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每月沒剩多少,也要留在大城市?

2021-01-20 萬維說財經

有網友提問——「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每月沒剩多少,也要留在大城市?」,相信很多人都對大城市有一種嚮往,但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壓力要比在自己的家鄉大很多 ,大城市的物價要比小城市的高,通勤時間要長很多,月薪也僅僅只夠當月的基本開銷,那麼為什麼很多人寧願這麼辛苦地在大城市拼搏也不願意回到家鄉呢?

一、 大城市的機會更多

很多人來大城市看中的是之後的發展前景,北上廣深幾乎每天都有著新的人來,也有著人離開,也許當下的薪資並不高,但是這些城市幾乎是涵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的資源脈絡,因此這裡的機遇更多,能夠接觸到的東西也更多,因此個人的眼界以及思維想法會提升,上升空間更大。

二、 大城市的資源更加完善

還有一點就是大城市的經濟更加發達,各方面的資源條件更加的優質,舉個例子:為什麼很多人擠破頭也想在大城市安居立業呢?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大城市的資源,這裡的交通更加的發達,醫療設施更好,除此開工作之外,這裡的娛樂遊玩項目更加的充足,不論是上班還是生活,生活品質都要比小城市更佳。

三、 個人的發展在於能力的本身

在大城市的一個點在於,大城市的競爭十分的激烈,因此會驅使你不斷的往前,因此想要適應這裡就必須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假如在大城市你的工作適應不好,那麼去到任何一座城市,問題的本身是沒有解決的,還是會遇見相同的問題。與其如此還不如留在大城市奮力一搏。

四、 大城市的薪資更高

雖然說大城市的薪資5000-6000元日子過得很緊繃,但是實際上回到二三線城市,你的薪資也會降低,基本上三線開外的城市薪資也就是在3000-4000元之間,因此基本上也就是滿足自己的生活開銷,並不能存下存款,這點並沒有比在大城市的境遇有所改變。

五、 大城市更加的透明

去到大城市很明顯的感受就是大城市的包容性更強,成千上萬的人背井離鄉來到這裡工作,大家處事態度都是憑能力講話,現實也足夠踏實,足夠的公開和透明。而小城市更考究一個人的人際脈絡和背景,因此大城市更加適合年輕人拼搏,鍛鍊自己的能力。

