩句詩,這足以說明此詩的經典之處。當然除了張九齡的《望月懷月》,其實還有後面還有很多的詩人,同樣的也是描寫過中秋的詩作,雖然在名氣上不如這首,但是同樣也不失為一首佳作,也是很值得一讀,譬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那同樣的也是一首佳作,而且描寫的也是極為優美,據說這首詩是詩人當時與朋友中秋節在一起相聚,在酒桌上匆忙寫下的一首詩,完全是草稿,但同樣的成為了千古名篇。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作為一位文學家,能夠獲得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他的文學成就之外,還有就是他的高尚品格,也正是這兩個因素,從而使得他成為了唐朝最為令人尊敬的詩人。作為唐朝詩歌的扛鼎之人,詩聖杜甫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悲苦,少年時期想博取功名,卻屢試不第。
  • 唐代一個不入流的詩人,卻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唐代的輝煌離不開唐代哪些多如繁星的詩人,正是他們緊隨時代的變化,對詩歌的格式體裁內容進行革新改變,才有了深受大眾所喜愛的唐詩。也正是他們的創作,才使得今日能夠讀到那些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如果為唐代詩人作粗略的等級劃分的話,那麼從詩作數量、藝術成就、流傳程度、對後世影響等角度來看,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人可以位列一流了;而大曆十才子、孟郊、賈島等人則可說是二流;而一些作品較少、詩名不顯者幾乎都被列入三流了!一般而言一二流的詩人詩名顯著、名片佳句極多,對後世詩壇的影響力也很大。
  • 皇帝和高僧合寫了一首詩,每人各寫兩句,成就一首經典的千古名篇
    然而唐朝也有一位比較特殊的皇帝,那就是唐宣宗,他也是出家做過和尚,主要還是由於他被人嫉妒,為此只好遠離塵世,去到深山裡的寺廟裡修行,也正是這一段修行的經歷,也使得他遇到了當時另一位了不起的高僧黃檗禪師,兩人更是一起合作寫了一首詩,那便是著名的《瀑布聯句》,這首詩可謂是大氣磅礴,每人各寫兩句,前面的兩句出自於黃檗禪師,後面的兩句則是出自於唐宣宗。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後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據全唐詩不完全統計,在整個唐朝時期共產生了兩千多位有名望的詩人,近五萬多首詩歌佳作更是讓其冠絕古今,一直被世人傳頌。 現如今人們張口可頌李白,閉口能背杜甫,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作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其詩多是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的傑作,因而被後世譽為「詩史」。
  • 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 正、反讀都是千古名句
    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文/柿子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正著讀是千古名句,反著讀還是千古名句現在學生們背誦的古詩都是來源於古時的朝代,現在回想一下我們當學生時,背誦的古詩大部分都是宋朝的,在這些宋朝的詩人中,我們背誦的差不多都是蘇軾的詩,蘇軾真是一位很高產的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人,他的很多詩作都流傳了下來,並且被後人一直傳頌。
  • 一官員寫下一首詩,最後2句成了千古名句,這景色寫得真美!
