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打零工,他和奶奶相依為命

2020-12-16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愛心檔案

姓名:呂振豪

畢業學校:廈門第二外國語學校

高考分數:549分(理科)

錄取院校:杭州師範大學環境工程專業

預計學費:6000元/年

「名不顯時心不朽,再挑燈火看文章。希望自己像古人一樣,擁有堅定的人生目標,絕不輕言放棄。」

臺海網8月3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文 沈威/圖) 每年寒暑假,是呂振豪最忙碌的時候。小學六年級起,他就在村裡四處打零工,同齡的小夥伴們相約嬉戲玩耍,他卻在食雜店裡搬運啤酒,或是到工廠倉庫幹苦力,只為多賺點錢補貼家用。

同安區新民鎮四口圳村,五十幾平方米的鐵皮老房子,呂振豪和年近90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呂振豪在兩個伯父的接濟下成長,日子過得清苦。但這個18歲的男孩積極、樂觀,坦然地接受生活的考驗,他相信,只要腳踏實地,一定能改變家裡的困境。

1

9歲時喪父和奶奶相依為命

一身樸素的T恤配長褲,一副斯文的眼鏡,呂振豪給人的感覺很陽光。初次接觸,他微笑著打招呼,主動泡茶倒水,雖然少言寡語,眼神裡卻透著一股堅強。這一切,都和他的成長經歷有關。

9歲那年,呂振豪的父親因病去世,一年後,母親離開家改嫁,從此少有聯繫。彼時,年幼無知的他並未察覺生活的灰暗,直到日子越來越貧苦,他才意識到失去頂梁柱對家庭的打擊。

幸運的是,多年來,呂振豪的奶奶對他悉心照顧,兩個伯父也將他視如己出,一直在經濟上幫助他。呂振豪的大伯退休後,因改制回到農村,領著微薄的保障金和退休金,大伯母則種菜做點小買賣,夫妻倆養大兩個兒子,還承擔侄子的開銷,省吃儉用扛下了壓力。「同安人有句話說,侄子和兒子沒分別,我弟弟去世早,留下一個懂事又上進的孩子,我們絕不能讓他因為家庭困難而輟學。」說起這些年,大伯父忍不住哽咽。

止不住落淚的,還有振豪年近90歲的奶奶。從小到大,祖孫倆都生活在一起,儘管奶奶年歲已大,腿腳也不那麼便利,仍然忙前忙後打點孫子的吃喝穿用。「奶奶最疼愛的人就是我,一手帶大我卻不辭辛苦,有什麼難處都往肚子裡咽。」振豪滿是心疼。

2

為補貼家用 從小學起就打零工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的艱難並沒有擊垮年幼的振豪。

小學六年級開始,每個寒暑假,振豪都在村子裡四處打零工補貼家用。年紀小,尚未掌握謀生的技藝,他就到附近的鄉鎮、小店做苦力,搬運啤酒、送送貨物,一天能賺幾十塊錢。

初三那年暑假,振豪到工廠倉庫做搬運工,環境差、粉塵多,正值青春期的他臉上的痘痘日漸增多。在家人的極力勸退下,他無奈辭去工作。「那時候在工廠幹活還不小心吃進蜘蛛絲,喉嚨很不舒服,連續好幾天咽口水都疼。」振豪回憶,直到那一年,他才結束自己打零工賺錢的經歷。

今年,因為奶奶腿腳不便,大伯一家將她接去照顧,振豪開啟了獨居生活。50幾平方米的老房子裡,牆面粗糙,設施簡陋,屋頂因2016年莫蘭蒂颱風的侵襲損壞,加蓋了鐵皮,夏天時很悶熱。白天,他在家裡看書、學習,晚上就自己洗衣服、收拾房間,打理得井井有條。

更讓家人們欣慰的是,振豪還學會了做飯,家常菜信手拈來。幾乎每天,奶奶都會回家看看他,到了中午11點,振豪就把米放進電飯煲裡煮,11點40分左右起鍋炒幾道菜。他說,現在不用辛苦奶奶做飯,還能讓她吃到自己做的飯菜,感覺特別好。

3

自律又刻苦 想成為專業性人才

從小到大,振豪都是一個自律的孩子,自己管理學習,自主分配時間,成績也名列前茅,很少讓家人操心。

高三時,他給自己立下了目標——考上廈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成為一名專業性人才。於是,他前所未有地擁有了緊張感,加大馬力朝目標衝刺。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不斷鞏固練習,每天中午固定休息半個小時,晚上又開夜車鑽研難題,錯題本記了厚厚一疊,任何失誤都不輕易放過,很是刻苦。

