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避孕自由,女性就能實現生育自由了嘛?

2020-10-03 愛的第七章

926是世界避孕日,今年的主題說是呵護健康、為愛負責,我們藉此機會來淺聊一下女性生育自由吧。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寫過,「女性除非獲得自由選擇生育的權利,否則就不可能真正解放」。

回到女性人生自由的本質,生育自由是不可繞開的話題。在很多國家,墮胎是非法的,避孕教育是嚴重缺失的,生育自由是不存在的。

1960年短效避孕藥的出現,打破了性與生育的必然聯繫,女性有機會自主選擇避孕方式,去掌控自己的生育節奏與選擇,從而擁有更多教育機會和工作收入。

01 生或不生,應該成為首先討論的問題

從號召多生孩子到少生優生甚至施行獨生子女政策,再到如今的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女性的生育權從來沒有完全屬於過自己。不管是社會壓力,還是國家機器動用政策幹預,都在主導著當下的「正確」生育導向。

前幾年的媒體報導中也曾短暫地熱議,單身女性的生育自由、女性凍卵選擇,她們是否可以在不參與婚姻的情況下自己要一個孩子?當然也僅僅是熱議一陣。

更多的時候,在生育議題裡,我們自然而然地跳過了「生或者不生」的討論,直接到達「到底該生幾個」的問題。這就是一個議題陷阱。

在更多時候,你也能聽到這樣的聲音,女人不生孩子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女性如果生不出孩子,那也是一種罪惡。

你聽說過「一個男人要是不成為一個父親,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男人」嗎?

恐怕沒有。

02 她們失去的只是生育自由嗎?

我70後的媽媽,曾經歷過被強制拖去結紮的年代——許多女性懷孕後東躲西藏只為生下一個男娃,如果慘被抓住,即使懷胎8月有餘依然會強制墮胎、上環。

女性必須生下男娃為家庭傳宗接代的思想,即使到了今天,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在熱搜上我們能看到的貴州童婚女性的故事,在微博上、電視劇裡我們也能隨處看到女性的生育困境。

不孕、不育是不道德、不應該的,她們是可以隨時被指責攻擊的;而生育了孩子的女性,則會面臨生與養的難題與困境;與此同時,一個女性在生育中遭遇的種種風險、疾病與痛苦,可能卻從沒有人告知過你。

人的身體是人的一種處境,女性身體更是人的一種艱難的處境。如果你有看過《使女的故事》,就會知道,失去自由的子宮對女性而言,更像是一種終身的囚籠。

她會失去作為一個獨立個人的自由與全部生活。

03 當你沒有準備好做母親,先請做好避孕

擁有性生活,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此之外,女性要學會保護自己,所謂「為愛負責」嘛,跟自律給你自由呢差不多一個道理,安心且有效的避孕措施,你才能更自由地享受性生活,而不是為之困擾。

還記得在大學法律課上,老師曾提出過一個問題讓同學們討論,如果一個女性被強姦了、她是否應該生下強姦犯的孩子。我們更應該重視受害女性的權益還是所謂無辜孩子的生命權?

拋開問題本身的權益爭論之外,一個不被母親接受與喜愛的孩子,即使出生,也是被嫌棄的一生,那又何嘗不是另一種不幸呢?

回到開頭的避孕日話題來說,在那麼多種避孕措施裡面,短效避孕藥當然不是最好的避孕方案,它只適用於緊急補救避孕的情況。

此外,緊急避孕藥所含孕激素量是短效避孕藥中的5倍,除了引起的噁心、嘔吐、陰道不規則出血等不良反應較重外,它對月經周期的幹擾也很大。因此緊急避孕藥只能作為亡羊補牢的措施,不能作為常規避孕方法使用。

也建議大家詳細了解避孕措施啦,為愛負責才能愛愛自由嘛!!

04 更多避孕方法,簡單看這裡

避孕成功率比較高的8種常見方法包括:男性安全套、女性安全套、短效避孕藥、緊急避孕藥、宮內節育器(又說節育環)、皮下埋植避孕、輸卵管結紮術、輸精管結紮術。

2020年都快過完了,男生對你說我又不she在裡面肯定不會懷孕這種鬼話就不要聽了,利用安全期和體外射精等所謂的避孕方案,會有高達25%左右的失敗率。當然萬一失敗了,那就是百分之百啊。

