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安永和鎮:雨不停 群眾不安 我們不退

2020-12-20 天眼新聞

7月8日20時至9日8時,貴州省甕安縣境內多個鄉鎮遭受強降雨襲擊,猴場鎮小河山片區降雨量達245.2毫米,大量農田和道路受損,也給電力設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甕安縣永和鎮、猴場鎮、銀盞鎮等部分區域停電。

面對大暴雨,甕安縣永和鎮黨委、政府於7月8日凌晨2點,立即組織全體鎮村幹部、網格員共300餘人對轄區內9個村(社區)災情迅速開展「拉網式」排查,繃緊人員轉移「緊急弦」,確保排查不留一個死角,不落一個人,安全轉移群眾32戶97人。

「同志們,我們穿上水膠鞋,拿起手電筒,穿上雨衣,走!分頭去排查災情,確保自身安全,確保群眾安全......」永和鎮黨委書記彭小洪斬釘截鐵的說。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大家心往一處想。冒著大雨,不畏艱險,齊心協力,針對河道兩旁、地災隱患點農戶全部安全轉移。

觀溏村劉作林戶,半夜還在睡夢中,村支書王和雲和其他幾名幹部一邊敲門,一邊喊道:「劉作林,快點起來,下大雨了,河溝裡的水漲的很快,房屋後面快垮了,你們快點起來。」剛把劉作林家全部轉移到安全地方,房屋後面泥土垮塌,造成木板損壞,泥土湧入家中。

在災情搶險中,劉作林戶只是一個縮影,派出所、消防隊的同志和大家一起,利用喇叭喊醒河道兩旁睡夢中的群眾,並安全轉移。

因山體滑坡,道路中斷,大家捲起褲腳,徒步前行,鞋溼了,他們就提著鞋,光著腳走;路太陡,他們就手拉手,共同進退!他們不顧雨量大小,不顧個人安危,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第一時間」到達災情現場,「第一時間」疏散受困群眾,「第一時間」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現在的幹部太好了,冒著那麼大的雨,還要過河,那麼危險,都來看我家房子的受損情況,我是真的很感謝你們,等雨停了,我們發動身邊群眾對自家受災情況開展恢復。」現場群眾賀運平連聲謝道。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面臨這場大暴雨,永和鎮全體鎮村幹部、網格員衝鋒在前,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用實際行動展現平常時刻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急關頭豁得出的擔當精神。

據了解,永和鎮水源點和水利設施損毀2處,河堤受損200餘米,農作物受災395餘畝,房屋受損24戶,房屋周邊垮塌30戶,電路受損6處,變壓器燒壞1臺,道路塌方37處,產業基地受損2處,扶貧項目受損2個,累計經濟損失700餘萬元。

