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畫像,該怎麼分析?

2021-02-23 與數據同行

【與數據同行】已開通綜合、數據倉庫、數據分析、產品經理、數據治理及機器學習六大專業群,加微信號frank61822702 為好友後入群。新開招聘交流群,請關注【與數據同行】公眾號,後臺回復「招聘」後獲得入群方法。

有同學問:陳老師,我領導讓我做用戶畫像分析,可是我做了一大堆數據,卻被批:也沒分析什麼東西啊?該咋辦?今天系統解答一下。

1.限於數據,動不敢動。一提用戶畫像,很多人腦海裡立刻蹦出了性別,年齡,地域,愛好等基礎信息欄位,然後大呼:我們好像沒這個數據,於是放棄分析了。可實際想想,知道男性佔比真的有那麼大意義?知道男性佔比65%還是60%真的對業務有幫助?不一定的,貼用戶標籤有很多方式,不要限於一些難採集的基礎信息。

  

2.羅列數據,沒有思路。很多人一聽到用戶畫像分析,本能的就開始把資料庫裡的用戶標籤往外搬,在報告裡碼上:

至於擺完這些數據幹什麼,完全沒有考慮過。這種分析結果,當然讓人看完一頭霧水。迷茫的發問:「所以呢?又怎樣呢?」

3.無限拆分,沒有邏輯。很多人一聽到類似「流失用戶畫像分析」一類相對具體的分析題目,就開始無限拆解數據。分性別,年齡,地域,設備,註冊時間,來源渠道,購買金額……拆了幾十個維度看流失率。最後,只看到有的維度差5%,有的差10%,當然沒有最後結論啦,越看越糊塗。

以上問題,都是太過糾結於用戶畫像四個字,忽視了分析兩個字導致的。用戶畫像作為一個基礎數據體系,本身並沒有分析功能。單純的羅列用戶標籤或者拆解用戶指標,也起不到分析作用。像利用好用戶畫像,還得按分析套路一步步來。

用戶畫像分析,本質上是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新上市產品銷售未達預期,我們既可以從產品管理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能從用戶角度來思考問題。同樣一個問題,會有兩種思考方式(如下圖所示):

因此,簡單的列出一堆用戶指標(性別,年齡,地域,購買產品,登錄次數……)是沒啥用處的。用戶畫像只是分析的一個工具,和其他分析一樣,也要先考慮:我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到底是什麼。想清楚了,再把問題轉化成用戶相關的問題,就能繼續使用用戶畫像分析方法了。需要注意的是,商業問題是很複雜的。往往一個問題,可能與若干用戶群體、若干用戶行為有關。比如上邊的例子,就至少和三個用戶群體(潛在用戶、流失用戶、存量用戶)涉及到用戶態度、信息接收、購買流程、使用體驗等多方面。因此更得分門別類,把分析線索和分析邏輯理清楚,找到對應的數據。不然一鍋燉,光列性別,年齡,地域,也解釋不了任何問題。這就涉及下兩部工作。

 

轉化完問題後,先宏觀上對假設進行檢驗非常重要,能有效避免無限拆解的錯誤。如果大方向都不成立,細節更不用看了。還是新產品賣不動的問題,如果要從大方向驗證,可以簡單如下進行:

 

 

總之,先進行大方向檢驗,可以有效縮小懷疑範圍。懷疑範圍越小,後續對用戶分析可以越精確。同時,當數據不足的時候,懷疑範圍越小,越能夠集中力量收集數據,改善數據質量,做出有精度的分析。用戶的分類維度可以有幾百個之多,如果不加篩選的做拆解對比,很有可能在數十個維度上都有差異,最後完全讀不懂數據。在拆解以前聚焦假設,非常重要。

 

宏觀驗證以後,可以基於已驗證的結論,構建更細緻的分析邏輯。在這個階段,實際上已經把原本宏大的問題,聚焦為一個個小問題,比如:

舉一個具體場景:

已驗證:我們卻受競品影響

這四個子問題,都可以通過對用戶需求與行為的深入挖掘得到答案,下一步可以繼續深入了。須注意的是,這一部分的分析需要大量用戶態度、潛在用戶、競品用戶的研究,單靠內部數據不能完成,必須通過外部調研。

