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給抑鬱症家屬的正確陪伴建議,每個都很切實,建議收藏

2020-10-20 十分鐘心理

  如果發現家庭成員的情緒持續低落,連吃喝玩樂都沒有興趣,那我們就需要提高警惕,這可能是抑鬱的徵兆。  

  一位讀者在我幾天前的私信中說:「最近,我家有人患抑鬱症,對我指責批評和抱怨。我差點就要瘋了。一個人很抑鬱卻令所有的家人也都很痛苦。老實說,這幾天我都快抑鬱了!」  

  是的,這也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家庭的心聲。大部分人對於抑鬱症不了解,然後稍有不慎的言語或行為都有可能會刺激到這些敏感的抑鬱症家庭成員。  

  「怎麼辦?」「為什麼?」憑什麼?」當他們所愛的人患有抑鬱症時,父母和伴侶不可避免地會不知所措。家人能做什麼?應該怎麼做?  

  在這裡,我想真誠地對這些朋友說:「如果我們的家人出現抑鬱的情緒,請不要急於指責和批評他們。他們有可能是生病了。但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因為類似的家庭還有很多,所以請理解和積極去面對。其實抑鬱症的康復率還是非常高的。有統計數據表示,75%的抑鬱症患者只要定期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就能康復恢復到一個健康的狀態,所以請堅強點陪他們走出痛苦

  面對抑鬱症的家庭成員,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他們:  

  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抑鬱症患者確實會對家庭成員有著過度的依賴,他們甚至會把自己平時不敢宣洩的情緒對著周圍最親近的人發洩出來。  

  但是我們應該體會到抑鬱症患者內心確實是很痛苦的。根據心理學裡當一個人處於痛苦中時,他的心理會產生退行行為的情況。  

  倒行是指一個人在遇到矛盾和挫折時,表現出與年齡不符的幼稚反應和行為,即是心理上存在一些反成熟的倒退行為的現象。  

  因此,當他們患有抑鬱症時,他們的心理是不可避免的出現相對幼稚的言語或行為的。此時,如果你是愛他的,那你就需要接受他目前擁有的一切問題,我們需要學會理解他的痛苦。我知道這會是有點難,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誰也不願意生病。  

  鼓勵他參加有效的治療  

  就像我說的,抑鬱症並不是無法治癒的。只要需要定期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大約75%的抑鬱症患者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標準的。  

  然而,現實情況是,許多人害怕去看抑鬱症的醫生,覺得自己很丟人,而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時機。  

  因此,家庭成員可以多陪伴一下抑鬱症患者一起學習抑鬱症的基本知識,並多加鼓勵他們初期治療效果不大時,繼續堅持治療。  

  在這個階段,家庭成員必須有耐心。心理學debroah Serani博士認為,耐心是對那些需要關心的人最有力的支持。」當你對你關心的人有耐心的時候,你就發出了一個信號,不管他們需要多長時間,需要什麼樣的治療,或者需要什麼樣的困難才能從病痛中恢復過來,因為我會和你在一起」她說。 

  這種耐心有一種非常非常神奇的力量,她說:「有了這種耐心,希望也就會隨之而來。」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看到希望是最困難的。  

  學會感同身受  

  抑鬱症不是鑽牛角尖,矯情等等。是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會發生衝突,大家都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彼此缺乏同情心。  

  抑鬱症也是一樣。真正理解他們的痛苦,同情他們,接受和支持他的選擇。如果家人也不能理解他們,那麼患抑鬱症的親友便會逐漸降低他對你的信任,最終任何我們不想看到的事情或許都有可能會發生。  

  陪伴,並不是說教。  

  不要假設或批評。  

  錯誤的表達:不要想太多了,不要總是在鑽牛角尖。 

  別低估他們的痛苦。

  錯誤的表達:你的痛苦者都是不存在的,開心一點吧。  

  不要使用激將法。  

  錯誤的表達:你所做的配得上關心你的人嗎?  

