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訓練和力量舉訓練都有什麼區別,哪一種更適合增肌?

2020-12-18 百度體育新聞

健美訓練和力量舉訓練都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健美訓練的大神用小重量卻可以練出非常清晰的肌肉線條,腹肌很明顯?而力量舉選手通常能做非常誇張的重量,他們肌肉圍度很大,但肌肉線條幾乎沒有,根本見不到腹肌?

這時就有很多人開始疑惑,哪一種方式更適合自己?這兩者都有什麼區別?

大重量意味著肌肉生長,相信大家都聽過類似的話。這時你會發現,力量舉選手選擇的訓練重量都非常高,他們一組動作可以做10組以上(尤其是三大項),每組只有1-3下,但都是非常大的重量。所以力量舉選手的肌肉圍度很大,因為他們用了大重量。

所以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了,選擇力量舉訓練方法就是增肌的秘訣。

等等,那為什麼健美訓練方法每組只會做4-6組,每組維持在8-12下,也能練出很大的肌肉圍度?

通常來說,力量舉訓練更在乎的是三大項的訓練,他們很少會重視孤立動作,類似啞鈴彎舉、繩索下拉。

我們都知道,因為三大項可以練到全身的肌肉群,所以可以增加我們的力量、提高身體睪酮素和雄性激素的分泌,以此來達到快速增肌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不斷強調新手要多練三大項的原因。

力量舉選手會將訓練計劃分為推拉腿或腿推拉,也就是周一練推(胸、肩前束、肩中束、三頭);周二練拉(背、二頭、肩後束);周三練腿(股四頭肌、膕繩肌、臀肌、小腿)。然後周四重複,達成一周6練,星期天休息。也有練三天休息一天,兩者都可以。

在推日,力量舉選手會安排10-15組的臥推訓練,每次都是1-3RM(不包括熱身組)。至於前束、後束和三頭,則只會各選擇1-2個動作做3-4組。

在拉日,力量舉選手會安排10-15組的硬拉訓練,每次都是1-3RM(不包括熱身組)。至於二頭、肩後束,也同樣是各選擇1-2個動作做3-4組。

在腿日,力量舉選手會安排10-15組的深蹲訓練,會偶爾加10組左右的器械動作(腿舉、腿彎舉等)。小腿和膕繩肌則是各選擇1-2個動作做3-4組。

健美訓練更在乎的是塑造肌肉線條、肌肉比例和肌肉美感,所以會選擇更多的孤立動作做針對訓練。

為什麼選擇更多的孤立訓練?因為孤立動作可以孤立目標肌肉,比如啞鈴彎舉,你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就可以孤立二頭肌進行鍛鍊,使二頭肌獨立完成訓練,不會有其他肌群的借力。這時,就可以很好的塑造目標肌肉的形狀和分離度。

通常來講,健美訓練的訓練時間都是控制在90分鐘以內,而力量舉訓練可能高達3小時。

因為健身訓練更追求的是肌肉分離度和線條,所以必然會做更多的孤立動作。而孤立動作追求的不是大重量,而是泵感,所以是高次數、中低重量和10-30秒的組間休息時間。算下來,健美訓練真的不超過90分鐘。

而力量舉訓練追求的是肌肉圍度和衝擊大重量,又是三大項為主。雖然他們只做1-3RM的次數,但我們都知道做完一組三大項後,是需要很多的時間來恢復的,更何況是高達300KG深蹲一組的訓練?

說實話,兩種方法都很好,最關鍵的是你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的目標是練出更清晰的肌肉線條,那必然選擇健美訓練方法;如果你想追求更大的力量極限,儘可能的調整自己身體的極限,那必然選擇力量舉方法。

請記住,增肌的核心是訓練容量,只要你的訓練容量不斷提高,不管是什麼次數、重量、組數,都能使你增肌。也就是說,健美訓練方法和力量舉訓練方法都能增肌。

不過這裡要提醒你,健美訓練不是不追求大重量,只不過頻率很低,大概一星期也就一次。

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想要練出圍度又大、又有肌肉線條的方法是先練力量舉訓練方法,之後再練健美訓練方法。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不要忘了關注和點讚噢~謝謝!

