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奇妙指南|誰說全職工作的我,不能再擁有一份兼職?

2020-12-11 36氪

2020年的黑天鵝,來的又快又直接,面對看不清的未來迷霧,開源節流迫在眉睫,「副業剛需」成了關鍵詞。職場奇妙指南作為36氪的一檔新鮮職場節目,為你尋找最適合你的那種工作形式,一起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雖然已經擁有了一份全職工作,但王哈哈還是會回想起自己「風生水起」的大學時代。作為一個資深的兼職工作者,他同樣經歷了「用時間換錢」的盲目選擇到定向培養自己能力的過程,現在,作為一名產品經理,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內容製作領域的兼職,並憑藉自己的能力,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誰說全職工作者就沒有精力再兼顧一份兼職?今天的嘉賓王哈哈會告訴你,找準自己的定位,這一切其實都不難。

TA對「自由職業」的綜合評價(五星滿分):

入門難度:★★

推薦指數:★★★

特點:

需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學生尋找兼職不要盲目,工作黨尋找兼職需要遵守職業道德。

從業需要的特質:

一定程度的人脈;培養一定的能力型特長;一定的成長計劃性。

圖片來自:pexels

王哈哈的自述

我是從大一就開始做兼職的,嘗試了非常多的形式,從業時間也有長有短,有線上有線下。一開始需要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比如我大一的時候,做過移動的暑期實習,做過家教,做過投票客服之類的,技術含量都比較低,方向也比較盲目;大二的時候基本確定了未來的從業方向是內容相關,所以開始定向發展,做新媒體相關的工作,包括兼職新媒體運營,幫其他公眾號寫稿子,自己做自媒體等等。

我個人覺得,當你有職業發展目標之後,就會自然而言地開始想了解、入門、上手實操,之間的連帶關係,是你從自己獲取的信息中尋找機會,推動自己去找對應的兼職。

很多人說去網上搜羅兼職職位,也有一些付費的兼職渠道,但縱觀現在網際網路能夠提供的收費兼職中介的模式,你會發現其實都是你稍微轉變一下思路即可自主發現的,並不需要額外付費——例如自媒體成長,供稿,遊戲試玩等,這些渠道資源在你身邊其實就隱藏不少。

我推薦的方式,是先尋找你的變現的角度,如自媒體等。當然,自媒體也分許多類型,如視頻內容、圖文內容等,等到細分並發現你可以變現的方式後,可以去朋友圈裡自薦。當然,不要乾巴巴說大家好我想要找個兼職希望大家推薦這樣,我建議是做一個你可以操作的海報,在朋友圈裡發布海報,會比純文字好得多,也更能突出你的能力。

最開始我的兼職是從朋友介紹以及朋友圈自薦入門的,因為很認真地對待,合作比較愉快,後續就會有別人找上門,和我說覺得我非常適合,關注我非常久了,認為我可以給他們供稿或進行其他合作。所以當你堅持在某些領域深耕之後,你會發現你的變現方式,是從你的能力變成你的渠道,累計的渠道越多,最後能轉型變現方式就越多。其實兼職的門檻都不高,重要的是一定要尋找與自己有關係的,能夠通過自己自身資源來引導變現的。

其實自由職業者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利用自己的能力、資源、渠道等方式變現,適合在某領域有極高的能力、資源、渠道,能夠一定程度上適配大部分需求的人,而不一定能適配所有人。也有些需要通過體力或其他方面能力來兼職的形式,這種兼職,對精力投入的要求高,收益相對較少,不是長久之計,但卻是你積累資源渠道的必經之路。

我現在在一家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做產品經理,看起來好像跟自媒體的工作格格不入,但實際卻是息息相關——做自媒體,也是要針對各種用戶族群做用戶調研,分析用戶標籤,定位你的受眾,做產品也萬變不離其宗,一樣要針對你的用戶去push他們的活動,push他們的行為,所以實際上,自媒體的兼職積累了我在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上,必備的用戶處理、數據處理、數據開發、對外溝通甚至是設計等等方面的能力。

