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母語,守住我們的根

2020-12-27 中國軍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就如何進一步規範語言文字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認同、保護母語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這位代表建議,適時修訂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顯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法國、義大利、德國、挪威、俄羅斯、以色列、韓國等都制訂法律或政策保護母語,抵禦強勢的英語入侵。」

目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存在一些困境:權威性小、懲罰力弱、規範性難以落實;網絡語言和廣告語言濫用外文、生造漢字漢語現象凸顯;部分偏遠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和使用的條件不足,普及程度不高;部分方言地區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使用存在困難……

這位代表提出「保護母語」,不禁又讓我們想到目前的語言文字運用問題。曾有人提出「當下中國存在漢語危機嗎」「網絡時代,我們怎樣書寫漢字」的疑問。的確,看看如今我們的漢字,正在遭受各種圖像的進攻,正在受到網絡「雷詞」的進攻,正在經歷技術力量的進攻,對漢字缺乏尊重、愛惜和保護的態度,致使漢字被肆意錯改、錯用,乃至用許多符號來代替漢字的使用,當代人語言和詞彙日益貧乏,提筆忘字、患上「電腦失寫症」現象嚴重……漢字文化的這種窘境、網絡時代漢字書寫的命運,的確讓人關切和憂慮!

文字,是一種歷史。文字,是一種創造。文字,是一種文化。文字,是一種記憶。文字史,其實就是一個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靈史。對於每一個個體生命來說,我們民族的文字——漢字漢語,培養了我們的歷史情感,給予了我們身份的認同,鐫刻著我們共同的記憶,烙印下我們民族的印記。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我們所創造的漢字。

從審美文化角度看,中國漢字的象形之美、結構之美、意蘊之美、音韻之美,獨步世界,舉世無雙!就拿「人」字來說,雖然只有兩畫,卻讓歷代書法大師寫得千姿百態、氣象萬千、意蘊無窮。

記得余光中先生曾有一句名言:中文乃一切中國人心靈之所託,只要中文長在,必然漢魂不朽。漢語是我們的根,是我們文化的根。所以說,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亦是我們生命和精神的依託與根本。古老的漢字置身於傳統與現代的漩渦,守望著命運的沉浮起落,它所承載的,不僅是一個民族的榮辱興衰,更是一個大國永遠不可忘記的歷史。如果我們遺失了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與漢字原形,我們真的就成了數典忘祖的「新文盲」……

記得央視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曾引起極大關注,因而有文化學者建議,現在亟須在全社會倡導書寫文化,通過各種方式,讓人們了解漢字,感受書寫的魅力和漢字一筆一畫間的意蘊。漢字文化的開發和普及需要多方努力,比如需要社會上多開一些具有公益文化性質的漢字書法課,把書寫文化恢復起來,尤其是大眾文化媒體應該多設置傳播漢字文化的節目和版面。這也是保護母語的一種方式。

保護漢字、母語,是我們不容推卸的文化職責。我們不僅是母語的使用者,更應該是母語的守護者。對待母語,不僅需要一種嚴謹的態度,更需要具有敬畏之心。這是我們不能缺失的文化自覺。