這些問題,可以分兩方面解決

一方面,通過對不同類型用戶對比,如

用戶進行對比,找到投放、獎勵活動、購買品類、金額等細節上差異,從而調整投放、營銷、產品補貨等業務。

另一方面,通過對核心用戶畫像,讓業務更看清楚,真正愛買的人

來自哪個渠道

通過什麼主題

需要什麼樣優惠

在什麼時機下單

讓業務更多的去抓這些核心用戶,而且改善後續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部分用戶來源、信息投放響應,購買行為,主題閱讀,完全可以通過內部系統記錄。即使不知道他是男是女,我們也能通過投廣告,發內容,做優惠吸引到他們。在上一步我們已經看到,用戶畫像分析如果真的想深入用戶,就得依賴多種數據來源。很有可能是內外部數據雙管齊下的。考慮到內部數據可能採集不全,外部數據存在抽樣誤差問題,在使用數據上就得有取捨,有重點。這也是為啥前邊一直強調逐步驗證,縮小假設的原因。聚焦了才好採集數據。

越是偏態度、體驗、情感類問題,越傾向於用調研的方法

越是偏行為、消費、互動類問題,越傾向於內部的數據分析

如果想了解競品,就拉競品用戶調研,或針對競品網店爬蟲

在傳統意義上,做市場調研和做數據分析的,都有各自用戶畫像的定義、做法、輸出產物。站在實際對企業有用的角度,當然是越多越好。不過,隨著爬蟲,NLP,埋點越做越深入,在有技術支持的情況下,這些年對系統採集數據的利用度是越來越高的。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儘量推動內部數據豐富。不然事事依賴調研,數據沒有積累,以後也難做。

 

如果以上幾步做好了,在最後推分析結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完全不費力氣。實際上,用戶畫像分析最大的問題都是出在前五步的。缺少假設方向,缺少數據準備,缺少分析邏輯,單純羅列數據,無限制拆解,到最後自然面對一堆零碎的數據糾結:「男女比例3:2又怎樣呢???」當然用戶畫像有其他很多用處,比如支持新品開發,支持推薦系統,支持自動營銷系統,支持投放系統等等,作分析只是它一小塊作用。所以想做好分析,還是要多學習分析方法,操練分析邏輯哦。不考慮具體問題場景,單純的問:一般的用戶畫像怎麼做。得到的也是來自算法、調研、數倉、分析各個崗位千奇百怪的回答,自然沒有分析思路了

數據分析報告,就該這麼寫

數據分析真的能驅動用戶快速增長麼?

數據分析的基本方法論

一份完整的數據分析師成長書單

數據分析師的未來

超級菜鳥如何入門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的套路:經典的6大類分析方法

如何才能成為頂級的數據分析師?

數據分析的道與術

 數據分析人的職場天花板

一次客戶細分的實踐

經驗,套路還是邏輯?從我的一次數據分析經歷中能得到什麼?

為什麼我提交的數據分析報告總是被領導K?

大數據也是個江湖:關於騰訊大數據「購買iPhone人群普遍無房無車學歷低」的一地雞毛

浙江移動發布手機終端大數據分析報告

為什麼客戶畫像這麼難?

