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小孩子長的都很漂亮,都特別可愛。
前段時間我傍晚接孩子放學,然後看著孩子們排隊出來,我仔細觀察了下,想看看裡面哪個孩子長的最帥最漂亮。結果發現,大部分小朋友都長的比較漂亮比較可愛,一看就特別招人喜歡,只有極個別的孩子長的有點歪瓜裂棗。
作為一個愛思考的父母,我不由地思考:為什麼我們這些成人會覺得孩子普遍比較漂亮可愛,特別招人喜歡呢?一看到他們就激發我們強烈的保護欲。再對比下打孩子,我們還會覺得他們漂亮可愛,還有那麼強的保護欲望嗎?不會了,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會覺得他們特討人厭。
這種對小孩子和打孩子的不同態度,好像無論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而一旦某一個行為成為一種共性時,我們就不能簡單地認為這是個人的喜好問題,更多的可能是基於我們內部基因來決定的。
你抱著孩子走在大街上看看,經常會有一些人不由自主地跟你搭訕,逗孩子玩,給孩子糖或者零食吃。
為什麼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孩子特別漂亮可愛,見到孩子就不由地喜歡他們呢?我們的基因為什麼會讓我們進化出對孩子的這種態度呢?
其實只要思考一下就會明白,我們對孩子的這樣態度有利於保護孩子,有利於我們種族後代的繁衍。
當我們覺得孩子漂亮可愛時,我們必然會對孩子產生一種喜愛的態度。這樣的態度會使得我們會願意保護孩子,又好吃好穿的先緊著孩子,從而更好的保證了孩子的生存。
相反,如果我們看著孩子就面目可憎,我們又怎麼會保護孩子?估計我們都會巴不得孩子死。如果我們有這種基因的話,我們的人類種群早就滅絕了。
所以,對孩子漂亮可愛的審美,是我們基因進化的結果,是基因讓我們覺得小孩子的樣貌體型更加漂亮,更加可愛,進而激發父母的保護欲望,保護孩子。這也就大大提高了我們後代的成活率,使得我們族群延續至今。
而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會發現孩子的那種漂亮可愛消失了,孩子變得越來越讓人討厭了。其實這跟我們的基因進化也有密切的聯繫。
設想一下,如果我們一直覺得孩子漂亮可愛,一直特別喜歡自己的孩子,我們會怎麼做?我們最大的可能就是一直保護孩子,為孩子遮風擋雨,奉獻完自己的一生。
但是這樣的保護對孩子有利嗎?肯定是不利的。
假如父母保護過頭,什麼都替孩子做了,那孩子就不會得到鍛鍊的機會,會對父母產生依賴性,離開父母就很難生存。這顯然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也不利於我們種群的延續的。
所以,合理的基因進化應該是在孩子沒有獨立能力之前,讓父母愛護他們,進而保護他們。但是當孩子開始有獨立能力時,父母就應該逐漸厭煩孩子,喪失了對孩子的耐心和興趣,開始放手,讓孩子嘗試著自己去做事,最終使得孩子獨立。
其實這樣的進化從動物身上就可以看出來。
很多動物的在幼崽沒有獨立能力時,它們的媽媽時刻守護在它們身邊。但是一旦孩子有了獨立能力,媽媽就會立刻把孩子從身邊趕走,讓它們去尋找新的領地。而媽媽則會準備孕育新的下一代。
這是建立在我們這個宇宙下基因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我們人類也不能脫離這個規則。
因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孩子越大,我們會看著孩子越來越煩。這就是在提醒我們,我們需要跟孩子保持距離了,給孩子的空間讓他們開始獨立了。
覺得小孩子漂亮可愛,可不僅僅是你審美觀的問題,更多的是由我們的基因決定的。
同樣的,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會覺得孩子越來越討厭,也無需緊張,這是內置基因在提醒父母:你需要跟孩子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