但我也依然堅持著自媒體的兼職,如果用「年」的時間維度來計算的話,包括應收帳款,我的兼職收入是可以和正職工作收入抗衡的。當然,也有人會好奇,擔心這樣會不會工作強度太大,精力不夠用,影響生活質量。但我個人來說,現在已經從打字寫稿這樣的體力活兒,向腦力與資源渠道轉變,做中間商,這種基本就是agency(代理),已經不需要花太多精力了。

此外,對我來說,兼職工作會帶給我更多一分的成就感,我印象深刻的一份兼職工作,對應產出的內容是某個真實事件,主人翁看完之後說,我的分析和她的心路歷程以及過往基本是重疊的,那一瞬間就覺得自己真棒,這份自我認同對我來說,甚至超出了金錢衡量的範疇。

雖然最終沒有成為free-lancer,但我其實不認同「全職工作很穩定,自由職業很動蕩」的說法,拜託,這個世界上是沒有最穩定的那份工作的。

就我自己的工作經歷來說,穩定性並不能衡量員工的忠誠度,也不能成為一項「福利」。所謂的穩定性不應該是以我在一家公司多少年來衡量,而是應該以項目協同發展的狀態下,整體員工的發展前景為標準。很多人都說95後不穩定,但是這個其實難道不和公司氛圍企業文化有關係嗎?如果能夠帶給我們新知識,新能力,是開明且open的學習狀態,那麼有能力的人一定是會留下的,反之,他們肯定會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包括成為自由職業者。

當然,我還是建議大家要搞清楚全職工作和自由職業的利弊,才能做更妥當的選擇,我自己的見解可以給大家參考:

全職:

【利】

1、穩定的收入以及配套的五險一金(或純社保)。

2、系統的行業思維發展,系統的能力提升以及系統的管理方式能夠更好提升個人發展。

【弊】

1、說不定你就被裁員了呢?

2、說不定你就沒辦法升值了呢?

3、說不定公司或者項目組就倒閉了呢?

4、說不定你就不想幹了呢?

5、還要受氣是吧?

Free-lancer

【利】

1、時間自由、空間自由、工作自由。

2、自我掌控工作節奏。

3、想幹嘛就幹嘛。

【弊】

1、收入不穩定。

2、社保什麼需要自己繳納。

3、時間管理不強容易拜拜。

4、自由職業者不是996,而是007。

在弄清以上一切利弊後,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從事一份全職工作,因為全職工作帶給我的,是不同行業的視野,能夠完善我目前能力上的缺失,提升我的工作能力,讓我更好地為未來做準備,而之前在兼職工作中積累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我的主業競爭力。同樣,我在全職裡學習到的能力,又能實操到我的副業中去,更好的轉化為自己的個人技能,可以說是相輔相成。

因為我自己是學生時代就開始兼職,所以我的經驗可能對學生黨更有借鑑意義,作為學生的話,我建議大家要培養自己特色的能力特長,不要盲目的「販賣時間」——一個很有名的自媒體,「深夜發媸」,就是在校時候做的自己的品牌,現在已經有了不錯的IP價值和影響力。所以學生不要盲目去找兼職,最好能夠與自己的職業發展有關係,讓它成為你簡歷裡面的閃光點。而作為工作黨,我覺得無論是時間還是資源上,可能性都更豐富,但在職業道德之下發展自己的副業,是最大的前提。

這就是兩個不同的心態變化,一方面在校生需要踏入社會,就需要工作經驗,而這些完全可以從兼職、副業中獲取;另一方面工作黨需要堅守職業道德,在不違反底線的情況之下來實現變現。

互動區

如果你對「自由職業」依然有著好奇和嚮往,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互動,我們會向分享人轉達你的疑問,如果你的問題被受訪人採納並回答,我們會有精彩好禮送出哦。

如果您有更多想要了解的新奇工作,歡迎打在評論區,我們會為您找到最合適的解答人。

快來投稿吧!