相關焦點

  • 母語如根!因為母語我們是一家人
    母語如根!因為母語我們是一家人 還記得初中我們學習的《最後一課》嗎?故事講的二戰時期,法國即將亡國時,一位老師跟法國的學生上的最後一堂法語課,也就是他們的母語,法語,我就覺得當時的場景很壓抑,即使學習表現不好的學生也會是一輩子記憶猶新的,因為母語一失,國家就等於滅亡了,還記得鈴聲敲響課堂結束,他們老師在黑板上寫上了一句話讓我很感動「法西斯萬歲」!
  • 清遠:振興鄉村 留住「根」守住「魂」
    觀察人士指出,清遠要利用自然地理和生態優勢,發展具有清遠特色的文化生產力。   如果說留住青山綠水也就留住了鄉村的「根」,那麼傳承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則是守住了鄉村的「魂」。鄉村振興,理應讓鄉村留住「根」、守住「魂」。   專家表示,要留住「根」、守住「魂」,首要任務是抓保護,建立一套長效的保障機制,推動古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開發利用與保護。
  • 美媒:新加坡華人擬重拾「母語」中國方言是「根」
    原標題:美媒稱新加坡華人擬重拾「母語」:中國方言是自己的「根」參考消息網9月4日報導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28日刊登題為《新加坡華人重拾祖先的語言》一文稱,家族內部成員之間難以交流,是新加坡政府過去數十年間在語言工程方面做出的大規模努力所結出的苦果。
  • 國際母語日,聯合國都發話了,我們一道為母語做點什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方微博上發表了這樣一段微博:語言不僅表達我們自己,更構建了我們的思想和身份,「鄉音」往往體現出最樸素真摯的鄉情:多語言教育在強調教學質量的同時關注理解與創造力的培養,提升了小眾語言使用者獲得優質教育的公平機會;當學習者能夠在母語環境的日常生活中直接應用所學成果時,學習的認知層面就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 國際母語日:方言是我們的母語,需要偉大復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母語日」海報,方言是我們的母語,需要我們復興和珍惜。提要:方言是我們的母語,普通話不是我們的母語。對待母語,我們要熱愛、復興,不能止於保護。我要說,在現代公民社會的環境中,普通話推廣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方言是母語,需要復興和熱愛。
  • 學外語別丟了母語的根
    「幼兒時期接觸英語,孩子的英語水平可以接近母語,錯過了這段時間,英語對孩子來說只能是第二語言了。」因此,許多家長曾經花費不菲的價錢送幼兒到雙語教育中心學習,但效果卻並不好。於是,一些家長又不得不放棄培養雙語寶寶的執念。幼兒期,究竟該不該讓孩子接觸雙語教育?事實上,只要條件允許,儘早接觸第二語言會讓幼兒更容易熟練掌握這種語言,促進幼兒對不同語言的感知。
  • 深觀察|為什麼保護母語?且保護力度還要加強?
    今年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唐海龍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這個話題迅速引起網上熱議,5月27日,眾多媒體和門戶網站轉載,衝上微博要聞榜第4名、微博熱搜榜第14名。
  • 社會熱議:是否取消英語考試才能保護母語
    漢語是母語,平時應用相當普遍。相比而言,孩子的英語學習缺少良好的語言環境。況且幼兒階段是培養語言能力的最佳時期,如果小學取消英語課,勢必錯過了這個時期。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刁晏斌教授說:「我不太認同王社長的觀點。就邏輯關係來說,是為了『救救漢語』而倡議取消小學英語課的,這其實是把母語保護與英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對立起來了。」
  • 福建: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福州實踐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保護好文化遺產就是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今日福州,已初步構建起全市域、全體系、全要素的名城保護格局。今日福州,正精心準備一場傳統文化與文化遺產交相輝映的文化盛宴,喜盼世遺盛會的到來。  應保盡保文物有了「優先權」  「尚書裡牌坊是我們林浦人的驕傲!
  • 2020廣東省考面試熱點:為什麼要加強保護母語
    對於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漢字再熟悉不過了。平常說的是漢字,聽得是漢字,寫的是漢字,看的是漢字,在工作生活中,與我們形影不離;對於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漢字也是最重要的,如同空氣、水,離開了哪一個,生命將不再延續。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加強保護母語,不宜過度突出外語。一語驚醒夢中人。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母語竟然到了要保護的地步。
  • 講客家話的人越來越少,拿什麼來保護我們的母語!
    這個流失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值得我們每一個客家人思考,該如何去保護我們客家人共同的母語,把客家話傳承下去。客家人雖不是一個民族,但,也算是一個種族,我們自己的優點,不然,無數次遷徙和鬥爭中,我們是如何活下來的?
