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用戶畫像

2021-02-13 caoz的夢囈

割不完的韭菜 這篇文章算是半爆發了吧,好歹是5萬+了,兩天增加訂閱1500+。其中有一句話列在這裡引述一下

這個世界其實也是公平的,有什麼消費者,就有什麼商業模式。

我以前講過,做商業不是做道德楷模,堅守底線就是好人,在流行的賺錢套利模式裡,有幾種,看上去很low,其實我還是覺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主播打賞,雖然充滿了言語套路,但實話說,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主播也沒說你打賞了馬上就能財務自由,也沒說你打賞了身體各種頑疾就能康復如初,在這種情況下,我倒不覺得這事算是割韭菜。

小黃文付費閱讀,邏輯同上。

淘寶優惠券,佔便宜心理人皆有之,別賣假貨,別虛假宣傳產品特性和功能,就沒問題。當然,我知道這裡涉及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微信對這個幹擾社交網絡,騷擾微信社交平臺很忌諱,從社交網絡平臺來說,微信有他的道理,但從優惠券本身來說,並不存在這個問題,是其利益鏈條上衍生的推廣途徑問題比較大,這是另一個話題了,不展開討論。

我對這種營銷活動判定的度是什麼呢,我解釋一下。

為什麼有的事情我說是割韭菜,有些我認為不是。

關鍵在於你在宣傳這個事情,用戶付費目標預期和真實目標,是否存在很大的差異。

比如說用戶花錢是想泡妞,但真實是遭遇陷阱被坑。

比如說用戶花錢是為了身體健康,疾病康復,真實情況其實就是安慰劑,甚至因此耽誤正規治療。

比如說用戶花錢是為了發財,真實情況是人家靠你花錢發財,甚至把你本錢騙光。

比如說用戶想佔便宜買好東西,結果發現根本買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或者買到的實際上根本不值。

這些都是明顯的付費預期與結果顯著不一致。

直播主播雖然也有一些玩曖昧吸金的技巧,可能會挑戰用戶預期,但第一,並不是所有主播都是靠曖昧吸金,比如遊戲主播,比如一些表演主播,還是靠自己的一些技能和特點獲得認可和支持;第二,玩曖昧的付費群體裡,大部分支持者也是滿足於曖昧帶來的體驗,預期錯位的在直播付費這個用戶群體裡,雖然有,但並不是主流情況。

之前說單頁電商一波流,用戶花錢是以為撿了大便宜,真實情況要不產品可用性很差,要不就是質量極低,跟本達不到其宣傳的效果。

淘寶優惠券說來,其實也有讓你以為佔便宜的效果,但真實情況是,大部分情況下,至少這個店家持續運營,還是要一些口碑的,淘寶本身也是要維護自己平臺口碑的,跟一波流的電商操盤者對比來說,商品價值與價格的符合度還是要高很多。

可供對比的事實,單頁電商一波流的玩法是洗用戶,用戶洗過一茬後,轉化率急劇下跌,然後換品類,換馬甲洗。而優惠券,持續消費還是很多的。

羅嗦半天,才引入主題,我說這些,有些商業途徑,有些收入模式,我覺得,雖然感覺很low,但是我還是能接受的,可是問題來了,能接受是一回事,卻做不來,為啥做不來,對這裡的用戶行為,消費方式,完全理解不來。

最近跟創業者聊天,越來越覺得自己完全不接地氣,昨天我跟朋友聊淘寶優惠券話題,我對這個市場空間規模完全沒概念,因為我從來沒有看到誰給我發過優惠券,於是我主動要求對方,給我拉進一個淘寶優惠券的發放群,別說,裡面全是女生。我真是無法理解這種群是為什麼會存在的,大家都不說話,每天有機器人發上百條優惠券,但是人家就是有成交,有轉化。我熟悉的群裡,如果有任何發一條類似的廣告,要不被群主踢掉,要不我忍受不了直接退群,然而這樣的群,我就觀察,沒人退群,也沒人回復,也沒人感謝,啥都沒有,只有發紅包的時候看到有領取記錄,證明群裡人是活的,而且紅包每個都只有幾分而已,如果不是為了觀察這個事情,我找不到任何留在這個群裡的理由。

