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河津市:山區群眾「搬」出大山奔小康

2020-12-25 運城市廣播電視臺

河津市把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民心工程,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要求,分批次、有計劃推進採煤沉陷區搬遷安置項目,讓山區群眾「搬」出大山,過上幸福新生活。

沿著曲折的上固路蜿蜒上山,記者來到了河津市下化鄉上化村,這個村是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搬遷村,村民王榮山家的窯洞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住上寬敞安全的新房子一直是他和家人最大的心願。

沒有想到現在能在河津買房子

王榮山口中的新房是緊臨山西鋁廠生活區的上化村 「採煤沉陷區搬遷安置房」萬盛花苑住宅小區,如今的這裡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小區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周邊小學、日間照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齊全。走進王榮山剛裝修好的電梯房內,他忍不住給大家曬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和王榮山一樣,上化村417戶村民按照每家一個人三萬六千元的補助標準正在陸續搬至小區,村民盧彩萍一家四口人是去年通過政府補助14.4萬元和自籌資金8.9萬元,買到14樓116平方米的新房。

搬進好房子,生活有保障很關鍵。上化村支村委依託小區周邊的餐廳飯店、建築工地、賓館酒店,組織村民開展技能培訓、創業培訓,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村民杜彩雲經過培訓,如今成為附近飯店裡的一名廚師長。

現在我們有了活幹 收入很好

搬出來 穩得住 能就業 逐步致富

上化村萬盛花苑項目只是河津市加快採煤沉陷區搬遷安置項目的一個縮影。從2015年至今,河津市分兩批實施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搬遷安置項目,共涉及下化鄉6個行政村、21個自然村、2203戶7078人。截止目前,2015年項目涉及的上化、周家灣、下院採煤沉陷區搬遷安置項目已完工,並分房到戶,已經入駐400餘戶;2017年項目涉及的杜家灣坪頭自然村採取貨幣補償安置,目前151戶已拆除房屋完成搬遷。陳家嶺、老窯頭集中新建項目,正在加緊建設,11月份達到入住條件。

從山區危房到高樓洋房,從種地農民到上班族,河津市下化鄉的山區群眾依靠黨的好政策,走出大山,搬出危房,住進寬敞亮堂的樓房,實現了安居樂業,開啟了他們的幸福新生活,我們相信更加美好的生活畫卷會在不久的將來變成現實。

編輯:黃晉紅 責編:李英

值班主任:晉娟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隴西:民富村美奔小康
    隴西縣聚力脫貧攻堅,樹立問題導向,靶向施策補短板,因地制宜育產業,使昔日深居大山的貧困戶,搬進了設施完善的新農村,開啟了民富村美奔小康的新徵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養雞能手」帶領鄉親脫貧奔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養雞能手」帶領鄉親脫貧奔康 2020-09-09 18: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小康大街」,夢實現的地方村民賈建東一家坐在自家小院裡,享受著愜意的傍晚時光。「孩子成了城裡人,我們農村也不比他們差,各有各的好,大家都小康!」賈建東說,前年借著給大兒子在鎮江買房子和裝修的機會,他帶著媳婦和老母親去南方幾個大城市旅遊了一圈。年近八旬的老母親從沒出過遠門,一路坐飛機、乘高鐵,看了從未看過的風景,激動地感嘆:「日子真是越來越好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
    對老年人而言,文化活動為他們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我們會發現他們非常欣喜地去包容和接受更多的文化藝術形式,生活變得更有樂趣」。  文化是小康社會的精神基石。對居民們來說,社區文化服務能極大提升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在成都不少社區,現代感和傳統感、文藝氣息和市井氣息交織融合,人們享受著文藝範兒的時尚社區生活,也讓這座有著2300年歷史的老城煥發著勃勃生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熱情的劉大姐拉出跳廣場舞用的音響設備,放起了耳熟能詳的《好日子》,「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歡快的樂曲輕柔地流淌在廣袤的梨樹黑土地上。  調研手記:  「我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
  • 激活「潛力板」 廣開致富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廣東清遠轉觀念謀發展、向創新要動力、以振興謀未來——激活「潛力板」 廣開致富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廣東北部山區,公路在石灰巖地貌上盤旋。轉過山頭,清遠市石潭鎮聯滘水西村(簡稱「水西村」)的綠水青山躍然眼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山裡的體育課
    2015年,當地整合鄉鎮教育資源,建立隴城教育園區,開啟「師資共享,巡迴走教」的教學新模式,將好教育送到家門口,讓大山深處的學生不用再為了求學早早離家。《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1日推出:《大山裡的體育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昭通彝良:5萬易遷群眾 實現「安居樂業」夢!
    至2018年,幫助像周志友家一樣,生活在高寒山區、滑坡泥石流地區等「六類」失去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戶脫貧,成為全縣2019年脫貧摘帽的「最硬骨頭」,攔住了彝良脫貧之路。搬不動大山就搬人。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彝良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建設42個安置區(點),其中1萬人以上安置區1個(發界),800人以上安置點3個,將「六類」地區的群眾集中搬遷到安置區(點)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開啟「城市」新生活 2020-12-07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大草原上的小康生活
    雖然來過不止一次,但這次聽到呼倫貝爾這個目的地,我們還是雀躍了好幾天。一整天輾轉多處、在路上奔波五六個小時,我們的車隊走了一條穿越草原的小路。無邊無際、連綿不絕的草原像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示在我們面前。第一次來到真正的牧民家中,聽他們講述奮鬥奔小康的故事。牧民的熱情超出想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全面小康...
    漸漸地,賈家寺村的群眾都記住了這句話,就連村裡的孩子們都知道。在賈家寺村,會真切地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能夠從每一個生活在這裡的人身上體會到。這一切,都與11年前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不遠千裡來到賈家寺村有關。從那天起,這個經受過地震災害的小村莊,開啟了全面奔小康的新篇章。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山區農民變身產業工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山區農民變身產業工人 2020-07-16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生活是啥樣,聽聽老鄉們怎麼說
    【視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生活是啥樣,聽聽老鄉們怎麼說 2020-09-28 15:29:08   來源:中安視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2020-08-21 16: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念好「山」字經也能加快奔小康
    重慶仙女山區依靠山水做起脫貧致富的大文章,在「山」字經裡實現了加快奔小康。仙女山鎮之變,從窮鄉僻壤到度假勝地,該地不僅成為重慶市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的生動實踐。作為重慶渝東南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同時也將集天坑地縫、草原森林等多種自然景觀於一體的武陵山區,在脫貧致富中建設得更加生態宜人的生態樣板。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浮洲蝶變 小康夢圓
    原創 肖海寧 i自然全媒體編者按:科學規劃繪藍圖,教育扶貧謀長遠,強基固本促發展,產業幫扶壯經濟……對幫扶的浮洲村,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足了「繡花」功夫,既輸血又造血,使浮洲村一步步蝶變為美麗村莊,村民相繼脫貧摘帽,向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大步邁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第七屆上海市民微電影主題活動今日開幕
    今天,「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第七屆上海市民微電影(微視頻)主題活動正式開幕。 本次活動主題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聚焦市民群眾奔小康的奮鬥歷程和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講好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故事,講好眾志成城、科學抗疫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磨豆腐到種衫木,「花甲夫妻」攜手同行奔...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贛鄱大地一派火熱的攻堅場面,廣大幹部群眾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正在全力以赴、衝刺勝利的終點。東方女報推出「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透過平凡生活的溫度與感動,一個又一個的小康故事,生動體現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匯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2020-07-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