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精準化的用戶畫像?

2020-12-16 36kr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 作者 @王小默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用戶畫像介紹

什麼是用戶畫像?

從中文概念來講,用戶畫像與用戶角色非常相近,是用來勾畫用戶(用戶背景、特徵、性格標籤、行為場景等)和聯繫用戶需求與產品設計的。

簡單來將,就是想要在通過從海量用戶行為數據中煉銀挖金。它根據用戶在網際網路留下的種種數據,主動或被動地收集,然後儘可能全面細緻地抽出一個用戶的信息全貌,從而幫助解決如何把數據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問題。比如:猜用戶是男是女,哪裡人,工資多少,有沒有談戀愛,喜歡什麼,準備剁手購物嗎?

而從英文概念角度,用戶畫像(User Portrait)、用戶角色(User Persona)、用戶屬性(User Profile)這三個概念其實都是各有側重和容易混淆的。

用戶角色更傾向於業務系統中不同用戶的角色區分。例如:學校教務管理系統、老師審核、設置選課、學生查看選課和成績。那麼老師、學生就是不同的用戶角色。

用戶畫像更傾向於對同一類用戶進行不同維度的刻畫。例如:對同一個電商的買家進行用戶畫像設計,就是將買家進一步細分和具象,如閒逛型用戶、收藏型用戶、比價型用戶、購買型用戶等。

用戶屬性則更傾向於對屬性層面的刻畫和描述,特別是基本屬性的內涵居多,包括性別、年齡、地域等。

根據以上的講解,我們就知道,用戶畫像近似等同於用戶角色,統一稱為中文概念的用戶畫像,而用戶屬性則是用戶畫像的子集。

用戶畫像分類

1. 虛擬用戶畫像

可能你不知道的是,用戶畫像其實是分為兩種的。早期的用戶畫像和上面的描述有所不同,它是通過對用戶多方面信息的調研和了解,將多種信息分類聚合,產出幾個有典型特徵和氣質的虛擬用戶。

此種的用戶畫像沒有數據的參與構建,自然粒度也就比較粗,只是用虛擬的用戶畫像代表真實的用戶。

比如,用戶畫像會用如下的文檔描述:

2. 數據用戶畫像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通過「虛擬用戶畫像」我們可以定義用戶的性別、年齡等這些表面的基本特徵,如若想要深入了解核心層面的東西,非數據用戶畫像不可。

這種用戶畫像是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積累的用戶信息、行為記錄越來越豐富,同時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也已成熟,可以計算出每一個用戶的特徵。特徵是從人口基本屬性、社會屬性、生活習慣、消費行為等信息抽象出來的一個個具體的標籤表示,標籤是某一用戶特徵的符號化表示。

為每個用戶計算用戶畫像,這樣更加貼近真實的世界,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不能隨隨便便被其他人代表,用戶畫像精準到人。

用戶畫像用標籤集合來表示,例如:

王某,男,33歲,河南人,北京工作,銀行業,投資顧問,年收入50萬,已婚,兩套房,有孩子,喜歡社交,不愛運動,喝白酒,消費力強等。

基礎信息可以通過用戶的註冊信息獲得,但像是否有孩子、喜歡社交、喝白酒、消費能力等級等,用戶不會告訴我們,需要建立數據模型才能計算出來。

當然,用戶標籤的體系是需要根據業務領域去設計的,比如:銀行和電商用戶標籤體系就會不同。

數據用戶畫像的用途

(1)精準營銷

這是運營最熟悉的玩法,從粗放式到精細化,將用戶群體切割成更細的粒度,輔以簡訊、推送、郵件、活動等手段,驅以關懷、挽回、激勵等策略。這樣就避免了全量投放造成的浪費,而且可以針對某次活動的拉新用戶進行分析,評估活動效果,看是否和預期相符。

(2)數據應用

用戶畫像是很多數據產品的基礎,諸如耳熟能詳的推薦系統廣告系統。操作過各大廣告投放系統的同學想必都清楚,廣告投放基於一系列人口統計相關的標籤,性別、年齡、學歷、興趣偏好、手機等等。

