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豪傑胡筠,第一個從黃埔軍校走出的女司令,後來的結局如何?

2020-12-10 史書雲海

誰說女子不如男,自古以來又出了多少女中豪傑值得被我們銘記於心,她們心中的一腔熱血不比男兒少,雖是女兒之身,在戰場上亦是有男兒之膽。其中我們所熟知的便有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楊門女將穆桂英、抗金女英雄梁紅玉等等,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從黃埔軍校走出來的第一個女司令胡筠,而她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衝破束縛,加入革命

胡筠生於湖南省的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因為她是家中的獨生女,所以家人都把她當成掌上明珠一般寵愛。她與普通女子不同,除了喜歡讀書學習之外她還拜師學武,通過不斷地練習終究習得一身武藝,從此便往文武雙全地道路不斷發展。

然而她還是逃脫不了普通女子的命運,那就是嫁人生子。她的父母將她嫁給了當時極為有錢的李家的兒子李積琦,不過當時李積琦正在國外念書。雖說李家家大業大,但是進入李家讓胡筠感到自己的生活十分壓抑以及無趣,她嚮往著外面自由的世界,她想像蝴蝶一般自在

所以她決定衝破束縛,去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就這樣胡筠考入了女子學校,受到了當時校內活躍思想的薰陶將自己的頭髮剪短了。後來她積極參加各類社會活動,通過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後來北伐先遣團攻下了平江縣城,這個時候正需要人搞宣傳工作,而胡筠也是義不容辭地接受了這個使命,雖說其中困難萬分,但她心中沒有絲毫地害怕。她利用寫標語、教軍哥這種方式來鼓舞作戰人員地士氣,期間還參加了前線的運輸工作和救護工作。

除此之外她還直接參與了敵後的偵察工作,她將自己打扮成普通婦人混入城中,憑藉著自己的聰慧摸清了敵方兵力部署的位置,並將其畫入圖紙中。而後憑藉著對敵方兵力部署情況的熟知,胡筠率領著一個排的兵力向敵人的主峰發起了進攻,並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黃埔畢業,開展遊擊

而後由於軍中缺少軍事幹部,縣委也是推薦胡筠去報考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軍事知識。也是因為從那時候開始軍校正好設立了女子隊,而這也正是胡筠追求夢想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報名了,雖說錄取的條件十分嚴格,但是對於胡筠來說這都不算什麼。

成功考入軍校的胡筠也是十分努力,每天上午學學科,下午學術科。她憑藉著自己拼搏的這股勁也是在軍校中出名了,在射擊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此後她也是被稱為黃埔女傑之一,受到當時黃埔軍校眾人的敬佩。

後來在離開學校以後胡筠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並組織了一個遊擊隊,以此來打壓那些當地擁有武裝力量但是站在人民對立面的地主。當時的地主到處叫囂,聲稱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共產黨員,於是胡筠拿起了武器組織起了隊伍與地主進行對抗。

然而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胡筠不但與自己的家人脫離關係,還宣布與李積琦離婚。也是因為這個舉動她受到了地主的聯合進攻,然而她不斷利用著一些地形的優勢與敵人打起了遊擊戰,在此期間還開創了自己的根據地,受到中央軍委的批准成為了隊伍中的女司令。後來她也是受到其他革命人士的讚揚,稱她為女中豪傑。

而胡筠也是憑藉著自己靈活的遊擊戰術以及高效的指揮在平江當地打出了名聲,令附近的敵人都聞風喪膽,與此同時她也受到群眾的尊重以及敬佩。隨著隊伍的壯大,她認識了當地的秘書長張警吾,不久後兩個人也是結婚了。

而在婚後不久她便懷孕了,即使如此她還是堅決地加入了戰鬥之中。再一次與敵軍地遊擊戰之中她突然臨產了,但是這並不能打倒她。她撕破了自己的衣服將孩子裹了起來,繼續加入了戰鬥的指揮之中,就這樣一舉擊退了敵軍,獲得了戰鬥的勝利。

蒙冤入獄,洗刷冤屈

後來她又擔任了省委婦女部長,鼓勵婦女們積極參加紅軍積極參加農村的生產工作以及支援前線的後勤工作,大多數婦女都在這個時期中展現了自己的重要性,並不是只能在家做做家務相夫教子罷了,證明了女子也可以像男子一般撐起保家衛國的重任

然而現如今的人們卻很少有人知道胡筠這個女中豪傑的名字,只因為當年她遭受到了不公的待遇。當時的胡筠由於組織內部「左傾」的錯誤思想,受到了排擠被降職。後來又被誤以為是「AB團」的一份子而遭受到逮捕。

被逮捕後的胡筠也是極力地想證明自己的清白,然而被關在獄中的她雖然有心辯解但是也沒有人能夠聽到了。她在獄中寫下了《獄中自白》,其中寫了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努力從一個大家閨秀成為一個女司令之事,表達了自己遠大的志願以及理想。

