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如何讀帖?讀字、讀結構、讀筆畫

2020-12-20 簡之書院

臨學書法,極其重要的第一步,即欲臨帖先讀帖。在筆者個人臨學書法的定論中有句話「讀帖三分鐘、臨帖一分鐘」。

今文闡述讀帖的第一部分,讀帖——讀字、讀結構、讀筆畫。

從「讀字、讀結構、讀筆畫」不難理解,是著於讀一個字框架,從整體至結構,再至筆畫的過程。筆者以為,讀字之前,先著眼於全局或一至兩行,為更好,而說為什麼?筆者給不出什麼明確文獻要證,而能說的,這樣去做,更是一種意境的培養;例如,觀賞風景,人先登頂著眼全景,之妙斷然不可言,再去賞局部區域風景,倘若該區域風景確實不是太好,人的心情有了「先入為主」,不會太受影響。讀帖,是必須,也是種意境培養,融入其中,定然會發現其好,也就相應認真而不枯燥,而欲融入其中,讀單字謂不可行。

例:趙孟《行書十札券》

(註:例圖不是絕對參考,即讀帖,真書、行書草書等皆同)

1、讀字

筆者個人讀帖習慣,不論是真書帖還其他帖,都是「讀單字而實際不單」,如圖,「記」字,動詞,註定一個動賓結構——「記事」,這樣的結構,作為書者,絕對多是連貫、緊湊(相近)、用墨不存明顯差異等處理。有興趣的書法,以此為拓展讀其他帖,應有如此發現。由此,讀字,讀出的信息就有了。

還有一點,讀字,要讀其位置,如「記」字,首位,用筆肯定不能過薄

2、讀結構

假如沒有這個「點睛」之點,居高臨下之勢,或點左下移動,會什麼怎麼樣,我們看下

顯然牽一髮而動全身,「記」字本身變化之餘,與「事」的照應也隨之改變,那真書是不是也是如此?也是,尤其在晉楷魏碑中特別明顯。

結構要不要讀字空間?筆者以為,字的空間布局,是我們審度該字美的依據,真不需要過分強記某個字,這裡留多少,那裡緊縮多少,我們國人有著有與生俱來的「美感」,對稱美。書法中處處無不體現此。故此,我們對字空間布局的讀,我們記住某些,以此參考就行,無需定型成樣。

3、讀筆畫

讀筆畫,無非我們要知道,怎麼用的筆,是中鋒還側鋒?用了什麼筆法,使轉?翻峰?等等

讀筆畫,從節點出發,肯定節省不少時間,且準。節點,即起點、拐點和終點。

拐點是,其實一種筆法換到另一種筆法的起點或終點。

注意,而實際斷然不可拘泥,用筆凡至簡而有效皆可。

總結了3條書法境界口訣,可能有點超乎想像

草書不是草率,更不是潦草,「百科」這麼定義不行

臨學行書、行草可毀一字,不可毀一行?

