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根雪糕上演哭戲,孩子「玻璃心」危害很大,很多父母卻不知道

2020-12-25 豆芽老師00

內心敏感,非常容易受到傷害,一句話說得稍微重點,哭聲就來了,受不得一點批評,哪怕自己錯了,打不得罵不得……

你家孩子有沒有這樣的表現,如果有的話,那麼就要注意了,這是孩子「玻璃心」的表現,「玻璃心」的孩子有多容易哭,我給大家講一個身邊的小事例。

表姐家的那個小女孩果果特別容易哭,特別容易生氣,經常因為一點點小小的事情就不開心,比如長輩說了她兩句,或者是父母誇讚別人但是忽略了她的時候,她就會哭得昏天黑地。

有一次,我們一大家人帶著孩子在一起聚餐,天氣炎熱,所以大家就提議去買雪糕,然後大人為了孩子開心,專門買了不同口味的奶油雪糕,然後分發給孩子們。

果果喜歡吃巧克力味的雪糕,但是在大人分發的過程中,把巧克力味的雪糕給了別的孩子,然後到她那裡就沒有了,於是給了她香草味的。

但是果果看著遞過來的雪糕,並沒有接過來,而是突然哭了起來,眾人不知道她為什麼突然哭,只聽她轉身對表姐說:「我要巧克力的」,之後眾人才反應過來。

幸好那塊巧克力的雪糕還沒有開封,然後遞給了果果,沒想到果果不要,還說著給晚了,不要了,非得要新的,這時候表姐說:「這孩子就這樣,特別容易哭,過一會自己就好了」。果然過了一會她就不哭了,本來都以為沒事了。

但我卻覺得問題太大了,因為包括表姐在內的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因一根雪糕就能上演哭戲,孩子「玻璃心」的危害有多大。

首先我要說一下,造成孩子「玻璃心」的原因有哪些,希望各位家長引以為戒,第一是長輩的溺愛,第二是孩子的所有事情都被家長承包了,自己不用手,第三是,身邊人過度的誇讚,這會讓孩子很害怕失去被誇贊的榮譽,從而變得小心翼翼。

「玻璃心」對於孩子的危害很大,長大後也很難有出息

1、會導致獨立性變差。

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太弱,經不起風雨,做什麼事情都要別人幫助,於是他們只能依賴著幫助他們的人生存,這樣的話,獨立性自然而然就變差了,如果不及時改正,以後很難在社會上獨立生存。

2、過於敏感,畏畏縮縮。

就像上文提到的果果,對於一些事情,太過敏感,別人並不知道他喜歡巧克力的,但她自己也不說,自己在一邊生氣,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怕被拒絕。

因為害怕失敗,於是畏畏縮縮,不敢嘗試,這樣之後,孩子就會喪失大量的機會,從而導致錯過許多成功之路。

而面對孩子出現這種「玻璃心」狀況,家長應該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才可以。首先父母應該做好自己,如果父母能夠有很好地處理自己情緒的方式。那麼孩子就會潛移默化地內化父母調節自己糟糕情緒的方式、學會獨立而有效地面對各種不舒服的感覺

還有就是父母要避免出現「情緒倒灌」,在孩子遇到問題時,或者有困難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分解難度,然後及時肯定孩子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問題。

李玫瑾說過,3-6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同樣也是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這套《小燈泡兒童性格情緒管理》是由韓國國家青少年輔導中心全力企劃的「暖心」情緒管理繪本。

為兒童的性情培養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告訴家長們正能量的小大人是如何煉成的,這套繪本用愛營造了一個個親子故事。

孩子情感是複雜的,有時孩子根本不知道情緒是什麼,這套繪本直面地把各種的情緒展現出來,讓孩子不逃避,並願意把一天經歷不開心的事情回家能和媽媽講出來。

在我們的傳統思想中,往往認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父母是幫助孩子了解和管理情緒的最佳人選。然而,如果您發現孩子一蹶不振或者他的情緒已經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不如就從這一本繪本開始吧。

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的「看一看」:

