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奶奶相依為命的高考學子寫信謝師恩:願多年後我也能成為你

2020-12-27 澎湃新聞

十八歲的範文辛是個不幸的孩子,父親離家多年音信全無,母親三年前突發重病去世,他和年近七旬的奶奶相依為命;但範文辛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因為成長道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指引著他,幫助他成為了一個正直樂觀的人。高考結束後,範文辛手寫了一份感謝信,並送到市教育體育局,以此表達對高中班主任老師馬璿及高中學校的深切感謝。

一封手寫信感念師恩

高考結束,很多學生都在忙著填報志願,安慶九中高三學生範文辛卻整日計劃著如何向高中班主任老師及學校表達感謝。「寫一封感謝信吧,文字最能傳達出人的情感。」6月12日晚,範文辛開始著手寫信。他寫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遍又一遍,幾近深夜,才得以寫成一封自己較為滿意的「感謝信」。

第二天一大早,範文辛在姑姑的陪同下將這封感謝信送到了市教育體育局,該局辦公室主任吳曉球接待了他,並收下了這封信。「收到感謝信,我們都很震驚,沒想到小小年紀能有如此感恩之舉,非常難得。」吳曉球表示,他的信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雖然家庭不幸,但樂觀堅強的優秀少年,也看到了一份最樸素的師生關係,這都讓人非常感動。

至於為什麼要將這封信送到教育主管部門,範文辛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如今師生關係越來越緊張,將感謝信送到教育主管部門,是想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我的感恩之心,傳播正能量,希望師生關係更加融洽。」

「我的班主任馬璿老師是一位極其細心的老師,她待我們就像媽媽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無論是她在學習上對我的悉心指導,還是她在生活上對我的關切,都使我的高中生活變得更加精彩。」、「除此之外,還有王貴德老師、房宜斌老師…這三年中,他們也給予了我許多幫助,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的學習變得更有動力和積極性。」……

將近四頁紙的感謝信,範文辛工工整整地寫下了對班主任馬璿老師,以及對學校的濃濃謝意。信中,範文辛多次提到馬璿老師像母親一樣對他關愛有加,填補了他失去母親的內心空缺。範文辛告訴記者,他是在高二下學期從理科班轉到馬璿老師帶的文科班,當年寒假,馬老師便冒著嚴寒惡劣天氣到他家裡家訪。

仔細了解了範文辛的家庭情況後,馬璿老師跟範文辛聊了很長時間,鼓勵他要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有什麼困難都可以向她反映。「馬老師像我的母親一樣溫柔且嚴厲,她從沒有對我這樣家庭的孩子另眼相待。中午我沒帶錢吃飯,她會硬塞錢給我讓我買飯吃;考試成績退步了,她也會用戒尺打我手掌心……」

在馬璿老師一點一滴的關懷和引導下,範文辛的成績很快從全年級倒數第二上升到全年級前15名,最好成績是全年級第6名。並積極參加校內各種課外活動,是學校模聯社團的核心成員,和同學老師們都相處得非常融洽,儼然不像是一個遭受過不幸的孩子。

立志當老師傳遞關愛

「高中三年,學校盡最大程度為範文辛減免了學雜費,各位老師也是拿他當自己孩子一樣關心愛護。範文辛取得的進步和成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這群可愛的老師們。我們無以為報,孩子更無以為報。」範文辛的姑姑動情地說。

據範文辛的姑姑介紹,範文辛的爸媽早在2007年便因為男方的過錯離了婚。奶奶一氣之下將自己的兒子趕出了家門,留下了賢德的兒媳婦,當女兒一樣對待。2012年,範文辛的父親徹底和他們斷了聯繫。雖然家庭是殘缺的,但媽媽努力工作,奶奶料理家事,三個人的日子過得簡單而幸福。

但不幸還是降臨了。2015年6月份,範文辛結束中考的那天晚上,他的媽媽突發疾病,繼而多器官衰竭,僅僅8天時間,死神便奪走了這位年輕母親的生命。母親的去世對範文辛的打擊很大,好在奶奶和姑姑的全力開導和照顧,讓範文辛漸漸走出了失去母親的痛苦,走進高中,繼續學業。

「在他轉到我們班裡的時候,我就已經知道了他的大概情況,孩子非常不容易,但我考慮到防止他出現自卑逆反心理,我們不能給他明顯過分的關注和關愛,儘量讓他和其他學生一樣。」已經在教師崗位工作了16年的馬璿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抱定了這一想法後,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馬璿非常注意和範文辛相處的方式方法,防止過猶不及。

「範文辛寫感謝信讓我很意外,因為我真的覺得自己沒做什麼,只是盡了一個老師應盡的本分。範文辛這個孩子雖然不幸,但好在他的媽媽、奶奶以及姑姑都給予了他很好的家庭教育,所以他是開朗樂觀的,我們真的沒操什麼心。」談到範文辛發自心底的感謝,馬璿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高考成績即將公布,範文辛告訴記者,他最大的夢想是報考一所師範大學,以後成為一名老師。正如他在信中所寫到的那樣,「我志願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一定會以我的老師們為榜樣,不僅要向學生們傳授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將老師們對我的關愛傳遞下去,傳遞給更多的人,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弱勢群體。」