  不要給出建議或指導。  

  錯誤的表達:你太閒了,去旅行鍛鍊或者學習一下吧。  

  不要去做比較。  

  錯誤的表達:你有什麼好沮喪的?那些殘疾的人都比你可憐得多。  

  我知道很難做到理解抑鬱症患者的,但我相信等到他們康復後,他們會非常的感激你現在對他們所做的一切。  

  好好照顧自己  

  我們在陪伴抑鬱症親屬時也應該學會照顧自己。我的許多客戶的父母有時甚至比家裡的患者更為焦慮,尤其是他們自己的孩子患上了抑鬱。很多媽媽都很覺得不安,到處找治療方法。甚至有些家長甚至出現病急亂投醫。  

  因此,我建議患有抑鬱症的親屬在幫助他們的同時要照顧好自己。資深陪伴者鄒峰總結:陪伴的最核心就就是」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對他們的狀態過於緊張。只有照顧好自己,才能不遺餘力地幫助他們。  

  所有的抑鬱症患者和幸福的家庭都應該遵循了這些理念。最後,祝各位抑鬱的親友都能走出抑鬱的深淵!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給家屬一些陪伴的建議,每條都實用,建議收藏
    面對抑鬱症家屬,你們可以從這幾方面幫助ta:樹立正確的態度就像我剛剛說的,抑鬱症患者對家屬的確會有些過度依賴,甚至他們會把平時不敢在外面發洩的情緒一股腦都撒給周圍最親近的人。可現實情況卻是,很多人畏懼抑鬱症就醫,覺得丟人等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家人可以一同陪伴抑鬱症患者學習抑鬱症基礎知識,鼓勵他們在最初治療階段可能收效甚微時,讓他們堅持下去。這個階段家屬一定要有耐心,心理學博士Debroah Serani相信耐心是對關心的人最有力的支持。
  • 抑鬱症:我給患者家屬的一些陪伴小指引,每條都很實用!建議收藏
    :「家裡有一個患抑鬱症的人,一家人都得遭罪!天天都很煎熬!搞得我都有焦慮和抑鬱症了!」 這位家屬的心聲,恐怕是許許多多抑鬱症患者家庭的一種真實的反映吧。陪伴固然是艱辛和痛苦的,但是作為家屬來說,堅強樂觀是最好的陪伴武器,因為作為抑鬱症患者他們本身就已經很負面了,若家屬也這樣,那麼整個家庭就會陷入到一種非常悲憫和氣氛僵硬的境遇之中,不僅僅患者會更加難受和更加的痛苦起來,家屬也難以輕鬆起來,甚至也會因此焦慮和抑鬱起來,這樣的家屬於現實而言,實在是太多了!
  • 抑鬱症:家屬們都說「陪伴患者太難!」不妨借鑑一下這4點指引
    所以家屬們也是過得比較壓抑和痛苦的,那麼家屬們要怎麼辦呢?這裡我給點建議。>第一,建議家屬們多學習一些抑鬱症的知識曾經有一個患者家屬和我說,她每天都過得很焦慮,原因是她總是去想網上看到的那些不好的信息,比如:抑鬱症的人會做傻事啊、會終生吃藥啊、會毀掉自己的一生啊。等等,每天都想,導致自己也抑鬱了起來。
  • 抑鬱症的家屬應該怎麼做?又該如何陪伴患者呢?
    抑鬱症患者家屬或者抑鬱症患者朋友,該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再有,抑鬱症患者是怕家人和朋友知道自己得了抑鬱症之後會擔心,所以會選擇一個人默默地承受,對於這種患者來說,他們的自尊心是非常強的。一個人默默地扛著、一個人流淚、一個人痛苦,回憶裡的痛,至今連空氣都是恐懼的,抑鬱症患者內心是焦慮的、是萬念俱灰、是喪失快樂的,就算給你一座金山,你也無法開心不起來。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來興趣,就是之前最喜歡的東西。
  • 抑鬱症:都說抑鬱症家屬不容易,不妨可以參考這4個建議
    常見的情況是:「家屬們會去過度放大患病親人的問題、過度擔心他們的身體會受到影響、負面思維因此也會比較嚴重,各種焦慮、緊張、失眠、心情鬱郁等等都來了。」那麼到底該如何陪伴抑鬱症患者,儘可能有效且科學地幫助他們呢?
  • 抑鬱症:患者總是很排斥家屬,家屬該如何應對?掌握這兩點很重要
