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訓練和力量舉訓練都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健美訓練的大神用小重量卻可以練出非常清晰的肌肉線條,腹肌很明顯?而力量舉選手通常能做非常誇張的重量,他們肌肉圍度很大,但肌肉線條幾乎沒有,根本見不到腹肌?
這時就有很多人開始疑惑,哪一種方式更適合自己?這兩者都有什麼區別?
大重量意味著肌肉生長,相信大家都聽過類似的話。這時你會發現,力量舉選手選擇的訓練重量都非常高,他們一組動作可以做10組以上(尤其是三大項),每組只有1-3下,但都是非常大的重量。所以力量舉選手的肌肉圍度很大,因為他們用了大重量。
所以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了,選擇力量舉訓練方法就是增肌的秘訣。
等等,那為什麼健美訓練方法每組只會做4-6組,每組維持在8-12下,也能練出很大的肌肉圍度?
通常來說,力量舉訓練更在乎的是三大項的訓練,他們很少會重視孤立動作,類似啞鈴彎舉、繩索下拉。
我們都知道,因為三大項可以練到全身的肌肉群,所以可以增加我們的力量、提高身體睪酮素和雄性激素的分泌,以此來達到快速增肌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不斷強調新手要多練三大項的原因。
力量舉選手會將訓練計劃分為推拉腿或腿推拉,也就是周一練推(胸、肩前束、肩中束、三頭);周二練拉(背、二頭、肩後束);周三練腿(股四頭肌、膕繩肌、臀肌、小腿)。然後周四重複,達成一周6練,星期天休息。也有練三天休息一天,兩者都可以。
在推日,力量舉選手會安排10-15組的臥推訓練,每次都是1-3RM(不包括熱身組)。至於前束、後束和三頭,則只會各選擇1-2個動作做3-4組。
在拉日,力量舉選手會安排10-15組的硬拉訓練,每次都是1-3RM(不包括熱身組)。至於二頭、肩後束,也同樣是各選擇1-2個動作做3-4組。
在腿日,力量舉選手會安排10-15組的深蹲訓練,會偶爾加10組左右的器械動作(腿舉、腿彎舉等)。小腿和膕繩肌則是各選擇1-2個動作做3-4組。
健美訓練更在乎的是塑造肌肉線條、肌肉比例和肌肉美感,所以會選擇更多的孤立動作做針對訓練。
為什麼選擇更多的孤立訓練?因為孤立動作可以孤立目標肌肉,比如啞鈴彎舉,你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就可以孤立二頭肌進行鍛鍊,使二頭肌獨立完成訓練,不會有其他肌群的借力。這時,就可以很好的塑造目標肌肉的形狀和分離度。
通常來講,健美訓練的訓練時間都是控制在90分鐘以內,而力量舉訓練可能高達3小時。
因為健身訓練更追求的是肌肉分離度和線條,所以必然會做更多的孤立動作。而孤立動作追求的不是大重量,而是泵感,所以是高次數、中低重量和10-30秒的組間休息時間。算下來,健美訓練真的不超過90分鐘。
而力量舉訓練追求的是肌肉圍度和衝擊大重量,又是三大項為主。雖然他們只做1-3RM的次數,但我們都知道做完一組三大項後,是需要很多的時間來恢復的,更何況是高達300KG深蹲一組的訓練?
說實話,兩種方法都很好,最關鍵的是你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的目標是練出更清晰的肌肉線條,那必然選擇健美訓練方法;如果你想追求更大的力量極限,儘可能的調整自己身體的極限,那必然選擇力量舉方法。
請記住,增肌的核心是訓練容量,只要你的訓練容量不斷提高,不管是什麼次數、重量、組數,都能使你增肌。也就是說,健美訓練方法和力量舉訓練方法都能增肌。
不過這裡要提醒你,健美訓練不是不追求大重量,只不過頻率很低,大概一星期也就一次。
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想要練出圍度又大、又有肌肉線條的方法是先練力量舉訓練方法,之後再練健美訓練方法。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不要忘了關注和點讚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