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到美國的克格勃最高官員:尤爾琴科

2020-12-17 紅色記憶網

由於是在杜魯門時期秘密建立的,國家安全局被戲稱為「無此單位」(No Such Agency)

克格勃高級間諜投向中情局懷抱

1985年8月1日,中情局華盛頓分局裡,平日不苟言笑的反情報科科長格斯•哈撒韋面露欣喜,坐在對面的兩位聯邦調查局(FBI)同行愛德華•奧馬利和菲利普•帕克頗感驚訝,但當哈撒韋向他們說「尤爾琴科過來了」,二人也不禁微笑起來。

FBI對這個名字不陌生。時任克格勃第一總局第一處副處長的維塔利•尤爾琴科已經在美國待了6年,他一直「隱身」於蘇聯駐美大使館內,FBI雖知道他的身份,卻也奈何不得。如今,這位負責西半球情報活動的克格勃高級特工叛逃過來,奧馬利他們怎能不笑呢?

「尤爾琴科於7月24日到羅馬執行特別任務,一個蘇聯科學家代表團正在義大利訪問,他要去監視他們,防止其叛逃。這次確實有一個蘇聯科學家跑掉了,尤爾琴科去勸他回去,沒想到他自己也跑掉了。」哈撒韋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尤爾琴科沒有與FBI而是跟中情局接觸,這讓他頗為得意。

尤爾琴科的確是美國情報機構眼中的諜報精英。他生於1935年,1960年加入克格勃,很快得到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的賞識。不抽菸,不喝酒,不近女色,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個正派人。1972年,37歲的尤爾琴科調任克格勃第三總局(負責軍隊反間諜工作)第三處副處長。在這一位置上,他積累了大量的反情報工作經驗。4年後,尤爾琴科出使美國,在蘇聯駐美大使館擔任一等秘書,其真實使命仍是間諜。利用使館人員身份的掩護,尤爾琴科周旋於各國大使之間,從他們那兒獲取所需要的情報。之後又在法國巴黎短暫待過,1985年4月,他開始擔任「叛逃」時的職務,重回美國,從事克格勃在美國和加拿大的間諜與反間諜工作。

這一次,他的行動是向美國「投誠」:1985年7月24日,尤爾琴科隨蘇聯專家團來到義大利羅馬,他行蹤很詭秘,在蘇聯駐意使館待了8天,幾乎足不出戶,直至8月1日上午9時,他對同事說要出去散步,參觀梵蒂岡博物館。

夜幕降臨了,尤爾琴科沒在預定時間回來,大使館的官員驚慌起來。第二天,依舊沒有他的消息,大使館向義大利警方通報了尤爾琴科失蹤的情況。克格勃羅馬站此時已肯定尤爾琴科出了問題,最大的可能就是:這位根正苗紅、有著25年克格勃經歷、深得上司信賴的情報高官已經叛逃西方。

當莫斯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的時候,尤爾琴科已經同美國人接上了頭。

那天早上尤爾琴科步出蘇聯大使官邸後,即與中情局羅馬站取得了聯繫。消息立即傳到了中情局的蘭利總部,局長威廉•凱西、行動處負責人喬治•克萊爾和反情報科科長哈撒韋都被驚動了。蘭利的機器高速運轉起來,一切事務都為處理尤爾琴科讓道。當蘇聯人去找義大利警方的時候,尤爾琴科已經乘坐一架軍用飛機,直奔大洋彼岸而去。

8月5日清晨,飛機在華盛頓東南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降落,隨後,尤爾琴科被中情局特工接進了總部蘭利附近的一個安全房屋休息和詢問。

面對一個叛逃過來的克格勃高官,中情局最關心的是,他是否知道潛伏在美國情報機關內部的蘇聯間諜。尤爾琴科也明白他手裡握著情報的含金量,決定著下半輩子在美國的命運,他提供了兩個線索,一個是「朗先生」,另一個是「羅伯特」,兩人都來自美國情報機構的核心部門,他們為蘇聯提供情報。這時候,哈撒韋笑不出來了。


(責編:劉瓊)

