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軍訓,今天是孩子正式開學的第三周的第一天,同樣作為新初一的學生家長,在過去的幾周裡見證了各個學校的新初一家長表示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了。
絕大部分家長都遇到了孩子寫作業要到很晚的問題。
其中不乏一些需要寫到晚上11點甚至是12點的。
而這種氛圍之下, 令那些每天作業只需要寫到9、10點的家長也很慌——因為這很容易直觀的導致他們認為自己孩子的學校或者說班級抓得不緊,那麼孩子們未來一起在中考競爭中是不是就會吃虧?
總之交流之後作業多的犯愁,作業少點的家長也發愁了……
但是作業多的孩子中也有家長表示不希望孩子作業那麼多,表示是不是應該去跟孩子老師溝通一下,如果需要,該如何去說?
其實作業多這事兒我家也遇到了。
開學至今每天晚上(包括周末)孩子結束學習最早都要到11點。
其中上上個周五孩子還學著學著自己就睡著了……
為此開學後的兩周時間裡我陸續給孩子退掉了兩個課外輔導班,希望能夠給孩子爭取到更多的休息、運動時間。
結果孩子很不開心,昨天下午退掉了第二門課,到今天晚上孩子對我都有意見,一直都不理我……
孩子好學是好事兒,做家長的肯定是高興才是,但是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並不是說我們砸的時間越多就一定是好事兒,反而因此帶來的問題會很多!
進入初中階段儘管一直也是在倡導減負,比如有規定明確指出初中生每天書面作業不得超過1.5個小時。
顯然這種事情是在絕大多數學校不可能做得到的。
孩子們每天語數英是必開的課程,除此之外史地生和道法四門課每天也要至少上其中的兩門課,如此一來就是每天最少會有5門主要的文化課程。
1.5小時,5門課,那就意味著平均每門20分鐘,這根本就不可能的,且即便是真的做到了,說實話作為家長你心裡會不會發虛?會不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擔心呢?
通常是一定會的。
而現實也是如此,多數時候可能孩子其中一門課的作業就至少需要1個多少小時才能夠完成。
這還只是普通的作業,孩子還要整理筆記,還要複習背誦……
結果導致的就是每晚都要學到很晚。
但是我個人還是不建議家長因為這個問題就去找孩子的老師溝通「作業多」這個問題!這倒不是說因為溝通這個問題可能會導致「得罪」孩子老師,甚至往極端了發展沒準還會引起孩子班一些家長們的抵制。
要知道不同家長對於學習這件事情的認識是不同的,真的就是有很多家長儘管感慨、心疼孩子學習太辛苦了,但是他們更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成績有更長足的進步。
事實也是如此,我前幾天寫過一篇文章中就講過一件真實的事情(新聞有報導),就是因為有家長不認同老師、學校的教育理念,然後有不滿就去投訴。
結果導致這個班4年期間換了10個老師。今年開學原本得到絕大多數家長認可的老師又換了,其他家長終於忍無可忍,開學第一天去學校遞交聯名信,要求留下現在的老師……
所以跟孩子學習相關的事情,個人覺得如果當我們自己認為自己孩子不適應、不能接受的時候,不要輕易試圖去改變現有的模式。
因為這極可能會導致我們最終「得罪」的不是孩子老師,而是孩子班的同學、同學父母的。這對孩子在這個班的未來學習是非常不利的。
那麼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我建議遇到這個問題困擾的父母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嘗試一下:
1、跟孩子班其他家長交流一下
由於孩子們都是新同學,所以幾乎所有家長是不太可能清楚孩子班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的。
所以溝通這事兒的時候建議多找幾個。
當時也很簡單,一般不都有家長群嗎?直接添加好友,先禮貌性寒暄客套誇一下對方孩子好,向人家多學習、多請教,然後就可以直奔主題——問問人家孩子作業都寫到幾點。
如果比咱們的孩子還晚就沒啥說的了,一起感慨一下孩子們不容易就行了。
如果比咱們孩子早一點,那麼就表示一下羨慕就好。
如果比咱們早很多,那就一定要問問人家是如何規劃時間的。
不是所有家長都願意跟我們聊的,也未必都會實話實說,所以多找點就會彌補信息不對等的問題,會更接近真實情況。
2、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海綿」裡是否有「水」,如果有,有多少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是有的。
孩子的缺的是時間,而時間本身又可以從時間裡去找。
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孩子從到家一直到睡覺這段時間的時間利用率問題。
比如是不是書寫太慢了,比如是不是沒聽懂,比如是不是卡殼在了背誦和作文這類作業上……
另外是不是白天也有時間可以利用這點也可以分析一下。
我家孩子就存在一個書寫慢的問題——整理筆記太過在乎書寫質量,寫得不好了甚至會撕了重新寫,所以在這方面浪費了太多時間。
這個事兒應該堅持去做,時間管理能力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學習能力,無論是當下甚至是對未來工作、生活都有意義。
3、做好計劃,避免前松後緊的問題發生
做好分析就可以嘗試去調節。
每天放學回家根據當天的作業其實是可以拿出幾分鐘的時間做一個計劃、規劃的。
有了這個就可以最大化利用好時間,避免出現前面太慢後面又太趕的問題發生。
4、實在改無可改,跟老師申請自己少做點
如果以上的辦法都沒用,那就只能向老師求助了!
這種情況建議跟老師溝通一下是不是可以給自己孩子減免一些作業。
注意,是給我們自己減免,而不是要求老師去減少所有同學們的作業。
一是這樣做老師相對容易理解,二是不至於因為自己的問題影響全班導致有家長對我們不滿,進而導致他們的孩子對我們孩子有一些不好的比如說排擠問題出現。
總的來說孩子進入初中了之後作業多的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這個階段多練、多背一定是最容易出成績的方法——而且幾乎是無差別有效果的方式。
至於有人說什麼老師提高上課質量、學生提高聽課質量,然後做到舉一反三等等不是不對,是對的。
但是現實就是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個階段的成績真的跟練的多少有太直接的關係了,只有少數確實很聰敏的孩子不需要太多的練習。
進入了新學段,我們做家長的自己要改變一下過去的認識,一定要結合初中學習的特點去看待孩子的學習問題,同時也要盡全力去幫助孩子適應,尤其是要做好後勤工作,畢竟我們多數人能夠直接參與的機會會越來越少的,未來孩子們的學習更多的還是要靠他們自己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