通訊員 況明燕 王梅

編輯 梁曉琳

編審 張發揚

相關焦點

  • 黔南州委常委、甕安縣委書記張文強到永和鎮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
    據甕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11月11日,黔南州委常委、甕安縣委書記張文強到永和鎮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甕安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劉惠江,甕安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縣直機關工委書記符清和參加。
  • 甕安永和鎮:補齊環保短板 「窮鄉僻壤」變「美麗鄉村」
    甕安縣永和鎮長嶺村,在過去的幾十年,是一個山路崎嶇、交通不便、產業空缺,群眾生活艱苦的落後小山村。而現在,這個曾經當地群眾口中「窮鄉僻壤」的地方,已然華麗轉身,變成了「有品質」的「美麗鄉村」,成為永和鎮的一個「亮點」。「講起以前我們村子,那是完全不好意思講出口啊。
  • 甕安:特色高筍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9月,甕安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下沉駐點工作隊來到長嶺村,立足長嶺村特有的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稟賦優勢,按照念好「山字經」,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舞活「產業鏈」的要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盯增加貧困群眾收入這一核心,大力發展高筍產業。
  • 廣州市海珠區鳳陽街道辦事處赴永和鎮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據甕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9月24日,廣州市海珠區鳳陽街道辦事處幫扶工作組到永和鎮開展對口幫扶工作。甕安縣委常委、副縣長汪武參加調研。 幫扶組一行深入永和鎮冬瓜坡組等地,對10戶貧困戶開展走訪慰問活動,鼓勵他們要堅強面對生活,在自己的努力和各方幫助下幸福生活。
  • 甕安縣永和鎮:青山映水美如畫
    「十三五」以來,甕安縣永和鎮嚴格按照甕安縣委、縣政府提出各項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工業穩進、農旅融合、產業提升、鄉村振興」的發展思路,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帶領全體鎮、村幹部和人民群眾「轉作風、強產業、優服務、抓發展」,推進全鎮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 甕安永和鎮:抓產業「三發力」 促富民強村「雙提升」
    甕安縣永和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出發點,結合脫貧攻堅成效鞏固,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按照「兩帶三區」(即:白水河、後壩、洗馬塘萬畝刺梨種植帶,垛丁、萍水萬畝銀杏種植帶,長嶺千畝稻田養魚示範區,木孔千畝優質蔬菜示範種植區,紅巖、觀溏千畝精品水果示範種植區)產業發展規劃
  • 甕安:一居民違規操辦升學宴被查處
    8月19日,接群眾舉報,位於甕安縣城西門河邊的錦美酒樓有人在違規舉辦升學宴,接到舉報後,甕水街道、金龍社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單位聯合組成督查組前往錦美酒樓進行調查處理。當天,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後看到,前來祝賀吃酒的人們坐在一塊聊著天,等候著宴席上桌。
  • 甕安中坪鎮新土村:紫王葡萄串起群眾致富夢
    2016年4月,南方電網貴州都勻甕安供電局派駐李林為中坪鎮新土村第一書記,去到村裡,李林就把村裡群眾脫貧致富當做是自己來駐村的目標。李林有一個樸素的觀點:來到村裡,代表的不是自己,一言一行代表著黨和甕安供電局的形象。若不幹些實事,不光是丟自己的臉,更是給組織抹黑啊!
  • 甕安縣永和鎮:產業發展有看頭 農民收入有賺頭
    今年以來,甕安縣永和鎮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依託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深挖轄區內現有的優勢資源,圍繞「兩帶三區」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讓產業發展有看頭,農民收入有賺頭。
  • 執政科學化:甕安由亂到治的經驗與啟示
    2008年6月發生的「甕安事件」,曾令舉國震驚。如今,三年多過去,甕安怎麼樣了?帶著這個問題,今年3月,我們課題組一行赴甕安進行調研。我們看到,甕安已是今非昔比。在這三年多時間裡,甕安縣經歷了從大亂到大治,從民心離散到民心重聚,從矛盾綜錯到浴火重生的巨大變化。過去,甕安的小販甚至不願意把甕安人愛吃的「辣雞粉」賣給警察;現在,老百姓自己殺豬慰問幹警。