如果你也從事著一份新奇有趣的工作,希望展現自己對行業的看法,分享從業的經驗,請聯繫我們,讓更多人知道你與世界的奇妙聯接。聯繫方式:wanyang@36kr.com,我們也會有精美禮物送給您哦。

相關焦點

  • 職場奇妙指南|40個月的年終獎?兼職插畫師搭上遊戲、在線教育的快車
    職場奇妙指南作為36氪的一檔新鮮職場節目,為你尋找最適合你的那種工作形式,一起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隨著遊戲、線上教育行業的興起,必不可少的職業——原畫師和插畫師,逐漸成為了熱海。這個作量不,報酬對於學畫畫不久的來說也很滿意,所以一個階段結束後,我開始考慮做兼職插畫師,滿的興趣,另時間較由,可以很好地照顧家,從那之後,我就開始系統地報絡課程學習,開始了邊學習邊接稿的兼職活。開始做插畫兼職後,我發現,除了其實認真耐責任感律這些任何職業都需要的素養之外,。做個兼職插畫師,最重要的是不能「任性」。
  • 全職媽媽的兼職工作,請吸取我的經驗教訓
    一旦選擇做了全職媽媽,後面再想重回職場就非常困難了。可是全職媽媽的收入哪裡來呢?這成了大多數全職媽媽最頭疼的問題。全職在家帶娃的媽媽,在家庭裡付出的是最多的。可是,她們的勞動卻是無形的,而且是不能變現的。付出了勞動卻沒有收入怎麼辦呢?總是從老公手裡要錢花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相信很多做母親的都體會過。
  • 全職多年,再入職場,你靠什麼拿下第一個offer
    全職多年,再入職場,你靠什麼拿下OFFER我之前在這行幹了8年,有帶團隊的經驗,我覺得我和這份工作的匹配度是很高的。嗯,家裡孩子有人帶嗎?你怎麼平衡工作與家庭我和我老公會一起分擔帶孩子的工作,我也會努力去做好工作。全職那麼多年,你會不會已經和社會脫節了?全職媽媽重返職場遠比想像中的困難要多,面試官的苛刻問題和挑剔的條件也讓不少一心想回歸職場的媽媽們面臨極大的挑戰。
  • 「女人靠能力 不能靠丈夫」直面反對聲 全職媽媽們這樣說
    全職媽媽是一份「職業」「全職媽媽以教養和啟蒙孩子作為最重要的任務,是一份需要掌握多種『技能』的工作。」 現居住於南京的侯明月在兒子出生後就辭職在家,至今做全職媽媽已有兩年。辭職前,大學本科畢業的侯明月在一家證券公司任職。她告訴記者,當前的生活重心是對兒子進行啟蒙教育。「全職媽媽有大量時間陪伴孩子,可以觀察和參與到孩子成長的每個關鍵時期。
  • 兼職工資比全職還高,杭州寶媽想辭職卻遭父母強烈反對
    還有網友覺得樓主的計算題做得不太對,原先的方案是「全職+一份兼職」,怎麼選擇全職工作就得把兩份兼職全辭了呢?一些網友認為,幹一份兼職加一份全職是更好的選擇,畢竟職場離開後想再回去就難了。主業+兼職的生活方式,其實也非常接近於這個詞的釋義,在社會與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多元的、多重的身份與工作越來越流行。
  • 全職媽媽可以做什麼工作?帶娃工作兩不誤,全職媽媽必看
    文 | 羅sir對很多全職媽媽來說,帶娃不僅辛苦,還佔用一個多餘的勞動力,既不能出去上班,每天的生活也枯燥無聊。很多全職媽媽在帶娃之餘都想著能不能有一份工作或者兼職,適合全職媽媽的那種。這樣的工作有嗎?其實是有的,今天羅sir就為全職媽媽們盤點「最適合」全職媽媽的工作。
  • 被關在職場之外的全職媽媽,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在從對孩子有益的角度發問時,有33%的人認為母親應該全職在家,42%的人認為母親需要邊帶孩子邊做些兼職工作,只有16%的人認為母親應該全職工作。甚至從對生育過的女性自身有益的角度發問時,仍有33%的人認為女性全職在家最好,47%的人認為女性應該打工,只有12%的人認為即便有小孩也應全職工作。
