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石刻來成都「重磅」開展 最重展品:720公斤的釋伽牟尼佛像

2020-12-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最重展品 720公斤的釋伽牟尼佛像 最大香爐 雕刻於明代重近500公斤

&nbsp&nbsp&nbsp&nbsp根植於巴蜀文化沃土,川渝石窟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的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廣泛、保存完好,代表了公元9至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

&nbsp&nbsp&nbsp&nbsp今日,「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將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展覽將持續到明年1月3日。一座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三教融合的石窟典範——重慶大足石刻將向成都市民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劉賢高介紹,此次金沙與大足牽手,正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合作背景下結出的碩果之一。今年6月,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大足石刻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兩地文化遺產保護進程。

&nbsp&nbsp&nbsp&nbsp體量上的「重量級」

&nbsp&nbsp&nbsp&nbsp展廳中100公斤以上的展品就有10多件

&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此次展覽是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展,釋迦牟尼佛像、香爐、觀音像等鎮館之寶更是首次來到成都。此次展品的體量也稱得上是「重量級」,展廳中僅100公斤以上的展品就有10多件。

&nbsp&nbsp&nbsp&nbsp8月12日,來自大足石刻研究院的90餘件展品悉數到達金沙遺址博物館。為了讓這些精美的石雕作品穩妥地運輸到成都,每件展品都「住進」了恆溫恆溼的文物運輸箱,使用柔軟的泡沫和防潮紙填充。重達720公斤的釋伽牟尼佛像,是本次展覽最重的一件展品。它的佛身和底座被裝入兩個定製的文物運輸箱運來成都,工作人員指揮專業的起重設備分批次吊裝,這才讓佛像「合二為一」、「順利歸位」。

&nbsp&nbsp&nbsp&nbsp大足石刻香爐中體量最大、雕刻工藝最傑出的一件也將在展覽中露面。此次展覽中的這件香爐雕刻於明代,通高101釐米,重量將近500公斤。沉重的石料在爐火純青的浮雕和透雕工藝加工後,顯得異常通透精緻,爐身通體鏤空而成,刻工極為精湛,可謂是大足明代香爐的扛鼎之作。

&nbsp&nbsp&nbsp&nbsp觀眾這次還將看到千手觀音掉落的金手指,直觀感受千手觀音的修復歷程;透過俗神像、醉酒人像,遙想南宋社會濃鬱的人間煙火氣;還有佛教的菩薩、羅漢,道教的三官大帝、玄武大帝,儒家的孔子牌位等,重現中國古代儒佛道三教合流的景象。

&nbsp&nbsp&nbsp&nbsp質量上的「重量級」

&nbsp&nbsp&nbsp&nbsp帶來宋代到明清的多件大足石刻珍品

&nbsp&nbsp&nbsp&nbsp「大足石刻外出展覽過多次,但本次從展陳數量到展覽設置都是最豐富的。我們帶來了大足石刻,尤其是宋代到明清的多件珍品,從各個角度呈現石刻的精美價值及大足石刻從發展到傳承利用的成果。同時,我們也希望帶給四川觀眾新鮮的觀感。」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劉賢高介紹。

&nbsp&nbsp&nbsp&nbsp「由於地緣相近,文化上同氣連枝,巴蜀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巴蜀文明。川渝石窟正是巴蜀工匠通力合作留下的藝術傑作。這次展覽,也是我們雙方合作結出的第一個碩果。」金沙遺址博物館副館長王方介紹。為了全方位展現大足石刻藝術,尤其是巖壁上的石刻藝術精華,金沙遺址博物館充分利用該館數位化平臺,包括視頻節目、掃描二維碼解說、語音導覽、3D列印技術等讓觀眾全方位地了解大足石刻藝術和巴蜀工匠精神。「我們也希望來學習金沙遺址博物館在數位化方面的經驗。」劉賢高充滿期待。

