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點名曝光了數十個「714高炮」放貸平臺。在這些被稱為「要錢要命」的貸款平臺背後,金融超市、貸款超市等貸款的「集散地」亦受到空前關注。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做著流量生意的貸款超市,在監管「看不到」的地方,存在著諸多風險之處。
記者發現,一些貸款超市的背後還連結著另一些貸款超市,而有些貸款超市根本查詢不到背後的實際運營方,能查到的運營方也不具備放貸資質。此外,有些貸款超市提供的貸款產品年利率較高,有的超過法院應予支持的利息。
3月19日,北京互金協會發布《關於相關企業為非持牌放貸機構提供導流服務的風險提示函》稱,協會提醒為非持牌放貸機構提供導流服務的金融超市及相關網際網路平臺,立即下架合作機構的所有「現金貸」產品。
針對貸款超市的監管之風吹來,貸款超市的行業亂象能否就此終結?
融360等多家貸款超市主動下架APP
所謂「714高炮」,指的是借款周期在7天或14天,年利率畸高(通常超過100%甚至上千)、需要交納砍頭息及高額逾期費用的貸款平臺。作為具有導流功能的貸款超市,融360被央視3·15晚會點名後連夜內部自查,對少數涉嫌搭售行為的產品全部下架。受此影響,融360旗下美股上市公司簡普科技(NYSE:JT)3月16日暴跌超13%。
在融360被點名以後,一些貸款超市APP也有所反應。3月20日,新京報記者看到目前在華為與小米手機應用市場中,主動下架的貸款超市APP,除「融360」外,還包括「口子貸」、「快點錢」等APP。
記者調查發現,有些貸款超市APP不只主動下架,官網也受到影響。
3月20日,新京報記者在標識「5分鐘到帳」的小白貸款超市APP中看到所有「新口子」、導流的放貸機構,目前已蹤影全無。「同時申請5款產品,下款通過率高達92%」,成為多個導流子頻道中唯一可視的文字。
在華為手機應用市場中,記者看到「小白貸款超市」的工商運營實體名稱為上海去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去秀」)。
上海去秀工商登記的官方網址當前顯示為「Not Found」。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小白貸款超市」是一家無商標註冊的貸款超市。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天眼查、企查查顯示,均無「小白貸款超市」商標及工商註冊信息。
在121下載站對「小白貸款超市」APP的推介中,記者注意到一款名為「星耀包」的貸款平臺(放貸機構),是「小白貸款超市」的導流對象。從Logo上看,「星耀包」APP與「小白貸款超市」極為相似。上海去秀工作人員對「星耀包」APP是否也由其運營不置可否。目前,記者在手機應用市場中無法搜到「星耀包」APP。
在華為手機應用市場顯示有701萬次安裝的「借錢」APP,標識為現金借款極速貸款、10分鐘到帳。根據其在華為手機應用市場的介紹,記者看到「借錢」曾為融360、平安普惠等進行導流。「借錢」開發者標記為廈門財兔金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沒有廈門財兔金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登記記錄。
根據天眼查相似度查詢,記者看到有家名為廈門財兔金融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公司,但公司實體已於2018年12月28日註銷。記者下載「借錢」APP後發現,PPmoney及貸、萬達普惠-萬E貸、51信用卡旗下的人品貸極速版等十幾款貸款產品,均出現在其導流界面。目前,只要點擊連結即可借款。
貸款超市連結貸款超市,實際運營方成謎
新京報記者從3月12日至3月19日持續調查發現,趣頭條新上線的金融貸款超市,存在「貸款超市連結貸款超市」、運營主體不明等現象和問題。
記者於3月12日發現,趣頭條貸款超市「趣貸款」的入口要經過三次連續跳轉後,才能進入「我要貸款」界面。12日當天,記者看到已有126萬人申請「小喬借款」等十幾款貸款產品。各款現金貸產品額度範圍在200至200000元不等,借款期限在1至12期不等。在該界面最下面有小字顯示,「本服務由第三方提供」。
在點擊「去申請」後,記者發現「小喬借款」並非現金貸平臺,而是另一家貸款超市。跳轉至「小喬借款」平臺並下載APP後,在這個貸款超市內記者看到超過20款的現金貸或消費分期產品。
「我司系第三方廣告平臺,並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務。若您對我司推廣的產品有任何疑問或糾紛,建議直接聯繫所推產品的客服人員。」這句滾動顯示在「小喬借款」APP首頁的類似免責聲明的字幕,並未標明該平臺運營實體是誰。記者調查發現,「小喬借款」是一家無實際運營公司、無商標註冊登記記錄的現金貸與消費分期導流貸款超市。
