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機會成本」

2020-12-14 搜狐評論

  最近忙高中同學聚會,離開18歲30年,海內外同學響應紛紛。這幾日,忽而東四燈市口、忽而後海鑼鼓巷,海吃神聊,忘了世間。30年之後的聚會,有這個大時間參照,懸念無非是變與不變。人自然是變了,男生發福頂稀,但雛形尚在;女生不然,女大十八變,各有各的變,神奇者視歲月如無物,也有反之。

  除了人的變,就是咱國咱城的變。一個在北美做了20餘年建築師的同學,一路上和我講:尺寸尺寸。小時候住的胡同,現今一看,尺寸怎麼變小了,當年覺得挺寬啊;來到CBD,這是另外一種「尺寸」:什麼尺寸都有的建築混在一起,混亂而和諧,美。我後來總結,30年北京與我們的變化基本就是尺寸的變化,原來尺寸大的變小了,如胡同;原來尺寸小的變大了,如腰圍。

  30年的變當然還有物價。30年前,豬肉九毛五一斤、麵粉一毛八分五一斤。30年後,豬肉漲十餘倍,麵粉漲十餘倍。本是同學掛一漏萬,玩笑而已,沒想到一發微博,議論者眾,認為最離譜的應是房價。是啊,從不要錢到幾萬一平米,你說漲了多少倍。

  30年的歡聚,還有一個小小的心結。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本來我也是有機會出國留學的,陰差陽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不上心,只好在國內謀生。而同班幾位先後放洋的同學,一直是我羨慕的對象。30年的大時間,出國(主動選擇)和不出國(多是被動,出不去只好不出),是不是有個機會成本的問題呢?

  幾位高中同學都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離開中國,那時留學是公認最好的選項。汪丁丁教授說過:可供選擇的機會越多,選擇一個特定機會的成本就越高,因為所放棄的機會,其所值隨著機會的數量增加而增加。可惜當年的選擇機會太少了,出國就是最優的選擇,幾乎是沒有機會成本的。從這個意義上,留在中國發展的同學們應該更有「幸運」的味道,因為那時很難看清中國的發展究竟會有多快?究竟會朝一個什麼方向。留在中國相較於出國,於今而論多少算是有了點「機會成本」,這對我始終沒能出國讀書算是個安慰吧。

  什麼是機會成本?就是中午吃飯,選了吃涮羊肉,結果沒能吃成牛排,那頓牛排就是我為吃羊肉付出的機會成本。這種表述對但不準。說對是因為機會成本的確事關選擇和稀缺,它的基本定義就是:稀缺存在時因選擇而失去的機會值。選了羊肉就丟了牛排,而且吃飯總是「稀缺」的,吃一頓少一頓嘛。

  回到人生選擇,無論你怎麼選,都面臨巨大的機會成本,因為人生具有唯一性,太稀缺了。人生的有限時光構成的稀缺性是深刻而巨大的。所以,人生的選擇要慎重。問題是,有多少人生是我們主動地選擇呢?

  制度經濟學裡還有「路徑依賴」和「自我強化」。意思是說,制度變遷(比如改革)一旦走上某條道路,就存在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即使這條道路可能是錯誤的。30年看下來,人生亦是如此。大學畢業後幾年晃晃蕩蕩,但後來一旦穩定,就很少再改變。

  與20多年前窮學生出走海外混個好前程比,眼下熱絡的是富人移民潮。有人戲言,理論上,北京二環周邊擁有房產的京城居民都具備了移民美加的條件。政治學者阿爾貝特。赫希曼認為,組織衰落的主要原因在於失去組織成員的「忠誠」。如何保持忠誠?一是組織為其成員提供滿意的服務;二是容許成員發出聲音,批評組織,從而令其改進。

  今天所謂「富人移民潮」,準確說,不是移民,是預備後路而已。他們英文不靈光,也不喜歡吃洋飯,外邊雖然空氣好些,但是寂寞難捱。事實上,他們也沒有「移」,只是先拿個隨時可以「移」的資格而已——說白了,是對未來發展有點信心不足,一懼手頭資本發展空間有限,二懼監管盯上自己的錢。

