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千龍網北京8月11日訊 近日,在由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指導、中國青年網舉辦的2017年暑期「三下鄉」支教專項調研活動中,來自河南工業大學的「金種子支教助農暑期實踐團隊」、成都大學的「蒲公英關愛留守學生志願服務隊」和四川農業大學的「青麥團隊」,分別來到了洛陽牛欒村小學、成都土橋鎮第三小學和重慶青年鎮堡堂村兒童樂園進行暑期公益支教,為當地孩子送去豐富的課外知識和素質教育課程。
當一線城市家長為給孩子報暑期班而百般糾結和大倒苦水時,有些偏遠地區的學生家長卻紛紛來到原本已放假的學校,爭先恐後地為自己的孩子報名,只為讓其有機會學習城裡孩子學習的課程。
支教學校師資力量薄弱 學生學習訴求長期得不到滿足
據中國青年網「三下鄉」活動的負責人介紹,「金種子支教助農暑期實踐團隊」、「蒲公英關愛留守學生志願服務隊」和「青麥團隊」三支團隊,分別是河南工業大學、成都大學和四川農業大學的重要支教服務力量,已連續多年參與到對學校周邊山區孩子進行義務支教的活動,多次受到當地政府和所在學校的表彰。
此次,三支團隊之所以選擇這三所小學進行支教,主要考慮的是這三所學校地處偏遠山區,教育水平長期落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以牛欒村小學為例,該校共有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六年級)150餘人,但教師只有11位,且年齡均在40-50歲之間,大部分也並非科班和專業出身,上課多機械似的照本宣科,且不能進行普通話教學,使得學生的學習訴求長期得不到滿足。這三所學校的孩子每年都期待著支教團隊的到來,渴望著支教團隊為他們帶來的新知識、新事物。
支教學校硬體設施完備 為網絡教學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支教活動開始前,支教團隊分別對所支教學校的教學設施、課程開設及學生水平等情況進行了深度了解。最令支教團隊印象深刻的是,當地教學硬體設施的完備與教學師資之間的嚴重不匹配。還以洛陽牛欒村小學為例,據這所小學的校長介紹,得益於國家「教育信息化」政策,學校的多媒體教室、電腦、網絡等教學硬體早已十分完善,但因為地處偏遠,缺乏年輕優質的教師,現有老師年齡大、對網際網路技術不熟悉,很少人會用這些設施,所以支教團隊到來後,他特意叮囑老師們多用這些設施去教學,讓孩子們多接觸新的學習方式 。
在了解當地學校的主要訴求後,支教團隊從自身所學專業出發,通過當地便利的網絡教學設施條件,為孩子們送去了新東方在線網絡課程,並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學和課堂互動,讓孩子們對網際網路和網絡學習有了全新的認知,極大激發了孩子們對網際網路學習方式的好奇。
與此同時,支教團隊通過網絡課程進行教學的方式也得到了當地學校、政府機構和家長們一致稱讚。他們不僅積極為支教團隊協調教室和辦公場地,還積極動員學生參與到在線學習中來。
通過網絡教學 孩子們接觸到更多一線名師
在具體的網絡教學過程中,當地英語教學之落後、師資之匱乏和學生基礎之薄弱,深深刺痛了每一位支教團隊成員。據了解,這些學校有的從三年級才開設英語;有的自2016年才首次開設英語課程,且全校只有1位英語老師;有的甚至1位老師也沒有,到現在全校都沒有英語課。
為改善當地學校的英語教學,夯實當地孩子的英語基礎,支教團隊向中國青年網提出了通過網絡讓一線城市老師給孩子們上課的需求。此時,作為新東方旗下專業在線教育公司的新東方在線,很自然地成為了中國青年網和支教團隊的一致目標。在深入了解和溝通後,三方決定採用新東方在線名師在線授課+支教老師線下輔導的雙師教學模式,將新東方積累多年的優秀師資和教學免費輸送到支教課堂,引導學生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系統學習國際音標等基礎內容。
在支教團隊與新東方在線名師的共同努力下,幾堂課下來,孩子們對英語和網絡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們紛紛表達著對新東方在線名師線上授課和支教老師線下講解模式的喜愛,不僅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與新東方在線名師互動,課下也時常黏著支教老師為其介紹網絡課程中的新東方在線名師。對他們來說,網絡學習不僅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更是第一時間接觸一線城市優質師資和教學內容的代名詞。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或是解決教育扶貧問題的終極之匙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隨著支教活動結束,當地學校教學落後、師資不足、學生學習訴求得不到滿足的現實,就又重新回到這些孩子們的學習生活裡。這就提醒我們,在網際網路及移動互聯如此便捷的今天,針對偏遠山區的教育扶貧,絕不再是簡單的教學硬體及短期的師資幫助,而應該是優質師資力量和教學內容的長期輸送和提供。
今年,由中國青年網、新東方在線和支教團隊試用的一線名師在線授課+支教老師線下輔導的教學模式,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不錯的思路。這種線上線下相將結合的雙師教學模式,不僅第一時間將一線城市的優秀師資輸送到了貧困山區,解決了當地師資不足的問題,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當地老師的教學素養,滿足了當地孩子對新知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