很多行為我都是無法理解的,前天創業者給我講解三四線城市鄉鎮正在紅火的房卡模式棋牌遊戲也是,很多用戶行為特徵完全在我的世界觀之外。

當然,還有很多讀者提過的快手,我知道數據,快手火的不得了,厲害的不得了,比其他任何知名直播平臺都要大差不多一個數量級左右,但我仍然無法理解其用戶行為,其用戶的參與和付費動機。

15年前,很多網際網路大佬和領袖人物,都看不懂hao123,我不敢說我一定懂,但我比他們看得還是明白一點,認識的多一些。但現在,對這些新玩意,我真是完全無法理解,別人跟我提及相關產業的時候,每個數字都在突破我的常識。

我以前講過,邏輯的前提是基於世界觀和價值觀,如果世界觀和價值觀完全不同,你用你的邏輯去思考他們的行為,肯定是無法理順的,他們的行為動機,必須建立在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基礎上,才能用邏輯去理解。

所以,這就是今天的主題,用戶畫像。

一個產品的運營定位,用戶是誰,他們的屬性是什麼,他們的世界觀是什麼,他們的價值觀是什麼。他們的行為動機,消費決策的依據是什麼,這些都是產品設計之前就要考慮清楚的。馮爺說過,不要用我以為,我觀察身邊的人,來做網際網路產品的判定。中國的人群,真的是分了非常多的層次。甚至你用簡單的標籤也很難分拆出來,你說95後是個標籤,但95後也存在涇渭分明的不同群體,你問我怎麼分,我怎麼知道,但我知道,肯定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鄉鎮;都存在差異。而即便同屬於一類,北方和南方,通常也存在差異;教育背景差異,家庭背景差異,等等等等。

大部分網際網路從業者集中在一線城市,大部分網際網路巨頭的員工和負責人都是名校背景,精英階層,這個問題一直存在,所以很多三四線城市的訴求往往被一些草根創業者所挖掘,所轉化。我們一直認為,各個網際網路巨頭在虛心學習,網際網路的理念也越來越普及,這種鴻溝會越來越小,世界越來越平,但現實,真的不是。

所以很多悶聲發財的東西,依然是游離於巨頭視野之外,游離於精英視野之外,游離於評論家視野之外,是的,有些就是割韭菜,他們也是非常善於做用戶人群畫像,如果拋開割韭菜這個目的,只看他們的營銷策劃能力和用戶分析能力,不能不說很值得我們學習。

但也有一些,雖然用我們的世界觀來看,很low,然而我覺得其商業邏輯是可行的,也是,你不能阻止用戶自己很low但很開心去付費。這些事情,更要認真去研究,去學習。

包括一些公眾號的營銷案例,也不斷刺激我的世界觀。

今天沒有特別的乾貨,因為我自己也還沒能跳出自己的巢窟。

我說個例子吧,當年汪華老師分享的,某個網際網路上市公司老闆,創業的時候,每天跑到工廠門口,跟農民工蹲在地上聊天,一起排隊吃大鍋飯,聊什麼,聊他們的生活,訴求,然後推出的產品深受農民工歡迎,而且變現效率很高,當年網際網路精英人群根本意識不到,農民工也是有消費能力的。