壓力最大時,他也患上了失眠。「有個階段成績退到年段八十幾名,眼看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心理壓力特別大。」意識到狀態不對,振豪就積極地進行調整,跑步、聽歌,或和同學聊聊天,舒緩緊張的情緒,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學習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高考,呂振豪重整旗鼓,考出549分的好成績,成功被杭州師範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錄取。儘管沒能考上目標院校,專業也有些不盡人意,但振豪欣然接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他無悔自己付出的努力,並開始對未來有了新的規劃。

4

受多方資助 希望早日回報社會

來到振豪家採訪的當天,老房子裡無比熱鬧,不僅奶奶、伯父等家人都在,村幹部、鄰居等也前來關心。「振豪是個人才,我們所有人看著他長大,特別懂事特別乖,學習也很努力,一定要讓他有書可讀,改變自己的命運。」同鄉們愛心如潮,都對振豪嘖嘖稱讚。

多來年,呂振豪有幸接受多方資助,來自四面八方的善意為這個窘迫的家庭減輕不少壓力。「學校老師很關心我,得知家裡的情況後為我申請了助學金,廈門市教育局、市教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也多次到家裡慰問,真的特別感動。」回想一路得到的關愛,振豪低著頭,有些不好意思,「我不太善於表達,但心裡十分感恩,希望自己能夠早點工作,將來回報社會,報答幫助過我的人。」

再過幾天,振豪就要踏上前往大學的旅途,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遠門。對於未知的前程,他充滿期待,但最放心不下的還是自己的家人。「希望長輩們都身體健康,以後我也要帶他們去看看世界。」振豪說。

