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情向前 恆昌利通尬人才升級賦能數字轉型

2020-08-28 在線直通車

當疫情「撞」上畢業季,2020屆畢業生表示太難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屆畢業生們面臨著上有上千萬的失業大軍,下有800多萬應屆生的雙重夾擊。而無論是普通高校畢業還是985、211的「天之驕子」,大家都面臨著同樣的就業難困局。上半年清華大學法學院官方微信發布文章,呼籲法學院的校友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為學弟學妹們提供就業信息」;而北大開設的一個線上招聘平臺,剛一上線就被擠爆。獵聘大數據研究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應屆生將達到875萬,同比增加40萬。


然而在最難畢業季,金融科技崗需求卻逆勢而長,成為2020年畢業季最大熱門。中信證券開放的2021年金融科技類校招,招聘崗位涉及網際網路金融、數據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與量化模型等,涉及金融工程、數學、數據科學、人工智慧、計算機科學、電子與通信、物理等相關專業。建設銀行旗下建信金融科技發布的春季校園招聘補錄中,工作崗位涉及人工智慧類、區塊鏈開發類、雲計算類、資料庫開發類、移動應用開發類、平臺系統開發類、軟體測試開發類、數據管理與分析類、技術運維類、IT項目管理類等。


金融科技崗位需求旺盛,但金融科技人才卻難求。普華永道發布的《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調查報告》指出,如今的金融機構需要的是擁有技術開發和金融行業經歷的複合型金融科技人才,中國有77%的受訪金融企業認為招聘或留住人才方面有困難。全球招聘顧問公司Michael Page在《2018中國金融科技招聘趨勢》報告中也指出,92%的受訪金融科技行業僱主表示,中國正面臨專業金融科技人才短缺的問題,目前國內金融科技人才總缺口達150萬。專業人士更指出,150萬人才缺口是通過各種招聘渠道統計出來的目前正在招聘的人數,而一些三四五線城市的中小型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需求並沒有包括在內,所以這種潛在人才需求遠不止150萬人。


金融科技崗位大熱的背後,是金融科技作為決定金融業未來轉型創新的關鍵變量,發展金融科技成為全球共識。首先從全球金融科技投資分布情況來看,2014年中國金融科技企業融資規模僅佔全球的3.1%,但到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企業融資規模已佔全球的16.4%,增速遠超歐美等地區。普華永道發布的《2020年與未來的金融服務技術:擁抱顛覆者》報告顯示,全球81%的銀行CEO在眾多領域中最關注科技發展。據報告,2018年我國各類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投入已達2297.3億元,其中投入到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為代表的前沿科技資金為675.2億元,佔總體投入比重為29.4%。艾瑞諮詢預計,到2022年中國金融機構技術資金投入將達到4034.7億元,其中前沿科技投入佔比將增長到35.1%。中國傳統金融機構也已開始探索科技賦能金融,不少傳統金融機構選擇與BATJ等網際網路巨頭聯手,也有不少傳統金融機構選擇孵化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2015年,興業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興業數金,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銀行機構。2018年4月,建設銀行斥資16億成立建信金融科技,打響了國有大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第一槍」。


同時監管的積極肯定、政策的頻頻落地,更為金融科技接下來的規範化發展注入「強心劑」。去年8月22日,央行正式披露的金融科技頂層設計《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金融科技告別草莽階段,進入強監管時代。接著去年12月5日,央行宣布推出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北京率先開展,中國版「監管沙箱」正式啟動。接著繼今年1月14日公布首批6個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後,今年6月2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第二批試點應用名單發布。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也表示,目前正在研究編制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的實施案例和指引,來構建發展監測指標體系,為優化戰略布局,把脈行業趨勢,破解發展難題來提供進一步支撐;同時,人民銀行會自身整合在滬科技機構的科技資源,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設數據中心等實際具體的措施來支持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建設。


作為新金融行業的一員,恆昌也一直致力於金融科技領域的深耕。依據恆昌金融科技的AB2C發展戰略,A即AI人工智慧、B2即大數據和區塊鏈,C即雲計算,恆昌金融科技涵蓋機器學習、知識圖譜、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創新技術。以大數據為基礎資源,雲計算為基礎設施,依託於雲計算和大數據,恆昌已利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金融科技關鍵技術,在智能獲客、大數據風控、數位化資產配置、智能客服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實踐應用,積累了大量的金融數位化實踐案例和經驗。疫情期間,1月26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 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運用技術手段,在全國範圍特別是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加強線上業務服務,提升服務便捷性和可得性。疫情期間,恆昌也加速數位化轉型,部署了包括文本問答機器人、語音呼入機器人、語音外呼機器人、語音質檢機器人等AI機器人,應用於催收和客服這兩個金融服務的勞動密集型業務,應對疫情防禦隱患所在。AI機器人應用於客服、貸後、信審等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保證疫情期間各類服務正常運行。


