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有忍辱這個修行法門,人能夠忍辱就離開貪嗔痴妄念,就沒有痛苦煩惱,修忍辱是菩薩成佛必經之道,也是我們凡夫在當世生活是否得到安樂的重要修行手。
須菩提尊者在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你叫他坐,他就不站;你要他立,他就絕對不坐,這不是懦弱,這是忍的力量。《金剛經》中,佛陀說他自己作忍辱仙人的時候,被歌利王誣陷、割截身體,他都不生氣,他所表現的正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修行功夫。所以,成佛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要福慧俱全,這就是佛陀的「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相好從那裡來呢?都是從忍中修來的啊!
忍辱有六種層次,最基礎的是力忍,全憑自己的力氣去忍讓一些事情,不管別人對我造成怎麼樣的傷害,我的意志告訴我要忍著,不能發火,壓抑自己內心的無明!再高一個層次的忍辱是忘忍,這種方法就是不管你對我做什麼,我毫不放在心上,不往心裡去!該忘就會忘記!第三種就是反忍,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遇到問題不會一昧的抱怨詆毀,而是從自身出發,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第四種就是觀忍,也就是萬事萬物皆有因緣而生,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皆為空,不必放心上!第五種叫喜忍,無論你遇見什麼事情都是在磨練自己成就自己,自然會生慈悲心,歡喜心,轉惡境為磨練!第六種叫慈忍,慈忍就是菩提心,會理解別人的傷害是因為無知,無明所蒙蔽了心性,是他業障太深所導致的,心生憐憫心,非但不責怪還會包容,渡化他!
忍,是中國文化的美德;忍,也是佛教認為最大的修行。無邊的罪過,在於一個嗔字;無量的功德,在於一個忍字。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成人所不能!忍辱是一生的修行,是一種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