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上一年級,就寫作業到11點!主要有3個原因,怨不得老師

2020-12-11 小婷老師育兒觀

閨蜜家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每次約她出去的時候都是一臉的疲憊,前幾天又和閨蜜小聚了一下,閨蜜邊吃飯邊抱怨。

「這才上一年級,作業就寫到11點多,她熬夜,我也跟著熬。這以後作業更多了,可怎麼辦?」

我有點吃驚,因為按理說一年級的孩子作業不可能留這麼多的。我家大寶上一年級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出現過寫作業寫到11點多的情況。

我就問閨蜜,孩子有多少作業呀?

我聽閨蜜說完發現,孩子的作業並不多,完全是合理的量,這真不怨老師。

其實閨蜜家孩子的這一現象,很多家長也會有,才一年級就看孩子寫作業寫到半夜,孩子也疲憊,家長也睏乏。

而孩子之所以寫作業寫到11點,其實主要是這3個原因造成的,家長完全可以幫助孩子解決。

1、孩子缺乏時間觀念

兒童發展心理學認為:2歲半到3歲左右,孩子才有了時間觀念的模糊意識;到了6歲,大多數孩子仍然不會認識表,對於具體時間有多長沒有概念。

孩子對時間沒有概念,就會缺乏時間帶來的緊迫感。所以寫作業的時候就會慢悠悠地,一直拖到了晚上。

2、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坐在書桌上,但是注意力卻不在題目中,而是在自己的手指甲上、橡皮上、甚至是一個書本上的一個卡通圖案上。

本來5分鐘就能寫完,結果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20分鐘都不見得完成,孩子效率低,自然時間線就會拉長。

3、孩子條理性差

雖然說孩子一年級的作業並不多,但是孩子突然從幼兒園升到一年級,面對作業孩子還是會有些不知所措的。

孩子做事情缺乏條理性,目標感不強,一會找不到橡皮,一會找不到鉛筆,這樣做事情就會比較低效能。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也會表現得比較丟三落四。

孩子才上一年級,老師們基本上都不會給留太多的作業,所以孩子寫不完作業,或者是完成效率低,別人需要1小時,他卻需要3個小時,基本上就是以上3種原因。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上幾種問題,一定要趁著孩子還小,才上一年級就及時糾正,這樣孩子才不至於走更大的彎路。

那麼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建立好的學習習慣呢?

1、將時間「可視化」

如果孩子是因為缺乏時間觀念才寫作業慢,那麼就幫助孩子把抽象的時間具象化,讓孩子感受到時間的存在。

建議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列清單,當孩子把所有的事情以清單的形式列出來以後,家長就可以引導他將這些事情按照想做的事情和不得不做的事情分類。

排好序之後根據清單去完成,然後每完成一項就標註上所用時長,這樣孩子對時間的概念走了,自律性也有了。

2、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做事情不專注,那麼他就什麼事情也做不好。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孩子的專注力是強還是弱,90%都是靠後天環境的培養。家長總是在孩子專注的時候打斷他,那麼他的專注力就會被破壞,無法專注。

反過來也一樣,家長注意保護、引導孩子去集中注意力,孩子的專注力也會得到培養。

那麼就可以從遊戲入手,帶著孩子玩培養專注力的遊戲,當孩子沉浸在遊戲當中的時候,孩子獲得了樂趣,同時專注力也得到了培養。

推薦一套可以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遊戲《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7冊,由以嚴謹著稱的德國團隊打造,暢銷歐洲30年。

將專注力訓練習題和各種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緊密結合在一起,根據兒童好奇、好動的性格特徵及學習能力,專業地設定了科學的訓練步驟。

因為都是依據一些題目來鍛鍊孩子的專注力,所以同時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能力、觀察力也都會得到提升。

另外推薦一套幫助孩子養成自律好習慣的書籍——《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曾連續三年進入噹噹童書年度暢銷榜TOP10。

一套共10冊,一共分3個方面,學習能力(不馬虎、不拖拉磨蹭、不找藉口、不放棄)、獨立品格(不盲從、不迷失、發現優點)、社會適應(學會溝通、學會友愛、學會表達)。

比如《拖拖拉拉國》,蘇小懶根本不把自己的拖延當回事,終於又一天,媽媽忍無可忍,把蘇小懶發配到了拖拖拉拉國。蘇小懶在這裡體驗了各種被拖延的滋味,終於為自己的拖延和磨蹭付出了「代價」。

這套書可以說是著名童話作家陳夢敏的扛鼎之作,故事精彩,想像奇特,即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學習好習慣,同時又是基礎閱讀和文學啟蒙的上乘之選。