相關焦點

  • 孩子動不動就哭,也許不是「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一句重話都說不了,在學校也受不了老師的批評,動不動就哭,跟我們小時候也差太多了。是啊,現在的孩子好像真的是「很脆弱」,想想新聞上出現的種種案例,初高中生因學習壓力大等各方面原因而選擇自殺、青春期的孩子因受不了父母的責罵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類似這樣的事情,在我們那個年代是絕對沒有這麼多的,但是在現在,幾乎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
  • 孩子總是「動不動就哭」,並非是因為「玻璃心」,父母應該要反思
    如果我們總是表現出一種非常厭煩的態度,抱怨孩子是個「玻璃心」的話,那孩子很可能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愛哭,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是很難有出息的。如果說,你發現你的孩子平時也總是「動不動就哭」的話,那就要開始反思自己了。因為孩子會這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家長平時沒有做好這些,而並不是像有些家長以為的那樣,孩子天生就很「玻璃心」。
  • 「說兩句就哭」,孩子的玻璃心可能只是騙局,缺乏遲鈍的力量
    導讀:「說兩句就哭」,孩子的玻璃心可能只是騙局,缺乏遲鈍的力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說兩句就哭」,孩子的玻璃心可能只是騙局,缺乏遲鈍的力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問題。「玻璃心」,是指內心十分脆弱敏感的人。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有時候在外面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不高興了,回家什麼也不說,就是哇哇哭。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中國式「開學哭」震撼上演,寶寶哭得撕心裂肺,父母校門口哽咽
    ,一個孩子甚至好幾個大人圍著轉,每天都形影不離,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到了陌生的環境,還有很多很多人,一下子不適應也是正常的,但讓人震撼的不是寶寶們的哭聲,而是門外跟著哭的家長們。>「分別苦情戲」,有的父母實在不忍心,直接將孩子抱回家,其實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小寶寶特別聰明。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爸媽2方面沒做對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每對父母在再教養孩子一過程中,總會發生這樣那樣的小插曲,但有時爸媽也是無奈的,因為這孩子沒等管的時候,就開始哇哇大哭,好像自己罪大惡極是的。是的,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養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哭」。孩子一哭,哭走了家長的耐心,也哭的家長糟心。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好
    日常生活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孩子,有調皮搗蛋的、有不愛說話的、有喜歡大聲嚷嚷的等等。但其中有一種孩子總是讓父母很頭疼,就是動不動就愛哭的孩子。這種孩子做錯事愛哭、被家長說了幾句也愛哭,總之就是喜歡用哭來發洩情緒,用流行詞語來形容,就是「玻璃心」。
  • 近期兩起學生墜樓事件告訴父母:治癒孩子「玻璃心」比成績更重要
    墜樓的小學生平時成績優秀,墜樓的大學生給媽媽發送一條這樣的信息,想必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作文寫不好,好好修改就可以了,作弊被抓好好反思,回家哭一場,好好學習不就完事了嗎?父母千萬不要慣出孩子這樣的「玻璃心」,因為終有一天,玻璃碎了會扎你一身血!
  • 孩子撒謊該不該打?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當年輕一代成為爸媽後才知道,有時面對犯錯的孩子真的十分糾結,打又怕把孩子打出逆反心理,不打又怕孩子小錯不改釀成大錯。正所謂&34;,一些爸媽在孩子犯錯時一直都是我們嚴肅和嚴厲的態度去處理,也是因為怕孩子走上歧路罷了。
  • 孩子動不動就哭,是"玻璃心"?錯,是因為性格
    "你也太玻璃心了吧",在生活我們經常提到"玻璃心"這個詞,是形容一個人心理素質比較差,或者說太敏感,承受不住壓力。是否愛哭成為我們判斷這個人是否為玻璃心的重要參考。於是,很多人習慣把孩子"愛哭"等於"玻璃心",當孩子哭鬧時,對於父母而言,這是孩子懦弱的表現,尤其對於男孩子來說,哭是一件很沒有男子氣概的事情,所以,父母每次看到孩子哭,心裡難免會氣急敗壞或怒火中燒。
  • 孩子「玻璃心」,說兩句就哭,和家長這兩方面沒做好有關
    在教育孩子上,經常能聽到家長討論孩子犯錯時一點都說不得,自己隨便說了兩句,孩子就會崩潰的大哭,實在是沒法管教,實在不知孩子怎麼就養成了這樣愛哭的習慣。孩子經不起教訓,「玻璃心」的背後不單是孩子有問題,和家長也有脫不開的關係。
