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寫作業到晚上11點,有時候甚至要到12點。接孩子時問別的家長,有一個孩子9點多就完成了,但其他也有幾個做到11點。家長問可不可以向班主任反映讓老師減少作業量。
對於種情況,我的建議是:可以提,但建議一定要慎重。
第一,是否是先玩耍玩夠了之後再做作業,導致完成作業的時候已經很晚?例如有些孩子一放學回家之後馬上做作業,堅持做完作業再去玩耍,這自然要比玩夠之後再開始做作業的孩子完成快、效果好。
第二,孩子做作業過程是否存在拖拉的現象?如有的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不夠專注,寫一會兒作業又站起來去喝點水,寫一會兒作業又停下來玩玩學習文具,有家長反映孩子寫作業一個小時就離開作業五六次,這樣的拖拉作風自然會延長寫作業所需要的時間。
第三,孩子的書寫能力是否夠強?我今年所教的七年級學生中,有一個學生抄筆記就特別慢,我已經把筆記抄好了他才抄了一行,我仔細觀察他然後發現,原來是他看黑板時只看一個字,看一個寫一個,這樣速度自然慢。最快的做法應該是看一句寫一句,或者至少一次看五六個寫,然後寫五六個字。當然這需要對文字很熟悉,也要具備較強的書寫能力。
如果以上幾方面問題都不存在,孩子確實是因為作業量太多而做到很晚,那麼家長可以溫和地向老師提出減少作業量,這個減少不一定是全班減少,而是允許你家孩子少做一點。
把做父親當作自己的事業,培養出五個博士、一個碩士的蔡笑晚,他就是在每個孩子入學的時候和老師溝通,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告訴老師,希望老師能與他們很好地配合,共同把孩子教育好。為此,他們向學校領導和有關老師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多獎勵,少懲罰;第二,可以溫和的地方決不嚴厲;第三,作業儘量精簡,使學生有自由發展的餘地。
當然,前提是他們夫妻均把教子成才當作自己的事業,也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現得很優秀,所以他有底氣向老師提出要求(建議)。
如果你向老師提出希望減少作業量,那你應該確保孩子減少作業量之後,會把更多時間用於複習或發展其他。否則,既要向老師提要求,孩子的成績卻又不好,這不但影響當前老師對你和你孩子的評價,也很有可能會給以後教你孩子的老師成造不好的印象,覺得你對孩子的要求不高,從而導致老師也放鬆對你孩子的要求,這樣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所以需慎重。
當然,並不是說一定要大量做作業才能取得好成績的,我本人就不喜歡布置大量的書面作業,我只要求學生把配套那本練習冊做好就行了,甚至有些題目也可以不做,鼓勵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用於複習和閱讀上,所以學生都很喜歡上我的課,成績也是所有科目當中最好的。
不過,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法,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作業量會越來越大,孩子學習任務會越來越繁重,所以最好的做法應該是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做到任何時候都能輕鬆應對老師布置的任務,這樣才會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