這裡是小婷老師育兒觀,幫你挖掘最有意思,最有科學依據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才上一年級,作業就寫到晚上十一二點,原因有三,真不怪老師
    孩子才上一年級,就天天熬夜寫作業,是作業太多嗎?閨蜜家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她也在孩子寫作業上遇到了類似的種種困惑。她說:「我家兒子每天晚上寫作業,都要熬到十一二點,他不睡,我心疼,也只能陪他一起熬著。可是,他才上一年級啊,這麼小作業就做到這個時間點,以後可怎麼辦啊?」
  • 小學一年級孩子寫作業到晚上11點,到底是誰的責任!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一個媽媽說自己的兒子今年才6歲半,剛剛踏進小學一年級,但是每天作業多大半夜23點都還在做,這讓還在每天都很疲憊不堪,媽媽也為之心焦!看在媽媽的眼裡,痛在媽媽的心裡啊。看到這樣位媽媽的發言,於是就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小學一年級會有這麼多的作業?
  • 你怎樣看待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寫作業寫到晚上11點、12點?
    一年級學生的作業量一般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的,那麼為什麼有些孩子寫作業會寫到11點、12點這個樣子,孩子寫作業這麼慢,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有以下幾種可能的原因。第一,環境的變化和情緒的影響。第二,學習興趣不足、學習方法不當。第三,時間管理安排的不妥。
  • 為什麼孩子才上一年級,一到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你錯過了什麼
    爸爸媽媽們有沒有覺得奇怪,為什麼孩子才上一年級,每晚一到寫作業就雞飛狗跳,難道每個一年級的孩子都是要經歷這一段棍棒呵斥的階段才能扶直嗎?看過不少育兒文章的爸爸媽媽會知道,要從小開始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而在幼兒園階段得注意玩樂,等一年級上學了再好好抓學習習慣,可是到了小學階段才發現,安靜的環境給啦,也小心翼翼的呵護著孩子的專注力,為什麼一到寫作業,還是雞犬不寧?忽略了哪些關鍵的地方?
  • 有網友問:一年級學生做作業,做到晚上11點。究竟什麼原因?
    一年級的學生做老師布置的作業,到晚上11點,這個很明顯不合理!但對於老師或家長來講,學生究竟為什麼會做做作業做到11點?分析其背後的原因,遠遠要比評論此事更有意義,也會對孩子更有幫助!一、觀察孩子的行為習慣當孩子回到家後,我們可以觀察下孩子的行為:是第一時間就去完成作業?還是先做其他的事情。這裡所談及的其他事情,主要指的是看電視、玩遊戲或者其他與學習沒有太大關聯度的事情。
  • 孩子上了幼小銜接後,一年級學習仍然跟不上,老師說就3個原因
    然而,在帶過幾屆一年級後,我們語文老師發現,並不是上過幼小銜接就在學習上有優勢,而沒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就會跟不上,因為個體差異,孩子們的學習問題都不相同,所以也確實遇到過上了幼小銜接班的學生仍然跟不上一年級的學習進度。家長的擔心和焦慮也不是沒有道理,不去上幼小銜接班,怕到了一年級就跟不上。
  • 孩子剛上七年級,每天寫作業到11點多,要不要跟老師溝通一下?
    不算軍訓,今天是孩子正式開學的第三周的第一天,同樣作為新初一的學生家長,在過去的幾周裡見證了各個學校的新初一家長表示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了。絕大部分家長都遇到了孩子寫作業要到很晚的問題。其中不乏一些需要寫到晚上11點甚至是12點的。
  • 一年級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怎麼辦?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句話是不是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呢?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時不是玩筆就是玩橡皮尺子;不是喝水就是上廁所........本來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硬是拖拉了幾個小時還沒有寫完。生活中超過80%的家長已經被孩子氣的焦躁不安,怒不可遏的訓斥,大吼,甚至動手揍孩子。這樣真的有效嗎?
  • 老師作業布置太多,孩子寫到11點還沒寫完,要繼續寫下去嗎?
    剛剛看到一個網友問:「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孩子連續幾個晚上都寫到十點多,昨天更晚,寫到了十一點多。遇到這種情況,到底應該讓孩子繼續完成作業,還是讓他趕緊睡覺,保證睡眠時間?」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對於尋找「解決辦法」很重要。如果作業不多,只是孩子拖拉,一邊玩一邊寫,生生拖到了十點多,那麼父母就要從學習習慣開始培養起來,只有這樣做,才能從根本上改善。
  • 一年級孩子,磨蹭不寫作業,媽媽說「不寫就收起來,」立刻收起來
    一年級的孩子,做作業磨蹭,因為什麼原因磨蹭呢?媽媽說收起來,他就收起來,而不是繼續磨蹭,原因又是什麼呢?搞清楚原因,再尋找對策,思路就會很清楚了。一、孩子做作業為什麼磨蹭據我自己陪伴老大一路到6年級,總結孩子做作業磨蹭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孩子不懂沒寫作業意味著什麼,也意識不到不寫作業會有什麼後果公辦幼兒園是不教知識
