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贊:為什麼許多人寧願月薪5、6千,也要留在大城市?

2021-02-17 GPA+

點上方藍字GPA+ , 在右上方 ··· 設為星標 ★

每天中午12點,陪你一起走不平凡之路

本文由GPA+經授權轉載自臨公子的後花園(ID:hi-lingongzi)。作者臨公子。最近因為公眾號改版,時間線被打亂了,GPA+每天中午12點發布的文章你們有可能錯過啦。
所以如果你喜歡GPA+,覺得GPA+的文章對你們有幫助,記得動動手指把我們置頂或者星標呦,經常在文章下方留言,喜歡的話多點在看和zan,這樣我們就能不失聯,天天見,更及時地看到我們的文章啦,筆芯好幾年前,我在北京的同學曾有個比喻:大城市是個吸血鬼。
輕輕鬆鬆吸掉你最美好那幾年的青春和精力。白天,你啃著煎餅,擠地鐵+轉公車吭哧吭哧爬去上班。晚上,租著10平方米的臥室,盤算著這個月的開支,感慨一年到頭都存不下幾個錢。每次下班從天橋走過,總覺得這座城市的華光璀璨和自己沒什麼關係。「根本買不起房啊!」偶爾聊到今後打算,她總是百感交集地以這句話結尾。幾年過去,她在北京定居了,結婚了,買房了,如今雖談不上多成功,但過得其樂融融。過程要說難麼,在大城市摸爬滾打,沒有輕而易舉的吧?該沮喪的沮喪,該懊惱的懊惱;要說不難麼,只要你不妄想一步到位,它似乎也沒什麼太難的。同學最大的感觸在於:當你選擇一座城市時,就為自己的人生鋪設好了底色。「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上下班擠地鐵,除去雜七雜八的不剩幾個錢,也要留在大城市生活?」近2000萬的閱讀量,足以證明它是無數人心中的加粗問號。一二線城市成本固然高,但它有足夠的想像力,尤其北上廣深這類超級城市,擁有著最優質的資源和機會。越是普通人,越需要到大城市尋找機會。查理·芒格認為,投資中有個重要原則:選擇在魚多的地方釣魚。一來,你接觸到的信息面不同,能力進步速度不同,收入上漲速度自然也不同;二來,你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和選擇,無形中,想法變得更加立體。我一位讀者,他畢業半年後,通過網絡面試拿到offer,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入職上海一家小IT公司。他從全公司不到10個人,拿著5千多月薪開始,到公司發展到30多人,自己晉升為技術總監;再到50多人,成了CTO,年薪加上分紅近60萬。每次回老家,他雖然覺得親切但更覺得,大城市的一天彈指一揮間,而小城市的幾十年,仿佛一切都沒變。說白了,變化意味著機會,變化密度越高的地方,越隱藏著你未來的可能性。是沒錯,大城市的房子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但它恰恰也是普通人跳上財富快車的重要渠道。我朋友在深圳,2011年買的房子3萬多,如今已經漲到8萬多了。房價,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的股票,趕上了城市發展的黃金時代,真的就是踏上財富快車道。它將勤奮、聰明、勇於承擔風險的人篩選過濾出來,方法只有一個字:貴。「所有的成長,都是因為站對了地方。」大城市,無疑是天然的成長環境。人要想越變越好,還是要在上坡路折騰,當前的壓力會在日後換來更多的空間;人要想越變越糟,那就走下坡路,盡情地往輕鬆安逸的地方躺,避開所有讓人不舒服的東西。世界很公平,你今天的一點一滴,決定了你五年後的生活樣貌。