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親子電影學教育,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2020-09-07 其實是樸新啊


很多父母,活了半輩子也沒活明白——樂觀自信對人生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是否樂觀自信決定你如何看待逆境和如何渡過逆境,當然有些人可能遇到一個逆境後就再也跨不過去這個坎兒。

看親子電影學教育:這部《查理的巧克力工廠》中,查理的家人對他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是怎樣的家庭才能養出這麼一個有愛自信又懂事的孩子?


機會只屬於那些……的孩子,你這個……你肯定不行。

你怎麼不跟XX家的孩子比比啊,你咋這麼不行?

類似的對話,你有對孩子說過嗎?可是這部電影裡不一樣,告訴孩子你有希望,即使只有一點。

希望渺茫,全家仍然充滿期待

1.這一年,一直很神秘的巧克力工廠搞了一個活動,全球一共有五張獎券在巧克力裡,誰吃到誰就將得到參觀巧克力工廠的機會。對於查理來說那是多麼好的事情啊。因為每天晚上,爺爺都會和他講故事,關於巧克力工廠的故事。

那麼多巧克力,那麼多人裡面,只有五張獎券,大家都知道對於一年只有一個巧克力的查理來說這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除了外公分析現實情況告訴他幾乎不可能,其他人都告訴他,你有機會。

2.全家人都知道,希望渺茫,但是仍然充滿期待。大家都圍著查理,和他一起期待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萬一我們就中獎了呢?當然,拆之前媽媽沒有忘記提醒他:

[如果不中獎也別太失望,不管怎麼樣,至少你還有巧克力。]

我們要保留自己的希望,也要有面對失敗的準備。無論結果怎麼樣,記得自己擁有了什麼,抓住了什麼。

3.正因為家人給了他希望,所以他在撿到一枚硬幣後,選擇買了兩個巧克力糖就這樣他中獎了。中獎後,他96歲的爺爺高興的從床上站起來跳舞,而他準備把這個獎券以500美元的價格賣掉,因為

他家裡實在太缺錢了,傻瓜才會用限量的東西去換錢


他的外公,那個用現實情況分析的外公告訴他:

「世上有那麼多的錢,人們天天都在印鈔票,但是這個獎券,全世界只有五張,而且今後再也不會有了,只有笨蛋才會用這個去換人人都有的鈔票。你是笨蛋嗎?如果不是,那就換掉你的髒褲子,準備去工廠。(完成你的夢想)


看看這個家庭到底做對了什麼,才有一個這麼有愛自信又懂事的查理?


1.給孩子希望

無論希望多麼渺茫,只要有我們就要告訴孩子,你有你還有機會,而不是說這麼渺小的希望相當於沒有。擁有希望相當於擁有目標,有夢想。這是積極心理學中獲得幸福的指標之一。


2.對失敗有心理準備。

家長經常會陷入兩種極端,一種是完全打擊孩子,不給孩子一點希望,一種是一直鼓勵孩子,不和他分析現實情況,和他說現實多美好。
這兩種做法全部都不對,我們要告訴孩子你有希望,但是你在努力拼搏之後,你失敗了有心理準備。

安逸環境裡的快樂,那不叫樂觀,真正的樂觀是:當你面對逆境時,可以難過可以失望,擦乾眼淚,收拾情緒,渡過逆境。


3.獨立判斷的能力和機會

①查理一直都是自己做決定,第1個巧克力沒有中獎的時候,他決定全家一起分這個巧克力。

他的爺爺拒絕了,他說這是你的巧克力。他沒有說我不吃,因為我捨不得,而是強調這是查理的巧克力。
查理回答:這是我的巧克力,所以我決定分給大家一起吃,家裡每個人都和他一起分享了巧克力。

②他決定賣掉或者留下獎券

他爺爺聽到他說要賣掉這個獎券,爺爺立馬失望地停止了跳舞,他的爸爸媽媽也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全家人是尊重他的,所以才會有失望的表情。只有姥爺就勸他說,只有傻子才會拿這個東西去換。