誰知她的為自己的辯解竟然成了最後的遺言,當時並沒有人相信她,在轉移的途中帶著滿腔的冤屈被殺害了,而她最後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犧牲來換取人們的幸福安康。就這樣一位為中國革命事業做了許多貢獻的女中豪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她的冤屈也終究是在十幾年後得到洗刷。

結語

如此女中豪傑值得我們去銘記以及學習,她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革命前行的道路,她不被生活環境所束縛,堅持著追逐著自己夢想。我們也應該如此,不管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遭遇多少困難,都應該迎難而上,因為你如果放棄了就永遠不會成功,永遠看不到成功所帶來的絢爛以及輝煌,唯有堅持才能站上頂峰,才能看到自己從未見過的風景。

本文由史書雲海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紅軍時唯一的女師長,出身豪門畢業黃埔軍校,曾是彭德懷陳賡上司
    她是紅軍歷史上唯一的女司令,多位將軍元帥都曾是她的部下;她是出生豪門,畢業於黃埔軍校,才貌雙全的巾幗英雄。她雖為一介女兒身,但她用鮮血澆灌夢想,用生命捍衛信仰。雖然造化弄人,這位傳奇的女司令員英年早逝,但她卻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戰爭年代的中國女性做出了榜樣。
  • 紅軍唯一女司令:出身湖南書香世家,被譽為神槍手,36歲含冤去世
    這位湖南女子,是我軍第一位女師長,更是紅軍唯一的女司令。她是黃埔軍校中少有的女傑之一,被譽為「神槍手」。然而,卻被人殘酷冤殺,年僅36歲。胡筠,湖南平江人,1898年出生在一個鄉紳家庭,是家中獨女,父親很寵愛她,視她為掌上明珠。
  • 黃埔軍校一女生,為何讓男生欽佩,只因一手讓男生自嘆不如的技能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講,只知道黃埔軍校名將輩出,各個好男兒徵戰沙場,彰顯英雄本色,但是鮮為人知的是,黃埔軍校的女生也是巾幗不讓鬚眉,留下了千古佳話。說起黃埔軍校女生隊的成立,那在中國歷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黃埔第六期開始招收女生,這也是中國第一批的女軍官。
  • 【往事】黃埔軍校走出了哪些國共名將?
    陳賡也不回答,取過毛澤東的杯子,喝了一大通後才報告:「天太熱,借主席一口水。現在沒事了!」在場的幹部哄堂大笑,毛澤東也不禁微笑起來。 令人痛心的是,1961年,年僅58歲的陳賡病逝於上海,共產黨痛失良將。當年考試時與陳賡並排而坐,後來一同進入黃埔軍校的宋希濂,經常想起老同學:「陳賡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後的幾次會面,他沒有一點以勝利者自居的神氣,令我心折和懷念。」
  • 黃埔軍校走出的十大開國將帥名單一覽
    1924年5月,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孫中山先生在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創辦了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故簡稱黃埔軍校。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優秀的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第十位:張宗遜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同期同學還有羅瑞卿大將。
  • 她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女師長,畢業於黃埔軍校出身雖高貴,但卻死得很...
    但其實,中國紅軍歷史上是有過這麼一位女中豪傑的,她叫胡筠,出身於書香門第,家裡也是有名的富商,但是她不受家裡束縛,敢愛敢恨,是位傳奇的女豪傑。 她是黃埔6期學員,雖然幼時在家裡人要求下裹了小腳,但是長大後的她絲毫不受封建思想束縛,讀書期間接受新式教育,雙手槍耍得出神入化,當時很多男學員都很佩服她。
  • 黃埔軍校走出的唯一女將軍!
    黃埔軍校史上惟一的一期女生:黃埔軍校的第6期抗日女英雄趙一曼一部黃埔軍校史,即是堅持還是背離孫中山倡導的黃埔精神的歷史。在它所培養的為中華民族獨立而浴血奮鬥、為中華民族團結統一而奔走呼號的眾多黃埔生中,產生了一批令人景仰的女軍官。
  • 她,黃埔軍校畢業的女政委,被鬼子殺害,不死能成首位開國女中將
    1924年6月,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支持下,孫中山先生在廣州的黃埔島上,毅然創辦了一所新型的革命軍事學校——陸軍軍官學校,那就是中國近代鼎鼎大名的黃埔軍校。 這所學校的宗旨是以孫中山的革命思想為指導,意在培養傑出的軍事人才,在後來的發展中,也確實證實了這一觀點的正確性。
  • 黃埔軍校的學歷在當時到底有多牛?
    黃埔軍校,國共第一次合作產物,是在孫中山的首倡之下成立的軍事學院。黃埔大門兩邊寫的「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兩句話曾督促無數黃埔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這裡也的確走出了不少的名將,中共的林彪,陳賡,國民黨的胡宗南,杜聿明,胡璉等人,後來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基本上都是黃埔學生的「內戰」,有人就戲言「一部民國史,上部歸保定,下部歸黃埔」。
  • 黃埔三傑是指黃埔軍校中的哪三位?