    宋朝時期湧現出的一首首流傳於世的千古名作,除了像楊萬裡這樣著名的詩人之外,也有一些佳作出自於僧人和官員之手。比如我們熟悉的志南僧人的那首傳世絕作《古木陰中系短篷》;還有宋代一位官員徐俯揮筆寫下的一首寫景名詩《春遊湖》。志南僧人的那首《古木陰中系短篷》,小編在前幾期的文章中已經做過賞析,就不再贅述。
  • 唐代詩人寫的一首詞,蘇軾多次模仿均不及,短短27個字無人超越
    今天熊燉要給大家介紹是唐代詩人張志和,(哈哈,不是賣腐乳那個張志和),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張志和據說3歲識字,6歲可作詩,十六歲參加科舉,以明經擢第,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唐肅宗賜名為「志和」。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生也寫了不少詩,卻少有能被後世記住。因事獲罪貶南浦尉,不久赦還。
  • 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稱讚不已!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著名詩人張九齡很經典的一首詩《望月懷遠》,來看看他是如何用月亮來表達思念之情的。既然是「望月懷遠」,說明張九齡寫這首詩的時候,遠離了故鄉和親人。事實上,這首詩寫於開元二十四年,也就是張九齡被貶荊州長史以後。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張九齡勢必因複雜的心情而徹夜難眠,從而寫下了這首望月懷遠的千古名篇。
  • 王之渙很勵志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讀後令人振奮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便是一首具有啟迪人生作用的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有著四大邊塞詩人之一美稱的王之渙之手,是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相信大家非常熟悉。畢竟它是我們打小就學習過的一首千古絕唱,而歷代詩論家也都推崇它為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
  • 最有意境的一首唐詩,詩人把普通的柳樹,描寫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那說起唐詩種類也是最為豐富,各種各樣題材的詩作都有,並且有一些詩人他們不僅表現手法高超,同時寫出了新的高度,例如賀知章的這首《詠柳》,那就是一首難得的千古佳作。另外這首唐詩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一首作品,詩人在這首詩中,把柳樹比喻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這樣的一種寫作手法,從而也為此詩增色不少。
  • 王維最唯美一首詩,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境界之高千年來無人超越
    王維最唯美一首詩,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境界之高千年來無人超越浩浩《全唐詩》收錄了近五萬首、三千餘人的作品,在這些詩人中,能開宗立派的還是少之又少的,而王維卻是這少之又少中的一位佼佼者。王維少年成名,十七歲便以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蜚聲文壇,那「每逢佳節倍思親」至今仍是我們節日懷念親朋最常用的詩句。
  • 王勃一首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是意境全出!
    王勃可以說是初唐時期,最為有才華的一位詩人,他的一首駢文《滕王閣序》,寫得大氣磅礴,可謂是千古美文,一千多年來,無人能及,成為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那麼王勃除了這一首《滕王閣序》之後,我們還是不應該忽略他和詩作,他的很多詩,同樣的也寫得非常的棒,例如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秋日別王長史》等等,那都是唐詩裡的名篇。
  • 韋應物一首以景寄情的離別名詩,以感嘆世事順逆不定,難以預見!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編給大家介紹了一首唐朝詩人韋應物的贈詩《長安遇馮著》,這首詩在唐朝時期就很出名,以詼諧逗趣的方式以景寓情寫一首贈詩來勸慰心靈受傷的朋友,讓其不要灰心喪氣,要努力堅持自己的選擇,功夫定會不負有心人的!
  • 宋詩不可忽略的名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值得一讀
    其實作為唐朝之後,又一個偉大的帝國,宋朝除了宋詞之外,也還是有很多非常不錯的詩人,他們同樣的也是寫過很多優秀的詩作,例如蘇軾、王安石、歐陽修、範仲淹、陸遊、楊萬裡等等,這都算得上是宋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妙語,連韓愈讀後也讚嘆不已!
    在整個唐朝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著名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數以百萬計的不朽詩篇。每位詩人都有著自己獨有的風格,比如「詩仙」李白浪漫無比的超現實風格,杜甫鏗鏘深沉的風格;李商隱在悲慘人生中看透一切的無畏之風,還有著名的「詩鬼」李賀奇怪詭譎的詩風等等。
  • 王勃一個人獨自在山中靜坐,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通篇充滿了禪理
    王勃是唐朝眾多詩人中,最具有天才氣質的詩人,而且他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經典之作,尤其是他的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謂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頸聯更是深入人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一將功成萬骨枯」:16位不出名的詩人,寫出了16句千古名句
    在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詩人了,可能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姓名或生平,但他們的名句卻千古流傳。今天,隱娘來總結這樣一些詩人,詩人不出名,寫出的詩句卻千古流傳。詩多歌功頌德之作,文辭華麗,自然流暢,對律詩定型頗有影響。李頻,字德新,唐代後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李頻在地方頗有政績,深愛當地人敬愛。【名句解析】越接近家鄉,越憂慮,越不敢靠近。詩人逼真地再現了特殊境遇下,對家人的入骨關愛,吟詠出入類心靈的良善韻律,從而引起了千古的共鳴。
  • 王昌齡意象很美的一首詩,最後7字是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來體會一下詩詞的意象美。《芙蓉樓送辛漸》是王昌齡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寫於王昌齡被貶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時。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人人皆知。畢竟這首詩的最後7字「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千古名句,歷來深受世人所稱道。而這首詩的意象美,就集中體現在「玉壺冰」上。所謂「玉壺冰」,也就是裝在玉壺裡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