  • 2020兩會:保護母語主體地位 外語不宜過度突出
    兩會代表唐海龍建議保護母語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如何進一步規範語言文字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認同受到關注。建議調整後,高考、中考的語文總分,比英語和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20%,以保護母語優勢地位。加強保護母語主體地位的必要性加強母語保護的聲音一經發出,就得到了普遍認可,不少網友表示,現在基礎教育當中
  • 守護烈士就是守住幸福生活的根——訪遼寧省丹東市濱江村革命烈士陵園
    新華社瀋陽10月30日電題:守護烈士就是守住幸福生活的根——訪遼寧省丹東市濱江村革命烈士陵園新華社記者梅常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後輩,守護他們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守護烈士就是守住幸福生活的根,不光我們這一代人要守,世世代代都要守下去。」袁玉祥說。
  • 人大代表建議:加強母語保護,英語地位是否會下降
    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為何國家突然如此重視母語的工作?而與高考息息相關的語文、英語又將面臨什麼?加強母語教育突出母語優勢地位 ,增強語文中考、高考地位意味著要麼提高語文的分值要麼降低其它科目的分值。我們知道目前語文、數學、英語並駕齊驅,做為三大主科分值一樣。由於接軌世界的需求和發展科學的需要,語文的地位不如英語和數學。數學相對英語難度較大,趣味性低一些,因此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怪現象,英語幾乎成為所有家長最重視的學科。
  • 福建: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保護好文化遺產就是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今日福州,已初步構建起全市域、全體系、全要素的名城保護格局。今日福州,正精心準備一場傳統文化與文化遺產交相輝映的文化盛宴,喜盼世遺盛會的到來。應保盡保 文物有了「優先權」「尚書裡牌坊是我們林浦人的驕傲!
  • 國際母語日︱母語的前世今生
    我們想保全母語花朵的生命,讓它的芬芳久遠地浸潤靈魂。結果它無助地隨風飄落,芳華難再。我們想像不出還有什麼別的方式能夠真切地挽留母語的離去,我們以生命的名義選擇了呼喚,是不得不接近這個難以逃避的真實。梵谷說:「我作為一個苦難的人,不能離開比我更強大的力量。」在我看來,這種「更強大的力量」正是生命深處對母語的熱愛。
  • 【成童音樂大講堂】劉曉耕專場——《探尋民族母語合唱的發展之路》
    此次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國家一級作曲家、雲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坡芽歌書合唱團藝術總監、原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首任院長劉曉耕教授,為大家帶來了主題為《探尋民族母語合唱的發展之路》講座,精彩而生動的講解引領我們探索歌曲中的「民族母語」元素、思索合唱的民族性與世界性。
  • 唐海龍代表:建議調整中高考語文比重,保護母語優勢地位
    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他認為,目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存在一些困境:權威性小、懲罰力弱、規範性難以落實;網絡語言和廣告語言濫用外文、生造漢字漢語現象凸顯;部分偏遠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和使用的條件不滿足,普及程度不高;部分方言地區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的使用存在困難;部分港臺青年對祖國文化疏遠淡漠等。
  • 突出母語,調整語文英語分數權重?學渣:我們的春天來了
    母語是一個民族的第一語言,不僅是一個族群內人們交流的工具,也是其文化身份的代表,更是民族的標誌、象徵和靈魂。特別是現在的香港、臺灣地區和一些國際形勢下,保護好母語更是突出了母語對民族認同感的重要性。為此他建議,可以適當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之後各部門可適時調整,加強保護母語,不宜過度突出外語。同時,教育部可以針對性地對中、高考語文和英語分數權重進行調整,使語文分數比英語或其他外語總分至少提高20%來保護母語的優勢地位。唐海龍代表的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的呼應。
  • 【兩會聲音】唐海龍:調整中高考語文比重,保護母語優勢地位
    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法國、義大利、德國、挪威、俄羅斯、以色列、韓國等都制定法律或政策保護母語,抵禦強勢的英語入侵。」他說,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後,各部門可適時調整,加強保護母語,不宜過度突出外語。如教育部門可針對高考、中考的語文、英語分數權重做出調整,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