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白|張軍:希望讀者能學會用經濟學思維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2020-12-14 北京日報客戶端

經濟學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那麼,「經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在西方,「經濟」一詞源於希臘文,原本的意思是「家庭管理」。在中國,「經濟」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這些詞語的綜合和簡化,這些詞都包含著經濟學的含義,含有「治國平天下」的大胸懷。這恰好對應了我們現代經濟學中的兩大部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所謂微觀經濟學,它研究的對象是個體,比如個人、家庭、企業;所謂宏觀經濟學,它研究的對象是整體的、總量上的經濟運行。這兩方面的經濟學思維對我們都很重要,微觀經濟學當然離我們的生活更近,但我們也需要知道宏觀經濟學的運行規律,才能為我們自己、為我們的家庭和企業做出更好的判斷。

「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必須做出取捨」

微觀經濟學的一個基礎概念,也可以說是我們經濟學研究的前提,那就是「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必須做出取捨」,就是說我們不可能什麼都要,我們在任何一個時點上做出的決策其實都是在資源有限條件下的一種選擇、一種取捨,這也就是我們中國人經常講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整個微觀經濟學,它的基本脈絡或者說框架都是圍繞著這個取捨問題來展開的。當你要面臨取捨的時候,你必須放棄某一種東西才能得到另一種東西。

比如,就個人和家庭來說,你可能今年買了車就不能出去旅遊了(假如你的預算是給定的),那你就要權衡,到底是現在買車對你的家庭更重要,還是出去旅遊是你們更嚮往的事情。在這個前提之下,又產生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學概念。

《我的經濟學思維課》,張軍著,東方出版社出版

第一個概念叫機會成本。這個概念比較特別,但很好理解。還拿上面的買車和旅遊的例子來說,如果你選擇了買車,那麼這個選擇的機會成本就是你放棄了今年去旅遊的「機會」。

機會成本跟我們通常所說的成本是兩回事,不是說你買這輛車花了多少錢,而是說你為了買這輛車所放棄的購買其他東西給你帶來的滿足和收益。

也就是說,一個選擇的機會成本,其實就是另外所有選擇裡面你認為最好的那個,是你所放棄的那個「機會」。

經濟學告訴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你應該考慮機會成本,而不是光想著做這件事情的會計成本,比如買這輛車花了多少錢。你也要考慮在你的預算給定的情況下,買這輛車的同時放棄的其他選擇和機會。

「做出取捨」的邏輯中,還會產生另外一個重要的概念——「邊際」。邊際的思維對我們決策很重要,它跟平均數不一樣。比起「平均思維」,「邊際思維」才是我們選擇的依據。因為只要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我們繼續下去就是有利可圖的。

從資源有限的假定出發,我們定義了機會成本,然後再在邊際上做出最好的選擇,這可以說是微觀經濟學最基礎的思維模式。

宏觀經濟裡面最基本的概念是「平衡」,也叫「穩定」

微觀研究的是每個人、每個企業如何做出最優的選擇,宏觀經濟就是這些選擇加總起來構成的一個國家經濟總量的變化。

我認為,宏觀經濟裡面最基本的概念其實就是「平衡」,也叫「穩定」。宏觀經濟是由總供給和總需求這兩個概念構成的。

所謂「平衡」,就是指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如果總需求大於總供給,也就是供不應求,那就會造成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容易造成經濟過熱;如果總需求小於總供給,也就是供過於求,就會出現東西賣不出去的情況,產能不容易實現,容易造成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

事實上,在短期來講,在一年時間內,總供給不太容易變化。因為這一年所有的產能事實上是由上一年的投資所決定的。比如說農產品,這一年的產量往往由上一年播下去的種子所決定,儘管氣候等因素會影響農產品產量,但總的產量不大可能有劇烈的變化。

因此在這種總供給短期變化不大的情況下,要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平衡,只能是調節總需求水平。

所以,宏觀經濟裡面談論最多的一個概念,就是總需求。總需求包含了家庭的消費需求、政府的公共需求,也包含了企業的投資需求,對一個開放的經濟體來講,還要包含海外市場對本國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這些需求加總起來,叫總需求。

所以,概括起來說,大家在考慮宏觀經濟問題的時候,或者在看媒體討論宏觀經濟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頭腦中要有總需求和總供給的概念。有了這兩個概念,我們再去理解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就變得很容易了。

相對來說供給不太容易發生變化,但是需求一旦發生變化,宏觀經濟就會不穩定。此時,就需要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來調節總需求。這些調控宏觀經濟的政策通常分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我們常用的利率,就是貨幣政策的一種。提高利率,企業貸款的代價就會提高,也就是企業生產成本會提高,相當於讓總需求下降,給經濟降降溫。