總結而言,很多人拼盡全力的想要留在大城市的原因就是看中大城市的發展機遇和潛在資源。

相關焦點

  • 知乎高贊: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也要留在大城市?
    1   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上下班擠地鐵,除去雜七雜八的不剩幾個錢,也要留在大城市生活?   知乎上的這個問題,被瀏覽了1000多萬次。   先來簡述下我自己的經歷吧。   我生長在西安,曾經的二線,現在的新一線。我大學在上海讀的,一線。
  • 知乎高贊:為什麼許多人寧願月薪5、6千,也要留在大城市?
    幾年過去,她在北京定居了,結婚了,買房了,如今雖談不上多成功,但過得其樂融融。過程要說難麼,在大城市摸爬滾打,沒有輕而易舉的吧?該沮喪的沮喪,該懊惱的懊惱;要說不難麼,只要你不妄想一步到位,它似乎也沒什麼太難的。同學最大的感觸在於:當你選擇一座城市時,就為自己的人生鋪設好了底色。「為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也非得待在大城市?
    大城市的優點在於包容能力強,不需要你高學歷、不需要你有背景,誰都能來,至於能不能留下來另說。很多人表面風光,背地裡卻是無盡的折磨後才出來的成就!辛苦嗎?辛苦。承擔風險嗎?大著呢。掙到錢了嗎?沒,還賠錢進去了。所以辛苦和風險能掙錢嗎?還不如做個普通人穩定生活。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想去香港撈金,香港普通人一個月工資有多少?
    導語: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想去香港撈金,香港普通人一個月工資有多少?如果提到香港的話,那麼大家都是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豪華城市、富有,的確!其實不同的地方是有著不一樣的工資收入的,但是這個工資收入的水平是不能夠地獄國家所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的,相對於那些大城市,總是有人會衝著賺錢去,像是北京、上海、深圳等等城市,很多人都是覺得要抓住一些機遇來拓展自己。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香港這一個大城市的工資與我們內地是有著哪些區別的吧。為什麼我們看到總是很多的人想要去到香港撈金呢?
  • 人民日報:大城市月薪不過萬沒法活說法太矯情
    一線城市養老真要那麼多錢嗎?北京紅廟路口郵局員工張女士聽到1000萬元這個數字著實嚇了一跳。「我今年30歲,20年後退休,目前的年生活費用為5萬元,按照2%的費用增長率進行測算,2033年退休第一年的生活費用需求為74297元;存至70歲,那麼退休後生活20年的總費用折合到退休時點的現值為1214862元,即大約需要121萬元。就算通貨膨脹率再高些也沒1000萬那麼誇張吧。」
  • 為何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家?原因很真實
    為何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家?原因很真實在大城市打拼,是一個很有趣的體驗。很多人在大城市,其實也沒有拿很高的工資,有些人甚至在大城市,一個月也只能拿3500的工資。即使這樣的工資在大城市很難生存下去,但是他們還是會努力地在大城市打拼,並且苦苦堅持,不願意回老家。我的一個朋友在北京打拼,工資也不是特別高,每個月也是月光,但是他就是不願意回老家。他說,在北京工作,自己特別有力量。回到老家之後,感覺自己沒有了拼搏的力氣,所以他寧願留在北京。這麼多北漂、滬漂、深漂在外打拼著。
  • 深圳教師月薪兩萬八刺痛了多少人的心,網友:住房公積金都比我高
    塊,發12個月;年度績效:75000塊左右;年度績效獎:3500塊左右;班主任補貼:1500塊左右,發12個月;正編班主任年收入(稅後):338900塊,平均到每月,月薪約28241每個月。月薪將近3萬一個月啊,他的住房公積金就超過了很多地區全部的工資了。也有網友感嘆怪不得教師行業的收入能夠達到全國第九,年收入9萬多,原來如此,他們屬於「被平均」了。在編教師工資這高,在羨慕的時候我們能幹啥呢?那麼在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哪些信息呢?
  • 中國多少人月薪過萬?京滬深超過25%的人口月薪上萬
    馬上要過節了,親朋好友碰到一起,難免會問一下對方過去一年過的怎麼樣?那麼,其中的收入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1、超過全國97%的「高薪人士」到底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一個月收入多少才算正常?這也是微博上的一個話題,那麼在這個帖子下面,就有群人叫做「月收入過萬的窮人」。
  • 月薪3000的人,是靠什麼在大城市裡活下去的?
    你有拿著少得可憐的工資在大城市打拼的經歷嗎?【閒聊】於大城市打拼,也不見得全都是高工資。那麼,月薪3000的人,在大城市是如何,或者是靠什麼活下去的呢? 靠對家人的滿足---這一種,多是一些工地的民工朋友,好多人說民工的工資都是相當高的,其實那都是加班加點加出來的。但我們這裡要說的是那些在工地只能做一些基礎工作的民工朋友,他們的工資也就是在3000左右吧,這類人多數是以女性為主。他們如此打拼,更多是為了滿足家人,讓家人過得更好一些。
  • 人民日報駁大城市生活貴:月薪不過萬沒法活太矯情
