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鍾麗緹成為「生子機器」的消息,不絕於耳。
起因是,50歲的她正打算備孕產子。
消息一經流出,就遭到了各大營銷號的誹謗:
@-:是為了維繫婚姻還是為了留住丈夫?
@-:這麼大年齡當奶奶不好,非要生孩子?
@-:鍾麗緹這是用子宮在綁架愛情吧……
看到這樣的謠言,才體會到什麼叫人言可畏!
直到鍾麗緹在一個採訪中道出真相,才擊碎了這些閒言碎語:
一直有人說我被老公和子宮綁架,但你們不知道,
我喜歡孩子,是我覺得愛一個人,進而共同孕育一個生命體,是女人的生育自由。
深以為然。
為什麼50歲生子,就要被冠上「生子機器」的名頭?
為什么女人非得按照「什麼年紀做什麼事」的邏輯來生活?
主持人丁丁張聽完她的話後,感慨道:
我心裡真的很悲涼,這個世界什麼時候才能變得更加包容?
鍾麗緹則表示:
看得多了,我都把它當娛樂。生活總是有一些矛盾的。
如果你看得開,就過去了;看不開,就會成為自己永遠的負擔。
看得出來,表面平靜的鐘麗緹,內心其實是有恐懼的。
還有楊麗萍,中國知名的舞蹈家,一生的青春都獻給了舞蹈事業。但是發布有關她的一個視頻引起網友熱議。
評論裡:「一個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沒一個兒女。即使你再美再優秀,也逃不過歲月摧殘,享受不了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收到了上萬的點讚。
生育自由的實現,對女人來說到底有多難呢?
01
多年以來「女權」與「生育自由」這些話題一直都在困擾著大部分的女性,我們女性仿佛都被禁錮在了生育的圍欄裡。
其實,任何女性都應該享有生育自由的權力!
女性不生育就是失敗嗎?
有子女也一樣可以失敗。
女性的生育權是一項基本的人權,而且女性也有權力決定是否生育。
養兒育女並非易事,想要擁有成功的人生並不是能否生育,而應該是養育好孩子,承擔起作為母親的責任。
反對性別歧視,尊重女權,女性不是生育的工具!
生育是女性獨有的能力,但不是所有的女性都適合懷孕。有的女性為了擁有一個孩子,失去了子宮,也有的甚至失去生命。
02
生或不生,應該成為首先討論的問題
從號召多生孩子到少生優生甚至施行獨生子女政策,再到如今的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女性的生育權從來沒有完全屬於過自己。
前幾年的媒體報導中也曾短暫地熱議,單身女性的生育自由、女性凍卵選擇,她們是否可以在不參與婚姻的情況下自己要一個孩子?當然也僅僅是熱議一陣。
更多的時候,在生育議題裡,我們自然而然地跳過了「生或者不生」的討論,直接到達「到底該生幾個」的問題。這就是一個議題陷阱。
在更多時候,你也能聽到這樣的聲音,女人不生孩子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女性如果生不出孩子,那也是一種罪惡。
你聽說過「一個男人要是不成為一個父親,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男人」嗎?
恐怕沒有。
03
她們失去的只是生育自由嗎?
70後的媽媽,曾經歷過被強制拖去結紮的年代——許多女性懷孕後東躲西藏只為生下一個男娃,如果慘被抓住,即使懷胎8月有餘依然會強制墮胎、上環。
女性必須生下男娃為家庭傳宗接代的思想,即使到了今天,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在熱搜上我們能看到的貴州童婚女性的故事,在微博上、電視劇裡我們也能隨處看到女性的生育困境。
不孕、不育是不道德、不應該的,她們是可以隨時被指責攻擊的;而生育了孩子的女性,則會面臨生與養的難題與困境;與此同時,一個女性在生育中遭遇的種種風險、疾病與痛苦,可能卻從沒有人告知過你。
人的身體是人的一種處境,女性身體更是人的一種艱難的處境。如果你有看過《使女的故事》,就會知道,失去自由的子宮對女性而言,更像是一種終身的囚籠。
她會失去作為一個獨立個人的自由與全部生活。
04
按生物學常識來說,子宮和卵巢是長在女性身上的,為什么女性卻在歷史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自我掌控生育權呢?
這就說來話長了。
法國著名思想家波伏娃在其著作《第二性》中,曾發表過一個振聾發聵的觀點: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才變成女人的。」
意思是說,女性的命運是由男性下定義和扣帽子的。女人之所以成為女人,絕非單純出於生物學原因,更是取決於當時社會制度和文明。
前兩年有一部電視劇《娘道》,臺詞間儘是物化女性之詞,卻因為部分觀眾「頗有共鳴」而一度成為熱門劇,著實令人費解。
當然,隨著女性地位的崛起,「女性只是生育工具」的思潮,也逐漸土崩瓦解。
但我們無法否認的是,即使一個女性再怎麼成為社會精英,如果她一直保持不婚不育的狀態,仍舊會被人貼上「大齡剩女」的標籤。
更諷刺的是,許多貼標籤的,也是女性。
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05
雖然柒叔通篇都在鼓吹女性應該享有「生育自由」,但事實上,對於嚮往子孫滿堂的女同胞,我也是絕對支持的。
至於原因,就像蕭伯納說的一句玩笑話那樣,「無論你結婚還是不結婚,都儘管去做吧。反正你以後都會後悔的。」同理,無論人們要孩子還是不要孩子,日後都會「後悔」的。
要了孩子的,可能會面臨身材走樣、婦科問題殘留、經濟條件拮据等現實問題。
而不要孩子的,儘管現在可以活得自在瀟灑,但無法否認的是,老了確實會遭遇「老無所依」的窘境。
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活得像楊麗萍那麼通透灑脫。
歸根結底,結婚不結婚,生不生孩子,那都是一個人的自由。至於那個選擇是否會帶來幸福,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如果兩個選項都是錯的,那麼反過來,選哪個也都是對的。
願你能無懼他人的擺布,活出自己的風採。
願女性早日實現生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