又比如最近大家談得比較多的給企業減稅,這屬於財政政策,目的是讓企業有比較多的稅後利潤,可以發給員工,或者擴大再生產,也就是刺激經濟,拉動總需求。

《我的經濟學思維課》,從公司、家庭、宏觀經濟等各方面來講解和應用經濟學的概念,希望讀者能從中學會用經濟學的思維來重新思考平時司空見慣的事情,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作者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 張軍

編輯:袁昕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經濟學家長訪談|張軍:聽講座是我學術生涯的起點
    實際上,那個年代,全國都一樣,只有政治經濟學這個學科。與今天千軍萬馬搶學經濟金融不同,在當年那個「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政治經濟學」這個術語並不吃香。不過,作為文科生,復旦的政治經濟學系那一年居然錄取了90多位同學,後來分成兩個班,一個讀了經濟學,另一個班專攻人口學。我在經濟學的班。張軍高中時期照片。
  •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維理解世界》讀者...
    4月2日上午,電子工業出版社·美迪出版分社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發起《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維理解世界》讀者見面會,作者萬維鋼從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回國。這次活動的主題為"如何戰勝他人的偏見",探討人們是怎樣通過犯錯誤來適應世界。現場有很多讀者的粉絲參與,場面熱鬧。出版方打出的口號是:致追求智慧的人,讓科學思維嘗起來很Q,用起來顯格調。講科學思維對現實生活的啟發。
  • 10個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讓你學會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
    2 10個經濟學思維方式, 讓你學會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 簡要回顧了一下經濟學定義的發展,對經濟學的研究範疇有個大概的認識,我們來看下經濟學家是怎樣思考問題的
  • 微觀經濟學所培養的思維方式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我不得不說,其實經濟學跟你想的不一樣。然後打住,因為再說下去就深了,需要一整篇文章的長度,於是借著這個機會,我想好好的談談經濟學究竟是怎麼回事。   學科中的思維角度   任何一門學科說深了都是思維方式,理工科簡單一點,都是追尋存在、正確和精確,問題擺在那裡,找到一個固定的答案。
  • 走進曼昆的經濟學世界
    其實《經濟學原理》作為經濟學的入門教材特別適合經濟學小白,不奢望我們看完就能成為經濟學家,但是學會用經濟思維看待事物和問題,講好你的story也是不錯的呢。經濟學領域的偉大洞見,如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優勢原理,以及凱恩斯的總需求理論,並不僅適用於某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它們還給思維活躍的學生提供了觀察世界的透鏡,以此促進公共政策設計。當然一個人通過透鏡看到了什麼取決於特定的歷史、政治和文化條件。
  • 青菜、機會成本與經濟學思維
    絮絮叨叨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和大家見面了,從前的每一篇文章,青菜都像對待孩子一樣的對待它們,改了發,發了改,只希望大家會喜歡。想來想去,青菜對從前的文章有兩個不滿意的地方,一是缺乏系統性與邏輯性的介紹,二是沒有追蹤熱點。
  • 學經濟學的目的,就是學會如何不被經濟學家所騙 | 36氪領讀
    希望你手邊有一本稱心的書,讓讀書這場運動繼續下去。今天推薦的這本書介紹了十三位在經濟思想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學者,讓讀者可以通過本書了解經濟思想史上的關鍵人物及主要思想源流。倫敦大學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德馬裡斯•科夫曼在引言中表示,之所以將這十三位經濟學家稱為「偉大的經濟思想家」,是因為他們都對現代經濟思維的知識體系作出了一定程度的貢獻,他們的思想與著作,都對世界各國的經濟決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有望代表偉大的經濟思想。
  • 張軍 崑曲的語言像英語一樣直接
    沒想到,此時媽媽卻不同意了,「我媽的意思就是想讓孩子考試鍛鍊一下,真考上了,他又怕兒子學戲太苦。我說那不行啊,既然堅持下來考上了,那就得上。」最終,張軍的堅持還是說服了媽媽。關於在戲校的生活,張軍說:「看看電影《霸王別姬》就知道了,我們也是那麼練出來的。」「昆三班」的班訓很直接,「不舒服,就對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處於崑曲的低潮期,60人的「昆三班」最終堅持下來的只剩一半。
  • 張軍:崑曲的語言像英語一樣直接