  送別高中同學的夜晚有些傷感。同學們再一次和本已久遠的青春告別並致敬——純真年代和沒有分別心的友情漸行漸遠——「長大成人」這個機會成本實在是太巨大了。

(責任編輯:王德民)

相關焦點

  • 機會成本.
    如何衡量「機會成本」的權重在現實中,智遠認為,機會成本並不能做到準確的衡量,因為中間涉及到風險,時間,也有個人客觀,主觀的判斷等。有些機會成本可以客觀定量的進行分析,比如,用貨幣來衡量的,例如經濟活動中的投資機會成本。
  • 機會成本
    人生成本主要分為三類,時間、金錢與機會。時間跟金錢大家都很清楚哈,但機會成本是什麼呢?
  • 沉沒成本與機會成本:倒掉的牛奶與免費的午餐
    機會成本曾經有一件事讓我很困惑:我的母親會驅車穿越整個鎮子去購買折扣很低的清潔劑,同時也為了把她從報紙上剪下來的僅價值兩美元的優惠券花掉。她驅車來回這件事中隱藏了一些成本。她需要為油費和車的養護花費。更重要的是,她本可以用這段時間來讀一本小說或者打橋牌,我覺得她可以從這些活動中獲取更大的價值。換言之,她因為驅車穿越鎮子購買促銷的清潔劑而產生了機會成本。
  • 青菜、機會成本與經濟學思維
    我就是青菜。然而三年後,這本書給青菜留下記憶只剩下一個經濟學名詞——機會成本。為解釋這個名詞,青菜在這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去打遊戲的時候,你失去的是什麼?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說,你不僅失去了打遊戲所付出的時間與精力,還失去了閱讀青菜文章的收穫與成長。經濟學就是這樣一個斤斤計較的一門學科,機會成本就是最好的體現。
  • 經濟學角度看待考研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當你為了選擇一個方案,捨棄其他方案時,被捨棄方案可能給你帶來的直接收益。 ​但是如何從經濟學來看待考研的機會成本呢?我這樣想,第一,如果單純只是看到其他同學上了研就覺得自己也要上的話,這個想法毫無幫助,或者說上不上也沒什麼所謂;第二,如果因為工作不順利想要通過上研改變一下目前的情況的話,我覺得還是需要慎重考慮,因為即使上岸成功也不能保證將來的一切都能合你的心意,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成本。
  • 頂級的高手,都會勇敢抓住「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的概念有三點:首先,「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以選擇的,其次,機會成本必須是指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一個項目,最後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機會成本本身是一個運用廣泛的概念,只不過我們很多時候並沒有這麼清楚的明確這個概念,認清機會成本,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在決策時候衡量得失,避免不必要的損失。04.「我可能失去什麼」如果我們從機遇層面上思考問題,說的即是機會的成本的角度。
  • 商學院名詞庫(94):機會成本
    例如,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但有些機會成本往往無法用貨幣衡量,例如,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而機會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選擇後其中一個最大的損失,機會成本會隨付出的代價改變而作出改變,例如被捨棄掉的選項之喜愛程度或價值作出改變時,而得到之價值是不會令機會成本改變的。
  • 機會成本: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之前學習的商學課,再次溫習下,推薦給朋友們,共同學習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做選擇,而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金錢、社會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通常我們要得到某一樣東西,那我們就不得不放棄另外的一些東西,那麼,在經濟學裡,這些不得不放棄的東西,就是我們為當前這個選擇,而付出的機會成本
  • 【每天學一點】應收帳款機會成本的計算
    今天小編就把我平常沒有弄明白的問題找出來,把問題整理出來解決並且記住,是非常好的一種學習習慣,看看小編的問題是不是也是你的問題吧!  應收帳款機會成本=平均佔用的應收帳款×機會成本率=應收帳款平均餘額×變動成本率×機會成本率  應收帳款平均餘額=賒銷額/360×平均收帳時間  平均收帳時間:  (1)沒有現金折扣條件
  • 機會成本下,如何理性思考?
    這樣的追問背後,有個概念,我叫機會成本。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種方案選擇一個時,被捨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
