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元素中文名正式發布 填滿元素周期表7周期

2020-12-14 閩南網

­  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的中文名稱,它們依次定名為「(釒爾)」「鏌」「(石田)」「(外氣內奧)」,並依次定音為「nǐ」「mò」「tián」「ào」。其中的兩個新造字得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同意,納入國家規範用字。

­  全國科技名詞審定委員會專職副主任裴亞軍說,這4個新元素的合成與確認,填滿了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形成了一張完整規範的元素周期表。這次為新發現的4個元素定中文名,是中國科學院、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共同合作的成果,有利於化學界、物理學界等各專業領域的科研學術交流,方便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傳承。

­  裴亞軍說,為新元素確定中文名稱,是科技名詞規範方面的重要成果。賦予新元素統一規範的中文名稱,旨在促進各專業領域的學術科研交流,促進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傳承。這也是語言文字規範方面的重要成果。這次新命名的4個元素,有兩個是新造字(「(石田)」和「(外氣內奧)」),在字形上需要納入《通用規範漢字表》。「(釒爾)」是新簡化字,之前只有繁體字「鉨」。

­  他還提到,這次命名是海峽兩岸專家合作的成果。從1997年對101~109號元素確定中文名稱開始,兩岸專家就開展了深入交流。本次為4個元素定名,兩岸專家從工作開展之初就及時交換意見,並且達成共識,避免了不同命名的問題,這對兩岸科技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元素周期表第7排填滿 為起中文名還造了兩個字
    繼去年元素周期表第七行的四個新元素確認英文名稱和縮寫之後,中國科學院、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共同發布了這四個元素的中文名稱。去年6月,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發布了這四個新元素的元素符號,日本、俄羅斯、美國三個國家分別為它們命了正式的英文名稱。此次中文名稱的發布,不僅在國際國內的科技交流上有了共識,也避免了因不能確切理解的科學含義而造成的混亂,對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 以美國田納西州命名的元素,正式填滿元素周期表的七個周期!
    2012年,俄羅斯科研小組再次成功合成117號元素,從而為117號元素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掃清了障礙。雖然2010年就首次成功合成了117號元素,然而國際理論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要求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再次合成該元素,之後他們才能正式批准將它加入元素周期表。
  • 4個元素中文名正式發布
    本報北京5月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 今天,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的中文名稱,它們依次定名為「(釒爾)」「鏌」「(石田)」「(外氣內奧)」,並依次定音為「nǐ」「mò」「tián
  • 四個新化學元素有了中文名 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終於填滿
    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昨天(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
  • 元素周期表第7排填滿 這4個新元素知道怎麼讀嗎
    今天,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北京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名稱。這4個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nǐ」「mò」「tián」 「ào」。
  • 元素周期表又有4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科學家還為此造了2個字!
    「氫氦鋰鈹硼碳氮……」大家熟悉的元素周期表又有4個新元素有了中文名。文 | 柴如瑾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光明微教育」(ID:gmweijiaoyu),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5月9日,經過公眾提議、兩岸協商、專家研討和學界徵詢等程序,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在京聯合發布了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4個新合成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次為「釒爾」(nǐ)、「鏌」(mò)、「石田」(tián)、「氣+奧」(ào)。
  • 元素周期表第 7 周期填滿了!科學家:準備發現第 8 周期元素
    【每日科技網】   【Technews科技新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日前宣布,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為 113、115、117 與 118 的 4 位新成員的暫定名稱與代號出爐了!
  • 元素周期表第7行四種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5月9日在北京聯合召開發布會,正式向社會發布了這四種新元素的中文定名。 「上述4個新元素的合成與確認,填滿了元素周期表的第7周期,形成了一張完整規範的元素周期表,世人矚目。」
  • IUPAC元素周期表挑戰賽第二季正式開始
    IUPAC元素周期表挑戰賽第二季正式開始 2020-06-11 0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______電子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發現。元素周期表是由________國化學家____________最先發現的。2.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周期表按元素____________(即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由小到大排列。(1)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佔據一格。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
  • 元素周期表
    他把當時已經發現的63種元素中相對原子質量相近的元素排列在一起,以探索元素之間的規律性。於1869年2月編制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德國化學家邁爾隨後發表了一張更完整的元素周期表。1905年,瑞士化學家維爾納製成了現代形式的元素周期表。
  • 4個新化學元素被正式命名:英文名+符號+中文名
    在舊版本的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為113、115、117、118的這四個化學元素,並沒有正式的命名。直到去年(2016年),它們才逐漸擁有自己的英文名和符號,關於中文名稱,就在不久前,全國科技名詞委聯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召開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定名會,通過會議討論和投票表決確立了它們的中文名。會議上形成的《113號、115號、117號、118號元素中文定名方案》,需經上報教育部批准後正式公布。
  • 元素周期表到底會多長?……………………
    「Nihonium」 的原子序數為113號,與美國和俄羅斯發現的115號「Moscovium」、117號「Tennesine」和118號「Oganesson」,共4個元素一起被正式列入元素周期表後,終於將第7周期全部填滿。研究人員還在努力發現更多的新元素,元素周期表到底會排到多少號呢?由全球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6月發布了4個新元素的暫定名稱。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化學元素周期表是學好化學的基本內容,想要學好化學一定要對化學元素著重記憶,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記憶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化學元素周期表內容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 一輪複習||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1)周期(7個橫行,7個周期)短周期長周期序號一ⅡB族10個縱列共60多種元素,這些元素都是金屬元素鑭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號元素鑭到71號元素鑥共15種元素錒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號元素錒到103
  • 元素周期表及原子團
    根據性質的類似,初步把元素分類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含有稀有元素)【常見的元素符號】1.氫(H);2.氦(He);3.鋰(Li);4.鈹(Be);5.硼(B);6.碳(C);7.氮(N);8.氧(O);9.氟(F);10.氖(Ne);11.鈉(Na);12.鎂(Mg);13.鋁(Al);14.矽(Si);15.磷(P);16.硫(S
  •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很多學生覺得元素周期表很難背誦,想知道怎麼才能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元素周期表口訣快速記憶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的方法諧音記憶周期表的具體方法如下:一、按周期記憶第一周期:「氫氦」。諧音:「輕嗨!」
  • 高三化學教案:《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教學設計
    2.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變化(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由1個增加到8個的周期性變化)決定了元素性質的周期性變化(原子半徑由大到小、最高正價由+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最低負價由-4到-1、元素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二.掌握證明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實驗依據。
  • 四個化學新元素有了中文名字 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填滿
    四個化學新元素中文命名發布。 新華社發 金立旺 大巢製圖  你認識「(釒爾)」「(鏌)」「(石田)」「(氣奧)」嗎?它們是為了4個化學新元素113號Nh、115號Mc、117號Ts、118號Og新定的中文名字,其中後兩個是新造字,被依次定音為「nǐ」「mò」「tián」「ào」。昨天下午,中國科學院、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聯合召開發布會,向社會正式公布了四個新元素的中文定名。
  • 就是元素周期表
    在這張表中,當時已知的33種元素被分為了4類。此後,有多位化學家對元素的性質和分類開展研究。和門捷列夫同時代的多位化學家,也對元素周期規律進行過研究。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在研究中發現,當元素按原子量遞增的順序排列起來時,每隔8個元素,元素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就會重複出現。他稱這一規律為「八音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