我們可以給孩子意見,但是最後做決定的永遠是孩子自己。


4.家庭陪伴

無論這個家庭過得有多麼的拮据,他們家晚上一起聽爺爺講故事。爸爸上班很忙,工資很低,仍然會去偷偷帶一些變形的牙膏蓋給孩子做玩具,告訴他這是我為你準備的禮物。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柔軟也最堅硬的力量,我們有的時候會問,為什麼我們上一代的家長對我們做出很多錯誤的教育行為,但是我們大部分人仍然健康快樂成長了,那是因為我們能感受到父母真正的愛,而不是以愛之名。

什麼是真正的愛:我愛你本來的樣子,而不是你獲得了什麼成績,你會背多少單詞,你考了多少分。

來源網絡,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侵刪,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自信開朗的孩子?
    (1)家庭境況,如實告知,不要窮人家的孩子富養,富人家的孩子窮養。(2)孩子優秀,為其喝彩,孩子犯錯,不全盤歸咎,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以此為據和孩子共進步,讓其明白這次敗了仍有大路通羅馬,不至於長大後稍有挫折便緊張變形。2.明晰人不輕狂枉少年。
  • 性格內向的父母,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本身性格內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也是孤僻、不自信。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呢?老任給廣大父母支幾招。>一個充滿開朗的生活環境,孩子也會具備陽光的心態,不僅僅是源自父母的培養。
  • 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7種家庭關係,你家是哪一種?
    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關係,因為家庭關係決定了這個家會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好的家庭環境能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而糟糕的家庭關係則會給孩子帶來性格上的缺陷。總之,什麼樣的家庭關係,就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看看下面這7中家庭關係,你們家是哪一種吧?
  • 賓大教授: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我們應該先不看眼前的孩子,而是想像孩子成長為35歲的樣子,如果家長開始考慮35歲成年人的成功需具體備哪些素質,子女教育會輕鬆很多,而家長也會更明白如何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我們應該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和成功做準備,培育有後勁,能在35歲、40歲、50歲時成功的人。把目標放長遠,我們對於成功童年和青少年的理解就寬了。
  • 賓大兒科教授: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我們應該先不看眼前的孩子,而是想像孩子成長為 35 歲的樣子,如果家長開始考慮 35 歲成年人的成功需具體備哪些素質,子女教育會輕鬆很多,而家長也會更明白如何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 我們應該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和成功做準備,培育有後勁,能在 35 歲、40 歲、50 歲時成功的人。
  • 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寶寶?
    優秀的孩子什麼樣?有人總結出優秀的孩子身上有以下幾個共同點:善於調控情緒、懂得自律、很少焦慮或抑鬱、愛運動卻不訴諸暴力、有很多友誼深厚的朋友。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好孩子,也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追究其根,便藏在家庭教育當中。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和處世方式,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和行為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
  • 濟南大千教育: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受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不準孩子做這,不準孩子做那,如果孩子一旦做錯了,就會招來非常嚴厲的懲罰,從不與孩子溝通,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樣的教育之下也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 吳一鈳:當90後成了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家庭教育美感,兒童教育篇
    現在的90後家長的美感觀已跟年長一輩60後、70後的美感觀已不一樣,跟80後的也有不同樣的差異,今天吳一鈳就跟你聊聊關於怎樣培養孩子家庭美感教育的話題:當90後成了家長,你應如何培養孩子家庭美感教育正確價值觀?●什麼是家庭美感教育?●美感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怎樣培養孩子的美感能力?
  • 從《小歡喜》看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18(孩子是原生家庭的縮影)
    就拿《小歡喜》來說,看完前5集後,觀眾會對劇中的4個孩子有一個基本印象:大大咧咧、性格開朗的方一凡,勤奮好學、靦腆內向的林磊兒,安全感十足,天性樂觀、開朗自信、調皮隨性、富有愛心。作為在愛裡長大的孩子,方一凡自然會是善良而又溫暖。難怪教育界有句名言:教育之道無它,愛與榜樣而已。二、艱苦條件中長大的孩子,要麼膽小謹慎,要麼極具野心。林磊兒出場後,給人總是一副怯生生的樣子,這樣的性格與家境有著直接關聯。生活上的窘迫對孩子的影響是刻骨銘心的,既能毀掉孩子的自信,也可能激發孩子的鬥志。