  • 我問了28位全職媽媽,整理出8種賺錢還能帶娃的兼職工作!
    當一個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這是所有媽媽都會面臨的選擇難題。選擇職場,意味著要在事業和家庭之間疲於奔命,即使忙得要死,也無法彌補孩子缺少陪伴的遺憾。全職有時真的說不上是一種選擇,而是唯一的路。媽媽們無奈地走上這條路,但誰也不知道它能通向哪裡,沒人知道等娃上了幼兒園,憑藉生娃前的資歷,我們還能不能在日新月異的職場上找到一席之地。
  • 二度就業難,全職媽媽重返職場面臨哪些問題?
    但現實總是殘酷,不是每家公司都有多餘的人力可以處理媽媽因事請假的工作事務,公司也沒有義務配合媽媽的家庭需求,就像我們不可能為了買房而要求加薪,因為加薪是與工作表現有關。因此媽媽們若要重返職場,首先不要過度期待,否則失望會被放大,應該先思考清楚自己的目的,想辦法做好時間管理、架構好後面支持,準備就緒後再回職場。
  • 職場上的女性,哪怕工作再辛苦,也別選擇當全職太太
    職場上的女性,哪怕工作再辛苦,也別選擇當全職太太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再是原先的封建社會了,女性已經不再需要像原先的一樣,只需要「女子無才便是德」了。隨著自由思想的進步,科技信息的發展,女性一樣可以在家庭中撐起半邊天,並且,在職場中嗎,也有不少女強人的的存在。
  • 我是全職媽媽,怎麼了?!
    2020年6月19日,我成功地加入到了寶媽的行列,並且全職在家帶娃,目前寶寶三個多月。現在社會戾氣這麼重麼?各種聲音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全職媽媽施加壓力和輿論,導致很多寶媽對於自己「全職媽媽」的身份都有些不自信和自卑。我就想說:我是全職媽媽,怎麼了?!問:在家帶娃和上班哪個累?
  • 職場或社會,為何對「全職媽媽」總是不那麼的友好?
    全職媽媽,它是一份職業嗎?沒有比她更適合的家政人員 如果全職媽媽是一份職業的話,那麼它應該算是一份工作。正如職業的保姆,月嫂一樣。 但是如今新時代的思想變了,社會的需求以及價值觀都在變,女性已不再是男性的「附屬品」,或者說處於不平等地位。越來越多的女性在以往男性的領域做出了卓越的成績。所以,全職媽媽的定義應該有所變化。 新時代的全職媽媽有兩種理解: 完全辭職在家不幹活,帶小孩照顧家人。
  • 全職太太只是暫離職場,斷不了工作念想,佛山寶媽:兼職可以的
    現在的所謂全職太太,大多就是孩子沒有公婆帶只好自己上陣。網絡上寶媽群扎堆, 她們交流育兒經驗不多,也不是分享全職太太的那種悠閒生活,而是在討論有什麼可以在家兼職。指望所謂工作,把自己累成狗也不見得面對奶粉不肉疼。最大的願望莫過於孩子能夠早點上學,哪怕可以入託也行。全職太太叫起來很洋氣,但是內裡的滋味卻不好。儘管一些場面的文字上喜歡這麼說,然而彆扭還是有的,太太,那是有錢人的女人稱謂。
  • 職場英語: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
    有了孩子後,職場女性往往面臨著一個重大選擇: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這兩種選擇都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事實上,她們完全可以做一位「在家辦公的媽媽」。各位僱主需要清楚,想做出一番事業的職業女性總是幹勁十足,這與她們在哪裡辦公沒有任何關係。
  • 我為什麼全職期間再苦再累都一定要做副業,其實不只為了掙錢