相關焦點

  • 石家莊14歲女孩與奶奶相依為命 聖誕禮物就想要書
    ■金宵宇和奶奶靠著每月400元低保金和親戚接濟過日子。  個兒不高,笑起來甜甜的金宵宇是石家莊第四中學初二的學生,父親去世,母親患有精神疾病,她與70歲的奶奶靠400元的低保金相依為命。儘管她每天的午飯不超過3元錢,儘管她穿的是親戚們給的舊衣服,儘管家裡一貧如洗,但她樂觀向上、樂於助人,被老師稱為「內心強大的小家長」。
  • 7歲男孩近視看不清黑板 蝸居簡陋平房和奶奶相依為命
    7歲男孩近視看不清黑板 蝸居簡陋平房和奶奶相依為命二年1班的第二排,坐著連阿旗。他住在破舊出租房內 午飯就是粥連阿旗生活在單親家庭,沒有母親的陪伴,他和父親、奶奶一起過日子。連阿旗的父親在同安區打工,他平時跟76歲的奶奶相依為命,住在學校旁邊的出租房裡。這是上個世紀的老舊房子,一層樓裡住著十幾戶人家,共用一個廁所。斑駁的牆上剝落了許多字,已看不出它本來的樣子,只讓人覺得牆灰撲撲的,樓道裡瀰漫著酸腐的味道。連阿旗和奶奶住在二樓拐角第一間,從門外往裡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貼在大衣櫃門上的視力表。
  • 上大學後,他想儘快找份兼職,濰坊臨朐孫現忠自幼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希望勤工儉學減輕家裡負擔
    家住臨朐縣柳山鎮孫家莊村19歲的孫現忠自幼遭遇父親早逝、母親改嫁,從4歲那年他就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懂事的他一直希望通過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可能受家庭的影響,他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懂事很多,上小學時對待學習就十分認真,這也是讓爺爺奶奶最欣慰的地方。 孫現忠的爺爺奶奶總是告訴他,像他們這樣的家庭,學習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出息。小時候的他似懂非懂,總是看到奶奶摸著他的頭掉眼淚,直到慢慢長大,他才讀懂了爺爺奶奶在他身上寄予的期望。從那時起他默默地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不能讓爺爺奶奶失望。
  • 高三這一年,爺爺、媽媽去世了,爸爸進了看守所,他和奶奶相依為命
    2011年8月,小翔的媽媽被查出乳腺癌晚期,住進了醫院,家人怕影響小翔的學習,一直沒有告訴他媽媽生病的真相。這期間,奶奶在醫院陪護虛弱的媽媽。兩個月後,小翔媽媽離開了人世。全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  不幸的事情接踵而來,一個月後,小翔的爺爺也突然病倒,躺在床上,奶奶又沒日沒夜地照顧爺爺,「爺爺的病情來得太快了,我一個月沒回家,爺爺就病倒了,躺在床上起不了身,我剛回學校第二天,爺爺就走了。」小翔說,爺爺去世的那天天特別冷,他穿著單薄的校服趕回家,一路上身子直顫抖。  媽媽和爺爺的相繼去世,給小翔一家帶來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打擊,小翔的爸爸還因此改變了生活態度。
  • 孝心少年和奶奶收到新年愛心紅包
    本報益陽訊  「在政府和各界的幫助下,如今的生活還過得去。」日前,益陽安化梅城鎮望城村84歲的陳鳳冠老人對前來給他們祖孫送溫暖的湖南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迎新春送溫暖」一行人說。多年來,陳鳳冠和她12歲的孫子曾哲明相依為命,地方和省民政部門、慈善總會等一直對祖孫二人給予幫扶和救助。
  • 爸爸去世媽媽出走,2歲男童和奶奶相依為命,想媽媽時就抱抱姑姑
    而孩子的奶奶年紀並不大,看樣貌僅僅有60歲左右。從此之後,阿友加夫就和奶奶相依為命,可阿友加夫畢竟只是一個兩歲多的孩子他還是會經常想起自己杳無音信的媽媽,每次當阿友加夫想媽媽的時候,他都會哭鬧不止。阿友加夫不知道媽媽去了哪裡,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一個被拋棄的孩子,又或者阿友加夫內心還在等著媽媽,希望媽媽能夠回來,他只當媽媽出遠門了。
  • 爸爸去世媽媽出走,2歲男童和奶奶相依為命,想媽媽時就抱抱姑姑
    可能是剛喝完奶粉,所以男孩臉上還殘留一些奶漬,看見有人過來,男孩忙鑽到奶奶懷裡,一雙大眼睛侷促的看著來人。而孩子的奶奶年紀並不大,看樣貌僅僅有60歲左右。從此之後,阿友加夫就和奶奶相依為命,可阿友加夫畢竟只是一個兩歲多的孩子。他還是會經常想起自己杳無音信的媽媽,每次當阿友加夫想媽媽的時候,他都會哭鬧不止。
  • 29歲身價過億的李子柒,從小被奶奶帶大,卻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
    29歲身價過億的李子柒,從小被奶奶帶大,卻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樣子 李子柒大家都知道,而且好多人還都是她的忠實粉絲,很多人都覺得李子柒的生活安靜又美好,但是這一切也都不是白來的,肯定是少不了一番打拼,特別是對於從小就和奶奶相依為命的李子柒來說。
  • 汶川地震孤兒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十年,考上上海交大
    從此,他只能和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十年後的2018年,賀宇軒憑藉661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上海交大。他坦言,上海交通大學對於偏遠家鄉的老一輩親戚們而言有些陌生,「他們以為我出來是去當交警。因為交通兩個字很容易引發他們的誤解,然後我給他們說這個大學也很厲害,全世界內排名也很高,他們才逐漸接受。」賀宇軒說著笑了起來,一雙眼睛眯成了兩條縫。
