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作為我國最年輕的城市之一,得益於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讓這座城市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時間內成長為我國的四大一線城市之一,但是一所年輕的城市,必然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底蘊不足,這座城市的文化氛圍和教育氛圍,都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有比較大的缺口,關於這一點,早在深圳作為經濟特區開始建設之初,深圳這座城市的建設者就想到了這一問題,和深圳幾乎同時開始建設的就是深圳的第一所大學深圳大學。
不過深圳當地的高校資源,在一段時間內除了深圳大學之外是沒有得到什麼補充的,但是隨著深圳當地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當地也是越來越重視高等教育資源的補充,在近十年以內,深圳通過創建、引進等方式在短期內快速擴充了自己的高校資源,這其中創建的有男方科技大學,而引進的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等高校,此前在深圳當地的本科高校已經有13所之多,而且這還不包括為數不少的籌建中的大學。
在今年的9月,深圳當地又一所大學要正式開學了,這所大學就是中國科學院在深圳創建的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簡稱中科院深理工),這所大學也是中國科學院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之後創建額一所大學,這也看得出這所大學的定位非常高,那麼深圳這所大學一開學,就表明深圳已經有14所大學正式招生了,那麼這麼看來,就算是不算已經在籌備建設中的高校,深圳當地的高校資源已經相當可觀了。
截至目前,深圳當地已經擁有包括上述高校在內的一些高校之外,還有深圳技術大學、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以及清華深圳國際研究所院等高校,這些高校不管是從各方面來說,都是在全國範圍內非常出色的高校,尤其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其在全國範圍內的錄取分數,已經超越了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哈爾濱本部的分數,這些現象都表明深圳作為一座年輕並且經濟水平相當好的城市,在高校的建設方面,已經有足夠多的成功經驗了。
那麼可能很多人都會好奇,深圳目前在經濟水平上已經是僅次於京滬的城市了,那麼在未來深圳有沒有可能在高校資源的分布上,超越京滬或者是和京滬非常接近呢?就目前看來這種建設是非常可能存在的,除了本身的經濟水平之外,我們在前文中就提到了深圳已經有足夠多的擴充和發展頂級高校資源的經驗了,而且要說的是深圳作為一座年輕的城市,這座城市這種年輕的血液,能夠為高校的發展,提供非常多的優質土壤,那麼在未來是有可能趕超京滬的。
不過在樂觀之餘,我們還是要實際探討一下這種可能性有多少,要知道我國京滬的高校資源分布非常優良,除了本身的經濟水平和政治地位之後,這兩座城市的高校資源,還是經過了大量外部因素的影響以及在百年的成長中的積澱而得來,這兩座城市現有的很多頂級高校,都是有著百年歷史的,也就是在清末民初的時候,這兩座城市已經在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了,而在那個時候深圳還是一個不知名的漁村,所以可以說在數量上深圳趕上京滬甚至超越京滬都是可能的,但是想要真正從高等教育的底蘊上超越京滬,深圳還需要一定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