「小喬借款」到底由誰實際運營?為何趣頭條並沒有如其他出現在導流界面中的產品一樣清楚展示「小喬借款」實際運營方?新京報記者曾就此向趣頭條的相關人員詢問,對方的回覆為「不清楚」。
在「小喬借款」貸款超市上,「張飛借錢」與「金估棒」兩個現金貸款平臺吸引了記者的注意。無論是日利率、借款期限、申請條件、所需材料、審核說明等多方面介紹內容,還是當記者點擊「立即借款」後所見兩平臺首頁圖文均接近一致。
此外,記者逐頁翻看、比對「張飛借錢」與「金估棒」的「用戶註冊協議」,發現七大條款如出一轍、內容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別僅在於,「用戶註冊協議」開篇時的平臺名稱不同。與「小喬借款」一樣,記者也查詢不到「張飛借錢」及「金估棒」的工商運營實體名稱。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天眼查、企查查顯示,均無「小喬借款」、「張飛借錢」商標及工商註冊信息。
記者致電「小喬借款」上所留「張飛借錢」、「金估棒」這兩家平臺的400客服電話,電話自動語音提示為「您好,該電話已被暫停使用」及「該號碼暫不提供服務」。
記者回到「小喬借款」為「張飛借錢」平臺導流的頁面,在該頁面平臺介紹中顯示有「零錢袋子」的字樣。記者在小米應用商店看到,「零錢袋子」標註的運營實體名為深圳唐龍飛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唐龍飛訊」)。
記者致電唐龍飛訊官網電話,對方告訴記者,唐龍飛訊是外包定製開發APP的網際網路技術公司,並不運營APP,也沒有對外現金借貸業務,「零錢袋子」並不是旗下開發運營的APP,也不知道這是哪家的產品。
跟「小喬借款」一樣,「零錢袋子」、「張飛借錢」均無登記在冊的商標,在天眼查無法查到其實際運營的工商登記主體。只有「金估棒」有商標登記信息,登記主體為地址在上海自貿區的恩梯基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該公司的「金估棒」註冊於2015年,是該公司車輛性能檢測的註冊商標。這家公司與唐龍飛訊一樣,對「金估棒」放貸APP「不知情」。
3月18日,當記者再次打開「趣貸款」時,其導流界面原先排在第一位的「小喬借款」不見蹤影,不過記者此前下載的「小喬借款」APP仍然存在。3月20日,截至發稿前,記者再次從趣頭條進入其貸款超市「趣貸款」時,依然可以進入並看到13款導流的貸款平臺。
有貸款產品超民間借貸年利率24%紅線
除了無法查明背後實際運營方之外,一些貸款超市推薦的貸款產品利率畸高。「小喬借款」導流的貸款產品中,記者注意到推介詞為「不查徵信極速借款」的「你我貸-秒啦」標註的日利率為0.29%,年化利率為105.85%。該貸款超市另一款推介名為「優款」的貸款平臺,其日利率標註為0.07%,年化利率為25.55%。兩款產品的借款期限在3至12期之間。
在「借錢」APP極速貸頻道,記者發現一款名為「77分期」的現金貸產品日利率為0.09%,借款額度在1000-5000元間,還款期21天之內。「77分期」的年化利率算下來已是32.85%。
貸款超市導流的貸款產品明顯超過24%民間借貸利率紅線。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規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說到導流產品的超高利率問題,廣州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表示,法律允許的最高借款利率只有24%,而且對無金融牌照的放貸行為,法院很可能不會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
至於貸款超市等可能要承擔什麼責任和如何監管,方頌認為:「導流的貸款超市可能要承擔起連帶責任。」
「貸款超市,作為面向社會大眾的金融產品的引流和代售平臺,尤其要勤勉盡責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貸款超市如果在知情的情況下,仍與違規現金貸公司合作為其引流或代售的,可能會因存在過錯承擔連帶責任。如果違規現金貸公司被公安部門立案的,其支付的引流費用可能會被公安部門認定為不當得利而追繳。」方頌說。
沒金融牌照不行?監管存「空白點」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小白貸款超市」運營方上海去秀目前的經營範圍包括,從事網絡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設計、製作、代理各類廣告,電子商務(不得從事增值電信、金融業務)等。目前註冊的商標僅有「九妖內涵圖」。
上海去秀工商登記的官網無法登錄,天眼查的企業介紹顯示,上海去秀網站端主要產品有:91單機遊戲網、1666遊戲網、去秀手遊網、紅鼠網、九妖笑話網等;軟體端主要產品則包括:小新日曆、直播吧、米多多、PDF轉換器、熊貓遊戲盒子、劍姬下載器等。