    一線城市養老真要那麼多錢嗎?北京紅廟路口郵局員工張女士聽到1000萬元這個數字著實嚇了一跳。「我今年30歲,20年後退休,目前的年生活費用為5萬元,按照2%的費用增長率進行測算,2033年退休第一年的生活費用需求為74297元;存至70歲,那麼退休後生活20年的總費用折合到退休時點的現值為1214862元,即大約需要121萬元。就算通貨膨脹率再高些也沒1000萬那麼誇張吧。」
  • 節後勞務市場重新火爆 月薪沒五六千元招不到人
    記者上午探訪節後勞務市場   月薪沒有五六千招不到人  節前辭工返鄉的務工人員要重新尋找工作,節後開張的老闆們也要開始大規模地很多人是年前「裸辭」回去的,租的房子也退了,年後回來必須要先找到工作,再從附近找落腳的地方。上午,記者在這裡看到,不少人是下了火車,背著大包,拉著箱子直接奔這來的,甚至還有一家三口同時來找活的。
  • 為什麼有人月薪過萬不敢買車,有的人月薪4000,也要貸款買車?
    很多人都知道,現在房價那麼高,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很多人工作了大半輩子連一套普通住宅都買不起,既然買不起房了,那總得買得起車,不然沒房沒車,誰會願意跟你在大城市生活?如此一來,可以看出汽車已經融入大多數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車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出行代步,而是一種經濟實力以及身份地位的象徵。
  • 畢業生:月薪不過萬,你讓我睡大街嗎?
    畢竟剛畢業,自己能力又不是特別強,所以沒覺得自己能拿很高工資。」還有一年就要本科畢業的小冰同學在思考一會兒後,說出了自己期望的畢業後月薪。在他看來,剛畢業拿個8000到10000的月薪並不算多。10000都不算高?多少才是他們的理想高薪呢?
  • 留不住的大城市 我卻被困在這裡
    例如,當一個人在大城市待的時間久了,再回到家的時候,完全是一種無所事事的感覺,不僅僅是城市的生活方式變化,還有自己的心態變化。在這個大城市已經七八年之久,自己身邊的外地朋友也是一個接一個的說想要離開這座城市,回到自己的家鄉,驅使他們回去的原因,不外乎是要結婚生子,或者在老家有了一份更穩定的工作。雖然這麼說了,但是真正能下決心回去的卻並沒幾人。
  • 編制護士工資那麼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報考?
    根據之前所述,護士考編人數和崗位數已經達到300:1之多,競爭很激烈。但是據小編了解,在編護士工資不怎麼高,鄉鎮衛生院大概每月2500元左右,扣除社保和公積金,基本沒剩多少。這麼低的工資待遇,為什麼還有這麼多護士想考醫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呢?
  •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留在大城市?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留在大城市?(《智慧財產權簡史》特別篇)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科技、智慧財產權。我們為什麼要選擇留在大城市?這是很有意思的話題,這是我寫《智慧財產權簡史》特別篇的最後一篇,參考書籍《城市的勝利》《規模》《大學之路》。有研究表明,2030年前後中國的城市化率將接近70%,城市化將勢不可擋。格萊澤教授認為,住在城市的摩天大樓裡才是最環保的生活方式,停止對田園牧歌的浪漫幻想。
  • 大城市的「窮人」,為何不賣掉房子,去小城市做「有錢人」?
    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有窮人和富人,都有貧富差距,在我國大城市也有一類窮人,但是這類人不是真的窮得吃不起房,這些人都是有房有車,手裡房子價值幾百萬,但是每月的工資,可能7成或者8成都要拿來還房貸,很多時候要吃泡麵度日,對於現在大城市的消費來講,這樣的生活質量可想而知。
  • 夫妻異地,我月薪9000給你8000,留1000零花你咋就沒安全感了?
    夫妻異地,我月薪9000給你8000,留1000零花你咋就沒安全感了?重點是她老公500一月零花錢,打打麻將,贏了不少,滿一萬又存到她那。夫妻和萬事興,女兒剛考上重點高中吧。而且會滔滔不絕,剛開始我的工資就需要全額上交,給手機充話費都要媳婦幫弄,想和朋友吃個飯都要費口舌,內心有時很煩,但又不想因為這些事太過影響家庭關係,後來,我和媳婦談判,最後每月我留一千塊錢,但要求我負責晚飯買菜,出去吃她負責。
  • 寧願月薪1萬招新人,卻不願給月薪5千的老人漲薪
    不敢開先例,怕老員工們跟風 老闆不怕給你一個人加薪,但害怕給一群人加薪,如果大家都跑來加薪,自己又要多掏一筆錢,心裡也不捨得。既然這樣,還不如先給你畫畫大餅,把你安撫下來再說。 2. 如果制度的問題不解決,哪怕再招入多少新員工,恐怕也是於事無補,反而會進一步打擊老員工的士氣。 3.  新員工一定比老員工好?恕我坦白,寧願花高薪請新員工,也不願給老員工加工資的老闆,不是蠢就是壞。
  • 考上研究生,國家每月補貼多少錢?真不少,難怪那麼多人要考研!
    考上研究生,國家每月補貼多少錢?真不少,難怪那麼多人要考研!現在距離2020年考研,已經不到一周了。據統計,今年考研報名人數預計在340萬左右,這個報名人數真的是又創下了新高,十幾年前每年的考研報名人數不過才是6位數,現在已經以百萬計了,實在是讓人驚嘆: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真快!考研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等於延遲幾年就業,對於家庭來說,等於要再增加幾年的經濟負擔,真的是一件大事,所以不少學生決定考研前,都會算一下讀研究生的成本!那麼,我們國家讀研究生到底需要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