為什麼有些人用3年的時間獲得了 你12年的數據分析經驗

數據分析師的自我修養

經營分析師如何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

相關焦點

  • 做遊戲運營不懂用戶畫像怎麼行?5分鐘讓你讀懂用戶畫像
    這篇文章我將從什麼是用戶畫像,如何構建用戶畫像,用戶畫像的實際場景應用三個維度說明,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什麼是用戶畫像?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 用戶畫像是根據用戶社會屬性、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個標籤化的用戶模型。」
  • 周志松:什麼是用戶畫像,如何構建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又稱人群畫像,實際是數據和文字,而不是圖片,根據一系列真實目標用戶的數據建立的模型。這些數據主要是指用戶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性格,愛好,職業等,另外,還包括一些習慣,比如上網時間,上網行為,操作方式,購物習慣等。
  • 如何進行精準化的用戶畫像?
    數據用戶畫像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通過「虛擬用戶畫像」我們可以定義用戶的性別、年齡等這些表面的基本特徵,如若想要深入了解核心層面的東西,非數據用戶畫像不可。 這種用戶畫像是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積累的用戶信息、行為記錄越來越豐富,同時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也已成熟,可以計算出每一個用戶的特徵。
  • 深度剖析:什麼是真正的用戶畫像
    這是怎麼挖掘出來的?標籤又可以分為三大類(寬泛):統計類標籤:這類標籤是最為基礎也最為常見的標籤類型,例如:對於某個用戶來說,其姓名、性別、年齡、地市、活躍時長等,這類數據可以從用戶註冊數據、用戶消費數據中得出,該類數據構成了用戶畫像的基礎。
  • 用戶畫像報告怎麼寫才有用?
    今天繼續分享如何寫數據分析報告。之前2期舉的例子都是監控數據,監控數據是連續觀測,會很明顯的看到曲線變動。於是很多同學便問:「靜態數據的報告該咋寫」。尤其以用戶畫像報告為甚。很多時候業務提了需求:看看我們的用戶畫像。結果寫出來報告被批:我都知道了,你寫這有啥意義。到底咋弄?今天系統分享一下。
  • [乾貨]如何構建用戶畫像
    相比傳統的線下會員管理、問卷調查、購物籃分析,大數據第一次使得企業能夠通過網際網路便利地獲取用戶更為廣泛的反饋信息,為進一步精準、快速地分析用戶行為習慣、消費習慣等重要商業信息,提供了足夠的數據基礎。伴隨著對人的了解逐步深入,一個概念悄然而生:用戶畫像(UserProfile),完美地抽象出一個用戶的信息全貌,可以看作企業應用大數據的根基。
  • 實案分析:如何用一道多選題給用戶畫像?
    現代商業離不開對用戶的理解,任何業務的決策者都不會希望在認識用戶上存在盲區,因此在用研的日常工作中,「做一個用戶畫像」是經常收到的需求。但同樣的需求背後,往往對應著不同的目標和問題,搞清楚了解用戶能幫助業務方解決什麼問題,才能更有效地制定研究方案。
  • 用戶畫像如何讓教育營銷如虎添翼?
    相比傳統的線下會員管理、問卷調查等各種手段了解用戶,大數據第一次使得企業能夠通過網際網路便利地獲取用戶更為廣泛的反饋信息,為進一步精準、快速地分析用戶行為習慣、消費習慣等重要商業信息,提供了足夠的數據基礎。用戶畫像是大數據行業言必及之的時髦概念,運營、產品、市場者的口頭禪。那麼到底什麼是用戶畫像呢?
  • 4個問題帶你了解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是對於目標用戶的擬定代表。) 對於如何分析用戶畫像,Alan Cooper提出過兩種模型: 佔比:類別用戶量/總用戶量;TGI:類別人群相較於總體人群的偏好度,數值越大說明該類別人群相較於總體人群對該事物的關注度更高,TGI=[目標群體中具有某一特徵的群體所佔比例/總體中具有相同特徵的群體所佔比例]*100%)
  • 用戶畫像從0到100的構建思路
    正文開始導讀:用戶畫像作為當下描述分析用戶、運營營銷的重要工具,被全部網際網路人熟知,用戶畫像的定義並不複雜,是系統通過用戶自行上傳或埋點上報收集記錄了用戶大量信息,為便於各業務應用,將這些信息進行沉澱、加工和抽象,形成一個以用戶標誌為主key的標籤樹,用於全面刻畫用戶的屬性和行為信息