相關焦點

  • 美蘇冷戰時期,蘇聯上校3個月2次叛逃,不僅沒受到懲罰還被嘉獎
    ,那麼對於蘇聯的影響將是十分大的,當時的他可以說是克格勃冷戰期間叛逃的最高官員,但是對於這位上校的叛逃最終結果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因為他不僅沒有受到懲罰還被嘉獎了。,這讓尤爾琴科打擊很大,而且外界知道他的叛逃之後更是痛苦萬分,無奈之下他選擇擺脫現在的美國特工,在他的計劃落空之後還是選擇回到自己的國內,僅僅在美國待了三個月之後就再次選擇回到蘇聯,而且這一消息讓美國這邊大為失望,人們本以為蘇聯也不會放過他,畢竟這樣的叛逃是無法原諒的,但是蘇聯的處理方式讓人們不得不服。
  • 克格勃到底有多厲害?
    克格勃,全稱是「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克格勃,是和美國的中情局、英國的軍情六處、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的情報和國家安全組織,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就曾經在克格勃工作。二戰結束後,由於美蘇對峙的局勢形成,克格勃和中情局的諜戰遍布全世界,所以傳說故事就很多,克格勃被稱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據說當時克格勃在歐美收集情報的能力非常驚人,美國在莫斯科設立大使館以後,雖然安保人員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巡邏,可是仍然被放置了眾多的竊聽器,美國人甚至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 韓國國會情報委證實:前朝鮮駐義大利最高外交官已叛逃韓國
    (觀察者網 訊)據韓聯社10月7日報導,韓國國會情報委員會委員長、共同民主黨議員全海澈當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證實,前朝鮮駐義大利大使館臨時代辦曹成吉(音)已於去年7月叛逃韓國。全海澈稱,曹成吉曾屢次表明有意叛逃韓國,並於去年7月攜妻前往韓國。
  • 美國監聽設備被蘇聯打撈,軍方百思不得其解,4年後才發現有間諜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代號為「蠶繭」的特種水下監聽設備卻被蘇聯原封不動的打撈了起來,然而讓美國人更加困惑的是,蘇聯為什麼知道「蠶繭」設備的準確位置?就在美國苦苦查詢了四年後,一名並不起眼的間諜浮出了水面,這名被克格勃策反的情報人員將美國的絕密計劃洩露給了蘇聯方面,讓美國人在水下情報博弈方面損失慘重。
  • 美國:U2高你打不到!蘇聯:呵呵,放出克格勃女諜「燕子」!
    二、明的不行來暗的,克格勃放出美女間諜「燕子」但蘇聯人畢竟也不是吃素的。空軍的戰機和飛彈打不到你,我就想別的辦法,明的不行咱就來暗的!蘇聯方面由軍方和克格勃聯手,制定了一個極其大膽但又巧妙的計劃。該計劃由克格勃特工茜絲、雅克和彼得羅夫具體執行。美女間諜茜絲,也就是傳說中的「燕子」,負責接近美空軍機械師安德森上尉,獲取關於U-2偵察機的情況。雅克有過飛機機械檢修訓練的經歷,由他通過整容手術易容成安德森實施破壞。
  • 歷史上哪些名人是克格勃出身?有個美國著名作家,曾引起廣泛爭議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被稱為克格勃。自1954年正式成立以來,這個情報機構就憑藉著強大的間諜網絡,讓全世界都為之忌憚。英國的情報機關盛讚克格勃是「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秘密情報的間諜機構」,它與美國的中情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並稱為世界四大間諜組織。
  • 柏林圍牆下的較量:冷戰中的中央情報局與克格勃
    本書是對1945-1961年柏林圍牆建成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與蘇聯克格勃在柏林的間諜戰的最權威的內部描述。作者以個人回憶、對中央情報局和克格勃其他官員的訪談以及以前從未公開過的文獻為其依據,為讀者提供了大量有關中央情報局對東德新的情報機構進行滲透的細節,以及柏林隧道的建成、運作和暴露;作者還披露了這個時期為了應付侵擾柏林並危及世界和平的一系列危機所採取的諸多其他舉措及其對策。
  • 朝鮮外交官叛逃似間諜小說 英美特工參與策劃
    (圖片來源:法新社)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英媒稱,上周朝鮮駐英使館高級外交官太勇浩最初是在高爾夫球場與英國特工進行接觸,並在妻子勸說下,最後做出叛逃決定。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22日援引英國《星期日快報》獨家報導稱,韓國政府表示,朝鮮駐英國的高級外交官太勇浩已叛逃到韓國,這是近年來叛逃者中級別最高的官員之一。
  • 解密:「燕子」迷倒機械師,特工易容破壞,克格勃擊落中情局U2
    導讀:美國中情局的U2高空偵察機曾多次深入蘇聯偵察情報,蘇聯方面出動截擊機、防空火力都無濟於事,赫魯雪夫暴怒撤換一批高級軍官。關鍵時刻克格勃出手了,放飛的「燕子」神不知鬼不覺將U2搞了下來。