&nbsp&nbsp&nbsp&nbsp王方還介紹,以本次展覽為開始,雙方將在博物館運營信息共建共享的基礎上,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科研交流、展覽交流、文物保護、宣傳推廣、社會教育、公眾服務、文創開發、智慧博物館項目等多領域的密切合作。「1999年,重慶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包括金沙遺址在內的『古蜀國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在申遺方面,我們也將向大足石刻學習相關經驗。」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記者 李雪豔

相關焦點

  • 成渝文博周⑧|大足石刻帶著重磅展品來金沙了 其中三件還是鎮館之寶
    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在金沙開展,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天下大足」展覽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和兩地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背景下誕生的首個展覽成果。
  • 大足石刻鎮館之寶來成都了,千佛壁首次揭開神秘面紗
    為巴蜀地區燦若星辰的石刻藝術奠定了基礎上周日,金沙和大足「點石成金」組合「出道首秀」《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展90餘件展品盡顯精湛雕刻工藝「三大鎮館之寶」首來成都千佛壁首次露面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這次的特展「三大鎮館之寶」——釋迦牟尼佛像、觀音像、香爐首次在成都集體亮相!
  • 大足石刻三大「鎮館之寶」齊聚金沙遺址
    8月16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 大足石刻三大鎮館之寶亮相成都,寶頂山千佛壁首次「露面」
    重慶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也是川渝石窟唐末五代兩宋時期造像的代表。澎湃新聞獲悉, 8月16日,「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 三大鎮館之寶都來了!快到金沙遺址看大足石刻
    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昨日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使這個紀念日更具經典傳承的特別意義。此次展覽通過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了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 成都金沙遺址與重慶大足石刻組團「出道」!
    巴蜀文化從岷山深處走來穿越成都平原跨過巴山疊嶂匯入中華文明的浩瀚汪洋川渝自古便是一家「我的金沙遺址你的大足石刻」構成底蘊豐富的巴蜀文化走廊今年6月,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籤訂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區的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21世紀後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遺址出土了大量金器、玉器、青銅器、石器和成噸的象牙。其中,金沙出土金器200餘件,是國內同時期出土金器最多的遺址。遺址祭祀區出土的12件石跪坐人像,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較早、製作最精的一批立體圓雕石刻藝術作品,為巴蜀地區燦若星辰的石刻藝術奠定基礎。
  • 人多有序文明觀展 成都各大博物館「文化大餐」受追捧
    在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前,人頭攢動,「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正在這裡展出,展品囊括14至20世紀初歐洲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流派的代表性畫家作品,如此大師雲集的藝術展在蓉城乃至西南地區尚屬首次。「我們剛剛一下飛機就來成都博物館觀展,沒想到成都在大假期間有這麼精彩的展覽,成都人真幸福!」來自上海的李先生說,他特別喜歡莫奈,沒想到在這次展覽上能夠看到莫奈的作品。「倫勃朗太神奇了,以前只是久聞大名,從來沒有看到過。」來自重慶的何先生說,成渝兩地很近,知道成都有如此高規格的藝術展,以後他會常常來成都看展。
  • 重磅文博展「熬濃」節日文化味
    成都博物館供圖文博大展精髓「光影浮空」:60幅世界頂級藝術典藏匯聚一堂,這在蓉城和西南地區都尚屬首次「天路長歌」:唐蕃古道沿線七省區189件(套)精品文物見證了1300多年漢藏人民交往友好之路「天下大足」:釋迦牟尼佛像等大足石刻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首次集體亮相成都
  • 大足石刻和金沙遺址將「組團出道」 多件鎮館之寶亮相