有人這是「行書」,有人說這是行草,怎麼分啊

相關焦點

  • 讀帖讀什麼?如何讀?
    一般地說,初學者應該把「讀」和「臨」這兩個環節同步起來。臨什麼,讀什麼。可按臨寫的順序,先點畫後結構地對所要臨習的字逐個「相面」,從組成字的基本「細胞」看起。先看點畫的形態、走向、質感和輕重,然後再看每個點畫起筆、運筆、收筆的過程。
  • 書法家經常說臨帖要讀帖,那麼怎麼讀?讀什麼?
    「學書尤貴多讀書,讀書多則下筆自雅」,很多學習書法者對於讀帖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所謂讀帖,不是簡單的瀏覽,而是要認真仔細的看,還要加以分析研究。潛心讀貼更能「明路」。因為「讀」,強調的是心領神會,探究和領悟。
  • 讀什麼?如何讀?
    一般地說,初學者應該把「讀」和「臨」這兩個環節同步起來。臨什麼,讀什麼。可按臨寫的順序,先點畫後結構地對所要臨習的字逐個「相面」,從組成字的基本「細胞」看起。先看點畫的形態、走向、質感和輕重,然後再看每個點畫起筆、運筆、收筆的過程。
  • 學書法,為什麼一定要多讀帖?
    一般地說,初學者應該把「讀」和「臨」這兩個環節同步起來。臨什麼,讀什麼。可按臨寫的順序,先點畫後結構地對所要臨習的字逐個「相面」,從組成字的基本「細胞」看起。先看點畫的形態、走向、質感和輕重,然後再看每個點畫起筆、運筆、收筆的過程。
  • 《吳鴻清講書法》第六集:讀帖、摹帖與臨帖
    那怎麼讀帖、摹帖和臨帖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讀帖、摹帖、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基本方法。 讀帖是學習書法的重要方法。什麼叫讀帖,這個「讀」的意思和讀書不同,讀書是通過字形了解音義,在理解詞句,而讀帖不是讀字的音、義,而是讀「書法」:筆法、結構、章法等等。
  • 以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為例,詳解臨摹中如何正確讀帖
    讀筆畫,要以精準為目的筆畫寫不像,除去用筆能力上的不足,主要就在於筆畫寫不準,所以讀帖的時候,就要以「精確」為目的。何為精確?一個筆畫除了起筆行筆收筆的書寫動作外,還有以下這些基本特徵,你在的讀帖的時候都仔細觀察了麼?
  • 【讀帖】王朝賓:讀《遠宦帖》(一)
    讀帖,首先要辨識所讀之帖的真偽,如系原跡,那就是最佳的選擇。王羲之的法帖,因真跡沒有流傳下來,只能選擇摹本和摹刻本了。以原作為底本,直接從原作上摹出的最接近原作,是首選。以原作為底本的摹刻本次之。在古代,摹刻是傳播法書的主要手段,尤以宋代的摹刻工藝最為精良,故宋拓本也有下真跡一等的美譽。宋拓本流傳至今也已十分稀有。
  • 練習書法一年有餘,讀帖多臨帖少,下一步應該怎麼練習?
    這個問題其實還涉及到了一個關於學習書法的讀帖和臨帖關係處理的問題。我認為書法的臨帖和讀帖是相輔相成的兩個必須掌握的方面。一方面,讀帖的時候,能夠為我們臨帖提供更好的視角,能夠幫助我們發現這個字的每一個細節,或者說每一個筆畫具體是怎麼安排的。
  • 書法臨摹,必須掌握高效的讀帖方法!
    一般地說,初學者應該把「讀」和「臨」這兩個環節同步起來。臨什麼,讀什麼。可按臨寫的順序,先點畫後結構地對所要臨習的字逐個「相面」,從組成字的基本「細胞」看起。先看點畫的形態、走向、質感和輕重,然後再看每個點畫起筆、運筆、收筆的過程。
  • 高效臨帖4個步驟:一觀、二讀、三記、四想
    一般地說,初學者應該把「讀」和「臨」這兩個環節同步起來。臨什麼,讀什麼。可按臨寫的順序,先點畫後結構地對所要臨習的字逐個「相面」,從組成字的基本「細胞」看起。先看點畫的形態、走向、質感和輕重,然後再看每個點畫起筆、運筆、收筆的過程。沈尹默先生在其所著的《書法論叢》中,談到對起筆的觀察時說:把身邊攜帶著的米老七帖照片,時時把玩。對於帖中「惜無索靖真跡,觀其下筆處」一語,若有領悟。
  • 傻傻地埋頭臨,不如細細地用心讀!67臨帖十遍,不如精讀一遍!
    沈老讀帖的經驗之談,仔細琢磨起來很有味道。在讀帖時,還可以把點畫比較著看。比如在一個字中,相同的點畫是如何處理的,不同的點畫在虛實、粗細上,到底有多大的差異,要進行比較、分析。字中的某一個點和某一畫的粗細,常常有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差異,看得不細,就會將本來粗細反差很大的點畫忽略,那麼臨寫起來也必然點畫不分,學得「像」這一關就過不去。