    我也一樣,在孩子1歲7個月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我辭去幹了6年的穩定工作,開始了我的陪娃生涯。如今我的小寶寶長成了小女生,回首過往,我也有一大堆的掏心話和即將踏入全職媽媽門檻的姐妹們分享。作為一個已經在家帶娃8年多的寶媽,衷心奉勸各位已經或者即將生寶寶的媽媽,除了帶孩子,一定一定要給自己再安排一件別的事情做。
  • 比打工更累的,是放棄工作全職在家!職場女性的付出誰能懂
    不工作,全職在家是一件幸福的事嗎?可以很肯定的說:大部分人都是煎熬的!每位女性都會有一段全職在家的經歷,除非你不生孩子,如果生了孩子,你就必定會有全職在家的機會。❤ 全職也是一份辛苦的工作也許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在家沒人管,做點家務就好,還有人給你生活費,不要看領導臉色,沒有客戶的各種應酬,有什麼好辛苦的?
  • 全職媽媽想重返職場,找了幾個月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該怎麼辦?
    因為各招聘平臺的原因,你每天能看到的公司並不是全部;第三,簡歷再優化一下,好簡歷和一般簡歷差距還是挺大的;第四,剛返職場,薪資稍降一點也可以的,特別想去的公司主動給他們打個電話發郵件,遇到挫折別太難過,找工作肯定比餵生病的寶寶吃飯容易;第五,邊找工作邊充電,工作能力和對行業最新動態的認知保持住;第六,重返職場的全職媽媽還是有很多優勢的,要寫出來;第七,不建議為了快點找到工作放棄以前的所從事的(但本身就不喜歡以前的工作就另說了
  • 全職媽媽一定要做兼職或者學習一兩項技能,有四大理由
    好多媽媽為了孩子,不得不捨棄工作,回歸家庭當起了全職媽媽。我也一樣,在孩子1歲7個月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我辭去幹了6年的穩定工作,開始了我的陪娃生涯。但是孩子兩歲那一年,留給我的體驗卻是不堪回首的,家裡天天一地雞毛,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好累好累,哈哈。白天累一天,晚上還要去忙工作,生孩子前積累的人脈關係不想丟掉,順帶做點事情,方便過幾年回歸職場。每當晚上我把孩子哄睡後,周圍一片寂靜,我坐到電腦前,心靜如水,覺得只有這樣的夜晚,才是我自己的。我很享受獨處的時間。到了周末我特想把小人兒託付給老公,想自己呆會,但是孩子跟我習慣了,周末也粘著我。
  • 全職媽媽找工作,要求道出心酸:哪有四點下班,周末休息的工作?
    身邊有朋友勸杜女士降低對薪水的要求,但是杜女士無奈地說,其實不是自己挑工作,而是工作挑自己。因為杜女士想找的是能夠準時接送孩子的工作,但是僅僅是這個要求就已經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了。「哪有四點下班,周末休息的工作?」一句話,道盡全職媽媽的無奈。
  • 全職媽媽想重入職場的尷尬
    於是就摩拳擦掌,緊鑼密鼓地進行我的重出江湖大計。首先第一步就是製作簡歷,用我剛畢業時候的簡歷模板做了一版,老馬一看說:「你這不行,現在要突出你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在學校的什麼榮譽,也不是在學校學了什麼,成績好不好」,直接被批成渣。不氣餒,再來。終於在老馬的指導下,把一份簡歷完成了,值得慶幸的一點是還好有兩年的工作經歷,要不然這簡歷除了姓名、專業之外都不知道該寫點什麼了,只能把五年前的工作經歷放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