你估計會說,小城市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啊,也可以賺到很不錯的收入啊,生活就算平淡也可以很幸福啊。尤其年輕人,在大城市中能發現人生還有無數可能性,而不是曾經腦海裡熟悉的那幾種。每個選擇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層層嵌套的,這些選擇加起來,就構成了你未來的樣子。我一位前同事,原先在18線縣城的事業單位做設備維護,上班之餘自學網工和資料庫,辭職後到福州做IT運維工程師,兩年後又跳到杭州一家上市網際網路公司,如今已在杭州買房定居。他感觸頗深的一點是,每個選擇,都與你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人、所遇到的事,息息相關。以前同事覺得自己縣城小事業單位,4千多塊錢很不錯了,家裡給他買好了房子和車,過得衣食無憂。單位裡同事們其樂融融,每天家長裡短。他要不是實在太閒了也不會跑去自學網工。從來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完全切換職場跑道,在杭州定居。它決定了你會和什麼樣的人成為同事,與什麼樣的人戀愛,和誰走向婚姻,過上什麼樣的生活。人麼,都是有慣性的,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大概率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一旦人們做了某種選擇,慣性的力量會使這一選擇不斷自我強化,並讓你輕易走不出去。你很容易不知不覺地陷入其中,跟著慣性做出決定,最後得出結論:這恐怕就是我的命運吧。人永遠不會渴望未曾體驗過的東西,也永遠無法做出自己視野以外的決定。當然,不是說拿著5、6千工資,就非得始終咬牙在大城市苦撐。說混得不好麼,溫飽肯定是沒問題了;說混得好麼,工資和事業已早早到了天花板,就這麼僵持著,看著越來越夠不著的房價,進退兩難。也有些朋友工作3-5年後,對自己有了一定了解,對工作崗位也有了相對清晰的認識,選擇回到小城市。許多人不願意離開大城市的原因,並不是覺得它如何如何地好,而是自己待太久了,如果回去,總有幾分不甘。人的一生很長, 花費幾年打拼乏善可陳,如果止損,丟掉的只是幾年時間;如果不止損,丟掉的可不止是幾年時間了。所以,建議給自己個目標和期限。能達成,繼續留下,不能達成,改弦易轍。許多人覺得,回到老家後,就等於遠離了一二線的喧囂與焦慮。網際網路的普及抹平了信息差,我們通過網絡看到原本很難接觸到的東西,放大了欲望。我那個做IT運維工程師的同事,當初為什麼放著縣城好好的事業單位不幹,辭職跑到省會城市找工作?就是因為在網上論壇和社群裡,看到同齡人今天曬內部培訓明天曬加班,後天周末參加了什麼線下公開課,覺得很有意思,想體驗一把這樣的生活。網絡上不少《月薪X萬,依然買不起房》、《年薪X萬,他只用了X年》之類的文章,在不少逃離大城市的人看來是焦慮因子,於是他們期待小城市能夠帶來平靜。由於內心遲鈍造成的虛假寧靜,根本不值得羨慕,它只會使我們更加虛弱,愈發難以應付外界的變化。在大城市解決不了的問題,回到小城市,或許也解決不了。只是每個人一路走來,要逐漸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為之努力奮鬥。有的人千帆過盡,在小城市裡利用自己的智慧,過上了理想的日子;有的人哪怕捉襟見肘,可巨大的成長渴望讓他在大城市痛並快樂著,如北野武這句話:「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所以說,為什麼許多人月入5、6千,還要留在大城市生活?因為人們愛大城市,不是愛城市本身,而是喜歡在大城市裡,那個變得不一樣的自己。