  • 永和鎮「社區直通車」舉行 歡笑中了解「計生」
    永和鎮「社區直通車」舉行 歡笑中了解「計生」 qz.fjsen.com 2013-09-07 09:54  劉瑩瑩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永和鎮「社區直通車」昨舉行 讓群眾在歡笑中了解「計生」東南網9月7日訊(晉江經濟報記者 劉瑩瑩)昨日一大早,漢龍紡織科技有限公司門口便停滿汽車,歡聲笑語響徹整個公司,引得不少行人駐足觀看。
  • 甕安2020年中小學招生方案出爐!(附學區劃分)
    如片區內或相對就近的學校學位已滿,未申請到學位的,由縣教育局統籌安排到有空餘學位學校或甕安九小、甕安五小(朵雲小學)就讀。第四類別:易地扶貧搬遷子女按照甕安縣移民局提供家長及學生名單,持戶口簿原件及複印件(學生或父母或戶主在同一戶口簿上),到各搬遷安置點所屬學校登記入學。朵雲映山紅社區安置點學生一律安排到甕安五小(朵雲小學)登記入學。
  • 瀏陽永和鎮:退伍老兵的本色 網格黨員的情懷
    人民網長沙12月8日電 日前,天剛蒙蒙亮,瀏陽市永和鎮增加臺村楊家塘組新建的便橋上就已經人來人往,村民們或扛著鋤頭,或挑著水桶走過便橋去田地裡勞作。遠處的雞鳴犬吠,近處的寒暄招呼,映襯著天邊的朝霞,在橋上形成一幅溫馨圖景。
  • 強颱風過後 醫護人員走進晉江永和鎮英墩村為群眾義診
    ­  昨日上午8:30,由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樹蘭醫療晉江市醫院和英墩華僑醫院醫療專家組成的義診團隊來到永和鎮英墩村,為當地群眾開展義診。此次參與義診的醫療專家涵蓋呼吸內科、骨科、腎內科、心血管內科、婦產科、眼科、消化感染科、內分泌科、口腔科等,同時為群眾提供免費血壓、血糖、心電圖等檢查。­  一大早就趕來量血壓的陳先生是高血壓患者,長期服用降壓藥。醫護人員仔細幫他測量血壓後,還叮囑了他許多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平時多吃清淡的食品,少做劇烈運動,一旦覺得身體不適,就要吃藥控制」。
  • 戀如雨止:你的勇氣讓我不懼流言蜚語,雨停之後我們一起看彩虹
    那時心情如下雨天一樣陰鬱的橘晶,在咖啡店裡遇到了人生中的一束光,咖啡店的店長給了她一杯咖啡,並且變魔術般地變出了一盒牛奶,對她說:「雨一定馬上就會停了。」這短短幾分鐘的交集,在橘晶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她對店長動了心,為了了解和接近對方,橘晶於是到咖啡店應聘,成了一名服務員,在相處中一點點發現了一個完整的大叔。
  • 瀏陽市永和鎮衛生院與省第二人民醫院籤訂醫聯體協議
    鄉鎮衛生院攜手省級大醫院 華聲在線11月8日訊(通訊員 賀雙江 記者 王文隆)11月3日上午,瀏陽市永和鎮衛生院與省第二人民醫院籤訂醫聯體協議,並舉行醫聯體掛牌儀式和聯合義診活動。此舉意味著,今後永和鎮2萬多名群眾不出鄉鎮,就可享受省級大醫院醫療衛生服務。
  • 追尋紅色密碼——紅一方面軍在瀏陽永和鎮成立90周年
    講解員開門見山主動釋疑:「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方便行軍,從永和往上走可以進入張坊、大圍山的深山裡,往下走可以進攻瀏陽;二是方便擴軍,因為永和一帶的革命活動很活躍,有許多的遊擊隊員、赤衛隊員和革命群眾;三是方便應戰,在李家大屋附近有一條河,當年是沒有橋的,可以防止敵軍的突襲;四是方便駐軍,李家大屋的原建築面積達5000平方米,可以容納大量的紅軍戰士在這裡休整。」
  • 甕安:黃金芽基地茶飄香 企業扶貧路上顯擔當
    眼下正是企業黃金芽採茶的好時節,甕安鑫產園茶業有限公司認真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給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還給三都縣願意到甕安來務工的300餘名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在建中鎮鑫產園黃金芽生產基地裡,滿坡的黃金芽散發出淡淡清香,一簇簇嫩芽被採茶工人們的雙手熟練地摘入茶簍裡。這些採茶工人,有甕安本地的,也有從三都縣過來的。
  • 永和鎮「比幹精神代代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開館
    10月27日,永和鎮揭牌儀式在永和鎮閩南比幹廟舉行。隨著「比幹精神代代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家風家訓館的揭牌,「比幹精神代代傳」主題展館正式對外開放,當天吸引許多幹部群眾和青少年前來參觀。永和鎮茂峰中心小學學生 王家欣:我今天參加了這個活動,愛國主義精神使我震撼,比幹精神應該代代相傳,我也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 瀏陽永和鎮:愛心匯聚主題黨日
    瀏陽永和鎮:愛心匯聚主題黨日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5日(通訊員 傅江濤 記者 王文)6月3日,瀏陽永和鎮各黨支部在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家庭,共建溫暖家園」主題黨日活動,發動支部黨員慷慨解囊奉獻愛心,全天共募集到愛心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