  • 經濟學: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時一一機會成本
    豆沙還是巧克力餅、茶還是、魚還是草,這種選擇實際上就是一種機會成本考慮如果你序歡吃豆沙,但你更喜歡吃巧克力餅。因此,接受豆沙的機會度本是放年巧克力講。不站給食用這兩種食物的收益設個數:吃豆沙的收益是5,麼吃巧克力薄研的收益是10。因為吃豆沙的經濟利潤是負的,所以我只能選擇吃巧克力餅,而放棄豆沙。當然,你選擇巧克力薄餅的同就要面對放棄享受豆沙這個機會成本。但你思意這麼做,因為你的選擇應該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吃豆沙框還是巧克力再餅?以上是經濟學教給我們如何選擇的方法。
  • 在機會成本中,收入循環流動的經濟模式
    生產要素的短缺以致存在機會成本 生產要素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和企業,但這些生產要素都是有限的,無法滿足人們無限的產品和服務的需要,那麼就必然存在機會成本。 什麼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為了選擇一個產品而放棄另一個產品時所付出的代價。
  • 高中大學英語無障礙閱讀|什麼是機會成本?
    經濟學經濟學家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解釋這個問題。「機會成本」指的是一個人的時間或金錢,是否能更好地花在其他事情上。每一種選擇都有不同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我們錯失機會會付出的成本。這就是機會成本---你的現金和時間不用在這個方面,而用在其它方面。
  • CPA考生,沒有不知道機會成本的含義的煉獄之路
    CPA考生,沒有不知道機會成本的含義的。在財務管理中,所謂機會成本,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種支出或費用,而是失去的收益。這種收益不是實際發生的,而是潛在的。比如,在投資方案的選擇中,如果我們選擇了一項投資方案,則必須放棄投資於其他途徑的機會。
  • AP宏觀經濟學知識點之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什麼?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choices leading to the best possible use of scarce resources in order to best satisfy unlimited human needs and wants.
  • 考試造成機會成本過高 四六級天怒人怨?
    我不相信。我立刻能夠指出的就有兩條:  一是四六級考試造成的機會成本過高。也就是說,大學生被迫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四六級考試當中,而無暇他顧。去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調查顯示:有54.48%的學生經常利用其他課程的時間準備四六級考試,曾有中國人民大學知名法學教授自嘲地說:「我的學生現在都學英語去了,沒有時間來學我的法律」。
  • 事業單位考試公基知識:來談談什麼是機會成本
    如果你選擇第二個選項,則基於機會成本,價值最大的選項是第一個選項(放棄最大價值的選項)。(二)產生條件與經過奧地利經濟學家弗裡德裡希·馮·維瑟認為,只要有選擇和取捨,機會成本就存在。理性的經濟人力力圖使機會成本最小化,這意味著放棄或犧牲當前選擇的成本也是最低的。機會成本是經濟學中廣泛使用的概念。
  • 家長忽視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會得不償失
    家長忽視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會得不償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報班越多越好?家長忽視經濟學的機會成本,只會得不償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幾天前,我去朋友沙沙家做客。
  • 用「機會成本」計算讀博劃不划算?開始算,你就輸了!
    1.一個關於讀博划算與否的機會成本論證「我現在很猶豫,要不要去讀博。
  • 他堅持給小成本網絡電影宣發一個機會
    而他,一直堅持在電影的藝術性達標的情況下,給小成本網絡電影一個宣發的機會。網絡電影的發展太迅速了,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現在網絡電影的審核標準已經對比院線電影,兩者之間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電影終歸都是電影,只是播出平臺不同,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