今日互動話題:

你選擇了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為什麼?

歡迎聊一聊~


本文由GPA+經授權轉載自臨公子的後花園(ID:hi-lingongzi)。作者臨公子,LinkedIn中國專欄作者、多家財經/職場平臺籤約作者,一枚理性愛財的工科產品汪。新書《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噹噹熱賣中。微信公眾號:臨公子的後花園(ID:hi-lingongzi)

GPA+交流微信ellagpa,歡迎來撩。合作事宜請聯繫wx@careerdream.org。@GPA+ 保留所有權利

文中圖片來自《苦甜曼哈頓》和《朗讀者》截圖,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聯繫GPA+立即刪除。

後臺輸入關鍵詞查看更多好文章

懶癌晚期丨自律丨金融職場丨Office丨讀書

畢業演講丨求職秘籍丨留學丨時尚丨旅行

2021年願你很努力也有好運氣

你也「在看」嗎

相關焦點

  • 知乎高贊: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也要留在大城市?
    1   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上下班擠地鐵,除去雜七雜八的不剩幾個錢,也要留在大城市生活?   知乎上的這個問題,被瀏覽了1000多萬次。   先來簡述下我自己的經歷吧。   我生長在西安,曾經的二線,現在的新一線。我大學在上海讀的,一線。
  • 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每月沒剩多少,也要留在大城市?
    有網友提問——「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每月沒剩多少,也要留在大城市?」,相信很多人都對大城市有一種嚮往,但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壓力要比在自己的家鄉大很多 ,大城市的物價要比小城市的高,通勤時間要長很多,月薪也僅僅只夠當月的基本開銷,那麼為什麼很多人寧願這麼辛苦地在大城市拼搏也不願意回到家鄉呢?
  • 寧願月薪1萬招新人,卻不願給月薪5千的老人漲薪
    我朋友和我說起這事時,一臉幸災樂禍:「原本花500就能解決的事情,現在要花上4000,活該。」寧可1萬月薪請新人,也不肯給5年老員工加薪,這是不少公司都存在的問題。拒絕給老員工加薪時,估計老闆們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賺到了,殊不知這樣只是給公司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 寧願月薪1萬招新人,卻不願給月薪5千的老員工漲薪!
    >「寧願月薪1萬招新人,卻不願給月薪5千的老人漲薪」,大概有兩種心態造成這種情況:一種是「管理者的短視」,另一種是「管理者的愚蠢」,這類老闆的格局有限,所謂貪小便宜吃大虧,往往有一個永遠都突破不了的天花板,死不了,但永遠也無法再壯大,發不了大財。
  • 許多人月薪數萬?別被騙了,平均6千才是中國人的工資真相
    即使逃離網絡,在樓下安靜的喝一杯咖啡,隔壁的人談的都是百千萬的大生意。為什麼整個社會好像都很有錢,但是就只有你還是個loser?這真的是真實的社會現狀嗎?別急,這篇文章,給你揭露真相,治癒你的焦慮。/ 01 /關注工資「中位數」▲北上廣平均月薪每年看到的城市平均月薪報告,很多城市的平均月薪都超過了6000,更不要說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了,基本上平均月薪都在1萬以上,不少二線城市收入都高達七八千。
  • 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在知乎上無意中答了一個問題,得到很多贊;而有時認真回答一連串問題,卻都石沉大海。為什麼你認真寫的回答得不到知乎高贊呢?這篇文章可能給你答案。而作為知乎的回答者,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下面正式給出知乎高贊的三條原則:原則一:在臨界點之內我們已經知道,是馬太效應使大部分長尾答案得不到展示。那有沒有可能存在這樣一個臨界點?
  • 為何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家?原因很真實
    為何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家?原因很真實在大城市打拼,是一個很有趣的體驗。很多人在大城市,其實也沒有拿很高的工資,有些人甚至在大城市,一個月也只能拿3500的工資。即使這樣的工資在大城市很難生存下去,但是他們還是會努力地在大城市打拼,並且苦苦堅持,不願意回老家。我的一個朋友在北京打拼,工資也不是特別高,每個月也是月光,但是他就是不願意回老家。他說,在北京工作,自己特別有力量。回到老家之後,感覺自己沒有了拼搏的力氣,所以他寧願留在北京。這麼多北漂、滬漂、深漂在外打拼著。
  • 月薪3000的人,是靠什麼在大城市裡活下去的?
    你有拿著少得可憐的工資在大城市打拼的經歷嗎?【閒聊】於大城市打拼,也不見得全都是高工資。那麼,月薪3000的人,在大城市是如何,或者是靠什麼活下去的呢? 靠對家人的滿足---這一種,多是一些工地的民工朋友,好多人說民工的工資都是相當高的,其實那都是加班加點加出來的。但我們這裡要說的是那些在工地只能做一些基礎工作的民工朋友,他們的工資也就是在3000左右吧,這類人多數是以女性為主。他們如此打拼,更多是為了滿足家人,讓家人過得更好一些。
  • 為什麼紡織廠6千的月薪卻招工難?內部員工說出原因,很無奈