  • 人臉識別用戶畫像,從模糊到精準的藝術
    如今企業競爭愈演愈烈,誰能掌握用戶並能夠真正了解用戶,並能快速滿足用戶的需求就能佔領市場先機,因此用戶數據成為企業存活的核心生產要素。而在商業領域,我們如何精準快速地獲取用戶數據?這裡要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用戶畫像」。
  • 基於用戶畫像與新聞詞向量的個性化新聞推薦模型
    摘要:目前,由於用戶行為數據的高維稀疏特點以及衡量新聞內容相似性的複雜度較高,本文針對這兩個問題,從分類角度考慮,提出一種基於用戶畫像與新聞詞向量的個性化新聞推薦模型,對用戶的行為數據等進行分析,構建用戶畫像模型,提取用戶畫像特徵,並使用指數衰減模型的Word2Vec框架進行詞向量訓練,結合文本特徵的向量空間模型構建新聞全局特徵
  • 實例解析:生活中的用戶畫像
    本文利用生活中的小例子,給大家講一個利用用戶畫像提升交易額的例子,一起來看看~有同學問:到處都看到吹用戶畫像的,可就是沒見過真正例子。今天我們來一個:利用用戶畫像提升交易額的實戰例子,而且這個例子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陳老師上周帶娃的時候剛剛碰到的,還新鮮熱乎著呢。
  • 品客數據是如何進行用戶畫像的
    所以,對顧客進行畫像,然後分類管理成為必然的事情.但是,如何才能精準地實現顧客畫像呢?為什麼我們記錄了顧客的生日、三圍、款式偏好、色彩偏好,還是無法做到對顧客精準溝通?無法做到在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內容,吸引顧客進店復購呢?為什麼我們發送的信息,顧客毫無反應,甚至打擾了顧客呢?品客數據根據多年的分析,對顧客畫像系統進行了深度的開發。
  • 如何高效測評(買家用戶畫像和關聯流量)
    下面我從幾個維度去給大家剖析一下,如何去做高質量的測評1.買家帳號用戶畫像2.關聯流量的產生一、什麼是用戶畫像?(下面的亞馬遜平臺簡稱amz)我們註冊一個新的buyer帳號的時候,amz是不知道這個帳號背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男的?女的?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 深度分析:YouTube、TikTok等海外四大社媒平臺用戶畫像及營銷優劣勢
    海外最大視頻社媒 YouTube 平臺分析、用戶畫像和網紅營銷優劣勢關於 YouTube 你需要了解的基本數據和用戶畫像根據 2019 年 YouTubeInstagram 平臺分析、用戶畫像和網紅營銷優劣勢關於 Instagram 你需要了解的基本數據和用戶畫像1、每月將近 10 億的用戶在使用
  • 談談用戶畫像
    關鍵在於你在宣傳這個事情,用戶付費目標預期和真實目標,是否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說用戶花錢是想泡妞,但真實是遭遇陷阱被坑。比如說用戶花錢是為了身體健康,疾病康復,真實情況其實就是安慰劑,甚至因此耽誤正規治療。比如說用戶花錢是為了發財,真實情況是人家靠你花錢發財,甚至把你本錢騙光。
  • 如何做B2B營銷用戶畫像(Buyer Persona)?
    上一篇中我們講了做營銷為什麼需要用戶畫像營銷為什麼要做用戶畫像(Buyer Persona)?,以及如何使用。這一篇我們詳細分享下如何製作?營銷用戶畫像可以通過調研,問卷以及採訪你的現有客戶,潛在用戶甚至是你目標客戶的合作方。
  • 盤點營銷熱門詞彙之一:用戶畫像、互推、場景營銷
    什麼是用戶畫像?就是根據目標客戶的社會屬性、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其它的行為等信息,抽象出一個標籤化的用戶模型。怎麼做用戶畫像?3) 對用戶畫像打標籤對抽取的用戶的典型特徵,按分類打成關鍵標籤。幫你在做產品之前、寫宣傳文案之前、開通自媒體之前,摸透用戶的心理和需求,痛點和期望。通過分析和論證,是一堆真實存在的人,而且通過用戶畫像,你可以知道他們在哪,有什麼習慣,什麼場景下對你的產品有需求。什麼是互推?
  • 基於用戶畫像的騰訊大數據防刷架構
    隨著電商行業的飛速發展,商家利用各種補貼活動來刺激用戶消費,培養用戶習慣,但與此同時也促使一批羊毛黨誕生,本文主要分享下騰訊是如何利用大數據、用戶畫像、建模來防止被刷、惡意撞庫的。「羊毛黨」的行為距離欺詐只有一步之遙,他們的存在嚴重破環了活動的目的,侵佔了活動的資源,使得正常的用戶享受不到活動的直接好處。今天主要分享下騰訊自己是如何通過大數據、用戶畫像、建模來防止被刷、惡意撞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