相關焦點

  • 健身的三種訓練方式:體能訓練、健身訓練、健美訓練有哪些區別?
    可以說大多數的健身者去健身房進行的訓練方式,往往都是力量訓練,屬於增肌訓練的一種,力量訓練是增肌訓練中非要有效的一種訓練方式,大強度的力量訓練可以刺激肌肉的生長和修復,但是除了力量訓練之外,健身還有一些別的訓練方式,像部隊的軍人經常進行的訓練方式,就是屬於體能訓練,當然像很多學生也進行過體能訓練
  • 憑什麼健美增肌能成為主流?練肌肉,其實是最好的訓練方式
    我們經常對健美有一種誤解,就是死肌肉、不靈活、花架子。 但是你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健美增肌式的健身房,是最多的。 90%的人健身鍛鍊,就是為了練肌肉。
  • 世界級運動員力量和增肌訓練方法
    打破瓶頸期需要一些利器,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10種有大量證據支撐的先進且靠譜的訓練方法,每一種都能加速增肌和力量增長,而且都是打破瓶頸期的利器: 1. 最大力量訓練 這種力量訓練的特點是高強度(大負重)、低訓練量(低次數)、通常以全身多關節大肌群動作為主(深蹲、硬拉、臥推等)。
  • 健美愛好者與力量舉愛好者,健身方式之間存在優劣之分
    自從踏入了健身的大軍之中,不少小夥伴就一直在糾結日常訓練和力量舉之間的區別。很多人分不清楚力量舉愛好者和健美愛好者。因為大多數時候後者看起來比前者更加健壯,可是聽名字,很多人又覺得應該是力量舉愛好者更有力度一些。那麼這兩種健身方式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他們之間有沒有優劣之分?
  • 如何開始力量舉訓練?你需要這份完全指南!
    力量舉是什麼?對於健美比賽來說,比賽的標準是完美的肌肉比例,較低的體脂,結果有一定的主觀性。而對於力量舉比賽來說,運動員會在深蹲、臥推和硬拉這三個動作上舉起最大的重量。在一定的體重級別下,誰的三項總和最高,誰的成績就越好。
  • 新手練習力量舉,訓練計劃這樣做
    全文字數: 309閱讀時間: 1 分鐘力量舉健身計劃號稱是三十年不變,新手老手訓練也區別不大,無非是重量有區別而已那在制定力量舉計劃時,有兩樣重點需要新手了解一下。一、力量舉訓練項目不宜繁雜力量舉最常用的訓練動作也就是深蹲、硬拉、臥推三大項,外加一個抓舉肩推。動作固定即可,只需要改變重量。而其它健身分支之所以會有很多健身動作,是因為受其條件影響。
  • 什麼時候開始增肌?怎樣進行力量訓練?這些你要知道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男朋友是如何增肌的,請大家仔細閱讀文字信息,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我列出了在增肌過程中較為重要的4個問題,並會一一解答。一、什麼時候開始增肌?建議大家:先減脂後增肌!男生體脂至少低於15%,女生體脂至少低於20%時可以開始增肌。當然也有人先增肌後減脂的,這樣做更適合參加職業健美比賽的人群。而先減脂後增肌,效果來得更明顯且更持久,比較適合普通人,逐步達到既定的目標。誤區掃除:想在減脂的階段同時開始增肌,這是不可能的!
  • 健身科普:健美、力量舉和舉重,傻傻分不清楚
    都是大塊頭的猛男,健美、力量舉和舉重,如果你不是專業健身人士或資深健身愛好者,可能是很清楚它們的區別,因為進行這些訓練的人都是天天與「鐵」為伍。今天就給各位科普一下,看看想要健身的你最適合哪種力量訓練?找出健身、力量舉重和舉重之間的區別和各自的好處。
  • 力量舉選手,這裡有個健美計劃很適合你
    是時候增加肌肉了  力量型運動員通常不會有很長的周期用來增加肌肉(hypertrophy)。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對待增肌或健美訓練非常不嚴肅,也沒有長時間堅持下去。  在鍛鍊結束時,做幾套高次數的鋼索三頭肌伸展不是嚴肅的增肌。我說的嚴肅的增肌是用幾個月的時間,再次打破個人記錄,並達到更高級別的肌肉水平。
  • 大重量訓練只增力量不增肌?小力量減脂不增肌?那麼怎樣才能增肌
    有的朋友對於健身強度的把控不是很好,經常會出現明明訓練強度很大,但是肌肉增長不明顯。將強度減小之後,健身效果卻從增肌轉變為了減脂,那麼究竟應該怎麼練,怎樣才能高效增肌,不讓我們的汗水白白流淌呢?一、大重量的訓練只增力量不增肌嗎增肌和增力是兩個不同的過程,對應的訓練方法也是不同的。
  • 力量舉VS健美的手臂鍛鍊:有何不同?
    在很多特定的情況下,健美運動和力量舉運動可能有很多的共同點,但是當你只看最終結果時,細微的差別仍然會帶來巨大的差異。因為不論你的目標是什麼,了解這些差異可以使你成為一個更好的訓練者。力量舉和健美手臂訓練的三個異同關於動作的選擇首先我們先說一說相同點,不論你是力量舉訓練者還是健美訓練者,選擇正確的鍛鍊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在訓練時使自己受傷,那麼就會影響你的進步甚至使你不會進步。