  • 一年級不寫作業還能把基礎打好嗎?老師說記住2點,就沒問題
    我們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問題,基本訴求說不清楚,機械性重複寫字是不能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的。那麼一年級不寫作業寫什麼呢?抓住這2點,不寫作業也能把基礎打牢。1、 練習看一年級的語文要求就是基本的聽說讀寫,所以看非常重要。看什麼呢?
  • 孩子才上一年級,每天輔導作業就讓各位家長崩潰,高年級怎麼辦?
    文/美媽郭嬋孩子才上小學一年級,每天輔導作業就讓各位家長崩潰,那接下來的5年時間該怎麼辦?一年級開始有作業了,有些幼兒園就開始布置作業,但是一年級的作業才是比較系統和正規的。話說一年級的數學試卷,美其名曰「邏輯思維題」,我看是「漿糊混亂題」,模稜兩可的題很多,老師說哪個答案對就是「真理」。我只能告訴孩子答案不止一種,咱們先按照老師教的來。我把數學作業還原到簡單直接,不影響數學老師測驗,在學校會見到一些題型,孩子只要明白課本的核心內容考試都沒有問題,一年級的數學核心內容就是目錄上的,數的加減法和圖形。
  • 孩子才小學,作業寫到11點還沒完,怎麼辦
    細問時往往會發現,孩子放學後還有兩節培訓課,學校作業加培訓班作業,完成就到了11點。其實這麼晚休息對孩子來說不太好,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睡眠得不到保證,健康就受影響,尤其是剛剛開始上學的小學生。剛剛開始上學的孩子,因為對寫字和作業概念都不是那麼明顯,所以有時候寫作業慢,此時,若再加上額外的作業,壓迫感會讓他更加有壓力,可能會更慢。
  • 小學生作業寫到12點,媽媽淚奔!老師直言:陪寫作業是技術活兒!
    開學至今,一年級新生入學已經有三個多月了,大部分孩子,都應順利地適應了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節奏。但是仍有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掉隊了。作為一年級的班主任,我班的兩個女生,幾乎每天晚上作業都寫到12點,孩子媽媽和我溝通時,崩潰大哭:「孩子寫作業速度慢,邊玩邊學,我真的熬不下去了······」小學一年級是孩子進入學校教育的開端,孩子會出現各種問題,那麼首先要找到原因,找到方法,所以說培養孩子寫作業真的是個技術活兒。
  • 初中生熬夜寫作業,為何作業還是寫不完?老師:主要因為這4點
    高中生的苦跟累,不僅學生能體驗到,社會上的大部分人也能感受到。這是為何呢?主要是因為社會氛圍的渲染。如今電視上有很多高中生題材的影視劇,實際生活中高考帶給高中生的壓力也確實非常大。但隨著我國教育的迅速發展,這種升學壓力已經由高考前置到中考。中考帶給初中生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近幾年中考的升學率維持在50%左右,也就是說有一半的初中生無緣高中。
  • 如何輔導一年級小豆包寫作業?
    大多數學校,會給一年級小朋友們適當留一些書寫作業,以對應課堂學到的知識進行複習和鞏固。畢竟一年級是基礎中的基礎,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寫作業態度,在高年級很容易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在杭州,無論是壓力較重的民辦學校,還是相對寬鬆的公辦學校。小豆包們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有固定的語文、數學、體育(跳繩)和閱讀作業。
  • 父母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寫作業?
    與其說如何輔導一年級孩子寫作業,不如我們把目標再提高一點點——如何培養一年級孩子的學習習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此,培養孩子習慣這件事情並不是一件看上去比較容易的事情,我們需要認清楚孩子的一些表現背後真實的原因是什麼,而不能僅僅單憑他們的行為就做出了判斷。否則,我們等於間接的導致孩子把錯誤的習慣培養成另外一個不可控的「能力」……一年級最重要的習慣有哪些?
  • 孩子寫作業到晚上12點,家長可以向老師提出減少作業量嗎?
    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寫作業到晚上11點,有時候甚至要到12點。接孩子時問別的家長,有一個孩子9點多就完成了,但其他也有幾個做到11點。家長問可不可以向班主任反映讓老師減少作業量。對於種情況,我的建議是:可以提,但建議一定要慎重。
  • 一年級孩子作業,這回答,老師捧著杯子都笑出聲了
    一年級是孩子教育的啟蒙階段,孩子剛剛擺脫充滿樂趣的幼兒園,初次接觸龐大的學習量,難免有些適應不過來,而且在答題上也還沒有形成嚴格的回答模式,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一年級孩子的作業都是帶著濃濃的童趣。往往把我們逗得合不融嘴。
  • 一個小學生說:每天晚上做作業到11點很正常啊,我也是啊……
    我說:「我姑娘昨天晚上做作業做到11點多啊,初一太辛苦了。」L聽了,卻笑說:「每天晚上做作業到11點很正常啊,我也是啊……」我問:「你是報了學而思吧?」她說:「是呀,我數學就三個班」我好驚訝:「三個班?」她說:「一個尖子班,一個精英班,一個啟智杯衝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