    金沙和大足「點石成金」組合的「出道首秀」即將上演。8月3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發布官宣,8月16日,兩館合作舉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將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之前,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籤訂《學術文化交流備忘錄》,標誌著巴蜀兩大文化遺產正式牽手,在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科研交流、展覽交流、文物保護、宣傳推廣、社會教育、公眾服務、文創開發、智慧博物館項目等多領域開啟合作。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兩家博物館今日官宣出道,攜帶著獨特的巴蜀文化基因,給遊客帶來「點石成金」的文旅體驗。
  • 大足石刻形成全方位保護格局
    12月10日上午,大足石刻研究院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鄧啟兵正帶領團隊在這裡開展佛祖巖摩崖造像信息採集工作。他告訴記者,他們將陸續為大足區內中小石刻照相記錄、簡單測評,調查記錄文物保護狀況、管理狀況、安全設施狀況等,以全方位調查為未來制定更加科學的保護方案奠定基礎。
  • 從嬌柔嫵媚到千手遮天:大足石刻的最美觀音像
    大足石刻是往來四川、重慶必看的西南勝景。近日,騰訊新聞聯合歷史講壇,推出國寶巡禮體驗官川渝石窟遊學之旅,探訪大足。在大足北山佛灣125號龕的一尊數珠觀音身高不過一米左右,手持念珠,在橢圓形的背光襯託下,更顯出女性的輕盈體態。
  • 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也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
    在重慶就有一個地方,不僅擁有佛像和道教造像,還有同在一龕窟中的儒、佛、道的三教造像,延續了我國的宗教文化,就是重慶的大足石刻,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它。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在當地非常有名,來到大足的遊客都想去體驗一番它的風採,因為它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代表著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並且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由來已久,吸引了眾多遊客。作為國家5A級的旅遊景區的大足石刻,不僅地方優美,而且石刻雕鑿精美細緻也讓人欽佩。
  • 重慶這處世遺秘境,有驚豔世人的大足石刻,還有一家精緻文化酒店
    小編開業當天趕到現場,帶來最全最細的攻略。然而,多少人來過重慶,卻從未知道它的存在。但被本地人珍藏著,經過不斷維護、修復,逢節日,居住在附近的長者們都會特意來此,帶著滿分的虔誠來此寄情祈禱,而小編則帶著敬意感嘆於這份匠心。
  • 《大足石刻的保護理念與實踐》文化遺產課在大足舉辦
    《大足石刻的保護理念與實踐》文化遺產課在大足舉辦 2020-12-14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成渝文博周④ | 失落的黃金國、天下大足……成渝一大波好看的展覽「拍了拍」你
    8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成渝兩地各大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你打撈最近正在熱展或者即將亮相的新展,來川渝兩地旅行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好看的展覽哦。展出地點: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出時間:8月16日開展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大足石刻 為世界石質文物保護提供「中國經驗」
    大足石刻博物館攝/瞿波千手觀音攝/羅國家寶頂景區攝/羅國家釋迦涅槃聖跡圖(臥佛)攝/羅國家華嚴三聖攝/羅國家3月11日,市民王渝發現,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業半個月的大足石刻景區,出現在他最愛逛的快手直播上。
  • 重慶向宜賓發出邀請!73個A級景區免門票!大足石刻、小三峽、索道……
    近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自由行」 於四川、重慶兩地同時啟動 其中,最讓人矚目的莫過於 「川渝百萬市民免費互遊數百景區」活動
  • 大足石刻佛像在臺灣「過年」 石刻彩燈亮相宜蘭照亮冬山河夜空
    華龍網2月7日14時50分訊(記者 雷其霖)新年臨近,對於大足石刻的那些「菩薩」而言,堪稱難忘的一年,因為今年12尊大足石刻造像將在臺灣「過年」。與此同時,歷時八年的千手觀音修復工程展也將在臺灣展出。
  • 探古蜀王國、賞大足石刻 在金沙領略成渝雙城文化之美
    7月19日,成都市跨省團隊旅遊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宣告重啟,重磅發布了包括「暑期研學遊」在內的六大主題文旅線路、產品及優惠政策。在十條推薦線路中,金沙遺址博物館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熊貓綠道等並列一線,為省外遊客串聯起一條盡享成都歷史與自然兩大名片的絕佳線路。
  • 大足:讓散發特有大足石刻人文符號「弓笛」成為東方樂器之王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7日15時43分訊(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通訊員 張儒學)3月26日上午,重慶市大足區文旅委組織開展大足石刻「弓笛」傳承發展研討時,大家紛紛表示將秉承初心,傳承文化,讓散發出特有大足石刻人文符號「弓笛」,真正成為東方樂器之王!奏響「真善美」的優美旋律,助力大足文化旅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