人才是金融科技創新的第一動力。恆昌金融科技創新應用的背後,是經驗豐富、背景過硬的高端人才,為恆昌金融科技領域持續發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據悉,為了探索和促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先進金融科技的研發,恆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在網際網路創新中心落戶並設立了FinTech研究院,與騰訊、百度、新浪、IBM等國內外知名網際網路巨頭比鄰而居。同時,恆昌在業務戰略升級的同時,還構建了優秀的研發團隊,並不斷加速人才精英化進程,引入國內外業界頂尖人才。在過去幾年裡,大量知名高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和金融業精英加入恆昌,核心管理團隊和專業人員大多具有博士、碩士學位,,高管一半以上來自海外留學和跨國公司職業經理人。目前,恆昌在AI風控、Big Data大數據、Block Chain區塊鏈、Cloud Computing雲計算等多個領域也虛位以待,積極引入大量金融科技人才加入,為新金融生態的發展以及企業的進一步轉型升級持續發力。


近期舉辦的「金融科技與經濟復甦」2020金融科技發展論壇上,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提出,疫情期間,服務業、製造業數位化發展迅速、改變巨大,金融業必須相應地作出改變,以適應需求。他同時指出下一步金融機構需要提升三大核心能力:一是場景的開發與合作能力;二是數據整合和分析能力;三是數據開發和運營能力。未來,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為代表的不斷發展與成熟的金融科技,將繼續釋放金融行業潛力,自身擁有有技術、場景的金融科技公司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未來恆昌持續發力金融科技,將更加重視金融科技戰略規劃和優秀人才引進,以金融科技為抓手,建立獨有金融科技護城河,與多方消費場景相結合,構建自上而下全局的頂層戰略規劃與自下而上的接地氣的場景消費相結合,構建金融科技服務生態,助力金融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恆昌利通公司展望2020 恆啟未來·昌茂眾生
    恆昌利通公司展望2020 恆啟未來·昌茂眾生  2019年對新金融行業而言,是註定不凡和奮力求索的一年,百年變局,奔流激蕩;大浪淘沙,去偽存真。恆昌作為新金融一員,八年來,櫛風沐雨、茁壯成長。面對世界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專注守正,合規前行,擁抱監管,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逐步探索,讓這一年再創新成績,再結新碩果!
  • 恆昌利通公司重金啟動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計劃
    今年年初,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與首爾市政府宣布,將在未來四年(2020年至2023年)提供190億韓元資金,啟動一項數字金融人才培養計劃,計劃主要針對當前的金融業從業人員、準金融科技企業家、金融科技專業人士以及正在為金融工作做準備的人。
  • 恆昌利通公司為精英人才培養提供發展空間與平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出現「新基建」一詞,在中央「新基建」戰略的推動下,行業對金融科技相關人才的需求暴增。「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動能。有專家表示,「新基建」有助於託起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未來。
  • 歷「9」彌新 縱情向前 恆昌創始人兼CEO秦洪濤9周年寄語
    今天, 是恆昌創業9周年的生日。對於恆昌來說,今年9周年的生日意義非凡, 既是恆昌數位化轉型升級的起點,又是恆昌奔向未來的出發之年!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很多代表紛紛建言: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提高金融領域技術運用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激發金融業的活力,促進金融服務全面數位化升級。近年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實驗。 我們正處於科技創新的戰略機遇期,擁抱數位化,邁向智能社會,主動向數位化轉型是國家和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 恆昌利通公司恒生活AT智能貨櫃羊城首秀
    恆昌利通公司四款恒生活AT智能貨櫃亮相。當天,恆昌利通公司宣布與智能設備生產商中吉、智能技術開發商友朋、供應鏈商怡亞通-螞蟻零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旨在以融資租賃的模式為無人零售、智能售貨機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
  • 恆昌創始人兼CEO秦洪濤:以勤補拙 樹立正確的數字經濟價值觀
    作為金融科技企業,為順應時代的變革趨勢,2020年恆昌啟動轉型升級,以科技賦能,確立了數位化轉型和財富管理全面升級的兩條戰略主線,並進行深入布局。任何一家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創始人和管理者的勤奮努力與深謀遠慮。創業九年,即將迎來十年節點的恆昌已經打下了創始人兼CEO秦洪濤的深深烙印。秦洪濤始終將自己定位於創業者,以創新精神推動轉型升級的二次創業。
  • 恆昌創始人兼CEO秦洪濤:我們正處於科技創新的戰略機遇期 數位化...
    「對恆昌來說,9周年的生日意義非凡,既是恆昌數位化轉型升級的起點,又是恆昌奔向未來的出發之年。」2020年6月15日,在恆昌「歷『9』彌新,縱情向前」9周年雲慶典直播中,恆昌創始人兼CEO秦洪濤以這樣的開場白道出了2020年恆昌經歷著的非比尋常,而這份非比尋常對其他企業來說同樣適用。在全球疫情蔓延,經濟復甦步履蹣跚背景下,2020年註定充滿特殊底色,經濟與外貿發展的諸多不確定性增加。
  • 恆昌利通公司大力發展金融科技ABC發展戰略