做人要做自己,做產品,要跳出自己。

當然,跳出自己是必須的,做一點low的事情也可以,把握底線,不割韭菜。

題圖,懶的換了。。。

最近發現我的讀者裡,優秀的90後創業者真的很多,那啥,我就說一句吧,苟富貴,莫相忘。

相關焦點

  • 周志松:什麼是用戶畫像,如何構建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又稱人群畫像,實際是數據和文字,而不是圖片,根據一系列真實目標用戶的數據建立的模型。這些數據主要是指用戶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性格,愛好,職業等,另外,還包括一些習慣,比如上網時間,上網行為,操作方式,購物習慣等。
  • 如何進行精準化的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介紹 什麼是用戶畫像? 從中文概念來講,用戶畫像與用戶角色非常相近,是用來勾畫用戶(用戶背景、特徵、性格標籤、行為場景等)和聯繫用戶需求與產品設計的。 簡單來將,就是想要在通過從海量用戶行為數據中煉銀挖金。
  • 做遊戲運營不懂用戶畫像怎麼行?5分鐘讓你讀懂用戶畫像
    這篇文章我將從什麼是用戶畫像,如何構建用戶畫像,用戶畫像的實際場景應用三個維度說明,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什麼是用戶畫像?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是:「 用戶畫像是根據用戶社會屬性、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個標籤化的用戶模型。」
  • 用戶畫像,該怎麼分析?
    有同學問:陳老師,我領導讓我做用戶畫像分析,可是我做了一大堆數據,卻被批:也沒分析什麼東西啊?該咋辦?今天系統解答一下。1.限於數據,動不敢動。一提用戶畫像,很多人腦海裡立刻蹦出了性別,年齡,地域,愛好等基礎信息欄位,然後大呼:我們好像沒這個數據,於是放棄分析了。可實際想想,知道男性佔比真的有那麼大意義?
  • [乾貨]如何構建用戶畫像
    一、什麼是用戶畫像?男,31歲,已婚,收入1萬以上,愛美食,團購達人,喜歡紅酒配香菸。這樣一串描述即為用戶畫像的典型案例。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即:用戶信息標籤化。如果用一幅圖來展現,即:二、為什麼需要用戶畫像用戶畫像的核心工作是為用戶打標籤,打標籤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了讓人能夠理解並且方便計算機處理,如,可以做分類統計:喜歡紅酒的用戶有多少?
  • 用戶畫像如何讓教育營銷如虎添翼?
    前言對於品牌來說,用戶始終是他們長期追求的對象,伴隨著大數據應用的討論、創新,個性化技術成為了一個重要落地點。用戶畫像越來越被企業所重視。用戶畫像到底是什麼?品牌如何通過用戶畫像,越來越了解用戶,最終得到用戶的青睞?
  • 深度剖析:什麼是真正的用戶畫像
    編輯導語:如今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每個用戶都被標籤化,運用用戶畫像的方式了解用戶,從而推送相關消息;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你買了商品後,推薦會自動推送與此商品相關的商品,促進消費;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什麼是真正的用戶畫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品客數據是如何進行用戶畫像的
    所以,對顧客進行畫像,然後分類管理成為必然的事情.但是,如何才能精準地實現顧客畫像呢?為什麼我們記錄了顧客的生日、三圍、款式偏好、色彩偏好,還是無法做到對顧客精準溝通?無法做到在合適的時機、以合適的內容,吸引顧客進店復購呢?為什麼我們發送的信息,顧客毫無反應,甚至打擾了顧客呢?品客數據根據多年的分析,對顧客畫像系統進行了深度的開發。
  • 實例解析:生活中的用戶畫像
    本文利用生活中的小例子,給大家講一個利用用戶畫像提升交易額的例子,一起來看看~有同學問:到處都看到吹用戶畫像的,可就是沒見過真正例子。今天我們來一個:利用用戶畫像提升交易額的實戰例子,而且這個例子就發生在我們身邊。陳老師上周帶娃的時候剛剛碰到的,還新鮮熱乎著呢。
  • 用戶畫像從0到100的構建思路