  • 把奶奶接過來和我們一起生活,聽完奶奶和老公說的話後我紅了眼眶
    01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我小時候被人叫做野孩子,因為父母在我出生之後就拋下了我,我和奶奶兩個人相依為命,一個女孩子被叫做野孩子,我打不過他們,只好每天回到家躲在奶奶的懷裡哭。後來我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他對我非常好,很疼我,我們認識不久之後就在一起了,在一起半年之後,我們就想著結婚了。我家裡只有一個奶奶,他父母同意了之後,我們就舉辦了婚禮。結婚之後,我們開始努力工作,老公開了一家攝影店,我在店裡給老公幫忙,這樣我也就不用去工廠裡了。
  • 小爍打工照顧相依為命奶奶 高考成績超一本線34分
    7月26日晚,當小爍通過手機獲悉高考成績為489分,高出一本線34分,這似乎是她與奶奶相依為命多年來唯一的好消息。成績雖好,卻也讓小爍發愁,學費?又成了她與奶奶犯難的新問題。小爍告訴記者,「母親早逝,父親患有精神疾病。我很小就來到爺爺、奶奶家生活,現在,他們年紀大了,我再長大一些,就是家裡的頂梁柱。」小爍坦言,很小她就明白,要想改變命運,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
  • 父母「不在」跟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的陽光學子劉成才高考考了677分
    雙親「不在」,劉成才和年幼的弟弟與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祖孫四人相依為命。今年高考,劉成才考了677分,已經收到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算機類的錄取通知書。雙親「不在」 年過七旬的爺爺奶奶嘔心養育兄弟倆雙親不在,家中以種植莊稼為主要經濟來源,收入薄弱,入不敷出。
  • 與奶奶相依為命的高考學子寫信謝師恩:願多年後我也能成為你
    十八歲的範文辛是個不幸的孩子,父親離家多年音信全無,母親三年前突發重病去世,他和年近七旬的奶奶相依為命;但範文辛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人,因為成長道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指引著他,幫助他成為了一個正直樂觀的人。高考結束後,範文辛手寫了一份感謝信,並送到市教育體育局,以此表達對高中班主任老師馬璿及高中學校的深切感謝。
  • 暖心,江西女孩要帶奶奶上大學
    從小父母離異,當時57歲的奶奶靠當環衛工獨自將劉媛養大,祖孫兩人相依為命。每月200元租的兩間簡陋民房,是她和奶奶的家。今年高考,18歲的劉媛取得625分(理科)的優異成績,被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錄取。她說:「如果我有幸被錄取上大學了,我想帶著奶奶一起去上大學的城市。」
  • 圓夢行動 | 家徒四壁與病父相依為命 海口男孩盼讀書改變家庭困境
    >  蔡於月在家中學習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8月17日訊(記者 王康景 文/圖)海南華僑中學高三(8)班的蔡於月來自海口龍泉鎮儒彩村,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他發奮讀書,高考考出了669分的好成績,蔡於月想好好念完大學給父親一個溫暖的家,但如今卻面臨上學費用沒著落的困境。  5歲起與父親相依為命  發奮讀書希望改變家庭困境  一間老舊的瓦房分成兩個廂房,他們只住在其中一間。
  • 那時,我常常去奶奶的墳頭哭泣
    從此,便是我奶奶,我姐姐和我相依為命,奶奶一手把我們帶大。老太太拉著我和姐姐的手往家裡趕。其實,今天早晨上學的時候,奶奶一直說胃疼,實在不能起床。姐姐做了早餐讓我吃了。催我上學,自己留在家裡照顧奶奶。難道……我真的不敢想像。到家後,看到許多人在忙忙碌碌。
  • 相依為命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相依為命的例句: 1、即使死神之蒼白翼翅逐散你們的歲月,你們亦將相依為命。 2、打磨鑰匙和母親相依為命。 3、我們相依為命,卻各自為營,各自等待,各自幻想,各自破滅。
  • 7歲男孩出現「歪脖子」,只因幼年奶奶的這個行為,家長不要無知
    7歲男孩出現"歪脖子",只因幼年奶奶的這個行為,家長不要無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就容易讓他出現問題,最近醫院就收到了這樣的一個小孩患者,他今年7歲,但是脖子卻歪了,而病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在幼年的時候,奶奶有這個行為導致了小孩的歪脖子
  • 江西女孩想帶環衛工奶奶來湘上學,祖孫相依為命,教育紅人
    最近看到一則熱點新聞讓我們社會充滿了正能量,在每月200元租的兩間簡陋民房,劉媛和奶奶相依為命,有堅強毅力的劉媛女孩以625分(理科)的優異成績被湖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錄取,令人振奮的新聞,窮苦的孩子早當家。
  • 這個有太空人夢想的10歲五峰男孩,誰能給他買支原子筆…
    老師教的學習方法都詳細記在書本上 去年,王振傑的母親因故離世,父親常年不在家,留下他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爺爺奶奶花掉所有的積蓄,在五峰鎮上買了套二手房,一邊打工,一邊照顧王振傑上學。 59歲的爺爺王興壽就在附近打零工,哪裡需要幫工,就去幹一段時間,非常不穩定。為了生計,58歲的奶奶付家芬,就在鎮上的菜市場幫忙殺雞。菜市場每天都很忙,付家芬每天要殺至少30隻雞,即使這樣,每天也只能拿到50元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