    「無接觸」經濟模式成為推動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升級的「催化劑」。  抗疫的硬核科技力量  在疫情期間,為了保障金融業務的正常進行很多金融科技企業加大了AI機器人在客戶服務、信用審核、貸後管理等業務環節的應用,大大降低了因為疫情而帶來的不利影響。  2020年上半年,平安銀行新增發卡逾400萬張,近90%是AI智能審批。
  • 聚投訴網友投訴匯付天下、恆昌利通:偽造合同,非法放貸
    2019年12月08日 23:17,唐先生發起對匯付天下、恆昌利通的投訴。截止發稿前,匯付天下有效投訴471次;恆昌利通有效投訴2400次。
  • 發揮人工智慧「頭雁」效應 恆昌走穩數位化轉型之路
    未來的國際金融中心必然是國際金融科技中心,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將實現從競爭到融合共贏的轉變,各大金融機構在技術浪潮引領下正調整發展思路、加快數位化轉型、積極擁抱科技,走向科技創新前臺。「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相融合。而金融科技的核心應用,也主要聚焦在人工智慧和區塊鏈。
  • 恆昌利通公司以數位化思維賦能實體經濟
    在1月8日舉辦的2021《財經》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恆昌總裁助理兼首席合規官張然女士受邀參加圓桌論壇環節。在探討「金融與實業如何共贏」的話題時,張然表示,作為金融科技型企業,恆昌始終堅守服務於中小微企業、三農等長尾人群、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普惠初心,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以金融科技創新為驅動力,不斷探索多元化金融服務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場景應用。
  • 恆啟未來·昌茂眾生 恆昌探索2020財富升級新機遇
    恆昌創始人兼CEO秦洪濤在致辭中表示,2019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第18個年頭,也是金融改革開放步伐全面提速的關鍵一年。值此百年變局的最重要時刻,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和企業發展的歷史性方略與使命。作為新金融企業的一員,恆昌的金融創新探索之路正沿著金融科技和財富管理兩個方向進行戰略轉型升級。
  • 恆昌利通公司獲「2020中國四星級企業公民」殊榮
    恆昌與工商銀行、北京控股、惠普、TCL等眾多知名公司一同被評選為「中國優秀企業公民」,這也是恆昌連續第六年獲此稱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新金融領域的優秀代表之一,恆昌因疫情期間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所做出的卓越成績和突出貢獻,被組委會授予「2020中國四星級企業公民」和「2020中國企業公民防疫抗疫先鋒」雙獎殊榮。
  • 「十四五」開篇在即 恆昌以數位化升級彎道超車
    從我國金融科技發展態勢看,「十四五」期間,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將促進城市金融排名、金融業轉型升級、數字普惠金融服務、金融業對外開放、金融控股公司監管、金融監管科技應用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金融科技進步的背後是中國的金融科技巨頭對於科技創新的不斷追求。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恆昌:恆昌恆易貸存在砍頭息
    2019年12月01日 00:57,朱先生先生發起對恆昌惠誠、恆昌利通的投訴。截止發稿前,恆昌惠誠有效投訴1144次;恆昌利通有效投訴2392次。
  • 恆昌利通公司:借款中常見借款逾期誤區
    恆昌利通公司:借款中常見借款逾期誤區 2020-11-20 16:24:5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 聚合賦能 助力中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城市產業競爭力專家研討會
    會議明確了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賦能聯盟 「搭平臺、聚資源、注能量」 的目標定位。在持續近六個小時的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研討會上,桐鄉市領導分別就桐鄉市和烏鎮鎮經濟產業發展情況作介紹,並歡迎各界專家就桐鄉市和烏鎮鎮轉型升級發展出謀劃策。
  • 秦洪濤再推「恆昌系」資本化?恆榮匯彬或赴港上市
    恆榮匯彬實際控制人、恆昌創始人秦洪濤在敲鐘現場說,恆榮匯彬的新三板掛牌僅僅是恆昌體系資本化的一個小小起步,未來十年會更加精彩。時隔兩年多,這家保險代理公司正為進入更廣闊的資本市場悄悄準備著。近日,新京報記者從一位恆昌內部人士處了解到,恆榮匯彬擬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對此,恆榮匯彬公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不清楚」。
  • 恆昌公司創始人秦洪濤先生2020開年寄語
    過去的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砥礪前行,塵埃落定的一年,更是只爭朝夕,一年當作三年過的轉型之年!同樣,作為新金融的一員,恆昌也在行業大浪淘沙,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逐步探索,摸索出了以金融科技+財富管理為核心的雙導向戰略創新之路。以人才精英化升級,金融科技創新力量為引擎,追求恆昌2020年的高質量發展,驅動智慧理財的新增長。
  • 超90萬億家庭資產蓄勢起航 恆昌助力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
    最後,打破銀行「剛性兌付」之後,在淨值化轉型的背景下,引導理財子公司等主體加大權益類產品布局,居民財富逐漸多元化配置,這些都有利於吸引居民儲蓄以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參與資本市場投資,促動實體經濟中的資金供求雙方實現更好匹配。 「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政策之下,加上居民理財意識的覺醒,超90萬億規模家庭資產已經蓄勢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