    沒想到,此時媽媽卻不同意了,「我媽的意思就是想讓孩子考試鍛鍊一下,真考上了,他又怕兒子學戲太苦。我說那不行啊,既然堅持下來考上了,那就得上。」  最終,張軍的堅持還是說服了媽媽。關於在戲校的生活,張軍說:「看看電影《霸王別姬》就知道了,我們也是那麼練出來的。」「昆三班」的班訓很直接,「不舒服,就對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處於崑曲的低潮期,60人的「昆三班」最終堅持下來的只剩一半。
  • 經濟學「巨俠」熊秉元 用經濟解釋生活解釋法
    生活無處不經濟,但令人眼花繚亂的經濟學著作,讓渴望了解經濟學實用性的讀者苦不堪言。近日,經濟學「巨俠」熊秉元新著《生活的經濟解釋:經濟學的詩和遠方》萬花叢中脫穎而出,本書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發行,延續了以往散文風格的敘述和分析方式,直接訴諸你我生活中的切身利益,可謂實用性極強的經濟學讀物。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教你用經濟學的視角看世界
    一談到經濟學,大家都會覺得它很深奧,難懂,但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的一切與經濟學息息相關。而薛兆豐老師就是代表,他可謂是把經濟學運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薛兆豐,經濟學者,得到APP《薛兆豐的經濟學課》專欄主理人。他對法律、管制和經濟增長間有獨特見解。他在國內發表數百篇經濟評論和文章,持續影響了讀者對經濟市場的認識。
  • 《魔鬼經濟學》共讀①:用經濟學思維,看穿真實世界!
    我告訴你,其實類似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明明答案很顯而易見,但是真相併不是如此,而且你一定更加不敢相信,這些問題本質上還是很高深的經濟學問題,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唬人的架勢? 其實每當一提起經濟學問題,你想我們的腦海當中立馬會想到什麼!
  • 跨考經濟學專業考生如何培養經濟學思維
    經濟學是一門顯學,跨專業報考經濟學專業的學員特別多,特別是不少是工科學員。對於跨專業考研學員來說,發現書本內容能看懂,但是很難理解背後的經濟學色彩,核心問題在於沒有經濟學思維。下面為大家談談如何培養經濟學思維,經濟學思維有了,學習起來就容易了。
  • 跳出慣性思維,回歸經濟學常識
    薛兆豐善於把複雜的現象用簡單直接的方式說清楚,《經濟學通識》中提供另一種觀察世界的方法。由此可見,要出錢未必不划算,免費未必最實惠。從以上這個角度看,高速公路免費未必是對的,他是存在問題的,所以說免費才是最貴的。二、用權衡的思維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事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面對事情都不會用權衡的思維去思考。
  •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txt,epub,mobi,pdf電子書版下載
    並且,這是一本人人都能看懂的經濟學專業讀物。 ◎ 內容簡介 經濟學一點也不複雜,也不難理解,困擾我們的是故作艱深的語言和拒人千裡之外的形式。本書沒有讓人望而生畏公式圖表,也沒有難懂的術語,更沒有枯燥的實證。
  •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 來源:大眾網   作者:潘超   2017-09-10 20:03:00 關鍵詞: 復旦大學;張軍;轉型道路;新機遇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經濟學小白入門必看
    學長是在《奇葩說》的節目中,關注到了薛老師,在各路奇葩齊聚一堂,辯論套路不按常理的舞臺,薛老師像是一股清流。每次都西裝革履,用經濟學的觀點解讀辯題。他建議要用智慧和理智的頭腦看待生活。 1991年從深圳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 曾在梅森大學講授「法律經濟學」課程,現正從事「公共選擇」與「法律經濟學」領域研究。薛兆豐在過去十年發表數百篇經濟評論和文章,其基礎紮實,言辭洗鍊,思想一貫,持續影響了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 視頻| 蔡正仁、張軍師徒對話 暢談崑曲從瀕死到復生
    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和「崑曲王子」張軍,兩代崑曲人攜手講述崑曲傳承和創新中的故事,帶大家領略被譽為「百戲之祖」的崑曲之美。  65年的甜酸苦辣  崑曲是最能表現中國傳統美學抒情、寫意、象徵、詩化的一種藝術,能夠把歌、舞、詩、戲糅合成那樣精緻優美的一種表演形式。2001年,崑曲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雪碧、可樂和不沉悶的經濟學
    和所有的好書一樣,它不但以簡潔清晰的筆觸給讀者以系統的理解,而且能引起讀者的思考。作者託馬斯·C·謝林先生——一位不喜歡用數學工具進行分析的博弈論專家——和羅伯特·奧曼教授因為博弈論的貢獻而分享2005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更增添了它的誘惑。這本書中的相關思想,也正是謝林先生獲獎的理由之一。無論你是普通大眾還是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都會從中獲得美妙的享受和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