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半夜九點離開公司,今天下班挺早。巧的是,今天也是她的生日,小花想早點回去簡單地慶祝下。
可剛坐上車,便接到老闆的電話讓她回去加班,這已經是連續加班的第十幾個深夜了,情緒一下子崩潰,小花在後座抽泣,哭著說:」今天是我的生日啊……又加班,明明想早點回去的……都沒人記得我的生日……」,司機師傅手足無措,也不知道怎麼安慰,只能一遍遍地說:」我祝你生日快樂……」。
這是前不久報導的一個真實新聞:女孩在網約車上崩潰大哭,一經播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
壓垮一個經常加班的打工人有多容易?只需要一個電話就行。職場人的生活好像被綁在了公司,連每年一次的生日時間都被佔領。
什麼時候員工想回到生活卻被工作硬拽了回去?什麼時候能到點了說下班就下班?或許我們一起來討論下」下班自由「,你就有答案了。
01什麼是「下班自由」
XX自由的格式來自於「水果自由」,意思指錢多到可以隨心所欲地購買水果。
其源於網絡上的一篇爆款文章《26歲,月薪一萬,吃不起車釐子》。隨著文章的火爆,車釐子自由開始風靡網絡,不久,「荔枝自由」也登上熱搜,伴隨著網友在討論區的不斷發酵,再加上蘋果、梨、香蕉的漲價,"水果自由"一詞橫空出世,成了無數人夢想的財務自由代名詞。
那至於為什麼車釐子自由能火?可能是車釐子這個詞比較洋氣、精緻(其單價本來就很貴,榴槤和它也有的一拼),不過,如果是榴槤自由,可能火起來的機率就很小了(榴槤普遍接受率比車釐子低)。
而衍生的下班自由,它的意思是說下班就可以下班,來去自由,而不是被加班或者回去路上還要被老闆一個電話call回來繼續加班。
02關於下班自由,我們在談論什麼?
為什麼年輕人追求下班自由?為什麼有人在知乎吐槽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加班?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反過來看下班不自由是什麼樣的,最常見的反應就是上面小姑娘的情緒崩潰。相信小姑娘剛開始的時候有進行過心理建設或者自我調節,不是加了一天班就在車上撒潑大哭。可往往壓死駱駝的東西是最後一根輕飄飄的稻草,可想加班的壓力積聚了很多很久。
下班不自由有可能因為工作繁多,主動留下來處理工作、有時因為領導開會拖沓被加班。這兩種都說明工作時間沒有合理安排或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有的公司的氛圍就是到點了不下班,待在辦公室也沒事做就乾耗著,嚇得」實習生「、」應屆生「都不敢下班。
有知乎網友回答說:」到點不下班,留在公司用愛發電嗎?」。話糙理不糙,上班不是上學,不應該通過「下課」那點時間來表現自己的上進和努力。到點下班也是遵守社會契約精神的一種體現,無論年輕年長,入職時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相互約定勞動時長。勞動者履行自身勞動義務,公司保障勞動者必要的勞動權益,這是契約精神的體現,也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標誌之一。
03下班自由有什麼好處?
1、有助於提高員工效率。既然你想到點下班,因此一天的工作任務是不是要按時完成?那麼工作效率是不是要大幅提高才能心安理得下班。說句題外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工作要找自己非常認同的行業或崗位,不然就沒有足夠的動力了。
2、有助於改善職場氣氛。一個人提高效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身邊的同事提高效率,一群人效率提高,會促進整個公司工作效率的提高,最終帶來公司效益的改善。
小時候,自己壓根沒想過步入職場就是將24小時的大部分時間貢獻給工作。長大後,才發現,每個人都是被工作綁著的,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明明還有8小時用來隨意支配,可事實上,每個人3小時的自由時間都不到。
網友調侃說,每個人都需要有至少3小時的個人時間用來「緩存」記憶和「享受」今天。我想,3小時肯定不包括吃喝拉撒,不然剩餘的時間該怎樣珍惜才算這一天真正地活過。
而下班自由就是人生路上一種對靈魂升華的保障,不能不上班,還不能下班自由嗎?
祝願大家都能找到下班自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