  • [學會「讀帖」,寫一手好字!](小學一年級基本功)
    看過很多中小學生乃至新入職教師的字,實在不敢恭維。除錯別字外,字的間架結構實屬難看。究其原因,除態度外,是初學寫字,急於下筆,沒有認真「讀帖」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如自己不會「讀帖」,也不會教學生讀帖,糟糕!多數學生這一手字,便誤在老師手裡了!「讀帖」,本是學習書法時的一個用語。用在小(一)寫字指導中,「帖」就是田字格。
  • 書法的基本學習方法:讀帖、摹帖、臨帖
    【  讀 帖  】讀帖,即看帖。讀帖的方法:1、筆 法仔細揣摩字帖上字的用筆方法,對點、橫、豎、撇、捺、折、鉤等筆畫逐一進行分析,看它用的是藏鋒還是露鋒,是圓筆還是方筆,是折筆還是轉筆等等;2、結體、神態仔細研究字的形體結構特徵,像:筆畫的粗細、長短、大小、高低、欹正、收放、爭讓以及結體是松是緊、取勢是縱是橫,還要分析字帖上字的布局和神採、意態等等。
  • 書法家講座:丁永康教你學書法臨摹
    大體分為三個步驟:讀帖:字形(長、方、扁、三角形、梯形等形態),筆畫(長短、角度、弧度等),結構(左右、上下,包圍結構等,都要看清楚、牢記,為描寫臨寫做好準備。摹帖:描寫,就是描紅、仿寫,雙鉤、定位填寫、對臨。摹帖方法主要有四種:1.描紅。
  • 書法臨摹與讀帖,是手腦並用的細緻活
    要想寫好書法,不僅要臨帖,還要讀帖。書法,是手腦並用的細緻活。1、選帖 選帖是練習書法的第一步。選什麼樣的帖,哪種書體,哪種版本,都需要注意。選帖要根據自己的性情、興趣、能力以及版本質量而定。書法名帖很多,風格各異,難易不一,哪一種適合自己呢?顏柳歐趙,蘇黃米蔡,或娟秀俊美,或雄渾大氣。
  • 這個方法讓讀帖更容易,臨摹的準不準,比較一下就知道
    有好多網友評論說:「這哪是臨摹,這像是在講素描的透視關係」「臨摹需要這麼多輔助線幹嘛,太死板了」「這不是書法,不是寫字,是在畫字」每當看到這樣的評論,我也只能用一句「感謝」來回應,我也不作過多的解釋這裡我統一回復一下,我標註輔助線的初衷是幫助那些初學者,或者需要提升讀帖能力的書友們,由於現階段他們讀帖所能讀到的細節還不夠準確、不夠多,進而體現在紙上的字總是差強人意,所以我希望用簡單的一些標註對他們的讀帖起到些許輔助作用。臨帖可分為三個層次:「眼到」、「手到」、「心到」。如果第一步「眼到」都做不好,何談「手到」、「心到」。
  • 怎樣練得一手好字?(上)
    這類人雖然努力但是不仔細觀察字體結構,不看筆法輕重,一味描摹,有時甚至不想看字帖,即使寫一千遍還是領悟不到寫字的筆法技巧。如何練字,方法千奇百種。而如果問如何「系統」地練字,其實古人已經給我們留下了很傳統和好用的方法:「讀、摹、臨、背、意、用」,循序漸進。
  • 書法百問 | 79、初學者如何臨摹字帖?
    第一,要讀帖。在選定自己心儀的字帖後,臨摹前一定要對每個字的筆法、字法以及章法等等進行仔細觀察並加強理解,悟出其中真諦,這叫讀帖。讀帖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讀帖不是讀字帖的內容,而是思考帖上的字,其點畫是怎樣書寫的,結構是怎樣安排的,章法是如何布置的,都要仔細琢磨並從中找出規律,這樣就容易寫得有興趣,也容易寫得好。雖然讀帖比較費神,但是高效的讀帖對你今後的進步至關重要。
  • 凹槽字帖用來練哪種字體最好,把字練好的關鍵是什麼?
    如果能夠堅持不懈的反覆進行凹槽板字帖的描紅臨習,同時結合對臨和背臨,努力學習掌握讀帖的技巧,其效果更加明顯。至於凹槽字帖用來練那種字好。我認為是不分什麼字體的,關鍵在於自己喜歡什麼字體,擁有的凹槽字帖上是什麼字體,都可以描紅練習。
  • 一寫就錯的100個字,不學書法也要了解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結構複雜,讀音多樣,特別是組合在一起後,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含義,非常容易寫錯。今天,我們就和朋友們分享一下非常容易寫錯的一些漢字。特別是這100個字,一寫就錯,學習書法的朋友趕緊過來學習一下,不然,下筆寫成錯別字就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