  • 為什麼健美和力量舉選手很少做前平舉?和臥推相比,這動作太弱了
    個人覺得:無論是從健力還是健美的角度看,都不建議先練好前平舉再臥推。不妨換下次序:先練好臥推,再去練前平舉。為什麼這樣建議呢?一、從健美角度來看,臥推比前平舉增肌效率高。臥推作為三大項之首、上肢力量的黃金動作,對於強化我們的胸大肌、肩膀三角肌前束、肱三頭肌等都有非常關鍵的作用。能夠臥推自重及以上的訓練者,正面看起來大都輪廓分明、肌肉飽滿。這既得益於臥推動作本身(複合動作模式、多肌群協助發力),更得益於「漸進超負荷」原則的運用。
  • 減脂與增肌的訓練計劃有很大的區別?並不,主要關鍵點還是在於它
    在健身訓練中幾乎都是圍繞著減脂和增肌這兩點展開的,健身的目標要不就是增肌讓自己的力量與肌肉得到一個增加,讓自己看起來更為強壯,減脂則是為了讓自己體形更加好看,讓自己的肌肉更為明顯。很多人會在潛意識裡認為減脂訓練與增肌訓練有很大的不同,其實並不是這樣!主要的關鍵點還是在於它!
  • 健美蹲?力量舉蹲?不要被人給騙了。
    力量和肌肉從來都不是分開來的,但總是有人刻意的把力量訓練和肌肉訓練區分開。而這"健美蹲"和"力量舉蹲"就是最好的證明。而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實際上唯一的區別就是低槓的槓鈴是放在三角肌後束上而高槓是放在斜方肌上,其餘基本沒什麼區別。那為什麼低槓用的重量更大呢?
  • 請不要用力量舉或者健美的思路,去思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
    張兆旭深蹲這點上,我作為健身愛好者也承認,深蹲100公斤,在健身房裡並不算一個多大的成就,尤其是對於練健美和力量舉的人來說,深蹲100公斤可能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但是也不能因此嘲諷球員更別說大多數的健身愛好者了,都是普通人的身材級別,甚至於說高水平的健美和力量舉運動員,身高也就1米7-1米8這樣,高一點的也就是1米9,比如說力量舉領域的兩尊大神,雷-威廉士和尤帕,兩個人的身高都不到1米85,但是是世界上力量舉成績最好的運動員。
  • 力量舉臥推與健美式臥推的區別,力量與形體,怎麼臥推效果最好?
    #在健身訓練中,你是更傾向於增加力量還是更傾向於塑造形體呢?換句話說,舉更重還是孤立刺激肌肉?這就涉及到力量舉訓練與健美式訓練上的區別。今天我們從臥推舉例著手,講一講力量舉臥推與健美式臥推的區別,當你訓練以不同目標訓練這個動作的時候,會帶來什麼不同的結果呢?
  • 腿舉和深蹲的區別在哪?到底哪個才是腿部訓練之王
    腿部是人體中最大的肌群,也是我們必須要去訓練的一個部位,那訓練腿部,我們到底應該選擇什麼動作為主動作才是最有效的呢?有的人覺得必須是深蹲,而有的人則更喜歡腿舉,那這兩個動作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們到底又應該如何去選擇呢?這篇文章就來帶你看看,關於腿舉和深蹲的問題。
  • 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區別在哪?以下4點讓你更明白它們
    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這兩個名詞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有很多朋友都對這兩個名詞不是很理解,尤其是當你真正的投入健身當中去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兩個名詞有很大的區別。今天我們主要來和大家聊的是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的區別,只有我們將這兩個訓練方式準確的分隔開之後,你才會更好的投入到健身訓練中去。這兩個訓練方式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你只做這其中的某種訓練方式,那麼你的訓練效果達不到最佳,所以我們需要兩者相配合著去做訓練。
  • 力量舉選手深蹲超過了700磅,身材一點都不輸專業健美運動員
    隨著全民健身的熱潮,健身、健美、擼鐵這些詞已經很熟悉了,很多人都加入到了健身的隊伍中來,甚至健身已經能夠成為了很多人的日常,而健身房就像是一個大型的加工廠,可以減脂,可以增肌,也可以瘦身、產後恢復,或者是追求力量,只要能長期堅持下來,能夠滿足一切對身材的欲望。
  • 健身教練在培訓期間進行力量訓練有什麼好處?
    參加健身教練培訓,已經是很多想要成為健身教練的健身愛好者們首選的一種實現夢想的途徑。專業的健身教練的培訓內容比較多,不僅會有理論基礎培訓,還會有實踐技能培訓,同時力量訓練是每個健身教練培訓學校都會進行的培訓。很多學習者就會問,健身教練培訓為什麼進行力量訓練?健身教練進行力量訓練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