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寫作業,我估計絕大多數家長都直搖頭,確實有寫作業不困難的孩子,但好像都是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的這個為什麼一寫作業就寫一晚上,看起來作業並不多啊。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您家孩子獨有的,絕大多數小學生都有寫作業困難症,一丟丟作業寫一晚上,趕上周末能寫一天。
那這個問題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呢?辦法肯定是有的,但是效果到底如何,還要看孩子和家長的努力。
我的小孩也在讀小學,我也陪寫過作業,也崩潰過,我對比了好幾個學校的作業,首先排除了學校老師布置作業過多的問題,而且我自己就是做課外培優的,小學生大概什麼樣的訓練量我還是有數的,那孩子為什麼寫作業容易磨蹭呢?
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就能夠發現問題的癥結,也可以按圖索驥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那就是讓他自己明白,學習這件事情說到底是他自己的事情,儘管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會一直在他身邊鼓勵他,支持他,但學習的獨立性和主動性都應該由他來完成。
我是怎麼明白這個道理的呢?我發現我孩子在玩的時候從來都不會丟三落四,也不會磨磨蹭蹭,做事情還是有條不紊的,而且在玩的時候很專注,非常抓緊時間,也就是說他玩的效率還是很高的,恨不得在有限的時間裡玩出花來。而對待學習就不同了,他覺得這個事情是老師,是家長強加給他的,他要被動完成的任務,一個是「自己的事業」,一個是「老闆的工作」,態度上思想上就存在很大的不同。
所以,我就從這個方面入手解決。
首先,家裡人在一起深入地交流一下學習,當然,指望一次交流就能讓孩子明白道理是不現實的,但是,通過一些比較正式的儀式化的場景,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對他的影響,以及在學習這個過程中他自己的主體地位,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同時,和他交流一下作業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寫作業到底是為誰寫?是給老師還是給家長?寫作業的目的是為了應付檢查,完成任務還是鞏固知識,也可以用生活中的實例去闡述上述觀點。
第二,規範孩子的行為習慣,首先一點就是,放學後第一件事是寫作業,而不是玩完了後再寫作業,現在娛樂活動比較豐富,有一些家長喜歡在吃完飯後帶上全家去看電影,或是參加密室逃脫等遊樂活動,我並不是反對家長帶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事實上,全家一起參加的活動對於維繫親子關係,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非常重要,但這些活動可以安排在周末進行,平時的晚上,家長應該在家庭裡規定孩子的學習時間,做的計劃具體,執行給力。
當然,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孩子放學後並不是馬上寫作業,他們會在小區裡玩一會兒,等著家長把晚飯做好,甚至有時候會到晚上7點半才回家吃飯,我也見過這樣的孩子,而且他的成績還很好,寫作業也沒有太大的困難。這裡我想說的是,放學先寫作業主要是對付那些不愛寫作業,寫作業磨蹭的孩子的,如果孩子的動作很快,專注力很高,寫作業不磨蹭,完全可以先玩後寫,當然,前提是到寫作業的時間他能夠安心地專注的寫。
第三,給孩子明確每天的學習任務,這個學習任務不僅僅包括學校課堂上布置的作業,如果家長還給孩子報了其他的輔導班,或者家長給他布置了額外的作業,也要計算在整個的學習任務之中,而且要以文字的形式,如表格的形式確定下來並展示出來。
很多家長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頭一天晚上問孩子,作業寫沒寫完,孩子信誓旦旦地說全都寫完了,但是第二天早上,孩子匆匆忙忙地起來補寫作業,這就說明很多孩子是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作業的,連作業有多少都不知道,這樣的學生怎麼可能會如期的完成作業呢?因此,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把學習任務寫下來,逐條對應,寫完的勾起來,家長籤字完成,這樣做的一個好處除了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到底寫沒寫完作業,同時,也可以讓孩子知道,已經寫了多少作業了,還剩多少作業沒有寫,會起到一個監督督促的作用。
有的家長給孩子規定的不是學習任務量,而是學習時間量,這就非常的不好,因為如果以學習時間量為指標的話,很多孩子只需要把時間耗盡就算完成了目標,根本就不會注重作業到底是不是認真寫的,是不是有效的完成了,很多孩子之所以磨磨蹭蹭,就是因為他們知道,不管作業做沒做完,反正到了10點半基本上就算熬過去了,既然都能過得去,我為什麼要去認真寫呢,時間長了,磨磨蹭蹭成為了習慣,就更不把作業當成一回事了。
第四,規定的量到位了不再加量。家長要信守自己的承諾,如果孩子的學習量達到了當日的要求,且學生沒有意願繼續學習,家長就應該按照承諾,給孩子遊樂或者休息的時間。一般來說,寫作業磨蹭的孩子是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的,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所有的作業,我的建議是,家長應該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畢竟大目標都是由一個個小目標實現的,在前進的路上,孩子有一些階段性的勝利,家長都應該適時地進行鼓勵,以鞏固當前的成果。
不過,也有一些家長當他們看到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後,除了開心外,還想著趁熱打鐵,繼續給孩子布置新的作業,恨不得把以前所有的短板在一天內全補上,我理解家長的這種做法,難得孩子認真學習,能多學點兒就多學點兒,但是,這種做法我並不贊同,換位思考一下,本來人家今天八點半寫完作業,提前了一個多小時,還想著家長能不能誇一下,然後給半個小時玩一玩,結果作業是做完了,但接踵而來的練習題又充滿了整個晚上,試想一下,如果是你還敢提前完成作業嗎?
當然,如果孩子情緒不錯,也可以嘗試詢問他要不要在一起做兩道題,和爸爸媽媽比賽一下,這樣就可以循序漸進地把題量刷上去,把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改過來,但所有的這一系列操作,都要徵求孩子的同意,因為這是你們此前達成的協議,作為家長也必須遵守,否則以後你的話就沒有任何可信度,沒有任何權威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