比如:電商網站為準媽媽推薦嬰兒用品,為攝影愛好者推薦鏡頭。在個性化推薦中,計算出用戶標籤是其中一環,還需要有協同過濾等推薦算法實現物品的推薦。

精準廣告可以根據年齡、區域、人群、天氣、遊戲愛好、內容偏好、購物行為、搜索行為等定向選擇進行投放。例如騰訊的廣點通,支持用戶在微信、QQ精準投放。

(3)數據分析

這個就不用多提了,用戶畫像可以理解為業務層面的數據倉庫,各類標籤是多維分析的天然要素,數據查詢平臺會和這些數據打通。

(4)產品設計

產品方面,它用於輔助產品設計,評價需求是否有價值。把用戶進行分群,依據不同用戶群特性就行產品設計和測試驗證,別讓產品偏離核心用戶的需求。

(5)匹配度判斷

查看某次市場推廣的用戶畫像,事後分析是否和預期一致,判斷推廣渠道和產品目標用戶群的匹配度。

(6)用戶分析

產品早期,PM們通過用戶調研和訪談的形式了解用戶。在產品用戶量擴大後,調研的效用降低,這時候會輔以用戶畫像配合研究。新增的用戶有什麼特徵,核心用戶的屬性是否變化等等。

看來用戶畫像的用途還是蠻多的!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對大部分產品,用戶畫像用不到推薦系統,個性化推薦也提高不了幾個利潤,畢竟它需要大量的用戶和數據作支撐。所以這些產品,更適合以用戶畫像為基礎去驅動業務。而且有些時候即使有大量的數據和用戶作支撐,有些公司也依然對畫像不感冒,為什麼呢?

傷不起的用戶畫像

不少公司,花了一大筆錢招了不少人建設用戶畫像系統,結果用不起來。或者做了一份用戶畫像的報告,性別用戶地理位置用戶消費金額,看上去挺高大上的,看完也就看完了。

歸根結底,難以用好。很多用戶畫像初衷是好的,但是淪為了形式主義。

比如:有的公司建立用戶畫像劃分了百來個維度,用戶消費、屬性、行為無所不包。本來這不錯啊,但是上線後運營看著這個乾瞪眼!為何?

問題包含但不限於:用戶有那麼多維度,怎麼合理地選擇標籤?我想定義用戶的層級,VIP用戶應該累積消費金額超過多少?是在什麼時間窗口內?為什麼選擇這幾個標準?後續應該怎麼維護和監控?業務發生變化了這個標籤要不要改?

設立好標籤,怎麼驗證用戶畫像的有效性?我怎麼知道這套系統成功了呢?效果不佳怎麼辦?它有沒有更多的應用場景?

另外,策略的執行也是一個糾結的問題。從崗位的執行看,運營背負著KPI。當月底KPI完不成時,你覺得他們更喜歡選擇全量運營,還是精細化運營呢?

不少公司都存在這樣類似情況:使用過用戶畫像一段時間後,發現也就那麼一回事,也就漸漸不再使用。

這是用戶畫像在業務層面遇到老大難的問題。雖然企業自稱建立用戶畫像,應用還是挺粗糙的。

那麼用戶畫像到底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呢?我們下一講來說這個問題!