據天眼查顯示,上海去秀旗下無任何投資子公司,僅為李金祥(實控人)、劉珺兩名自然人持股。劉珺名下只有上海去秀一家公司,李金祥名下的四家公司中,一家註銷,其他幾家,記者未見到其持有小額貸款業務的經營許可牌照。
近日被央視點名的融360,其官網登記的工商主體為北京融聯世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融360目前持有融資擔保牌照、典當牌照、網絡小貸牌照等。
「導流平臺沒有明確的監管,監管的對象是放貸機構。」在融360被央視3·15晚會點名後,某位接近監管方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對貸款超市監管存在的「空白點」,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告訴新京報記者,「貸款超市,是專門幫貸款產品提供借款人導流、比價等服務的平臺。和各大APP應用市場功能類似,是各類貸款產品進行推廣營銷的主要渠道。2017年12月發布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對現金貸業務的違規行為做了比較明確的界定。不過對於貸款超市、應用市場等行為並未作出明確規範要求。」
針對貸款超市目前無明確監管的現狀,以超利貸為例,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副秘書長陳文認為問題主要在於,由於放貸機構身份不明,服務它的導流機構監管就不明確了。「超利貸的存在本身就不合法,因此,連結有超利貸的貸款超市,也就不可能存在相關監管方。最多是在貸款超市或導流平臺侵犯用戶隱私權時,監管方予以懲戒;另外,如果放貸機構違規受懲戒,貸款超市要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
出現「貸款超市連結貸款超市」的現象,陳文認為這容易引發「套路貸」。陳文分析稱,這種現象的出現有兩大原因,一是不斷分發流量,形成雙下遊的產業鏈關係,有點類似發展下線代理;二是不同貸款超市服務不同客群,而不同放貸利率的現金貸機構,往往共享借款客戶,通過貸款超市彼此互推。「但往往是把借款人不斷推送到借貸成本更高的平臺,陷入債務陷阱,其中不乏大量的套路貸問題。」
分析:貸款超市應有門檻,實行牌照制管理
「只要有流量,很多人會選擇做導流、做貸款超市。」一位網際網路金融資深業者說。據陳文向新京報記者的介紹,對於國內貸款超市或導流平臺市場,「最大的流量來源可能還是來自國內網際網路巨頭。」
對此,陳文表示:「現金貸(包括更高息的超利貸)基本流程就是『獲客-反欺詐-放貸款-催收』,沒有太多純粹金融信用風險控制的概念。超利貸從業機構賺的是高息覆蓋高壞帳的錢,相比較而言,導流平臺和催收的利潤也許更為豐厚。」
針對貸款超市入口連結進去、下載現金貸APP,均看不到經營實體,或經營實體被貸款超市「張冠李戴」的現象,陳文表示,「這基本可以視為導流平臺存在欺詐行為,侵犯借款人的知情權」。導流平臺需要確保借款人的知情權,例如從哪借的等信息,都需要貸款超市業者首先設立一個準入門檻。哪些機構、平臺能夠進駐,哪些不能。這些放貸機構進入導流平臺,理論上是需要後者有個事前的遴選機制,把握基本的尺度。
財經專欄作者畢研廣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貸款超市應有「門檻」,首先,貸款超市導流業務需要貸款超市進行完整的信息披露,需要披露貸款超市中的借款APP實際年化利率、借款方式等。其次,貸款超市有義務對借款人做好借款人教育,正確指引借款人進行借款。「這兩點也應該是監管需要考慮的。」
「作為金融產品平臺,我們對融360平臺上的二十多萬種金融產品負有監督職責。」被央視3·15晚會點名後,融360官方回應稱承認貸款超市應該履行職責。
於百程表示,貸款超市所負職責更多體現在「源頭」的識別上。他認為「實際上,包括貸款超市等各類推廣營銷渠道,是現金貸產品獲取用戶的主要源頭,從源頭上進行監管與規範,能夠比較有效地控制住非法現金貸的生存空間。貸款屬於金融業務,為防止違法違規產品推向市場,相關渠道方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和相關資質,建立有效的違規產品識別制度。」
然而,「現在的局面是,沒有遴選機制。如果放貸機構出問題,可能會涉嫌非法經營罪等,但為其做導流業務的貸款超市基本沒事,除非盜用了用戶的隱私信息等等。」陳文說。
「這需要監管方面在徵求網信辦、工商等相關機構支持下出文規範。如果涉及貸款超市大量盜用用戶的隱私數據,還能需要公安等部門的支持。」陳文建議。
關於對貸款超市的監管,畢研廣也提出一個關於身份性的思考,即「貸款超市是信息中介,我們不能當它是信用中介,而且貸款超市說到底是一個信息展示平臺,並不能是『信用轉換平臺』」。
對此,方頌有兩個建議,一是貸款超市參照類金融機構,實行牌照制管理。二是實務中「引流」與「代售」的邊界較為模糊,如果實行牌照制管理,也應明確。
新京報記者 黃鑫宇 編輯 王宇 校對 薛京寧
記者郵箱:huangxinyu@xjb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