    黃埔第一期學員蔣先雲、賀衷寒和陳賡並稱「黃埔三傑」,是因為他們三人均來自湖南省,並且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成績優秀,表現活躍,在國共沒有分裂前,全部深得校長蔣介石的欣賞與信任。在黃埔軍校第一期招生時,蔣先雲入校考試成績在1200餘名考生中名列第一,並且保持畢業前的全部科目第一,廖仲愷驚嘆:軍校最可造就的人才。1925年畢業後任蔣介石秘書,兩次東徵五次負傷,攻克惠州時親率敢死隊登城,名動全軍。深得蔣介石的青睞與器重,「中山艦」事件後以黃埔軍校中將教育長的職位誘使蔣先雲脫離共產黨,結果蔣先雲第一個站出來聲明脫離國民黨。
  •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結局如何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了臺灣,結局如何黃埔軍校創校時,有三位特別優秀的學生被稱為「黃埔三傑」,這其中,蔣先雲25歲戰死沙場,陳賡稱為新中國的開國大將,還剩下一位賀衷寒,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今天就來說說他的經歷。
  • 「黃埔三傑」各有何特長?他們各自人生結局如何?
    黃埔軍校一期學員有三個表現最為突出的人物,他們是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這三人被時人並稱「黃埔三傑」。他們各有何特長呢?為何能獲得著名的黃埔軍校三傑稱號?1924年,蔣先雲考入黃埔軍校一期,在軍校期間,他創建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任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主席,在《中國軍人》上發表了八篇革命軍事文章,還在廣州民國日報上發表多篇宣傳革命、反對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反對獨裁的文章,很快成為黃埔軍校最有影響力和威望的學生。北伐戰爭時期革命文告多是蔣先雲所作。
  • 黃埔軍校為何人才輩出?
    但是無論再怎麼學習,也再沒有哪個軍事學校可以達到黃埔軍校所達到的成就了。黃埔軍校的沒落讓人唏噓不已,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遺憾。第一個原因就是信仰問題。孫中山先生在建校之初就曾有言:「為什麼革命沒有成功?因為我們只有革命黨,沒有革命軍。」這句話道出了當時中國革命的實質性問題。
  • 黃埔一期入學考試中,前兩名分別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潁黃埔軍校被稱為中國的「革命搖籃」,為中國近代革命培養了無數優秀的軍事人才。在國共兩黨中,黃埔畢業生佔據了半壁江山。在將星璀璨的黃埔師生中,黃埔一期畢業生尤為耀眼。那麼黃埔一期入學考試中,前兩名分別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一人大名鼎鼎,一人籍籍無名。
  • 初心粵跡|第一次國共合作後,黃埔軍校應運而生
    1924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孫中山先生在此創辦了一所陸軍軍官學校,而它更為人所知的名字是——「黃埔軍校」。黃埔軍校誕生於風起雲湧的國民革命時期,毛澤東在抗戰時期就說過:「昔日之黃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後輝映,彼此競美的」。
  • 柬埔寨現首位畢業西點軍校的女中豪傑
    美國西點(West Point)軍校是世界上最難考進的學校之一,柬埔寨有史以來只有一位女性考入並畢業於該軍校,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女中豪傑吧!
  • 世界四大著名軍校的「黃埔軍校」無憑無據
    儘管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史上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黃埔軍校無疑是老蔣賴以起家的資本,黃埔畢業生又被稱為「天子門生」,如此無根無據的將「黃埔軍校」吹噓成「世界四大著名軍校」之一,甚至意淫排名為世界第一,還說什麼中國近代史就是某種意義的「黃埔軍校史」,這不是天大謊言?這不是居心叵測?這不該以正視聽?!
  • 黃埔軍校洛陽分校
    黃埔軍校在大陸共招收了23期學員,在臺灣續辦校至今已招收學員約近80期。軍校在大陸時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畢業學生計有41386人。黃埔軍校洛陽分校,自1938至1944年共畢業學員20471人,佔黃埔軍校畢業生總數的近一半。在人們的印象中,「黃埔軍校分校」和廣州黃埔總校相比好像不太「正宗」,其實不然。
  • 李濟深與黃埔軍校
    李濟深先生是現代中國軍事家,國民革命軍著名將領,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1903 年考入廣東黃埔陸軍中學,1904年進入位於黃埔島上的廣東武備學堂(後改為廣東陸軍速成學堂)步兵科學習,1907年以一等第二名成績畢業,分發廣東新軍模範營任見習官,後任學兵營第一連(連長鄧鏗)排長,從此與鄧鏗結成知交。當見習排長不到一年,1908 年再入廣東陸軍講武學堂續學一年。
  • 黃埔軍校潮汕分校舊址
    其中,黃埔軍校1925年在潮州設立的分校,是第一所正式分校,也是潮汕地區唯一一所分校。時過境遷,如今關於這所分校的過去已鮮有人知曉。舊址黃埔軍校潮州分校舊址藏身李厝祠在人流熙攘的潮州市中山路中段,記者來到了黃埔軍校潮州分校所在地——潮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李厝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