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如今的女性崇尚自我,追求自我價值的體現,但大多數女性在成為母親後,都天然地有了母性的光輝,這有時候,是不以理智為轉移的。
有多少女孩子未婚未育時,看到別人家的媽媽極度寵孩子,有時候會看不慣,覺得在過分了,自己以後肯定不會這樣,一定可以嚴格要求孩子,可等到她真的當了媽媽,可能比別人寵得更過分。
說這些,是因為,夫妻關係不好時候,理智總是告訴我們——離婚!
離婚,對於尚未生育孩子的人來說,當然是最簡單直接地解決麻煩的一個方法。
但,如果你們有了孩子,那麼,離不離婚,要不要重組家庭,很多時候,就需要考慮到孩子的看法了。
大部分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一起,都不喜歡有另一個人取代自己爸媽的位置。
離婚、喪偶重組,如果孩子不同意,很多母親會為了孩子,寧願放棄自己的幸福,陪伴孩子。
這是母性決定的。
福建的小陳與老公小劉是大學同學,畢業後雙雙進入一家公司做技術,此後,小劉用十年時間一路升到總監級別,他們夫妻恩愛,小劉的家境又很好,可以說他們的日子過得無憂無慮。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十來歲時,二胎開放了,喜歡孩子的他們迎來了第二個兒子的出生。在兒子兩歲時,小劉說他想出去休個假,透透氣。
他將小陳和孩子們的生活安頓好後,和朋友們一起去了神往已久的西藏。
誰料,到西藏沒多久,他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且因為同去的朋友處理不當,小劉再也沒能回來。
消息傳到小陳這裡時,小陳痛不欲生。是小劉的單位出面幫忙處理了小劉的後事。
小劉是家裡的獨生子,他可以說是父母的精神支柱。他這一倒,兩個老人幾乎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特別是小劉的媽媽,因此患上了抑鬱症。
處理好小劉的身後事不久,小劉的父親考慮再三後,鄭重地跟親家提出,小陳還不到40歲,還年輕,未來如果有合適的人選重新建立家庭,他會將小劉名下所有資產全部給小陳,並會將自己兩套、價值400萬左右的房子給她當嫁妝。
只是,小陳的父母尚未跟女兒通氣親家公的想法時,人小鬼大的小劉大女兒便先跟媽媽提出了要求:「媽媽,你不要再嫁了,以後我和弟弟陪你。我只認我這個爸爸。」
而小陳也鄭重地答應了女兒,說她一生最愛小劉,不會讓另一個人走進心裡。此後的人生,她只願陪伴兩個孩子。
小劉離世後,大女兒似乎瞬間成熟,每晚陪著母親,一天也不離開,這對於一個孩子,實在也有點沉重,也讓人心疼。
13歲的孩子,實際上還少不更事。但不管怎樣,她的要求,作為母親的小陳,是需要重視的。
有些女性再婚,對經濟的考量也佔相當一部分。而小陳在這方面卻不成問題,她的收入,加上小劉父母的資助,撫養兩個女兒成年綽綽有餘。
當然,小劉去世不過三四年,對小陳來說,再婚的要求並不急迫。
離婚的,喪偶的,年紀大還好,很多人可能就此守著孩子過這一生。
如果還年輕,經濟方面有壓力,那麼就會面臨重組家庭,分擔壓力這個現實問題。那麼到時,不要忘了和孩子溝通好,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以免讓孩子因為不理解而對父母失望,喪失親情。
待過幾年,小陳的女兒長大,如果媽媽能遇到合適的人,相信,女兒可能會反過來勸說母親重新成立家庭,找個老伴,有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