    正文開始導讀:用戶畫像作為當下描述分析用戶、運營營銷的重要工具,被全部網際網路人熟知,用戶畫像的定義並不複雜,是系統通過用戶自行上傳或埋點上報收集記錄了用戶大量信息,為便於各業務應用,將這些信息進行沉澱、加工和抽象,形成一個以用戶標誌為主key的標籤樹,用於全面刻畫用戶的屬性和行為信息
  • 4個問題帶你了解用戶畫像
    我們需要定義用戶群體,需要更了解用戶,自然而然就會去認知用戶,收集用戶的相關信息,這些步驟其實就是在逐步構建用戶畫像。 接下來,我將帶你通過4個問題一次性弄明白用戶畫像。
  • 如何做B2B營銷用戶畫像(Buyer Persona)?
    上一篇中我們講了做營銷為什麼需要用戶畫像營銷為什麼要做用戶畫像(Buyer Persona)?,以及如何使用。這一篇我們詳細分享下如何製作?營銷用戶畫像可以通過調研,問卷以及採訪你的現有客戶,潛在用戶甚至是你目標客戶的合作方。
  • 人臉識別用戶畫像,從模糊到精準的藝術
    數據即生產力 用戶畫像是商海指南針根據IDC《2020數字宇宙》研究數據顯示,人類在69年的「IT時代」,全球產生了不到1ZB(1萬億GB)的數據。伴隨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2010年全球數據已經進入「ZB空間」,人類也就此進入「DT時代」,在DT時代的頭10年,全球產生的龐大數據量幾近IT時代的44倍。
  • 基於用戶畫像與新聞詞向量的個性化新聞推薦模型
    摘要:目前,由於用戶行為數據的高維稀疏特點以及衡量新聞內容相似性的複雜度較高,本文針對這兩個問題,從分類角度考慮,提出一種基於用戶畫像與新聞詞向量的個性化新聞推薦模型,對用戶的行為數據等進行分析,構建用戶畫像模型,提取用戶畫像特徵,並使用指數衰減模型的Word2Vec框架進行詞向量訓練,結合文本特徵的向量空間模型構建新聞全局特徵
  • 畫鬼容易畫人難:用戶畫像的「能」和「不能」
    開個玩笑,如果這麼簡單的話,那麼你和我都要失業了;但是話說回來,認識用戶是必須的,不過不用擔心,認識用戶不用請他們吃飯,這就是我們常常聽說的「用戶畫像」這個詞。今天,我就來跟你聊一聊:用戶畫像的那些事兒。
  • 用戶畫像報告怎麼寫才有用?
    尤其以用戶畫像報告為甚。很多時候業務提了需求:看看我們的用戶畫像。結果寫出來報告被批:我都知道了,你寫這有啥意義。到底咋弄?今天系統分享一下。沒用的報告長這樣一提到用戶畫像,很多同學的報告都長這樣:男女比例4:630歲以上佔比40%平均年消費500元活躍1個月以上用戶55%……往往這種報告寫的很辛苦
  • 如何高效測評(買家用戶畫像和關聯流量)
    下面我從幾個維度去給大家剖析一下,如何去做高質量的測評1.買家帳號用戶畫像2.關聯流量的產生一、什麼是用戶畫像?(下面的亞馬遜平臺簡稱amz)我們註冊一個新的buyer帳號的時候,amz是不知道這個帳號背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男的?女的?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 盤點營銷熱門詞彙之一:用戶畫像、互推、場景營銷
    什麼是用戶畫像?就是根據目標客戶的社會屬性、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其它的行為等信息,抽象出一個標籤化的用戶模型。怎麼做用戶畫像?3) 對用戶畫像打標籤對抽取的用戶的典型特徵,按分類打成關鍵標籤。然後,把這類用戶中找對應的具體化人設,包括人設的名字、年齡、職業……思考:如何依據這些標籤,和一個人對話(寫文案、寫文章)用戶畫像有什麼用?
  • 耕墨|微信社群的用戶畫像是什麼?又如何精準構建呢
    用戶畫像的概念最早由互動設計之父Alan Cooper提出,他是建立在一系列屬性數據之上的我們的目標用戶模型,一般是產品的設立,運營人員從用戶群體中抽象出來的典型用戶,他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用以描述用戶需求的工具。耕墨用一句話概括什麼是用戶畫像,就是給你的用戶打標籤。
  • 基於用戶畫像的騰訊大數據防刷架構
    隨著電商行業的飛速發展,商家利用各種補貼活動來刺激用戶消費,培養用戶習慣,但與此同時也促使一批羊毛黨誕生,本文主要分享下騰訊是如何利用大數據、用戶畫像、建模來防止被刷、惡意撞庫的。「羊毛黨」的行為距離欺詐只有一步之遙,他們的存在嚴重破環了活動的目的,侵佔了活動的資源,使得正常的用戶享受不到活動的直接好處。今天主要分享下騰訊自己是如何通過大數據、用戶畫像、建模來防止被刷、惡意撞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