作者:王小默,公眾號:小默日曆

本文由 @王小默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品客數據是如何進行用戶畫像的
    所以,對顧客進行畫像,然後分類管理成為必然的事情.但是,如何才能精準地實現顧客畫像呢?為什麼我們記錄了顧客的生日、三圍、款式偏好、色彩偏好,還是無法做到對顧客精準溝通?無法做到在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內容,吸引顧客進店復購呢?為什麼我們發送的信息,顧客毫無反應,甚至打擾了顧客呢?品客數據根據多年的分析,對顧客畫像系統進行了深度的開發。
  • 周志松:什麼是用戶畫像,如何構建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又稱人群畫像,實際是數據和文字,而不是圖片,根據一系列真實目標用戶的數據建立的模型。這些數據主要是指用戶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性格,愛好,職業等,另外,還包括一些習慣,比如上網時間,上網行為,操作方式,購物習慣等。
  • 做遊戲運營不懂用戶畫像怎麼行?5分鐘讓你讀懂用戶畫像
    這篇文章我將從什麼是用戶畫像,如何構建用戶畫像,用戶畫像的實際場景應用三個維度說明,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什麼是用戶畫像?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 用戶畫像是根據用戶社會屬性、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個標籤化的用戶模型。」
  • 用戶畫像如何讓教育營銷如虎添翼?
    前言對於品牌來說,用戶始終是他們長期追求的對象,伴隨著大數據應用的討論、創新,個性化技術成為了一個重要落地點。用戶畫像越來越被企業所重視。用戶畫像到底是什麼?品牌如何通過用戶畫像,越來越了解用戶,最終得到用戶的青睞?
  • [乾貨]如何構建用戶畫像
    經歷了12、13兩年熱炒之後,人們逐漸冷靜下來,更加聚焦於如何利用大數據挖掘潛在的商業價值,如何在企業中實實在在的應用大數據技術。伴隨著大數據應用的討論、創新,個性化技術成為了一個重要落地點。三、如何構建用戶畫像一個標籤通常是人為規定的高度精煉的特徵標識,如年齡段標籤:25~35歲,地域標籤:北京,標籤呈現出兩個重要特徵:語義化,人能很方便地理解每個標籤含義。這也使得用戶畫像模型具備實際意義。能夠較好的滿足業務需求。如,判斷用戶偏好。
  • 如何做B2B營銷用戶畫像(Buyer Persona)?
    上一篇中我們講了做營銷為什麼需要用戶畫像營銷為什麼要做用戶畫像(Buyer Persona)?,以及如何使用。這一篇我們詳細分享下如何製作?營銷用戶畫像可以通過調研,問卷以及採訪你的現有客戶,潛在用戶甚至是你目標客戶的合作方。
  • 用戶畫像,該怎麼分析?
    單純的羅列用戶標籤或者拆解用戶指標,也起不到分析作用。像利用好用戶畫像,還得按分析套路一步步來。用戶畫像分析,本質上是從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新上市產品銷售未達預期,我們既可以從產品管理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能從用戶角度來思考問題。
  • 一點資訊打造精準化闢謠系統
    原標題:向網絡謠言全面開戰 一點資訊打造精準化闢謠系統   針對網絡謠言,3月22日,一點資訊與京東旗下美食超市7FRESH七鮮攜手,基於一點資訊闢謠平臺的內容和數據,在廣安門店打造了一個「大型闢謠現場」,通過「桌貼」、「貨品標籤」、「購物車」、「購物袋」等店內場景布置,一舉揭破生活中常見的謠言
  • 如何高效測評(買家用戶畫像和關聯流量)
    下面我從幾個維度去給大家剖析一下,如何去做高質量的測評1.買家帳號用戶畫像2.關聯流量的產生一、什麼是用戶畫像?(下面的亞馬遜平臺簡稱amz)我們註冊一個新的buyer帳號的時候,amz是不知道這個帳號背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男的?女的?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 用戶畫像從0到100的構建思路
    畫像從1到100的構建思路在前面一節,我們討論了一個用戶畫像的基礎框架應該如何搭建,這一節討論一下,有了基礎框架,到底應該如何著手一步一步完善畫像標籤樹,如何從一個基於業務的需求落地為標籤的設計,如何將標籤應用到具體的業務中。
  • 大數據|一文讀懂五大細分品類,用戶畫像和市場熱度究竟如何?