  • 「說兩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到位
    「玻璃心」的孩子,他們的內心是非常脆弱、敏感的,在生活中經歷不了一點挫折和失敗,如果你家的孩子「說兩句就哭」,千萬不要去埋怨孩子,可能是家長這3方面沒做到位!,影響很大我們的身邊會出現很多「玻璃心」的孩子,他們輕則會落淚,重則會出現偏激行為,甚至還有可能做出威脅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事情。
  • 「說兩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4方面沒做到位
    什麼是「玻璃心」?通俗來講就是心理特別脆弱的孩子。想要的玩具沒到手;得到了家長老師的批評;小夥伴不理他了等一系列在別人看來很容易解決的小問題,「玻璃心」的孩子可能會哭泣,吵鬧,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殺傾向。
  • 孩子玻璃心、情緒化,明明是大人自己挖的「坑」,卻怪孩子不行
    孩子玻璃心、情緒化?這種現象的形成與家庭教育有著一定的關係。有很多都是家長用錯誤的教育方式「埋下的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緒,不要總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判斷對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要懂得換位思考,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他們「玻璃心」,可能是你的教育方式不對
    可是小麗發現一個問題,只要自己對孩子進行教育,那麼孩子總是會不停地哭泣。面對這種情況讓小麗感覺到非常煩惱,覺得自己兒子實在是太過於玻璃心了,其實這種情況和小麗的教育方法是有關係的。一、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他們「玻璃心」1.表達能力有限雖然孩子的年齡還比較小,但是他們的內心情感有可能非常豐富。不過由於受到了語言能力的限制導致他們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是非常匱乏的,很難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表達出來。
  • 孩子遇到問題只會哭,面對「玻璃心」的寶寶,家長要學這三招
    「現在的孩子是怎麼了。」這是我當育兒老師這麼多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小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強,不順心不如意不被理解的時候都會選擇以哭的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現在的孩子越來越「玻璃心了呢!」不少家長感嘆著!與其說「玻璃心」,倒不如解釋為性格敏感脆弱。而這種性格的養成,跟父母教育方式不當和家庭氛圍有很大的關係。
  • 孩子動不動就哭,說明內心不夠強大,三招讓娃告別「玻璃心」
    因為她愛哭的性格甚至被同班同學所嘲笑。小麗的媽媽也知道孩子動不動就哭很不好,甚至會導致其他人對孩子的印象變得特別差,但是小麗的媽媽卻不知道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1.過分溺愛如果想要解決孩子容易哭的情況就必須找到他們容易哭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其實導致孩子容易哭的第一個原因就是由於父母太過於溺愛他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不同的挫折,雖然挫折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但是也會讓我們成長。
  • 孩子輸不起,再聰明也沒用!父母正確引導,幫孩子改掉「玻璃心」
    有的孩子很聰明,但是卻輸不起,不敢直面自己的錯誤,遇到問題只想著逃避,經受點挫折就會哭鬧,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玻璃心」。玻璃心的孩子將來難以承擔重任,只會不斷的退縮,所以父母要重視孩子的玻璃心。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內心變得強大起來,需要做好以下4點,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孩子「玻璃心」、「輸不起」,遇挫折就哭鬧?可能源於你的兩句話
    很多家長對於這種情況都非常迷茫,也不知道算好事還是壞事。孩子「輸不起」是讓很多父母的非常頭疼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孩子從小的行為是和家長平時的教育、傳遞的信息密不可分的,同樣,孩子的「玻璃心」很多時候都是家長的言行不當造成的。
  • 孩子的玻璃心是爸媽培養的,不希望孩子動不動就哭,那就做好這些
    小朋友經常沒有原因的哭鬧,是讓人比較鬧心的事情,很多家長不知道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只會在這個時候對孩子大喊「不要哭」。其實大家也知道這樣做是沒有效果的,但是為什麼還是要選擇,在孩子哭的時候說一句這樣阻止的話呢?因為自己過於焦慮和煩躁。如果孩子在一兩歲不懂事的時候哭鬧,做家長的可能會有耐心哄孩子,但如果是到了五六歲已經懂事的年紀還哭鬧,那就要看看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