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重重!美媒稱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黃金期」已結束

2020-12-17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4月8日報導美媒稱,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黃金期」已經結束。

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3月28日報導,過去十多年來,部分美國大學在國外設分校,全美各大學也招收大批外國留學生,堪稱是美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黃金期,但已有專家說,這個輝煌的年代或許已結束。

過去十多年是美國高教國際化的黃金年代,圖為耶魯大學檔案照。(美聯社)

該刊指出,2014年5月,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在畢業典禮上請來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致辭,校長塞克斯頓與來自49個國家的140名畢業生致意,他強調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性:「無論我們希望自己多麼與世隔絕,全球各地的事件都影響我們每個人。」

高教是推動美國軟實力的載體?

那個年代,美國高教產業想盡辦法將其盛名出口國外,他們宣稱高教是推動美國軟實力的載體,除了紐約大學在阿布達比和上海設分校,耶魯大學在新加坡設分校,杜克大學進軍中國。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美聯社)

這種盛況出現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之後,當時部分美國人呼籲與世界增加來往,而不是退縮孤立。

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曾說,美國人赴國外留學,是歐巴馬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環。白宮還推出計劃,送10萬名美國青年到中國留學,中國留美學生也暴增近90%,一度高達110萬人。

但2016年,川普以「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等口號當選美國總統,宣稱學術界及知識分子看重的「國際化」及「全球化」並非全美共識。

於是,把國際化列為重點策略的美國大專院校數量,在2011年佔所有院校的60%,到了2017年已減為47%。根據國際教育協會的數據,「9·11」之後不斷增長的美國國際新生人數,首度在2016年開始減少,2017年繼續下滑。

反對聲浪不只來自白宮

《高等教育紀事報》稱,這種轉變鮮明反映在專為外籍學生舉辦的英語課程大幅縮減中。

亞歷桑那大學教授詹尼·李說,對高教國際化的抗拒並非僅來自白宮,還來自美國各大學,他們不喜歡那些外國合作夥伴。

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校園(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官網)

例如,耶魯大學教授2013年曾抗議校方決定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開文理學院。而去年沙烏地阿拉伯記者卡舒吉疑似在伊斯坦堡沙國領事館遭謀殺後,麻省理工學院決定不斬斷他們與沙國的合作,也被教職員批評為「為了錢而不顧理智」。

事實上,高教國際化的「黃金期」,正是美國各大學預算緊縮之時。

《高等教育紀事報》指出,國際教育理應是全面的,嵌在實體教學、教職人員的研究、學生的體驗之中。但如今焦點一直是學生的流動──把外國學生帶進美國校園,以及把美國學生送出國。這種膚淺的「國際化」雖是可以量化的目標,而關於國際知識、學生究竟學到什麼,評量起來困難得多。

