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越來越讓我心煩!我不想再一個人帶孩子了,感覺自己受不了了。女兒天天跟我作對,讓她幹這她非得幹那,還學會了懟我。孩子好像越來越討厭我,眼神裡都是厭惡和躲避。
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相處出現了非常大的問題,以致於原本最親近的一家人,整天像陌生人一樣相互不理不睬,甚至心中總有一絲絲憤怒油然而生,動不動就要掀起一場家庭親子大戰。
當你感覺你的家庭也處於這樣的氛圍時,不要焦慮,勇敢的面對問題,積極解決,當你發生改變的時候,你的家庭也一定會朝著你預期的方向發生好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在夫妻關係中,經常有提到在結婚之後,大多數的夫妻在一生當中有過50次想要離婚的念頭,20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所謂愛之深,恨之切,這樣的感受在親子關係中一樣存在,所以當你和孩子之間也出現了問題,不要緊張,因為這很正常。
需要做的是相信自己,然後努力分析原因,找到合適的解決方式。
1.找到問題的根源
孩子的問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脾氣性情也會不斷的發生變化。
孩子在學校或者是同伴那裡學了一些不好的習慣,這樣的狀況出現也是非常的,畢竟每個人都有犯錯的可能,尤其是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犯錯的概率也會高起來。
這時候孩子可能固執己見,認為自己是對的,父母的勸告聽不進去,父母就會覺得自己很無助,甚至覺得自己白養了這個孩子,想要丟掉他的心思都有。
所以在相處中,自然多了幾分厭煩。
自己的問題父母除了養育孩子,還要掙錢支撐家庭,所以很多時候父母也會很疲憊,因此對孩子的關愛和耐心都會欠缺很多,以致於孩子覺得父母不愛自己,彼此間產生了很多的隔閡。
再或是很多媽媽容易有情緒,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對孩子發牢騷,甚至大吼大叫,使得孩子在驚嚇和打罵中漸漸想要遠離自己的媽媽,對媽媽產生的厭煩和躲避也就多了起來。
也有很多不負責任的爸爸,平時很少管孩子,但管起來就是非打即罵,讓孩子對父親這個角色心生恐懼,沒有絲毫溫暖和愛意可言。
家庭的原因家庭氛圍不和諧更是會讓孩子非常壓抑,無論是婆媳關係不和,還是夫妻關係不好,最受傷害的就是孩子。
在孩子的心裡,永遠都希望有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當看到家庭裡吵吵鬧鬧的場面,孩子離家出走的心思頓生,都父母的疏離感也逐漸凸顯。
2.找到解決的方式
自我反思反思家庭的現狀是如何形成的,又希望發生什麼樣的改變。
退一步講,就算不能把婚姻延續下去,也不能因為婚姻生活影響了對孩子的培育,成年人的問題可以自己解決,但不應該把這些問題遷怒到孩子身上。
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也要想想好的一面,一家人骨肉親情,縱然有不好的一面,但應該是好的層面多一些。
自我改變人生在世,其實誰也改變不了,唯獨可能改變的就是自己。
但在自己真的發生改變的時候,你會發現周邊的世界也會朝著你預想的方向發生改變,包括你曾經期望改變的那些人,正如你預期的那樣發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