來源:安慶晚報 記者 白萍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父母「不在」跟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的陽光學子劉成才高考考了677分
    家住四川省達州市長嶺鎮白兔壩村的陽光學子劉成才,家系建檔立卡貧困戶。雙親「不在」,劉成才和年幼的弟弟與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祖孫四人相依為命。今年高考,劉成才考了677分,已經收到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算機類的錄取通知書。雙親「不在」 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嘔心養育兄弟倆雙親不在,家中以種植莊稼為主要經濟來源,收入薄弱,入不敷出。
  • 師恩豈止是一場「謝師宴」所能承載!建議建立「網絡謝師宴」
    每年的高考結束至各高校張張錄取通知書「飛到尋常百姓家」的這個時間段,「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謝師宴在各大賓館酒店粉墨登場。一時間,觥籌交錯、推杯換盞,成為這個時節圍繞於師生左右的一道獨特景致。毋庸置疑,因為12年的寒窗苦讀,莘莘學子終於擠過了「獨木橋」,馬上就要進入夢寐以求的「象牙塔」。
  • 節儉謝師恩 更「走心」更「接地氣」
    節儉謝師恩 更「走心」更「接地氣」每日甘肅網9月10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開學季相遇教師節,莘莘學子們苦讀數年終圓大學夢,師友親朋圍坐舉杯同慶,合乎常情。市場平淡「升學宴」「謝師宴」遇冷從高考結束到高校開學這一段時間裡,往年不少餐飲企業都會趁熱打鐵,推出「謝師宴」「升學宴」等招牌宴席,而且頗受市場追捧。本報記者走訪多家市內飯店發現,今年很少有酒店再推出曾經火爆一時的「謝師宴」「升學宴」。
  • 摘要酒成謝師宴必備 莘莘學子把酒謝師恩
    原標題:摘要酒成謝師宴必備莘莘學子把酒謝師恩一年不只有四季,還有一種季節,叫做「畢業季」。秋去冬往,春逝夏至,時維六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每年的六月,瀰漫在大學校園裡最多的詞就是告別。
  • 山東考生跑出考場「跪謝」班主任:感謝師恩,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2020的高考大幕已經落下,高考完的考生往往徹底放飛了自我,各種花樣奔出考場。其中,有一位山東考生的行為則讓人們眼前一亮。7月10日中午12時30分,山東聊城一中考場,生物考試結束後有一位考生飛奔出考場,跑到班主任面前。
  • 感念師恩「畢業後我要成為您」
    衡師學子用黑板與身體擺出愛心造型,感念師恩。(皮晉詒/攝)合唱團深情演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皮晉詒/攝)紅網時刻衡陽9月10日訊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並與36塊黑板一道擺出愛心造型;音樂系36名學生組成的合唱團深情演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用悠揚的歌聲感念師恩,表達出投身師範教育的決心;朗誦團學生大氣演繹《少年中國說》,用抑揚頓挫的朗朗書聲,抒發衡師學子的豪情壯志。「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悠揚的歌聲飄蕩在校園上空,吸引了眾多師生駐足觀看。
  • 文明節儉謝師恩「豫」見人情新風尚
    為推動人情新風「宿9條」在宿豫落細落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師生、家長爭做勤儉節約的踐行者、人情新風的推動者,8月4日上午,宿遷市宿豫區舉行「攜手踐行『宿9條』文明節儉謝師恩」集體謝師儀式。集體謝師儀式現場隨著中、高考成績的陸續揭榜
  • 從小打零工,他和奶奶相依為命
    同安區新民鎮四口圳村,五十幾平方米的鐵皮老房子,呂振豪和年近90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呂振豪在兩個伯父的接濟下成長,日子過得清苦。但這個18歲的男孩積極、樂觀,坦然地接受生活的考驗,他相信,只要腳踏實地,一定能改變家裡的困境。
  • 傳承傳統文化 仁匯樓謝師宴贏得學子家長青睞
    金榜題名時,難忘師恩情!新學期就要開學了,大學新生滿懷憧憬即將開啟的大學校園生活,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臨行前不忘師恩同窗情,請大家聚聚是很好的話別方式。傳承禮白鷺洲中學的劉萌偉同學在今年高考中以高分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8.22在仁匯樓食府舉行了一場中國傳統文化的漢服謝師禮儀,用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表達對恩師的感謝。
  • 畢業在即,感謝師恩。謝師宴卻已經悄然變了樣
    謝師宴就是為了感謝師恩,初衷是非常好的。高考的硝煙剛剛散去,高考成績公布之後,很多人歡喜很多人憂。高考成績不錯的家長為了表示對老師的謝意,同時也是為了讓親戚朋友都知道自己孩子有出息了,所以就想到了辦一場謝師宴,這樣一起聚一聚慶祝一下。最近這些年謝師宴已經成了不是慣例的慣例,就好像成了一種傳統一樣,如果你沒辦升學宴就好像你家孩子沒考上大學一樣。
  • 學子長跪謝師恩 九江縣優秀教師楊強追悼會泣聲一片(組圖)