    品類細分已經是奶粉圈老生常談的討論話題,今天筆者以百度指數趨勢研究、需求圖譜、人群畫像三個維度來看看羊奶粉、有機奶粉、孕婦奶粉、兒童奶粉、成人奶粉五大細分品類網際網路搜索熱度究竟如何?五大細分品類,網際網路搜索熱度如何?
  • 耕墨|微信社群的用戶畫像是什麼?又如何精準構建呢
    用戶畫像的概念最早由互動設計之父Alan Cooper提出,他是建立在一系列屬性數據之上的我們的目標用戶模型,一般是產品的設立,運營人員從用戶群體中抽象出來的典型用戶,他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用以描述用戶需求的工具。耕墨用一句話概括什麼是用戶畫像,就是給你的用戶打標籤。
  • 數據賦能管理: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精準化取向與路徑
    以移動管理平臺為依託,利用伴隨式數據採集、動態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構建起集數據採集、數據分析、數據畫像、數據反饋為一體的數據賦能管理的核心體系,從而實現高校學生事務管理「需求」和「供給」的精準化。以學業輔導為例,通過數據賦能,可實施學業的動態預警,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幫扶、高效率的共性化教育,以精準化助推「管理育人」取得良好成效。
  • 4個問題帶你了解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是對於目標用戶的擬定代表。) 對於如何分析用戶畫像,Alan Cooper提出過兩種模型: 用戶畫像有什麼用?如何使用? 討論用戶畫像的作用,我們先了解用戶畫像理論的源頭Alan Cooper怎麼說。 Alan Cooper認為有四個核心作用: 1)產生共同語言。 2)讓用戶形象不再多變且沒有定論。
  • 實案分析:如何用一道多選題給用戶畫像?
    現代商業離不開對用戶的理解,任何業務的決策者都不會希望在認識用戶上存在盲區,因此在用研的日常工作中,「做一個用戶畫像」是經常收到的需求。但同樣的需求背後,往往對應著不同的目標和問題,搞清楚了解用戶能幫助業務方解決什麼問題,才能更有效地制定研究方案。
  • 深度剖析:什麼是真正的用戶畫像
    編輯導語:如今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每個用戶都被標籤化,運用用戶畫像的方式了解用戶,從而推送相關消息;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你買了商品後,推薦會自動推送與此商品相關的商品,促進消費;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什麼是真正的用戶畫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人臉識別用戶畫像,從模糊到精準的藝術
    如今企業競爭愈演愈烈,誰能掌握用戶並能夠真正了解用戶,並能快速滿足用戶的需求就能佔領市場先機,因此用戶數據成為企業存活的核心生產要素。而在商業領域,我們如何精準快速地獲取用戶數據?這裡要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用戶畫像」。
  • 用戶需求搬運工:用戶畫像標籤體系如何為企業開拓千億市場
    ,一定是因為你的產品能夠幫助到他,解決他的生活所需,除了解決用戶的痛點之外,產品還需要具備給用戶提供額外的東西,比如說情懷、態度、身份、夢想等附加價值,除了抓住用戶的痛點之外,商家還需要抓住消費者的癢點和興奮點,一樣新的產品出現,不久就會出現競爭品,如何在被模仿、被競爭的產品中衝出一條生路呢?
  • 盤點營銷熱門詞彙之一:用戶畫像、互推、場景營銷
    什麼是用戶畫像?就是根據目標客戶的社會屬性、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其它的行為等信息,抽象出一個標籤化的用戶模型。怎麼做用戶畫像?3) 對用戶畫像打標籤對抽取的用戶的典型特徵,按分類打成關鍵標籤。然後,把這類用戶中找對應的具體化人設,包括人設的名字、年齡、職業……思考:如何依據這些標籤,和一個人對話(寫文案、寫文章)用戶畫像有什麼用?
  • 基於用戶畫像與新聞詞向量的個性化新聞推薦模型
    摘要:目前,由於用戶行為數據的高維稀疏特點以及衡量新聞內容相似性的複雜度較高,本文針對這兩個問題,從分類角度考慮,提出一種基於用戶畫像與新聞詞向量的個性化新聞推薦模型,對用戶的行為數據等進行分析,構建用戶畫像模型,提取用戶畫像特徵,並使用指數衰減模型的Word2Vec框架進行詞向量訓練,結合文本特徵的向量空間模型構建新聞全局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