  • 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父母給予孩子的教育,不能唯分數論成敗,成長比成績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特別是注重培養孩子這4個方面的家庭,會更容易養出優秀且樂觀自信的孩子。為人父母不該吝嗇給予孩子鼓勵教育,當孩子得到父母充分的關注與讚賞,他才能成長為充滿陽光自信的孩子。知名主持人楊迪,就是最好的例子。
  • 李玫瑾: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特別是注重培養孩子這 4 個方面的家庭,會更容易養出優秀且樂觀自信的孩子。 為人父母不該吝嗇給予孩子鼓勵教育。 當孩子得到父母充分的關注與讚賞,他才能成長為充滿陽光自信的孩子。 知名主持人楊迪,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一次,小S故意質問楊迪在主持界的地位。 楊迪嬉笑之間回答:不可或缺。
  • 怎樣才能讓孩子性格開朗?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他們就像白紙一樣,所以註定每一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氣。那我們要怎樣才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開朗呢?下面就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一、和睦的家庭氣氛一個充滿了打罵聲的家庭,是很難培養出快樂的孩子。 媽媽體貼入微的照顧、溫柔的皮膚接觸與撫摸、慈愛的情感,能夠引起孩子的安全依戀感,再加上有規律的生活節奏,定時定量的飲食,起床、睡眠的調節適當,身體活動動靜搭配合理,各種合理要求能得到滿足。這是使孩子產生良好情緒的基礎。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表達情緒的榜樣。
  • 母親越焦慮、孩子就越抑鬱,什麼樣的父母,就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也有許多女性選擇做一名「家庭主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準備一日三餐,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到了晚上收拾完鍋碗瓢盆,還要打著哈欠陪著孩子寫作業。十六歲是花季,十七歲是雨季,青春期的孩子只是看看書、說說話、聽聽歌,眼淚都會隨著憂愁淌下來。作為孩子的母親,即便是經濟地位低、生活壓力大,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調整好情緒和心態,以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 蕪湖腦癱少年高考623分,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異的孩子
    最近各省市高考成績陸續公布,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蕪湖一19歲腦癱少年姚俊鵬也憑藉623分的高考成績登上熱搜,引起網友的熱議,不禁驚嘆於他優異的成績,更是敬佩他身殘志堅,樂觀豁達的品質,他的成績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身後的父母,到底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呢?
  • 家長怎麼做,才能培養出自信的孩子?找出孩子自卑的原因才是關鍵
    當他們在面對困難時,大腦裡第一件事情想的就是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想的退縮,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自己擁有強大的自信,才能有機會讓自己取得成功。但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培養,還有一些家長過於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導致採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愈發內向,處理不好自己的人際關係,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面對事情了想著去退縮、逃避。孩子缺乏自信具體會有哪些表現?
  • 史丹福大學教授: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Terman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 怎樣才能培養出自信滿滿的孩子?
    如何培養出自信滿滿的孩子?自信可以分為自信心和自信力。自信心是人對自我感知的自信本能,人出於本能的默認相信自己的自我感知都是正確的,這叫做自信心。自信力是人依靠自身的覺察能力和判斷能力,對外在人事物及自我進行評估和預判正確與否的能力,這叫自信力。
  • 「百樹雲課堂」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如果家長們不能及時發現對孩子教育的缺失,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無異於是毀了孩子的一生。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史丹福大學教授總結的4種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家庭教育,各位家長趕緊來看看有沒有「中招」的。
  • 李玫瑾: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深度好文)
    特別是注重培養孩子這4個方面的家庭,會更容易養出優秀且樂觀自信的孩子。 是啊,盲目地嘲諷、批評、貼標籤只會讓孩子看低自己的能力,消耗內在能量,甚至還會產生被這個世界所拋棄的感覺。 為人父母不該吝嗇給予孩子鼓勵教育,當孩子得到父母充分的關注與讚賞,他才能成長為充滿陽光自信的孩子。
  • 怎樣才能改善親子關係,提升家庭幸福感
    調查顯示,90%以上的家庭不懂或不完全懂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甚至有的父母用懲罰、體罰作為主要教育手段,親子矛盾和衝突日益嚴重。中國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正受到嚴重挑戰,成為影響創建和諧家庭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