    楊強生前的工作照(楊強的學生供圖)  1989年,楊強從修水師範畢業後第一站被分配到當時的九江縣黃老門中學。楊強所教的第一批學生,如今他們的孩子多數要在今年參加高考,時隔20多年,他們仍不忘楊強的教誨之情。原黃老門中學的多名學生聽到噩耗後,紛紛從省內外趕來,一頭跪倒在地,深深叩拜自己的恩師。  呂淑君現在是新塘鄉政府宣傳幹事,她兄妹幾人都曾是楊強的學生。在她的印象中,楊老師一直住校,每天早讀和晚自習,學生都能在教室裡見到他的身影。
  • 高考結束"謝師宴"引討論 如何答謝老師更合理
    一餐山珍海味比得上永遠的師生情嗎高考結束,有人擺「謝師宴」。如果你是考生家長,你會怎樣答謝老師?講排場、比實力、找面子,很多時候我們家長把「謝師宴」當成了一場無形的實力較量,還誤把老師當成了這場無形較量的裁判官,忘記了吃飯的初衷。除了每年固定的家長會,很多時候我們為了生活在不停地奔波,忽略了孩子,有時候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如果畢業後能準備一餐家宴,把老師請到家裡,和老師真誠地交流一番,不管對家庭還是對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 讓文明感恩成為「謝師宴」的主菜
    近年來,每當中、高考成績放榜後,各大酒店、飯莊紛紛以「答謝師恩」為噱頭,巧立各種名目,哄抬「謝師宴」的規格與價格,有的商家還通過電視、網絡、微信等方式頻頻向學生家長推銷一些「天價謝師宴」,弄得家長苦不堪言,老師也不堪重負。  師恩如海,銘記心懷。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世茅會|桃李滿天下,杯酒謝師恩
    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根教鞭,三尺講臺天下教師們憑著這幾個物件揮灑人生天地書寫知識海洋啟蒙萬千學子,因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有人說,師恩似海,因為大海浩瀚,無法估量。師恩難忘那些教會我們成長的平凡巨匠,曾經是我們每隔45分鐘一次的「夢魔」,卻也是成年後哪怕45年,都忘不了的課堂情人;日曆撕破了一本又一本,再次定格在9月10日時,才如夢初醒,我們欠老師一句,理直氣壯的「謝謝
  • 小爍打工照顧相依為命奶奶 高考成績超一本線34分
    7月26日晚,當小爍通過手機獲悉高考成績為489分,高出一本線34分,這似乎是她與奶奶相依為命多年來唯一的好消息。成績雖好,卻也讓小爍發愁,學費?又成了她與奶奶犯難的新問題。小爍告訴記者,「母親早逝,父親患有精神疾病。我很小就來到爺爺、奶奶家生活,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我再長大一些,就是家裡的頂梁柱。」小爍坦言,很小她就明白,要想改變命運,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
  • 那個高考後跪地謝母,考高分卻拒絕985名校的男孩,後來咋樣了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高考從古至今都是很多人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學生寒窗苦讀十幾年,就是為了在高考中超常發揮,得到一個不錯的成績,開始人生新篇章。對於高考,不管是高三學子還是家長都是非常重視,畢竟高考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情,與家長也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孩子能走到現在這一步,與父母的培養有很大的關係。
  • 父母意外去世 陽光學子陳延明兩戰高考考上一本
    從出生開始,陳延明就與父母分離,父母多年的拼搏與奮鬥給他們一家人創造了安定平穩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陳延明讀初中時,一場意外奪取了父母的生命,從此姊妹五人只能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2019年,陳延明首次高考失利後毅然復讀,今年再戰高考,她取得了546分的好成績。
  • 汶川地震孤兒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十年,考上上海交大
    從此,他只能和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十年後的2018年,賀宇軒憑藉661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上海交大。他坦言,上海交通大學對於偏遠家鄉的老一輩親戚們而言有些陌生,「他們以為我出來是去當交警。因為交通兩個字很容易引發他們的誤解,然後我給他們說這個大學也很厲害,全世界內排名也很高,他們才逐漸接受。」賀宇軒說著笑了起來,一雙眼睛眯成了兩條縫。
  • 三亞:一場別開生面的幼兒園「畢業生」返校敬禮謝師恩
    海南瓊大生態幼兒園2017屆「畢業生」返校向老師敬禮謝師恩。 現就讀於三亞第七小學一年級的李隆昱說,他的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都是在海南瓊大幼兒園上的,去年進入第七小學學習,在去年9月就已經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他非常懷念幼兒園的每一位老師,今天特意在家長帶領下回來向老師敬隊禮說一聲「謝謝」。
  • 海口謝師宴升學宴千元起步 謝師恩除了吃飯還能做啥?
    海口謝師宴升學宴千元起步  謝師恩除了吃飯還能做啥?  這幾天,深圳一頓人均1200元的天價謝師宴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近段時間以來,在高考、中考相繼結束後,海口的「畢業經濟」也悄然升溫,各大酒家飯店紛紛推出謝師宴。記者走訪發現,當前海口謝師宴幾乎千元起步,而且需要提前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