    文/阿秋有一個家屬和我說,「她每天好聲好氣地伺候著患抑鬱症的孩子,可是到頭來還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甚至還遭到孩子的攻擊和辱罵,心裡備受委屈!自己積攢下來的痛苦,不知道向誰訴說?我簡直是太難,太難難了!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了,我都想放棄了!」
  • 抑鬱症:家屬們掌握這五個陪伴理念,那麼就能夠幫助患者走出困境
    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再嚴重的抑鬱症,經過細心到位的陪伴和積極的治療,都是可以被戰勝的,關鍵的點在於一個是治療,另一個是患者的自救意識和行為,第三個則是家屬們到位走心的陪伴。只要在這幾者共同的努力之下,抑鬱症是一定可以被戰勝的,所以這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千萬不要別眼前的困難嚇倒了,患者不要因為此就自暴自棄和自我指責自己,而家屬在面對親人這樣的時候,則更需要打起精神來,以一種樂觀的精神和一顆積極的心態去幫助陪伴他們走出這個生命中的大考驗插曲。
  • 抑鬱症:家屬在幫助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時,這五個建議至關重要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 )我曾經也是一名重度的抑鬱症患者,如今已經康復兩年了,而且自己的狀態越來越棒,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都不會再被抑鬱症給牽絆住了。這都是源於我真正的懂得了愛自己和知道了如何去和抑鬱情緒相處了,那麼我已然練就了一副金剛之身了。倒下?絕對是沒有那麼容易的事情了。說以後沒有抑鬱情緒,那都是假的,畢竟我也是肉體做的,也是人,是人就會有情緒。
  • 患上抑鬱症如何自我調理,心理學家給出這些建議
    關於抑鬱症這種疾病相信很多人多少是有所了解的,它會讓患上它的人無動力,無希望,無能量,讓患者無法面對現實生活嗎,與抑鬱症抗爭的道路可以說非常困難,患者無法通過簡單的意識力擊潰它,但是患者可以去控制它,既是非常嚴重,最關鍵的是要從小做起,循環漸進,下面這些知識,作為家屬以及患者本人要仔細觀看,同時建議收藏
  • 陪伴抑鬱症患者是艱辛的,但是你們正確地陪伴,一定可以換來重生
    說這個,只是告訴有些抑鬱症患者父母們,儘可能地去避免發生這樣的現象。而是多帶給他們陽光和雨露,以及懂他們的用心陪伴。 而作為抑鬱症患者,在這裡,我的建議也是如此,即:「病了就接受現實,不去對抗,不去糾結,接受這個暫時的困境,慢慢療愈自己,給自己足夠的時間
  • 抑鬱症患者的重生,是來自患者家人的正確陪伴
    在照顧抑鬱症患者時,應該要有「耐心的心理準備和長期的陪伴」。這是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的兩種重要的心理意識。如果家屬已經做好了這些準備,那麼他們就不會盲目地詢問患者,因為他們真的需要時間來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 過來人給正在治療的抑鬱症患者的7個建議,借鑑起來你也可以康復
    文/阿秋今天我要告訴你們,無論是抑鬱症患者還是家屬們,以下這些建議是一個過來人,我,給正在治療的抑鬱症患者的7個建議,只要患者借鑑起來,你一定也可以康復和強大起來!同時家屬們也要懂得這些方法,因為這是有利於家屬們去建議陪伴患者的。「抑鬱症雖然很痛苦,但是它並非不可戰勝!」當我們意識到它,並非是不可戰勝的時候,其實我們便有了能量和力量去應對它了。
  • 抑鬱痊癒之後,她以孩子的身份,給家長們提出了許多陪伴的建議