    為什麼紡織廠6千的月薪卻招工難?內部員工說出原因,很無奈對於一個農民工來說,一個公司招人基本沒有門檻,只要是個勞動力就行,然後一個月能6千的月薪,可以算是一份很高薪的工作了。可是有一個紡織廠,公司在招聘上寫著月薪6千,還有各種福利,就是招不到人,願意工作的基本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人,可是一個公司如果都靠勞動力不是很強的人來做事,勢必會影響公司的運營發展。而且勞動年齡都普遍老齡化,沒有新鮮的血液注入,公司是不能長期發展的,等到這些老員工都做不動了,那基本上公司也沒辦法運營下去了。
  • 為什麼有人月薪過萬不敢買車,有的人月薪4000,也要貸款買車?
    01月薪過萬的人,反而寧願選擇坐公交地鐵上下班,也不願買車說到買車這件事,讓我想起了一位親戚,他今年已經45歲了,在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一家國企工作,他的的工作積極認真,今年剛升任公司的副總,月薪也突破了萬元以上
  •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留在大城市?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留在大城市?(《智慧財產權簡史》特別篇)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科技、智慧財產權。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留在大城市?這是很有意思的話題,這是我寫《智慧財產權簡史》特別篇的最後一篇,參考書籍《城市的勝利》《規模》《大學之路》。有研究表明,2030年前後中國的城市化率將接近70%,城市化將勢不可擋。格萊澤教授認為,住在城市的摩天大樓裡才是最環保的生活方式,停止對田園牧歌的浪漫幻想。
  • 老公月薪5萬,讓月薪5千的妻子辭職,每月給1萬零花錢,划算嗎
    跟琳琳的生活一對比,我媽頓時覺得憤憤不平,同樣都是女孩子,為什麼我生活得如此艱辛,人家卻生活得如此愜意,學習好真不如嫁得好。但我告訴媽媽,我真不覺得琳琳的婚姻是完美的。1首先,讓琳琳辭職的行為,體現男方的動機不純。琳琳大專畢業,四年前應聘至一家小公司做前臺,後轉至HR助理,能力一般,月薪大概5000左右。
  • 如何在知乎獲得高贊?快速漲粉引流的技巧分享
    準確來講,知乎更像是論壇,在這裡,人們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共同討論彼此感興趣的問題並且關注他們。因此,各種發散性思維的整合成為了知乎的一大特色。 想要在知乎獲得高贊,內容一定要重視起來。好的內容可以讓你快速漲粉實現引流。  第一是按性質分,分為原創內容和為偽原創內容。原創內容自己寫即可。
  • 月薪5萬為什麼活不出優越感?因為他沒買房子!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了一個帖子,問題的題目是年薪五十萬的人是怎麼過日子的?底下有一個匿名回答戳中了無數人內心的軟肋,文中的主角在北京生活,從事金融行業為某公司的中層管理者,月薪稅後4萬7千元左右。如果從普通的角度而言,這樣的工資絕對算得上是瀟灑了,但是看了他的分析之後,絕對在他身上找不到月薪5萬的優越感。
  • 知乎高贊:這屆男人,為什麼活得像條狗?
    -1-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現在的男孩子,為什麼越來越摳門了?問題底下,一個男生回答,他最近去旅遊,報了個小團。團裡一共19個人,其中16個女生,還有一對情侶,剩下的,只有他一個男生。為什麼現在的男孩子,都越來越摳門了?因為像這位答主一樣,打算不買房,也不結婚,活得瀟瀟灑灑的男生,畢竟是少數。女孩買得起房子,叫做成功。男孩買不起房子,叫做失敗。更多的男孩想證明自己,活得不是那麼失敗。知乎答主講的不是個例。
  • 我月薪1萬 在上海只配討飯?!
    每天打開手機,一堆毒雞湯撲面而來:什麼實習生月入5萬!煎餅攤大媽月入3萬!年入100萬,混在北京剛剛脫貧!...全世界都在告訴我們,賺錢很容易。但賺錢真的容易嗎?不見得!所以,如果你月薪超過了5000元,就已經跑贏了91.8%的人了。回到開始的問題,月薪1萬在中國算什麼水平?答案是,你已經跑贏了全國95%的人了。
  • 月薪5萬的外企工程師,與月薪4千公務員,你要選擇哪個崗位?
    月薪5萬的外企工程師,與月薪4千公務員,你要選擇哪個崗位?出來打拼,每個人就都會遇到擇業、離職、再就業、再離職的經歷。而且在私營企業中,許多公司會想辦法降低保險費,例如住房公積金,許多中小企業不會提供服務。你離職之後,也必須靠你自己去交,公司不會再幫你去交付多餘的費用。2、外企晉升相對容易在體制內,最頭疼的就是肉眼可見的晉升天花板。
  • 為什麼地鐵安檢員月薪才3千,卻沒人辭職?內部員工:傻子才辭
    摘要:為什麼地鐵安檢員月薪才3千,卻沒人辭職?內部員工:傻子才辭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們,每天上下班,必須要經歷的事情就是坐地鐵了。那在地鐵站的時候肯定也發現了,那裡面有很多年輕的安檢員,據說每個月的工資才有3千塊,但卻很少看到他們有人辭職。這是為什麼呢?
  • 知乎高贊:人這輩子最不能缺什麼?答案是缺錢!
    最近刷知乎時看到有個比較有意思的提問:人這一輩子,最不能缺什麼?底下有個高贊回答:缺錢!作為一個專門做理財知識科普的人來說,對於這一點怡心是高度認同的。1、多賺錢,給自已留條後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當你手中有大筆存款時,你便會在面對任何突如其他的糟糕事情比較遊刃有餘。著名演員葉璇曾經遇到這樣一件事情,在一個酒會上,被別人逼著喝酒一個多小時,最後推託無效,只有轉身就走。這就是底氣,因為人家有錢啊!
  • 沉迷於知乎有什麼害處?
    知乎,作為知識社區領域的佼佼者,相信很少有國人不知道這個名字。我也曾是其中之一,沉迷於各種大V回答無法自拔,甚至於許多答案都感同身受,讓我心裡激起一陣波瀾。然而,長久下來,卻發現知乎並非是像其外表般讓人敬佩,反而能夠反映許多國民情緒。我只是一個沉迷於動漫娛樂的小屌絲,對於知乎上眾多專業領域的專家還是非常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