  • 外媒:朝鮮駐英公使攜家人叛逃韓國,系叛逃最高級別外交官
    外媒報導,朝鮮駐英國大使館公使太勇浩(音)已叛逃韓國,他也是目前為止從朝鮮叛逃的最高級別外交官。 據韓聯社8月17日報導,韓國統一部發言人鄭俊熙17日表示,申請第三國庇護的朝鮮駐英國大使館公使太勇浩近日已攜同妻子兒女抵達韓國,在接受韓政府保護的同時,正根據有關機構的規定走相關程序。
  • 英媒:朝外交官叛逃似間諜小說 打高球時密會英國特工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22日報導,英國《星期日快報》日前獨家報導了朝鮮駐英國外交官的叛逃過程,並總結稱「整個叛逃過程好像一部間諜小說」。報導說,太勇浩在英國擔任外交官長達10年,他的叛逃過程讀起來就像是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的間諜小說情節。太勇浩酷愛打高爾夫球,兩個月前在位於倫敦西北的沃特福德(Watford)一家高爾夫俱樂部與英國特工進行首次接觸。他最後一次在英國登上飛機時,還特地帶上了自己的球桿。
  • 克格勃護照大師辦作品展:妻子至死不知丈夫身份
    中新網4月5日電據《莫斯科新聞周刊》報導,前克格勃護照專家帕維爾-喬治維奇-格魯穆什金上校作品展日前在莫斯科「記者之家」舉辦。     前蘇聯時期,格魯穆什金的身份是絕對的國家機密,他的工作就是為派往海外的克格勃間諜偽造簡歷和出國文件。
  • 朝鮮叛逃外交官太永浩:金正恩想見川普但不會放棄核武
    【觀察者網綜合】2016年,朝鮮駐英國大使館前公使太永浩在倫敦叛逃並投奔至韓國。1月8日,太永浩接受韓媒採訪時表示,他願訪問美國,向美國國民和政策決策人介紹朝鮮真實情況。25日,太永浩又稱,金正恩想見川普,因為這是和美國新政府和談的好機會。但太永浩表示,金正恩並不會放棄核武會甚至還準備對美國發動核打擊。
  • 蘇聯與美國之間諜戰有多猛?克格勃:CIA在我家床下裝竊聽器
    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花招,結果一一被克格勃識破。 和他的所有克格勃同事一樣,他有一個外交掩護身份:三等秘書。他的軍銜僅僅是為了應付被捕以後以軍人的身份豁免間諜罪。由於當時蘇聯外交人員的住房空間緊張,亞歷克斯被安排到了郊區的艾琳小區居住。為了照顧這位上校的生活,使館的行政主管給艾琳小區物業人員送去了一箱伏特加作為禮物,結果反而讓美國聯邦調查局盯上這條「大魚」。
  • 蘇聯光學奇蹟,從克格勃特工的間諜相機到風靡全球的LOMO攝影
    但是讓蘇聯人也始料未及的是,這些光學工業的遺產一直延續到了蘇聯解體後,而且是在民用光學領域。大到偵察機上的高解析度相機,直徑達到6米的天文望遠鏡,小到克格勃特工使用的微型照相機等,都是從這裡生產的。
  • 普京自述克格勃經歷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彼得堡居民面臨飢餓的威脅,因此爺爺帶全家轉移到奶奶的家鄉特維爾州波米諾沃村。我父母在那裡相識了,結婚時各自才17歲。1932年我父母親到了彼得堡,住在郊區的夏宮附近。媽媽到一家工廠工作。父親參軍,在潛艇服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父親自願去前線,並在一次戰鬥中負過重傷。
  • 叛逃朝鮮的美國大兵都經歷了什麼?40年後在日本賣餅乾
    上世紀50年代,在朝鮮半島上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1953年,隨著韓戰的和平停火,三八線附近誕生了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戰爭結束後,美國軍隊依然派軍隊駐紮在三八線附近,1965年1月的一個寒冬深夜,一位喝醉酒的美國大兵翻越三八線,大難不死的越過雷區,叛逃到了三八線以北的朝鮮,那麼這位叛逃朝鮮的美國大兵都經歷了什麼?40年後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 韓國軍方稱多名朝鮮軍人越界追捕叛逃士兵(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和法新社消息,韓國軍方日前表示,近日多名朝鮮軍人私自越過朝韓軍事分界線約一個小時,追捕一名叛逃至韓國的士兵。在韓方鳴槍示警後,朝鮮軍人離開。  韓國軍方發言人4日表示,3月2日,數名朝鮮軍人從江原道越過朝韓軍事分界線,追捕一名叛逃至韓國的士兵。韓國方面得知情況後立即鳴槍示警,朝鮮軍人沒有還擊,很快便離境。
  • 美國女科學家叛逃,後來到我國放牛,還加入國籍改中文名字
    導語:美國女科學家叛逃,後來到我國放牛,還加入國籍改中文名字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往日本投擲了兩顆原子彈,造成十幾萬人死亡,如此巨大的破壞力,讓人類首次認知到了這種武器的威力,同時也引起了很多的恐慌,雖然說美國使用這種武器是為了讓日本投降,但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特別是那些愛好世界和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