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學問:陳老師,我領導讓我做用戶畫像分析,可是我做了一大堆數據,卻被批:也沒分析什麼東西啊?該咋辦?今天系統解答一下。
2.羅列數據,沒有思路。很多人一聽到用戶畫像分析,本能的就開始把資料庫裡的用戶標籤往外搬,在報告裡碼上:
至於擺完這些數據幹什麼,完全沒有考慮過。這種分析結果,當然讓人看完一頭霧水。迷茫的發問:「所以呢?又怎樣呢?」
3.無限拆分,沒有邏輯。很多人一聽到類似「流失用戶畫像分析」一類相對具體的分析題目,就開始無限拆解數據。分性別,年齡,地域,設備,註冊時間,來源渠道,購買金額……拆了幾十個維度看流失率。最後,只看到有的維度差5%,有的差10%,當然沒有最後結論啦,越看越糊塗。
以上問題,都是太過糾結於用戶畫像四個字,忽視了分析兩個字導致的。用戶畫像作為一個基礎數據體系,本身並沒有分析功能。單純的羅列用戶標籤或者拆解用戶指標,也起不到分析作用。像利用好用戶畫像,還得按分析套路一步步來。
用戶畫像分析,本質上是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新上市產品銷售未達預期,我們既可以從產品管理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能從用戶角度來思考問題。同樣一個問題,會有兩種思考方式(如下圖所示):因此,簡單的列出一堆用戶指標(性別,年齡,地域,購買產品,登錄次數……)是沒啥用處的。用戶畫像只是分析的一個工具,和其他分析一樣,也要先考慮:我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到底是什麼。想清楚了,再把問題轉化成用戶相關的問題,就能繼續使用用戶畫像分析方法了。需要注意的是,商業問題是很複雜的。往往一個問題,可能與若干用戶群體、若干用戶行為有關。比如上邊的例子,就至少和三個用戶群體(潛在用戶、流失用戶、存量用戶)涉及到用戶態度、信息接收、購買流程、使用體驗等多方面。因此更得分門別類,把分析線索和分析邏輯理清楚,找到對應的數據。不然一鍋燉,光列性別,年齡,地域,也解釋不了任何問題。這就涉及下兩部工作。轉化完問題後,先宏觀上對假設進行檢驗非常重要,能有效避免無限拆解的錯誤。如果大方向都不成立,細節更不用看了。還是新產品賣不動的問題,如果要從大方向驗證,可以簡單如下進行:
總之,先進行大方向檢驗,可以有效縮小懷疑範圍。懷疑範圍越小,後續對用戶分析可以越精確。同時,當數據不足的時候,懷疑範圍越小,越能夠集中力量收集數據,改善數據質量,做出有精度的分析。用戶的分類維度可以有幾百個之多,如果不加篩選的做拆解對比,很有可能在數十個維度上都有差異,最後完全讀不懂數據。在拆解以前聚焦假設,非常重要。
宏觀驗證以後,可以基於已驗證的結論,構建更細緻的分析邏輯。在這個階段,實際上已經把原本宏大的問題,聚焦為一個個小問題,比如:
舉一個具體場景:
已驗證:我們卻受競品影響
這些問題,可以分兩方面解決
一方面,通過對不同類型用戶對比,如
用戶進行對比,找到投放、獎勵活動、購買品類、金額等細節上差異,從而調整投放、營銷、產品補貨等業務。
另一方面,通過對核心用戶畫像,讓業務更看清楚,真正愛買的人
來自哪個渠道
通過什麼主題
需要什麼樣優惠
在什麼時機下單
讓業務更多的去抓這些核心用戶,而且改善後續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部分用戶來源、信息投放響應,購買行為,主題閱讀,完全可以通過內部系統記錄。即使不知道他是男是女,我們也能通過投廣告,發內容,做優惠吸引到他們。在上一步我們已經看到,用戶畫像分析如果真的想深入用戶,就得依賴多種數據來源。很有可能是內外部數據雙管齊下的。考慮到內部數據可能採集不全,外部數據存在抽樣誤差問題,在使用數據上就得有取捨,有重點。這也是為啥前邊一直強調逐步驗證,縮小假設的原因。聚焦了才好採集數據。越是偏態度、體驗、情感類問題,越傾向於用調研的方法
越是偏行為、消費、互動類問題,越傾向於內部的數據分析
如果想了解競品,就拉競品用戶調研,或針對競品網店爬蟲
在傳統意義上,做市場調研和做數據分析的,都有各自用戶畫像的定義、做法、輸出產物。站在實際對企業有用的角度,當然是越多越好。不過,隨著爬蟲,NLP,埋點越做越深入,在有技術支持的情況下,這些年對系統採集數據的利用度是越來越高的。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儘量推動內部數據豐富。不然事事依賴調研,數據沒有積累,以後也難做。如果以上幾步做好了,在最後推分析結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完全不費力氣。實際上,用戶畫像分析最大的問題都是出在前五步的。缺少假設方向,缺少數據準備,缺少分析邏輯,單純羅列數據,無限制拆解,到最後自然面對一堆零碎的數據糾結:「男女比例3:2又怎樣呢???」當然用戶畫像有其他很多用處,比如支持新品開發,支持推薦系統,支持自動營銷系統,支持投放系統等等,作分析只是它一小塊作用。所以想做好分析,還是要多學習分析方法,操練分析邏輯哦。不考慮具體問題場景,單純的問:一般的用戶畫像怎麼做。得到的也是來自算法、調研、數倉、分析各個崗位千奇百怪的回答,自然沒有分析思路了
數據分析報告,就該這麼寫
數據分析真的能驅動用戶快速增長麼?
數據分析的基本方法論
一份完整的數據分析師成長書單
數據分析師的未來
超級菜鳥如何入門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的套路:經典的6大類分析方法
如何才能成為頂級的數據分析師?
數據分析的道與術
數據分析人的職場天花板
一次客戶細分的實踐
經驗,套路還是邏輯?從我的一次數據分析經歷中能得到什麼?
為什麼我提交的數據分析報告總是被領導K?
大數據也是個江湖:關於騰訊大數據「購買iPhone人群普遍無房無車學歷低」的一地雞毛
浙江移動發布手機終端大數據分析報告
為什麼客戶畫像這麼難?
為什麼有些人用3年的時間獲得了 你12年的數據分析經驗
數據分析師的自我修養
經營分析師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