    有意思的是,第一次讀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以為這是一位家有抑鬱症孩子的家長,在和大家分享她陪伴孩子過程中的感悟,因為她在文中很詳細地說明了家長需要轉變的認知和具體的做法。 她能夠以孩子的身份,產生這些「大人」的思考,為家長們提出建議,這是抑鬱症帶給她的成長與思考,是一份來自抑鬱的「禮物」。
  • 我對抑鬱症朋友的三點建議
    有人把抑鬱形容是「心靈的感冒」,非常形象,抑鬱症就像是心靈不小心染了風寒,大腦籠罩一片陰霾,此時看到的天空都是灰濛濛的,悲觀沮喪,一切了無生機。幾年前友人的親人得了抑鬱症,情緒低落,長期失眠,頭髮大把的掉。這位友人對我意義非凡,也有恩於我,我決意多給這位親人多些溝通和關心,這是第一次與抑鬱症人近距離接觸。
  • 抑鬱症:致患者和家屬們的一封信!要想康復,離不開這三點要求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就是想與大家說說心裡話,我說的這些都是發自我內心的,也是站在一個非常理性和客觀的角度上來闡述的,建議抑鬱症患者和家屬們都可以看看,相信會給到你一些方向和力量的。今天的話題有三個。第一個話題是:跟隨我們學習起來的抑鬱症患者,大多數都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提升與改變,隨著時間的進展,這些跟隨我們腳步學習的人,且結合積極的治療與家裡人用心的陪伴和患者本人看我們的療愈焦慮抑鬱的文章,他們都在一年內或者一年左右走了出來,這是事實,也是令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開心的事情。
  • 康復五年後,一份抑鬱症自救指南建議大家收藏
    很多人在患上抑鬱症後總喜歡自暴自棄,覺得這個世界就他不公平,其實越是這樣抑鬱症會搞得你越痛苦。患上抑鬱症的確是不幸的,但如果在不幸之後你連站起來的勇氣信心都沒有,那就真完了。本來抑鬱症並不是什麼絕症,而且抑鬱症和我們的性格與對待世界的認知態度有很大關係,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下定決心重新來反思自己,也許不久真的可以改變,倘若自己都放棄了,那麼誰都幫不了的。
  • 抑鬱症患者和家屬一定要有耐心(上集)
    對於現在來說家屬陪伴抑鬱症患者非常迷茫、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幫助患者,很多的網友諮詢我說:「我應該如何幫助我的家人走出抑鬱症?、我太迷茫了我的妻子患上了抑鬱症怎麼辦?我的孩子患有抑鬱症我作為家長該怎麼辦?等等類似的問題非常的多。
  • 抑鬱症:如何看待治療期間的副作用?我給你的一些建議
    文/ 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結合治療師)服用抑鬱症的藥物,多少會存在一些副作用,而且這些副作用可能會比療效來得更快一些,因為療效需要一周以上,這是最快的速度了,慢則需要四周左右,一般情況下是兩周左右,所以,很多患者因為副作用的影響,從而加劇了內心的恐懼和害怕心理
  • 抑鬱症:如何看待治療期間的副作用?我給你的一些建議
    不知其解,可能就會做出一些不正確的事情來,比如:不再繼續治療了。 其實這個時候,即:初期的那個把星期到兩個星期,是藥物和你身體的一個適應反應,也是副作用產生的一個階段。所以我們必須去耐心等待和忍受這一些些副作用,所帶來的痛苦感受。
  • 過來人:療愈抑鬱症的一些非常好的建議(請收藏)
    ,作為過來人給你的5個建議,幾乎個個都是非常受用和受鼓舞的,只要你按照這樣的療愈理念去做,那麼戰勝抑鬱症其實就是一件不難的事情了。請保證每次運動都出汗,且每次運動維持兩個小時左右,堅持半個月就可以看到效果了。運動是療愈抑鬱症的天然藥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