總之,年輕人首選保險套就好了

相關焦點

  • 女性何時能實現生育自由?
    豆瓣有個話題「生育對女性意味著什麼」,裡面大部分回答都充滿了惡意,在很多人眼裡,生育對女性是一種摧殘,對身體、身材、事業各方面都是,這些固然是事實,可當下的真實情況是:還有大部分女性面對的是無法生育,這種痛苦並不少於身體的備受摧殘。
  • 女性實現生育自由真的很難嗎?
    我們通常用××自由來彰顯他人對於金錢自由掌控的優越感,比如最初的車釐子自由到後續衍生出來的香椿自由、西瓜自由、豬肉自由……,當然了,這只是很多網友用於自嘲玩樂的流行語而已,飲食自由大家普遍都能達到,但有些自由實現起來卻有著多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
  • 「我被子宮綁架了」:中國女性什麼時候才能實現生育自由?
    生育自由的實現,對女人來說到底有多難呢? 01 多年以來「女權」與「生育自由」這些話題一直都在困擾著大部分的女性,我們女性仿佛都被禁錮在了生育的圍欄裡。 其實,任何女性都應該享有生育自由的權力! 女性不生育就是失敗嗎? 有子女也一樣可以失敗。
  • 生育的權利與自由由誰決定?
    然而,在世界上其他很多國家,女性是沒有墮胎的權利的。愛爾蘭,全球墮胎法最嚴格的國家之一。愛爾蘭是一個保守的天主教國家,這個國家裡,絕大多數人口都是天主教徒。在1980年以前,避孕在愛爾蘭都是非法的。此時的波蘭,新冠疫情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政府為了防控疫情已禁止公眾集會,但成千上萬的女性還是因為法庭宣布因胎兒異常而墮胎是違憲行為而走上街頭遊行。為自己的生育自由而努力。
  • 楊麗萍被嘲諷的背後,是中國千萬女性渴望實現的「生育自由」
    她們自打出生伊始,就不斷面臨一個社會懷疑,乃至自我懷疑的問題——女性,到底是否享有「生育自由」?這在如今我們看來理所應當的答案,在老一輩人的眼裡簡直算是不可理喻。可如果,我姐夫也是一位「把女性當做生育工具」的傳統男性呢?細思恐極。按生物學常識來說,子宮和卵巢是長在女性身上的,為什么女性卻在歷史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自我掌控生育權呢?這就說來話長了。
  • 女性真的可以實現「生育自由」嗎?世俗觀念不允許……
    我們口口聲聲提倡人格獨立,但到了結婚年紀、生育年齡,反而絕口不提半句。生育自由,本是女性的基本權利,抵不過世俗偏見、冷嘲熱諷。經常聽到這樣的對話:父母:你都快30歲了,再不嫁出去,就沒人要了左鄰右舍:你看他/她都多大了,還沒有結婚,丟不丟人啊?
  • 不要說墮胎,以前連避孕都犯法!爭取自由生育的歐洲女權運動
    事實上,隨著經濟的繁榮,她們開始把更多時間花在了工作上,想少生些孩子,或至少在生育上有更多話語權。二戰後生育高峰頂點之後的10年間,歐洲女性對避孕工具的需求大增。法國的「母親聯盟」成立於1956年,迫切要求獲得避孕權;4年後「法國家庭計劃運動」繼而起之,名稱的變化清晰地反映了心態的轉變。
  • 避孕,兩性共同的責任
    為此,該書在整合各類公眾可以獲得的避孕知識外,更強調女性對自身權益的保護和避孕方法的自由選擇;強調「有更多的選擇,女性才能擁有更多自由和安全」,體現了為女性、賦權於女性的性別立場。世界衛生組織對生殖健康的界定是:「生殖健康表示人們能夠有滿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可以自由決定何時生育及生育多少」;「男女均有獲知並能實際獲得選擇安全、有效、負擔的起和可接受的、不違反法律的調整生育的方法,能獲得適當的保健服務,使婦女能夠安全懷孕和生育,向夫婦提供生育健康嬰兒的最佳機會」。
  • 女子申請凍卵被拒,凍卵限於不孕不育,女性為何沒有生育自由
    導讀:女性的子宮是孕育新生命的開始,在現在女性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也是撐起了半邊天,有很多領域甚至女性的力量大於男性。但是作為女性,我們並沒有生育自由。據統計,每年去國外進行凍卵的大陸單身女性越來越多。案例:31歲的徐女士在北京某醫院「凍卵」被拒,醫院給的理由是徐女士現在單身,醫院表示按照2001年實施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規定,在我國輔助生殖中心只允許為做試管嬰兒的婦女冷凍卵子(也就是男性不能生育,但是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申請人必須要身份證、結婚證、生育證明等證件齊全,而且夫妻雙方都要到場。
  • 「不生孩子」楊麗萍被罵上熱搜:女性究竟有沒有生育自由?
    但對於那些指摘她的人而言,就是因為她沒有完成女性的所謂「天職」,她所有這些成就和自由都是沒有意義的——在他們眼裡,只有生兒育女才能使一個女人完整;一個女人不遵從「繁衍本能」、不結婚生子,就是不負責任,相當於「沒有活過」。一位無出其右的天才舞蹈家尚且受到如此激烈的攻擊和質疑,更何況普通女性?
