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 C-All of Me (Instrumental Version)
04:58來自青菜的金融學堂
青菜就是我,我就是青菜。
絮絮叨叨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和大家見面了,從前的每一篇文章,青菜都像對待孩子一樣的對待它們,改了發,發了改,只希望大家會喜歡。
想來想去,青菜對從前的文章有兩個不滿意的地方,一是缺乏系統性與邏輯性的介紹,二是沒有追蹤熱點。
後來青菜為自己找了藉口,雜談大概應該就是隨心所欲地談,至於熱點,青菜希望能把自己腦子裡的東西倒光,希望大家能初步了解金融,再來看這個萬千世界。
現如今青菜所發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青菜曾經在學習金融的時候,令自己欣喜的一些收穫與感悟,全部安利給你們。
今天青菜想來說說,在上大學前青菜看的第一本經濟學書籍,即《牛奶可樂經濟學》。這本書算是青菜的入門導師,帶青菜走進了經濟學的巨大空間。
人們最恐懼的就是經濟學名詞,認為晦澀難懂,且影響自己閱讀相關的時事熱點。然而三年後,這本書給青菜留下記憶只剩下一個經濟學名詞——機會成本。
為解釋這個名詞,青菜在這裡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去打遊戲的時候,你失去的是什麼?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說,你不僅失去了打遊戲所付出的時間與精力,還失去了閱讀青菜文章的收穫與成長。
經濟學就是這樣一個斤斤計較的一門學科,機會成本就是最好的體現。將時間視若是一種價值,當你投資股票收益為負時,你還失去了投資債券本應該獲得的正向收益。
除了斤斤計較,青菜認為機會成本也展示了經濟學的嚴謹所在。
思考微觀投資決策或是宏觀大局決策時,保持嚴謹的態度,處處都考慮周到,最後得到一個相對最優的選擇,這就是經濟學最初的魅力。
搬運到現實中,如果時刻保持機會成本意識,在每一件事之間先問自己,做這件事會得到什麼,又會失去什麼,你是否會更加珍惜時間,是否會將時間更容易地放在有價值的事情上。
最後來說說具有普世意義的經濟學思維。剛剛講的機會成本意識就是一種典型的經濟學思維,並且經濟學思維包羅萬象,萬物適宜。
在青菜看來,掌握經濟學思維最高的境界,就是能夠改變人們看待事物以及生活的方式,使其更趨於智慧。
因此得來,學經濟學百利而無一害,看青菜的文章百利而無一害。
今天就到這裡啦,用機會成本意識去審視新的一天,青菜和你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