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關於介紹李叫獸的文章 ,我覺得他的故事印證了一個道理:牛逼的人很早開始就牛逼了。
小時候的我們或許還有些許的好奇心,我們會問天為什麼是藍的?草為什麼是綠的?而正是這些不斷的發問讓我們一直在進步,一直在理解這個世界。
而現在的我對很多的事情都習以為常,也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很多原理,現象,我們都認為是自然而然,所以也不會做過多的深究。
但是一個人真的想要立足成長,一定得有自己的洞察力和好奇心。正如我之前一直倡導的一句話:我們對這個世界應該有自己的態度。
現在想來大學兩年學到的東西對我的實踐真的發揮指導作用了嗎?我想好像並沒有。
上課的時候有些渾水摸魚,考試的時候也是為分數而戰鬥,實踐經驗很少,理論知識也不過背完就忘。
我無法批判教育的弊端,因為畢竟想改變是很難的。但是每一個人作為社會的獨立性的個體,我們還是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狀態。
我們可以去多讀一點書,不論是工具書還是各種雜書,但凡能引起我們新的覺察,提供新的認知的書,都是一份寶藏。
我們可以去多認識一點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無字之書,靠近不同的人會讓我們有不同的感受與感悟,雖然我們沒有過上他們那樣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接觸去了解另一種活法狀態。
我們可以多去遠方走一走,不一定說要等到有錢之後,因為等有一定的基礎後,也是有了很多牽絆的時候。
去外面走一走,也不僅僅是說積攢九張照片可以發朋友圈,而是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的不如意,遇到各型各色的人,而正是這些經歷豐滿了你的生活,磨練了你的心智。
我希望我還是能夠對這個世界保有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