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小孩是神童嗎?我想大多數的父母都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由於「神童」這個群體,很多人只是聽到了,卻沒有真正看到。父母什麼樣子的神童不知道,自然無法給出答案。在此,我們先來看看一個好消息:心理學家發現了「神童」特徵。
《資優兒》是法國心理學家讓納·西奧-法金寫的一部關於關於天才兒童的論述的專著,其中提到的「資優兒」,就是我們大眾所認為的「神童」。歸納出「資優兒童」的一些特點。也許和我們想像的有點不同:
對別人忽視的細節太敏感而忽視了。
我們想像中的資優生,最大的特點應該是智商極高,遇到問題一點通,學有所成。但這是一種誤解,本書並未將高智商作為資優兒童的主要特徵。本書認為,兒童資優的特點是,過於敏感。而敏感性主要體現在對感覺的敏感上。舉例來說,它們的聽覺和嗅覺與一般人不同,它們能察覺到一般人難以察覺的細節。也許只是別人臉上的一種微表情,或者是經過他們身邊的小動物,他們都表現出了非同尋常的細膩。
資優型兒童的過度敏感,使他們覺察到危險和暗流,而不易察覺。但是,同時,也給他們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例如,他們看到危險,容易產生高度緊張情緒,甚至產生恐懼,而其他人無法理解。
公正和共情,通常顯示了強烈的公正和極好的共情能力。
當生活中出現矛盾或不公平的事情時,資優兒童往往也不會置身事外,而是表現出強烈的公正和優秀的共情能力。也許就是在課堂上,老師錯誤地命名了某個人,也許就是在玩耍時,哪個孩子被欺負了。資優的孩子都會突然爆發出正義感,為弱者說話,爭取權益。
由於,常人看似有些小矛盾,小誤會,但資優孩子卻有著強烈的感情,他甚至被當事人情緒所牽扯,無法置若罔聞。不過,這種正義感和能力,有時候可能會讓人覺得是多管閒事,有心事的那種。
回答不是,正常的交流對於資優兒童來說很容易產生歧義。
資優兒童的腦迴路,與常人不一樣,與他們的交流是困難的。比如說,你問他為什麼白天比晚上亮?一般人都會回答,因為白天太陽升起,夜晚不會。但資優兒童也許不知道答案。即使你告訴他答案,他也不明白。為何太陽會升起?還有什麼閃光的?為什麼發現地球?等一下
同一句話,一問一答,到了資優生那裡卻容易產生歧義,溝通起來很費時費事。由於他們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大腦迴路,尤其是對詞語字面意義的執著。因此,在溝通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