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是流感的高發期,歷來也是流感疫苗的需求高峰期。今年又是特殊的年份,國內外多位專家表示,2020-2021流感季存在流感和新冠同時爆發風險,如果新冠疫情與流感疫情發生相互影響,則可能增加疫情的複雜性。基於多重因素疊加,流感疫苗需求端短期提振,幾乎一針難求。
批籤發數據來看,今年以來有批籤發數據的流感疫苗生產企業共有8家,分別為華蘭生物、科興生物、賽諾菲巴斯德、長春生物、金迪克、雅立峰、國光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其中11月27日,國光生物在今年首次獲得了30.36萬支批籤發量;同時新獲得批籤發的還有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批籤發量為2.89萬瓶。
德展健康旗下首惠醫藥獨家代理國光生物流感疫苗
據悉,國光生物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大陸地區的代理商為北京首惠醫藥有限公司。首惠醫藥成立於2014年,目前專注於疫苗代理進口業務。公開資料顯示,其代理的國光生物流感疫苗在全國24個省中標,已經實現銷售的包括北京、 重慶、內蒙古、河北、山東等14個省份,即將進入江蘇和河南市場。實際銷售中,首惠醫藥通過委託冷鏈配送企業的方式將疫苗直接運送至各個地區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20年01月31日,德展健康以現金收購方式取得首惠醫藥51%的股權,形成實際控制,正式布局流感疫苗產業。此次收購的投資成本為3300萬元,從收購日至半年報期末,首惠醫藥實現淨利潤為-267.67萬元。11月份國光生物流感疫苗開始放量,德展健康的疫苗布局也迎來了新的收穫期。調研數據顯示,首惠醫藥代理的國光生物流感疫苗在全國各地的中標價格為128元/支,大幅高於國產疫苗大約50元/支的中標價格,預計國光生物 11月份獲得的30.36萬支批籤發量將貢獻超過3800萬元銷售收入。隨著流感疫苗批籤發持續放量,該項代理產品產生的銷售收入也會同步增長。
一票制背景之下,境外疫苗廠商代理具備稀缺性
2016年國務院修訂後的《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中第十五條規定,第二類疫苗由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組織在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集中採購,由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向疫苗生產企業採購後供應給本行政區域的接種單位。意味著疫苗生產企業只能將疫苗直接銷售給縣級以上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也就是通俗所說的「一票制」。一票制之下,國產疫苗的代理渠道被徹底堵死,只有進口疫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國家衛健委在具體施行中規定,向我國出口疫苗的境外疫苗廠商應當在我國境內指定一家代理機構,統一銷售該廠商進口的全部疫苗,同時規定代理機構應當向所在地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以上政策背景推高了境外疫苗廠商代理的門檻,也讓獲得進口疫苗代理的企業具備了一定的稀缺性。北京市藥監局官網公示信息顯示,首惠醫藥獲得了國光生物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獨家代理,代理期限至2024年4月30日。該項代理申請發生在德展健康收購首惠醫藥之後,說明上市公司在收購稀缺的疫苗代理資產後,資產整合效果良好。
國光疫苗為臺灣疫苗龍頭,疫苗產業景氣周期中有望持續放量
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65年,是臺灣上市公司,也是獲得歐盟GMP認證與美國FDA認證的流感疫苗製造公司。國光生物的主要產品有三價流感疫苗、四價流感疫苗、H1N1新型流感疫苗、日本腦炎疫苗、破傷風類毒素、結核菌淨素等人用疫苗。大陸市場方面,國光生物的三價流感疫苗於2015年開始獲得批准並陸續開展銷售,四價流感疫苗也有望在2021年進入大陸市場。其他新產品方面,EV71疫苗在臺灣地區的三期臨床進展順利,此外國光也在研發新冠疫苗,目前處於二期臨床階段。
流感疫苗行業來看,我國流感疫苗正在進入快速放量階段。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數據顯示,2019年流感患病人數合計353.8萬人,死亡人數269人;2020年1-10月流感患病人數合計118.0萬人,流感患病人數近年來有增長趨勢。為了做好流感預防工作,中檢所也加快了流感疫苗的批籤發節奏。數據顯示,2019年流感疫苗批籤發總量為3078萬支;截止11月底,2020年流感疫苗批籤發總量已達到5036萬支,較2019年的總量大幅增長。分產品來看,四價流感疫苗批籤發量為2953萬支,佔比58.65%,四價流感疫苗有望漸成行業主流。
數據來源:中檢所
需求端,由於流感疫苗屬於二類疫苗,大多需要消費者自費接種,群眾的接種意識會相對更低。今年的新冠疫情事件給全體國民普及了疫苗相關知識,群眾對於疫苗的認知及接受程度均有提升,有望帶動流感疫苗的需求持續提升。同時,我國的流感病毒疫苗還有較大提升空間。1-11月5036萬支批籤發總量相較於我國14億總人口數來看,滲透率還只有3.60%,與歐美發達國家超過50%的滲透率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供需關係向好疊加秋冬流感高發期,流感疫苗行業需求端的短期提振,疫苗生產企業均有望進入高速增長階段,國光生物的30萬支批籤發數據只是放量的開始。
德展健康開啟大健康產業布局,各項新業務有望相繼進入收穫期
德展健康旗下的嘉林藥業是國內降血脂藥物的龍頭企業,主打產品阿樂品牌知名度高,市佔率領先。受帶量採購政策衝擊,阿樂產品單價下滑,但通過開拓非帶量採購渠道的方式保證了阿樂的銷量穩定。同時,從2019年開始,德展健康也在圍繞大健康產業開展了一系列的資產收購動作,新業務涉及工業大麻、消毒液、多肽、疫苗代理等領域,目前均進展較為順利。
數據來源:德展健康2020年半年報
工業大麻方面,公司的麻元素系列化妝品從雙十一開始已經上線銷售,小懶放鬆型飲料也在試點投放市場。12月2日,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CND第63屆會議正式通過了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出的大麻建議5.1,從1961年《麻醉藥品單一公約》附表四中刪除大麻和大麻脂,意味著醫療大麻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在聯合國層面已經合法化。德展健康旗下的德義製藥在大麻素的化學合成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望率先在醫藥應用方面做出一些積極的探索。
消毒液方面,今年4月完成長江脈70%股權收購事項,基於長江脈的「健之素」品牌,在醫院消毒及民用消毒市場均有較大市場空間。今年完成與嘉林藥業的產能整合之後,有望快速進入放量銷售階段。
多肽方面,今年4月份完成收購漢肽生物和漢萃天津的股權收購事項。漢肽擁有國內頂端活性肽博士研發團隊,並獲得多項肽合成專利和藥物專利,目前正朝著活性肽化妝品、美容肽、多肽創新藥等諸多方向推進產業落地。
11月份新疆國資入主德展健康之後,為上市公司注入了強大的股東資源,同時也為新疆地區的產業升級帶來了新的力量。業務層面,圍繞大健康產業布局的各項新業務發展順利,有望帶領上市公司走出集採的陰霾。隨著麻元素化妝品、流感疫苗等新業務陸續開始貢獻收入,對德展健康來說,2020及2021年大概率會是業績趨勢向好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