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7月7日訊(通訊員 李佳麗 秦璐)天天吃粽子,很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甚至引發疾病。長沙62歲的王阿姨就因家裡粽子太多,從端午節前吃到節後,結果引發急性脂源性胰腺炎。
王阿姨的女兒李女士介紹,今年端午節,王阿姨收到了許多親戚朋友送來的粽子禮包,過完節後,粽子還剩下好幾盒。為了不浪費食物,節後王阿姨一日三餐都吃粽子,一天下來要吃上3-4個,尤其喜歡吃鮮肉粽。7月4日早上,王阿姨感到持續性腹痛,自行去藥店購買潤腸通便的藥物服用後也沒有緩解。於是,在女兒的陪同下前往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就診,通過完善血液化驗及急診腹部CT檢查,結果顯示炎症指標高;血脂示甘油三酯 13.3mmol/L,膽固醇 7.8mmol/L,嚴重高脂血症;腹部CT提示胰腺腫脹,有滲出。根據檢查結果,醫生診斷王阿姨患上了急性脂源性胰腺炎。隨後,王阿姨轉入消化內科,入院接受對症治療。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易豔容介紹,急性脂源性胰腺炎是一種較常見的急腹症,目前認為該病的發病機制與高脂血症密切相關。甘油三酯升高可導致胰腺缺血壞死,同時高脂血症所導致的血液粘稠度增加,可誘發胰腺微循環障礙,引發急性胰腺炎。易豔容表示,脂源性胰腺炎與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尤其是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患者發病風險較高。
根據王阿姨的既往病史,王阿姨一直患有高血脂。而一個普通肉粽或蛋黃粽的熱量約為450~600大卡,脂肪、鹽、蛋白的含量較高,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的人吃多了,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同時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胃腸排空慢,容易引起胃酸過多、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症狀。因此,對於油膩食物如粽子、油炸食物等均需謹慎食用。
目前,王阿姨通過治療後腹痛消失,並且能正常進食,甘油三酯降至3.6mmol/L,膽固醇降至3.5mmol/L,可以順利出院。易豔容叮囑王阿姨,出院後必須清淡飲食,不宜進食油膩食物,定期門診複查血脂。此外,易豔容提醒市民,如果發生持續性腹痛,一定不要試圖「忍一忍」,一定要儘早就醫,才可及時治癒。
【來源: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