相關焦點

  • Line上市股價過山車 國際化擴張阻力重重
    但當年IPO計劃擱淺後,就一直拖延到兩年後的今天,估值已縮水。根據Line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F-1招股書顯示,Line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通訊(實際為賣表情貼圖)、內容(遊戲)和廣告這三方面,三者2015年全年營收佔比分別為23.9%、40.9%和30.2%。
  • 美國不敢阻止中國運回黃金,美媒:中國或將清零美債,事情有新變化
    所以,這也就解釋了就在美國將黃金排除出貨幣體系,認為黃金在貨幣體系中的作用已經結束之際,但新興市場和歐洲國家的同行卻正以50多年來未曾見過的速度在囤積黃金。彭博社日前稱,全球央行正在淨拋售美債以置換黃金等非美元資產,以尋求多元化儲備。
  • 【美第一夫人已在白宮打包準備離開】美媒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的...
    2020-12-10 21:20:25來源:FX168 【美第一夫人已在白宮打包準備離開】美媒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的妻子、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在大選結束川普拒不承認敗選之後,「只想回家」。
  • 高等教育的深度國際化
    該校已經和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等外國大學建立了學生互換等交流合作計劃。海得拉巴的印度商學院非常重視國際流動性和職業生涯發展,該校是印度第一所進入世界   300強的大學,已接收來自沃頓、凱洛格、倫敦商學院等世界知名學府的訪問學者。2008年,該校在《金融時報》的排名甚至高於美國西北大學的凱洛格商學院。
  • 1300噸黃金已被運出美國,數千噸黃金或已流入中國,美聯儲不敢阻止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受美元貶值因素,以及美國經濟分裂風險加劇現象的影響,全球多個央行掀起了從美聯儲運回黃金的行動。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美聯儲地下金庫中的黃金存量目前已跌至歷史最低點,總計約5750噸。也就是說,大約1300噸黃金已被運出美國。
  • 變異病毒已到美國?美媒稱英國"全球棄民",德媒稱"歐洲病夫"
    儘管如此,這種變異病毒還是到達了美國,美媒見狀開始落井下石。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下屬媒體CNBC於12月21日刊文《疫情失控情況下,被多國切斷航班往來的英國儼然成了"全球棄民"》。不僅美媒,歐洲媒體也發起了吐槽。德媒《每日鏡報》在當天頭版貼了一張詹森的照片,一旁配文"歐洲病夫"。
  • 新中國成立70年:高等教育國際化特徵與趨勢
    [10]這一時期,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主要面向蘇聯、越南、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派遣大量的留學生,學習和引進蘇聯的高等教育體系和課程體系,是一種典型的「輸入」型國際化模式。1957年後,隨著中蘇關係的逐漸惡化,在赫魯雪夫謀求蘇美合作的背景下,我國積極尋求建立與新民族獨立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外交關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打破蘇聯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的封鎖和孤立。
  • 美國教育國際化:數據、趨勢與川普效應
    美國校園國際化透視 學校是推動美國教育國際化的陣地,是相關數據最重要的來源。為了掌握教育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明確未來走向,美國教育委員會每五年對全國各學院和大學進行校園國際化調查。校園國際化調查自2001年首次進行,最近一次調查是在2016年。該調查是美國高等教育所有部門收集國際化數據唯一的綜合性來源。
  • 環球金匯網:黃金價格突破重要阻力 或形成上漲格局
    匯通網8月22日訊今天早盤黃金價格維持高位盤整,隔夜受歐元區利好消息提振,金價強勢上漲突破1630的關鍵阻力位置,目前關注黃金價格能否在1635上方站穩,若不能收復在關注阻力位下方,黃金短期內可能打開穩步上漲格局。
  • 美媒稱美國或從土耳其手中買下S-400
    參考消息網7月1日報導 美媒稱,根據上周在參議院提出的議案,美國將能夠購買土耳其的俄制S-400防空系統。一位有影響力的參議院議員提出該計劃,試圖緩解華盛頓與安卡拉在F-35聯合攻擊戰鬥機問題上的僵局。
  • 中德日或將要為持有美債向美國付款,美媒:中國存在清零美債可能性
    比如,由彭博巴克萊提供的反饋美國通脹預期指標數據(損益平衡利率和通脹掉期)也正在暗示美國物價增長有望加速,正如下圖所示,美國通脹保值債券自2019年12月以來迄今已經上漲了0.8%。是的,正如BWC中文網團隊在上周發表的報告中率先預測到,耶倫當前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才能在現在高估值的美國資產價格下保持美國經濟復甦,事實上,這個信號已在美聯儲多次的會議紀要和半年度經濟報告上得到了印證,這些文件稱「美國資產價格走高帶來的風險增加,資產泡沫進一步膨脹,資產估值壓力相關的脆弱性已經從顯著升級為偏高」 。
  • 美媒:世界大學排名出爐!中國大學影響力提升美國整體排名下滑
    來源:國際在線美國福布斯網站2日報導稱,根據最新發布的「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牛津大學連續5年蟬聯榜單第一名,美國大學整體排名下滑,中國大學排名獲得歷史性提升。疫情過後,這一趨勢將更為明顯。
  • 美媒:男孩閱讀能力較差有助於解釋高等教育性別差異
    美媒稱,美國密蘇裡大學和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男孩在青春期較差的閱讀能力以及社會對女性上大學的態度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接受高等教育或其他類型的高中後教育的男性比女性少。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8日報導,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
  • 中國外儲創9個月新高,黃金儲備6連升,大幅減美債,資金或加速流入
    圖片來源artsyCNBC和俄媒RT都表示,如果美債的大買家大手筆拋棄美債,並加持實物黃金,這對美國經濟的損失將是「核」級別的。顯然,這一景象或正在發生。而按商品大王、億萬富翁吉姆·羅傑斯長期堅持的一種觀點是,美債和美元的主動權永遠掌握在全球大買家手中,一旦大買家大手筆減持美債類資產,並增持黃金等資產,美債或成為徹頭徹尾的威肋,進而或誘發美國的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其嚴重程度很可能會超過上一次美國金融海嘯。
  • 美媒:美國所有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確認大選結果
    美媒:美國所有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確認大選結果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10 15:28:52 Thu    環球時報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9日報導,根據該網站的統計,美國所有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現在都已經確認了其總統選舉結果。
  • 危機重重!美國經濟危機的「定時炸彈」隨時引爆 黃金價格或處黎明...
    美國的21.7萬億美元的國債和股市暴跌已經讓外界有了很多認為美國經濟不那麼強勁的聲音。而美國巨額的企業債券更是隨時都有可能成為引爆美國經濟危機的「定時炸彈」。周二亞市盤中,現貨黃金小幅走高,最新報1222美元/盎司附近。儘管金價面臨走低的風險,但是金價的投資情緒已經有很大的改善,黃金價格或處黎明前的黑夜。
  • 日本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及特色
    二、日本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理念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需回歸「教育本身」 高等教育國際化本質是基於各國國家制度、高等教育的多樣性、各大學制度的多樣性、各國(地區) 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形成的各國高等教育的互鑑互賞,這種互鑑互賞通過學生
  • 美媒:疫情終會過去 但美國名校的學生可能不再回來
    參考消息網4月16日報導 美媒稱,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美國各地很多學生都在重新考慮自己的選擇。即使疫情結束,美國大學仍將面臨國際學生流失,本國學生也可能重新考慮入學選擇。這可能深刻影響美國高等教育格局。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4月16日報導,麥卡維爾多年來一直夢想著去紐約或洛杉磯上大學。上個月,她很高興被這兩個地方的名校錄取。但是本月初,她選擇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因為這座大學距離她的家只有15分鐘車程。她說:「因為這個病毒的緣故,這樣選擇更合理。」報導稱,一些學校的學生覺得春季學期已經過去,要求大幅減免學費。
  • 美國人認為味精不利於健康 美媒:種族主義讓味精被汙名化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儘管像哈羅德·麥吉這樣的食品科學家支持味精,而且美食作家紛紛讚美味精的神奇功效,但認為味精極其危險的看法依然存在。近日,將捍衛味精作為一種愛好的廚師戴維·張(音)在「推特」上發文說,要把味精加入爆米花。
  • 美國餐館恢復營業在即 美媒:亞洲餐廳已提供復工樣板
    【海外網4月27日|戰疫全時區】隨著美國多個州逐步放鬆「居家隔離令」,許多餐廳酒店經營者開始研究,一旦重啟經濟恢復營業,將採用哪些新的衛生標準和措施。舊金山當地媒體「SFGATE」26日刊文盤點了中國餐館恢復營業後一些值得借鑑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