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提出了她的困惑,帶孩子去超市和書店,孩子看到一本繪本很喜歡,哭鬧著要買,但是價格比網站上貴很多,作為父母,該怎麼處理這種情況呢?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尤其是對我這種理財意識很強的爸爸來說,確實是個小小的挑戰,我們家姐姐也出現過多次這樣的情況,分享一下我們家的做法吧。
我們在姐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她讀繪本,每天晚上會給她講繪本故事,慢慢的孩子喜歡上了這些五顏六色、圖案卡通童書,不過8、9年前姐姐才3歲左右的時候,我們在網上買圖書的習慣還沒有養成,更多是去超市、新華書店選購圖書,有時候姐姐被某些童書的封面吸引住了,會停下來翻看,一般情況下,我們會主動問孩子,想要這本書嗎?如果回答要,那我們基本上都會將孩子選的圖書放入購物籃去結帳,極少出現爭執的情況,因為在我們看來,孩子喜歡看書,是值得鼓勵的。
到2011年之後,開始習慣在京東上面買各種物品了,也包括各類圖書,我們仍然會去書店和超市,孩子看到喜歡的圖書,會跟我們提出來購買的要求,這種時候,我會跟孩子商量,網上買會更便宜一些,爸爸在網上給你買好嗎?過兩天就能收到了。這種時候,孩子一般是通情達理的,但偶爾也會有鬧情緒的時候,那我基本上會進行讓步,當時就給她買了,因為一本書便宜的也就2、30左右,貴一點的5、60,即便網上能打折,也就6-8折左右,便宜十幾元,但是如果因為為了省這點錢,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和情緒,我覺得是得不償失的,不如多花這點錢,讓孩子有滿足感,還能夠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挺值得的。
孩子再大一點之後,因為我會有意識的給孩子進行財商方面的訓練,讓孩子自己進行零花錢的管理,也會訓練她學會比價和進行購買決策,慢慢的孩子在有購買需求的時候,會跟我商量,網上買是不是更便宜啊?那我當場用APP掃碼看一下,然後告訴她,網上的便宜多少錢,現在下單,下午或者明天就能收到了,孩子基本上都能很愉快的接受了。
現在孩子大了,我送給她一個Kindle,然後告訴她每年暫定600元的購書費用,可以去書店買,也可以網上買實體書,也可以買電子書,是你的自由,不過電子書最便宜,你自己決定咯。
這不,假期裡刷完了全套哈利波特系列,當然,都是電子書。
現在,開始對元寶弟弟重複同樣的套路。
2-6歲是孩子的閱讀興趣啟蒙和閱讀習慣培養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孩子會表現出語言、閱讀等多方面的敏感期症狀,家長需要創造條件給孩子進行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通過親子閱讀、童書繪本、講故事等方式,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如果孩子因為喜歡繪本而鬧脾氣,作為父母,一定要珍視孩子的這種喜好,及時的進行響應和滿足,畢竟,年幼的孩子對於很多事物的興趣缺乏持久性,如果你不在當時提供及時的滿足,而是等你在網上買到便宜的圖書之後,很可能孩子已經沒有那麼大的興趣進行閱讀了。
為了省那點錢,打擊孩子的閱讀積極性,得不償失。
雖然說我們都需要培養孩子量入為出的理財意識和貨比三家的經濟頭腦,但是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並沒有那麼多財商的意識,尤其是學齡前的兒童,自我意識和自我需求起了主導作用,因此,作為父母,不要用我們成年人的眼光和標準來進行衡量和取捨,需要在保護孩子的興趣喜好的前提下,逐漸培養孩子對於金錢的認識,進行財商能力的訓練。
說在最後的話:養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父母用心、細心,清晰的認識到培養孩子能力的主次輕重,畢竟,跟省錢相比,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保護孩子的興趣,才是重中之重。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