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活了半輩子也沒活明白——樂觀自信對人生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是否樂觀自信決定你如何看待逆境和如何渡過逆境,當然有些人可能遇到一個逆境後就再也跨不過去這個坎兒。
看親子電影學教育:這部《查理的巧克力工廠》中,查理的家人對他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是怎樣的家庭才能養出這麼一個有愛自信又懂事的孩子?
機會只屬於那些……的孩子,你這個……你肯定不行。
你怎麼不跟XX家的孩子比比啊,你咋這麼不行?
類似的對話,你有對孩子說過嗎?可是這部電影裡不一樣,告訴孩子你有希望,即使只有一點。
1.這一年,一直很神秘的巧克力工廠搞了一個活動,全球一共有五張獎券在巧克力裡,誰吃到誰就將得到參觀巧克力工廠的機會。對於查理來說那是多麼好的事情啊。因為每天晚上,爺爺都會和他講故事,關於巧克力工廠的故事。
那麼多巧克力,那麼多人裡面,只有五張獎券,大家都知道對於一年只有一個巧克力的查理來說這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除了外公分析現實情況告訴他幾乎不可能,其他人都告訴他,你有機會。
2.全家人都知道,希望渺茫,但是仍然充滿期待。大家都圍著查理,和他一起期待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萬一我們就中獎了呢?當然,拆之前媽媽沒有忘記提醒他:
[如果不中獎也別太失望,不管怎麼樣,至少你還有巧克力。]
我們要保留自己的希望,也要有面對失敗的準備。無論結果怎麼樣,記得自己擁有了什麼,抓住了什麼。
3.正因為家人給了他希望,所以他在撿到一枚硬幣後,選擇買了兩個巧克力糖就這樣他中獎了。中獎後,他96歲的爺爺高興的從床上站起來跳舞,而他準備把這個獎券以500美元的價格賣掉,因為
他家裡實在太缺錢了,傻瓜才會用限量的東西去換錢
他的外公,那個用現實情況分析的外公告訴他:
「世上有那麼多的錢,人們天天都在印鈔票,但是這個獎券,全世界只有五張,而且今後再也不會有了,只有笨蛋才會用這個去換人人都有的鈔票。你是笨蛋嗎?如果不是,那就換掉你的髒褲子,準備去工廠。(完成你的夢想)
1.給孩子希望
無論希望多麼渺茫,只要有我們就要告訴孩子,你有你還有機會,而不是說這麼渺小的希望相當於沒有。擁有希望相當於擁有目標,有夢想。這是積極心理學中獲得幸福的指標之一。
2.對失敗有心理準備。
家長經常會陷入兩種極端,一種是完全打擊孩子,不給孩子一點希望,一種是一直鼓勵孩子,不和他分析現實情況,和他說現實多美好。
這兩種做法全部都不對,我們要告訴孩子你有希望,但是你在努力拼搏之後,你失敗了有心理準備。
安逸環境裡的快樂,那不叫樂觀,真正的樂觀是:當你面對逆境時,可以難過可以失望,擦乾眼淚,收拾情緒,渡過逆境。
3.獨立判斷的能力和機會
①查理一直都是自己做決定,第1個巧克力沒有中獎的時候,他決定全家一起分這個巧克力。
他的爺爺拒絕了,他說這是你的巧克力。他沒有說我不吃,因為我捨不得,而是強調這是查理的巧克力。
查理回答:這是我的巧克力,所以我決定分給大家一起吃,家裡每個人都和他一起分享了巧克力。
②他決定賣掉或者留下獎券
他爺爺聽到他說要賣掉這個獎券,爺爺立馬失望地停止了跳舞,他的爸爸媽媽也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全家人是尊重他的,所以才會有失望的表情。只有姥爺就勸他說,只有傻子才會拿這個東西去換。
我們可以給孩子意見,但是最後做決定的永遠是孩子自己。
4.家庭陪伴
無論這個家庭過得有多麼的拮据,他們家晚上一起聽爺爺講故事。爸爸上班很忙,工資很低,仍然會去偷偷帶一些變形的牙膏蓋給孩子做玩具,告訴他這是我為你準備的禮物。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柔軟也最堅硬的力量,我們有的時候會問,為什麼我們上一代的家長對我們做出很多錯誤的教育行為,但是我們大部分人仍然健康快樂成長了,那是因為我們能感受到父母真正的愛,而不是以愛之名。
什麼是真正的愛:我愛你本來的樣子,而不是你獲得了什麼成績,你會背多少單詞,你考了多少分。
來源網絡,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侵刪,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