  • 避孕藥創始人辭世,感謝他給予女性的「一片」自由-虎嗅網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寫:「女性除非獲得自由選擇生育的權力,否則就不可能真正解放。」而羅森克蘭茲帶來的這枚藥丸,斬斷了性愛與生育的必然聯繫,賦予女性更大的自由。起初,他們是為了研製出防止女性流產的藥物,但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現他們正在擺弄的激素也可以防止懷孕。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也意味著這枚藥丸將面臨範圍更廣的審視——美國正處於嬰兒潮中,政治家、宗教領袖、學者等各種角色將對人類的道德範式展開一場激烈爭論。
  • 首款男性避孕針劑,如何實現「快感避孕兩不誤」?
    第三,恢復生育能力人們使用這種非永久性的避孕方式,意味著他們還會有再次恢復生育能力的想法。如何在使用避孕藥以後在最短的時間裡恢復自己的生育功能呢?這也是男性避孕藥在研製過程中的一大難點。男性避孕藥的誕生,改變了女性避孕的被動地位印度這次的研究成果讓許多女性看到了曙光,因為終於不用一直處於被動的境地了。
  • 單身女性應該擁有凍卵自由嗎?
    單身女性應該擁有凍卵自由嗎?時間:2020-05-21 14: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想結婚只想生個孩子可以嗎? 單身女性應該擁有凍卵自由嗎?所謂凍卵,是指在女性較佳生育年齡時,人工提取成熟的卵子加以冷凍保存,等到將來想生育的時候將卵子解凍,通過體外授精技術配成胚胎後再植入身體,以達到在未來生孩子的目的。 由於女性的生育期比   原標題:不想結婚只想生個孩子可以嗎? 單身女性應該擁有凍卵自由嗎?
  • 女性沒有生育自由
    不是,家長們又開始催二胎了… 而女性的生育權利與自由,就在這些壓力中,不知不覺中消失了。一個女性擁有生育能力,卻沒有生育權力。各方都有理,然而,女性的生育自由不知不覺被「剝奪了。女性是否應該擁有生育自由
  • 女性沒有生育自由!
    而女性的生育權利與自由一個女性擁有生育能力,卻沒有生育權力。在明爸看來,任何生命都該值得尊重,然而凡事都會有意外,不能將墮胎一概而論是件壞事。倘若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父母不讓他來到這個世間上受苦,未嘗不是件好事。
  • 人類避孕史:一「片」自由,一「套」邏輯-虎嗅網
    這是歷史上最早的關於體外射精避孕法的記載,也是歷史上代價最昂貴的避孕事件。俄南及其嫂子的遭遇,暗含了避孕、生育的各種糾葛。生育(避孕)事關宗教倫理、人口繁衍、家族延續、經濟增長以及個人尊嚴與自由。人類避孕史,是一部社會經濟變革史。
  • 當你努力實現車釐子自由的時候,有些人還在實現衛生巾自由
    記得前兩年,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討論車釐子自由。當時上海車釐子國產的約莫48元/斤,而進口的則是108-158元/斤不等。「朋友,今天你實現車釐子自由了嗎?」「窮人一枚,吃不起,只能買個一斤全家打打牙祭。」
  • 最常用的3種避孕方式,最後一種女性挺討厭,男性大多很喜歡
    文/小雨粑粑自古以來避孕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論是新婚之後暫時不想要孩子的小兩口還是生育之後不打算繼續要二胎的寶爸寶媽,都需要採用避孕的方式。目前的避孕方式也是各類繁多五花八門,有長期避孕也有短期避孕,有臨時避孕也有永久避孕。為了能夠達到避孕的效果,人們可謂是想盡了各種辦法。
  • 思想界|女性凍卵案:凍卵技術能給女性帶來生育自由嗎?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和民航總院醫生被刺事件。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凍卵技術能給女性帶來生育自由嗎?12月23日,徐棗棗(化名)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案在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這是我國首例未婚女性因「冷凍卵子」而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
  • 從單身女凍卵被拒到楊麗萍被diss,中國女性離生育自由還有多遠?
    至於後續可能產生的代孕、卵子買賣等違法行為也不足以成為阻止女性享有生育自由的理由吧!另外很多網友也提出了,既然女性不能凍卵,男性為何可以凍精?且男性的生育能力能夠伴隨一生,女性的卵子也就區區400顆,越是稀有越是需要被保護不是嗎?